2024年7月10日,“‘萝卜快跑’订单疯涨”的词条登上微博热搜,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百台无人驾驶汽车的投入运营,“萝卜快跑”在武汉的订单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单日单车峰值超20单,后续有关无人驾驶汽车的话题更是频频登上热搜。
“萝卜快跑”是百度集团旗下全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品牌,目前已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全国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实现超一线城市全覆盖。“萝卜快跑”成为无人驾驶行业领头羊,稳居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的宝座。
“萝卜快跑”,动了谁的蛋糕?
目前投放到武汉市场的“萝卜快跑”只有400辆,但因其科技感十足,加上比传统网约车价格实惠,受到市民普遍欢迎。在出租车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萝卜快跑”无疑成为打破供需平衡的“搅局者”。
首先是在整个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萝卜快跑”的出行成本很低。有体验过“萝卜快跑”的网友表示,“自己在小程序叫了一台无人驾驶汽车,10千米左右的距离叠加红包后最终结算只需要5元,相当于平均每千米5毛钱。如果按照武汉当地的出租车或网约车的计价费用来算,出行成本普遍在20元以上。”相较于以往,“萝卜快跑”的出现能够让市民的出行成本更低,3千米以内的路程甚至比坐公交车还便宜。
价格低只是其一,无人驾驶汽车的另一大优势是可以让用户更加随心所欲。乘客在手机App或微信小程序上直接下单,车辆到达指定地点后在后窗屏幕上输入手机号码后4位即可解锁上车。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后排大屏幕还能当作KTV或私人影院,不管做什么都不用担心司机的吐槽和不满,也不必强行尬聊,简直就是妥妥的“i人福音”。再加上都是统一车型且后排空间较为宽敞,车内环境干净整洁,乘车舒适度高,“萝卜快跑”的乘坐体验让人满意。
但是,“萝卜快跑”的爆火及疯涨的订单量,无人驾驶汽车的低价策略,让广大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不淡定了。过去几年,开网约车一直被很多人视为中年失业后的“兜底工作”。原本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约车这一行列,现在无人驾驶汽车都开始跟自己抢工作了,这让许多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惊呼自己的“饭碗”不保。有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新增网约车司机148万人,截至今年4月底,网约车司机注册量为696.4万人,算上出租车司机将高达千万人。单从运力的角度来看,出租车市场明显已经趋于饱和。
僧多粥少的背景下,网约车司机还要面临平台的高抽成和低价压力,难免陷入职业困境和生存焦虑。面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竞争,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公开请愿进行抵制。但面对“萝卜快跑”低定价所引发的争议,有法律从业者表示,其与法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存在明显界限。
无人驾驶浪潮下,劳动者们何去何从
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到2025年,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将导致850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但同时也会创造97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随着智能化无人驾驶的进一步细化下沉,快递、外卖、网约车等领域的就业空间将被逐渐压缩。尽管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可能会取代某些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精度要求高或者危险性高的岗位,但它们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萝卜快跑”风靡之下,一批乘着新浪潮的新职业正在涌现。
给大模型“喂”数据的人工智能训练师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工智能训练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人工智能(AI)训练师是指使用人工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在人的需求与大模型的能力之间做“翻译”,通过不断调试,让AI更智能、更符合终端用户的需求。
通过电脑的标注平台,将一张“停车场”图片中的锥桶、立墙、路沿、停车位标线等,用点、线、框、多边形的方式标注,而这些被反复标注的信息,将转化成为“无人驾驶”大模型可以有效使用的数据,确保无人驾驶汽车运行更安全。这就是人工智能训练师,更准确地说是人工智能训练师类型中最常见的数据标注员每天需要做的工作,即对图片、文字、语音等业务的原始数据进行标注和加工,并转化成机器能理解的语言。因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精准度需要海量数据支撑,所以人工智能训练师需要不断为这些大模型“喂”数据。
为无人驾驶汽车做数据标注,就是为其收集道路上的数据,把路沿、道路交通标线、停车位等标注出来。这些数据标注好后会收集到无人驾驶汽车系统里,无人驾驶汽车怎么走,都是以这些数据作为基础参考的。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数据,是一个长期项目,同一条道路,以后若再施工建设,数据就还需要被重新标注。
相较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设计岗,数据标注员的入行门槛不是很高,大部分数据标注员通过短期的岗位培训就能上手。相关从业人员介绍,该职业平均月薪为4000元,熟手月薪可以达到8000元,甚至过万。作为辅助作业工种,该职业入行门槛较低,对专业、学历没有太大限制,也不需要学习C语言等计算机编程知识,不一定要懂AI的底层逻辑,其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工作态度、反馈沟通能力,部分公司更倾向于选择文科生。
让未来驾驶更智能更安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
2024年5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19个新职业和29个新工种,其中便包括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其公示文件中,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定义为使用工具、量具、检测仪器及设备,对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零部件进行功能验证和测试的人员。
智能网联汽车结合了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需要在开发和上市前进行广泛的测试,以确保其安全性、可靠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负责制定和实施测试计划,包括车辆的测试目标、范围和方法,行车软件上一些指标和数据的收集,并根据测试情况进行记录后反馈给生产研发部门进行优化。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测试种类和范围十分广泛,包含智能驾驶相关的测试、智能座舱的测试、网联终端和信息安全测试等模块。测试的工况场景越全面,对智能网联汽车提出的改善建议就越科学,系统经过改善之后就越安全可靠。
因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测试环节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从最基础的载荷、速度等一些功能性的测试,到代码、软件的测试验证,整个链条非常长,就业岗位也比较多,所以无论是专科生还是博士生,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目前很多院校也都设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一职业的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的月薪从6000元到12000元不等,差距主要就在于负责的不同部分,技术难度比较高的部分,人员工资相对会高一些。除此之外,相对稳定的工作节奏和就业环境也是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工作的一大特点。
据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的发展路径非常广,可以从基础的测试员进阶成为高级测试工程师或测试经理,负责更复杂的项目和团队管理;也可以转型为系统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参与系统设计和开发;还可以进入相关领域的研究岗位,从事前沿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无人驾驶背后的云端驾驶员
2020年9月15日,“万物智能——百度世界2020”大会在线上召开。央视新闻主播宝晓峰与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在北京首钢园区体验了全无人驾驶的“萝卜快跑”。直播中,李震宇详细介绍了全无人驾驶汽车的三大要素——“前装量产车”“AI老司机”“5G云代驾”。这三大要素也是目前全球自动驾驶行业的最高标准和门槛。
其中,“5G云代驾”是指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配套服务,其基于5G、智慧交通、V2X(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等新基建设施,可为无人驾驶系统补位。比如在面对临时道路变更或交通管制等情况,接到求助请求后,“5G云代驾”可以接管无人驾驶汽车,改为平行驾驶状态,帮助车辆解决问题。同时,云端驾驶员一个人可以为很多辆无人驾驶汽车服务。“5G云代驾”的云端驾驶员已成为AI时代的新职业。有知情人士透露,云端驾驶员岗位多由曾经的网约车司机、公交车司机担任。BOSS直聘数据显示,这一岗位的月薪大约为6000—8000元。
对“萝卜快跑”的一些思考
从个人发展看,某些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势必会带来就业焦虑,工业革命的机械化、互联网的兴起,都曾引发过类似的恐慌。但事实证明,这些变革不仅没有毁灭世界,反而催生了许多新的行业形态和职业机会。例如,互联网的普及虽然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但也创造了无数的新业态,如网络营销、软件开发和电子商务等。
我们与其过分担心未来,不如积极思考如何顺应时势,防止被淘汰和取代。对于这个问题,李开复曾在其著作《AI·未来》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他强调,我们应该积极拥抱AI,而不是害怕它。李开复认为,AI将继续替代一些重复性和规则明确的工作,但也将创造出更多新兴的职业机会。教育系统需要调整,以培养孩子们拥有在未来具有竞争力的技能。著名未来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也强调,在快速变化的全球化环境中,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将成为未来成功的关键。他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让他们能够不断学习和应对新的挑战。
而从社会影响看,“萝卜快跑”还需探索一条多方共赢的长久之路。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需要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配套。在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的事故中,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当车辆面临无法避免的碰撞事故时,人工智能是应该优先保护车内乘客安全,还是尽量减少对行人的伤害?无人驾驶汽车运行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和交通信息,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网约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该如何面对无人驾驶汽车带来的冲击?我们当然需要逐步推广无人驾驶汽车,但也要给予社会和从业者足够的适应时间,避免短期内出现过于剧烈的冲突;同时还要探索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公司与全无人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共赢新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市场规模超14万亿元,我们期待这一预测早日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