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队伍建设一直是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提高内涵建设的现实需求。当前,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仍面临教育压力过大、考核指标过多、研究能力不够等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锚定目标、谋划在前,缜密细致地构建好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建立班主任专业能力培养体系,夯实好班主任专业化研修之基,为班主任成长建设搭建好平台,调动好班主任主观能动性,激发出自身内在驱动力,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德育工作
基金项目: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23—2024年度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新时代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XHYBLX2023110)
作者简介:庞占银,男,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管理、班主任工作;吴广顺,男,江苏省灌云中等专业学校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4)08-0100-0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1],确定了职业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作为职业教育基层管理者,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工作重要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2]。他们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也是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者,其自身学识修养、管理风格、行为世范、专业能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推动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既是顺应时代要求,也是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提升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是促进中职教育发展、接受时代挑战、解决管理难题的重要保障。
(一)改进中职校德育工作需要班主任提升能力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岗位是重要的专业性岗位”,要“严格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任职资格和条件”[3]。2019年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各校要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结构,选优配强,注重德育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的选聘和培养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工作队伍。”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中职班主任要确立全面发展育人理念,突出“知识+技能”的教育方式,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见,提升班主任的专业能力是个人成长之需,时代发展之要。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班主任提升能力
教师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既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还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以及较为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学生有所需,教师有所应;学生有所求,教师有所为。当好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优良品德的塑造者,身心发展的贴心人,需要教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三)建好一个优秀集体需要班主任提升能力
班主任是班集体教育的核心,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执行者。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如何建好一个班集体?其关键在于班主任。根据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具体表现在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目的性不明等方面。因此,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需要中职学校坚持目标引领,加强团队培养,凝聚教师力量,设计活动载体,重视家校共育,突出个性教育。
二、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构成要素
专业能力一般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班主任专业能力除了具备知识教学与实训指导能力之外,还包括管理、沟通、协调等方面能力。中等职业学校作为类型教育,其专业设置的多样性,学生层次的差异性,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对学校管理特别是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作为中职学校的骨干力量,与普通学校相比,必需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管理的需要。有学者认为:“班主任专业化包括班主任的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及人格四个方面。”[4]班主任专业发展可以分为“规范化、个性化、辐射化三个阶段”[5]。本研究认为,做好中职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班级工作的主旋律,是抓好班级管理,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要坚定政治信念,提高道德修养,善观大势,洞察生活,要坚持用新思想教育学生,用新方法分析问题,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懂弄通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教育方法。
2.班级文化建设能力。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班主任要学习班级管理知识,带领学生共同制定好班级规划、班级公约、班级目标,凝聚班级精神。其次,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指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设计好学期、学年活动计划,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3.沟通协调能力。班主任是联系家庭与学校、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桥梁与纽带,学生矛盾的处理,家校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的融洽,需要班主任付出辛勤劳动,主动沟通、善于表达,使矛盾隔阂快速消解。
4.职业指导能力。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大部分中职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走上就业岗位,由于其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入,他们对职业的认知比较肤浅,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比较迷茫。因此,班主任要具备全面了解专业与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分析学生的个性特长,针对性指导学生职业发展。
5.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班主任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当中存在的焦虑心理、逆反心理、受挫心理、抑郁倾向、自我否定情绪等问题,班主任要明察秋毫,充分运用心理学相关知识及时进行辅导。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抓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6.信息管理能力。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知识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家校之间的合作,都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因此,班主任需要掌握现代信息处理能力,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先进性、针对性进行甄别,指导学生科学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真伪的鉴别力和处理能力,增强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分析
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既有宏观的社会环境,也有中观的学校环境,还有微观的自身因素。
(一)社会需求多样性影响班主任能力提升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不断优化,特别是网络课程、在线课程、MOOC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兴起,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很大冲击。班主任需要了解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专业发展方向,还要根据实际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这对班主任能力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学校事务的复杂性影响班主任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更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精力充沛、素质优良的班主任队伍。大部分中职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习兴趣不浓,文化底子薄,缺乏学习信心,自我认知不足,自尊心脆弱,无法专注于课堂,对未来规划不明确,容易与学校和教师产生“对抗”式心理。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增加了班级管理难度,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班级、做好班级日常常规工作外,还要负责安全、创建、防疫、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工作,临时性任务不断,再加上多方面考核,挫伤了中职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在时间上、心理上影响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
(三)教师自身价值追求的差异性影响班主任能力提升
教师承担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等工作。班级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更是一门专业艺术,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撑。班主任只有拥有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育人理论和教育知识结构,如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管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健康知识等,才能做好班级工作。然而,有些年轻教师对职业认同感低、对班主任工作缺乏激情,被动工作。
四、中职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策略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对中职班主任队伍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要求、社会发展、学校提质需要,必须健全保障机制,完善评价制度,注重人文关怀,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一)健全保障机制
中职学校要提高职业教育育人水平,推进“五育并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班主任队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1.建立班主任准入与选聘机制。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职业价值认同感偏低,不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学校在聘任班主任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因此,中职学校要制定c5c27432f071039f137bd13255a93cd2班主任准入与聘任机制,明确任职资格与聘任标准,如只有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身心健康好,经过专业培训方可聘任,并把班主任工作作为职称晋级、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2.健全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保障机制。首先,中职学校要实行班主任职级制,建立从见习班主任到初级、骨干、优秀、卓越、学者型、专家型班主任成长阶梯,各级别的班主任享受不同的待遇。其次,中职学校还要实施班主任工龄津贴制,按年度设计班主任津贴标准,从事班主任工作时间越长,工龄津贴越高,鼓励教师积极担任班主任。再次,中职学校要优化班主任晋升制,把班主任工作年限和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学校中层干部任用的主要依据,不达标者不得晋升。最后,中职学校要落实班主任培训保障制。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要把班主任培训作为重要分配指标,覆盖到每一个学校,辐射到每一位老师,实现名班主任参与省级培训,骨干班主任参与市级培训,所有班主任参加校级培训,并在培训时间、培训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
(二)完善评价制度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中等职业教育涉及专业门类多,学生来源广,个体差异性大,班级管理牵涉到多方面。因此,班主任评价工作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考核办法,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1.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中职学校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要善于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方向,把握思想教育的主旋律,抓牢班会课德育主阵地,把学校的德育考核落到实处。学校在德育评价方面不仅要考察工作细节,更要注重考核德育效果,如班风建设、班级精神状态、班级凝聚力、学生文明习惯、践行核心价值观情况等方面。
2.细化日常工作评价。公正、客观的评价是一个宏观前提,中职学校还需进行更多的细节性制度工具设计[6]。学生的日常行为从侧面反映出班级的管理水平,对班主任工作来讲,抓好日常工作是实现班级目标的基础。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要兼顾显性和隐形两个标准,中职学校要听取学校、学生、家长等多方看法,把班主任真实的工作状态呈现出来。因此,学校要制定好学生一日常规,并对一日常规进行精细化考核,使学生能听得懂、记得住、行得好。班主任要结合班级的特点把学校考核落到实处,从出勤状况、守纪行为、安全措施、卫生习惯、就餐秩序、就寝要求等方面细化分解,让每个学生有考核任务,每个环节有量化要求,每一项评价有具体指标,让学生从“要我做”变“我要做”“我想做”。
(三)重视人文关怀
班主任成长的过程是学会从管事到育人的过程,为实现班主任队伍梯队良性发展,学校要加强对班主任人文关怀,搭建班主任成长之梯。
1.建立班主任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培养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优秀人才,中职学校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问题解决、自我调整等高阶认知能力和沟通与写作等社会技能[7]。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班主任有充沛的精力、足够的能力、奉献的精神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根据教学需求、班主任需要和学生管理的实际,建立班主任立体培养体系,组建培训网络,设计时事政治、道德法治、心理健康、安全保障、创新创业、信息技术等方面培训课程,促进班主任能力全方位提升。
2.促进自我研修,提升专业能力。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育人工程,做好这一工作不仅靠热情,也不仅靠制度,还需要班主任自身的内驱力和多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新时代赋予班主任工作新使命,这就要求学校要搭好班主任成长舞台,建立班主任定期研修制度,设置班主任层级管理目标。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当为课题研究,作为事业对待,加强学习、勤于实践、不断反思,在学习中增智慧,在实践中强技能,在反思中促提升,日积月累,积沙成塔,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
新时代中职教育有新的使命,班主任必须接受新使命的挑战,路漫必修远,求索乐为之。中职班主任专业成长不能只靠外因“学校推动”被动式的发展,更需要班主任主动激发自身内在驱动力,广泛阅读吸取知识营养,在实践中追求进步,在反思中不断获得成长,活出生命的存在感、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Z].国发〔2019〕4号,2019-01-24.
[2]沈爱华.德育有力量:教师德育工作的突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8:37-39.
[3]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0〕14号,2010-09-26.
[4]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3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9.
[5]燕晖,解保.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及其实现路径[J].教育文汇,2023(4):33-36,54.
[6]陆俊杰,郑林.基于团队螺旋提升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究[J].职教通讯,2021(3):6-14.
[7]郝晓东.教师成长力:专业素养发展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61.
[责任编辑 王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