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4-09-20 00:00:00张红兵
乡音 2024年9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一、完善政策法律法规,让发展“有支撑”。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更新和细化现有法规,确保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全面保护。明确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登记、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法律条文,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学、艺术、手工艺等传统文化形式的知识产权实施严格保护,防止非法复制和盗用,保护文化创作者的权益,鼓励更多人参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通过立法确立专项资金,为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传承和推广提供财政支持,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机制。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入法。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法律明确学校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职责,确保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设立文化遗产日和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通过立法设立文化遗产日,提高公众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支持建立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学习、展示和体验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二、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让史料“会说话”。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研发。政府和机构应加强对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项目投入,如运用VR/AR技术重现历史场景,或利用AI分析和创新传统艺术,以增强公众兴趣。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项目。出台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资金补贴,支持应用科技于传统文化的企业和项目,吸引科技人才参与文化创新。建立跨学科研究平台。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建立跨领域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共同探索创新路径。培养新型人才。教育部门应开设相关课程,培养既懂科技又通晓传统文化的人才,成为创新的中坚力量。鼓励公众参与和创新实践。通过科技创新大赛、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激发公众的创造力,让传统文化以更多元的形态呈现。

三、加强学习教育培训,让文脉“传下去”。整合资源,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在学校教育中增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如科学史、科技伦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等,旨在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开展公众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利用博物馆、科技馆、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定期举办展览、讲座、工作坊体验等,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展示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增强公众对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责任项目支持传统文化教育,合作开发教育资源,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文化体验活动。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教育效果。开发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博物馆等,使公众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跨界复合型人才。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路径,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以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四、推动国际交流合作,让文化“走出去”。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建立中华文化中心、举办国际文化节等,通过展览、演出、讲座等活动,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认知度。支持海外华文教育。帮助海外华人华侨保持文化联系,吸引外国人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鼓励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与合作,通过电影、音乐、书籍、网络等多种形式,将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传播至全球。加强国际人才交流,通过奖学金、访问学者、艺术家驻留等项目,促进文化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

(作者为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农林专委会主任、河北经贸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