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贝贝”即心理学中所指的“过渡性客体”,是指婴幼儿为抵御分离焦虑并获得自我满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拥有物,而“阿贝贝情结”是指一种恋物情结。一般的过渡客体是一块柔软的毛毯、一件旧衣服、一个玩具或一块尿布等。
譬如,孩子小时候被送到其他照料者家里去,从小伴随他长大的玩具熊就是一个过渡型客体,当与过渡型客体一起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孩子就会感觉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从而缓解了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焦虑。
孩子对过渡性客体的依恋是正常心理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并不影响成长,反而能从中获得情感的慰藉。父母与其过度担心,强制戒掉,不如这样做:
1.尊重过渡性客体的存在。不要把孩子的恋物行为和心理问题等同起来,孩子眷恋朝夕相处的物品或玩具是很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对客体(物件)的依恋并不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上学、生活作息),可不干预。如果强制戒掉不仅让孩子感到不安和恐惧,还可能会让孩子更加想念、依赖依恋物品,甚至变得不敢与人沟通,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此外,父母在对客体的处理上,比如清洗、更换等,能够询问及尊重孩子的意见。
2.选择合适的时机来戒除“阿贝贝情结”。父母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孩子依恋的物品进行告别仪式,与孩子沟通,确定孩子感受到充分的安全感之后,让孩子自己主动放弃依恋物品。如儿童出现对依恋物品过度依恋,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家长无法干预的情况下,建议及时到儿童心理科就诊。
3.为孩子多准备几个“迁移载体”。对于孩子的恋物情况,家长不能强制戒除,也不能不管不问。孩子一般会对小包被、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所以家长在选购这些生活用品时,一要注意材质安全,二要有意识地备多个“迁移载体”,让宝宝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过于痴迷。
4.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孩子对物品依恋,很多时候是缺乏安全感导致的。父母应当多拥抱、陪伴孩子,多向孩子表达爱,通过这样的亲密联结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这可以在过渡性客体之外,给孩子提供另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持。
编辑"乔可可"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