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宁波,“电力义工”钱海军如今家喻户晓。
他从事基层电力服务工作33年,从一名普通的电力工人成长为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
2022年5月6日,钱海军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他是帮助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热心人”,是“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的创始人,是用灯火照亮和温暖无数家庭的“点灯人”、广大志愿者的榜样,但是他觉得这远远不够,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人关注与加入,才能让所有人家里都有一盏明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如果能点燃青年人对追寻梦想的热情,影响他们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与力量的能量,让‘千户万灯’的服务精神能在青年学子中间传承下去,才能真正圆梦。”这是钱海军心愿之一。
“钱海军做的事情确实很让人敬佩,但是离我们很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高荣及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张诗雨、龚奕玲在观看钱海军荣获 2023年“时代楷模”的视频以及听到钱海军感人事迹之后坦诚地表达了感受。
让青年人走进钱海军的梦想,让钱海军走进青年人的心里,让“千户万灯”服务精神传承下去,让“点灯人”钱海军点燃正值青春的“追光者”的人生梦想……带着这样的想法,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开启了一场探索与试验——“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暨追寻“点灯人”实践活动。
从6月5日到7月15日,这场活动从一个想法到一场实践,从思想碰撞到真实发生,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不缺故事,而是缺如何主动创造讲好故事的场景;新的时代,不缺媒体,而是缺如何主动创造传播亮点、创新传播视角、实现多维传播效果。
这场创新传播实践证明:真实+体验可以创造故事、讲好故事、汇聚力量、带来改变。只要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丰富的、独特的、可信赖的,那么讲好故事、提升品牌,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相信“真实”的魅力,相信“看见”的力量,相信“体验”的价值。
找到故事主角——
钱海军从一名普通电工到“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发起人
6月5日,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与北京大学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正式成立“可持续发展·创新传播Hub”,与此同时,其首个实践项目——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实践基地启动,当天邀请了创新传播领域学者、专家、媒体、学生等举办研讨会,现场介绍了这场故事的主角——“时代楷模”钱海军及其发起的“千户万灯”服务品牌。
钱海军,“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的创始人、国网浙江慈溪市供电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经理。他在服务过程中,发现城市里有些老人没有子女,有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还有残疾人家庭,就手写了500张名片挨家挨户发到他们手中。他帮忙的范围越来越大,从修电灯到修电视机、洗衣机、电饭煲;从陪老人聊天到收拾家务、剪指甲,再到半夜送急病老人住院。名片上的号码25年没换,手机24小时开机。
在服务社区过程中,钱海军关注到,低收入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困难户家里线路老旧,安全隐患比例高达40%。他在单位支持下,发起成立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依靠民政局、残联、慈善总会、街道社区等多方协助,得到中央财政、国家电网、民政、残联、爱心企业等专项资金支持,带动单位和社会1200余名志愿者,开展专项改造。9年来走遍西藏、吉林、贵州、四川、云南等七个省份,行程23万余公里,服务7万多人。
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以后,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开展“千户万灯”服务——走千户,修万灯,暖人心。“千户万灯”每到一个地方,以安全用电隐患治理为切口,以“公共+公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助力地方政府基层治理中累积越来越广泛的品牌公信力。2023年3月,已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钱海军结合“千户万灯”品牌项目经验,向全国两会提交建议,呼吁国企带头把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结合起来,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2024年3月,他走上全国两会“代表通道”,呼吁在城市、农村、工业园区全面推进电力社区服务,一起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希望把“千户万灯”的温暖带给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
钱海军与其开展的“千户万灯”服务,发生的众多鲜活、感人的故事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值得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关注。为此,在6月5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在“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实践基地启动当天,邀请来自高校、国际组织、媒体等40位代表参加研讨,为项目创新传播出谋划策、提出宝贵建议。
在汇聚各方建议之后,该基地确定了目标:借助创新传播Hub的赋能,针对钱海军和他发起的“千户万灯”服务品牌,从传播渠道、呈现形式、传播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升级,面向青年讲好钱海军及“千户万灯”服务的故事,助力其提升品牌形象。
创造新场景——
追光青年山海行:走近钱海军,走入“千户万灯”
7月16日,“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暨追寻“点灯人”实践活动在宁波启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第一批学子,用近十天的时间开启了“追光吧,青年”之旅,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紧跟“时代楷模”钱海军及宁波市钱海军志愿服务中心的步伐,走访浙江宁波、四川凉山、云南东川等地,深入“千户万灯”服务所覆盖的社区、乡镇、村落,现场了解钱海军及“千户万灯”照亮计划、成长计划,鼓励青年学子为“千户万灯”服务提出建议,从青年人的视角结合这次亲身体会与感受,发挥所长,用实际行动为传承钱海军志愿服务精神及扩大“千户万灯”服务的影响力贡献智慧与方案。
每年,钱海军都要开展“千户万灯”照亮计划实地调研,而这次与他同行的调研队伍与以往不一样,加入了高校志愿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许静带领她的三名学生高荣、王子宁及孙宁;中国传媒大学设计思维学院院长税琳琳带领龚奕玲、王维佳、张诗雨三名学生。
这是一场场景丰富、调研深入、体验真实的大学生调研实践活动。他们全程跟随钱海军“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志愿者一行深入一线,从城市社区到工业社区到农村社区,从宁波北仑区到凉山州布拖县、云南东川区,从“千户万灯”成长计划到照亮计划,从看望宁波孤寡老人到东川区易地搬迁的老人,从凉山州海拔2695米的偏远高寒山村合洛村到东川区红土地镇,从“千户万灯”照亮计划受益户回访到“千户万灯”照亮计划改造对象实地调查……
对于青年学子而言,这是一场充满感动与发现的追光之旅,更是一场钱海军从“时代楷模”到“青年榜样”的重塑之旅。在与钱海军的接触中,青年学子们看到他在吃晚饭时不停地打电话沟通调研细节;与他第一次“围炉夜话”,听他讲述这一路先后6次来到凉山州联系政府与各方推进“千户万灯”照亮计划、成长计划的困难与艰辛;从饭桌上的聊天到实地走村串户,言谈举止透露的朴素与随和,调研中的一丝不苟与执着认真;跟随他行程2个小时盘山而上来到“布拖的悬崖村”,亲眼看到“千户万灯”照亮计划受益户家庭明亮的电灯和安全便捷的线路;钱海军不辞辛劳带着大学生坚持来到宁波的“布拖班”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暑期回家的孩子们——俄的此聪、日力比吾的家,鼓励大学生与彝族青年坐下来聊聊天,加微信建立联系,以后互相沟通,互相鼓励,成为朋友,共同为梦想努力;在晚上9点,深入昆明东川区87岁孤寡老人家中检查线路安全隐患,为老人用电安全担忧,想尽快为老人做点实事……
对于钱海军及“千户万灯”服务而言,这也是一场被看见、被认可、被信赖、被感动、被影响的过程,而这也是讲好故事、提升品牌的关键所在。短短十天日程,钱海军其人其事,从在曾经看似遥远的文字、视频上来到了现实中,青年学子们亲眼见证和感受到了钱海军的做事风格、专业精神、人格魅力与“千户万灯”服务的价值与意义,亲身体会和感受到他踏实利用专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热心,包括:进入困难户家庭查看详情、检查线路、研判情况,让“千户万灯”照亮计划执行规范、不作假、不走过场,是实实在在为解决困难用户“最后一米”用电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青年学子与钱海军的关系,也是从陌生到熟悉,从遥远的崇拜到真心的敬佩,双方在交流中从严肃拘谨到谈笑风生,这场“化学反应”为创新传播带来了新故事、新场景、新感受、新思考,为“千户万灯”服务走向全国增添了助力,更是给参与其中的各方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与改变。
抓住创新锚点——
青年既是故事的创造者,也是故事的传播者
什么是创新传播?会带来什么意外的效果?
从“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暨追寻“点灯人”实践活动启动之始,这个问题就盘亘在所有人的心中,而经过这次调研,在探索与碰撞中答案也渐渐清晰——针对这次传播需求,创新传播Hub通过组建行动者网络,汇聚企业、高校师生、媒体等不同资源,由传播需求者创造和提供真实场景体验,以青年人的视角,从呈现形式、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创新,从而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新视角:高校专家作为参与者对整个事件及传播成果给予指导。鼓励青年通过沉浸式体验,用青年人的视角和方式讲好钱海军的故事。作为金钥匙创意传播总教练,许静教授在7月17日动员会上表示,这个活动与北京大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一致,希望同学们利用这次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机会(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从实践中学习,守正创新。希望北京大学学生参加活动要思考做什么样的人,而这个人是怎样德行天下的,能从“千户万灯”中看到千方百计,怎样推进社会治理的网格化,看到企业的品牌宣传如何凝聚更多的企业价值观、社会责任等。
税琳琳教授在这次调研行程中感触非常深,这个时代需要“钱海军师傅”,建议这次参与调研的学生在设计传播作品时采取创新的形式把钱海军师傅打造成“青年榜样”,引导更多青年人了解钱海军师傅,扎根土地,脚踏实地地传承好“时代楷模”的精神,并对青年学子建议,未来也像钱海军师傅一样能够面对复杂情况、处理复杂问题,能够找到自己的那份热爱,找到自己要做的“千户万灯”。
新形式:青年成为传播主角,真实成为传播亮点。青年学子成为这次“千户万灯”服务品牌创新传播活动的主体,以青年追寻“点灯人”为出发点,跟随钱海军深入一线调研,在这个过程中青年既是被传播的主角,也是传播的参与者,而真实场景与真诚感受是这场实践活动的亮点。一方面,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这是一场青年学子追随“时代楷模”实地体验的活动,提供了新的传播亮点,宁波晚报、宁波电视台聚焦点一直紧紧跟随青年学子的步伐和身影,全程关注青年人与钱海军的互动情况、调研的发现、感触、收获与启发。另一方面,最令人期待的是,来自北京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的6位学子将结合这次亲身体会和真实感受,发挥自己的所长,从大学生的视角共同协作探索以《当“时代楷模”的小跟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短视频、Vlog、《我和我的师傅“老钱”》工作日记等新形式,创作讲好钱海军及“千户万灯”服务品牌的故事。
新内容:创造青年学子沉浸式体验多样化故事场景。钱海军与青年学子的对话与互动,青年学子对钱海军的真实印象,对“千户万灯”服务的深刻感知,对工业社区电力服务的了解,与产业工人共进晚餐,走进偏远山区亲眼看到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与彝族青年的对话与交谈,体验低压电工、高压电工资格证考试,与凉山州残疾人联合会、中共昆明市东川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公益组织、培训企业等进行座谈等,这些丰富多样的场景体验,一方面以青年学子为故事主体,实现了中国对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期待。另一方面,这6位青年学子也在专家的指导下用各自独特的视角,以话语创新、传播路径创新、传播形式创新、行动网络创新的方式,打造“千户万灯”服务创新传播作品与方案,令人耳目一新。
新目标:用沉浸式体验引导高校学子成为“点灯人”。这次活动不同于“好人好事”的宣讲活动,不局限于传播钱海军本人与“千户万灯”服务,其初心是让可持续发展未来领导者——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为期10天的调研中,青年学子跟随钱海军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感受到我国乡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变,亲眼见证“千户万灯”照亮计划对受益人带来的变化,增强了青年对乡村的归属感,激发了他们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关注、对弘扬钱海军志愿服务精神的动力、为祖国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向往与热情。正如钱海军在调研中所说:“全面脱贫,不是最后的答卷,而是千万户家庭幸福生活的开篇。如何写好这一开篇,离不开年轻人的力量。”
不仅如此,钱海军在调研中鼓励这些青年学子为“千户万灯”服务品牌提出建议,让这个项目更加优化、更加持久、更具有影响力。虽然钱海军已经服务了7个省份,带领1200多名志愿者服务7万多人,但是这远远不够,在每一个工业社区、城市社区、农村地区等小微企业、困难人群的急难愁盼问题亟需更多力量加入解决,而这仅仅依靠钱海军志愿者服务团队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汇聚更多人的力量、更多的资源、推广复制“千户万灯”服务模式,让千企万家都能被“照亮”,享受电和能源带来的安全与温暖。
青年学子眼中的钱海军与“千户万灯”
对“时代楷模”钱海军的印象
高荣:感觉钱海军师傅非常务实,有超强的执行力。
王子宁: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让人很有安全感。
孙宁:一个非常亲切的人。看到他就很想沟通。
龚奕玲:一个有很大梦想,又随和、可爱的人。
跟随“千户万灯”一路的感受
高荣:非常感谢有这次机遇,能够上山下海,看到这么多不同的光景。希望能够借助传播的力量,把“千户万灯”这样的光亮传播给更多人,并成为下一个追光的青年。我相信,最朴素最真挚的理想,能够带领我们走向最远的地方,希望我们能够在北京大学,或者是“千户万灯”即将点亮,或者已经点亮的任何地方再次相遇。
孙宁:我印象最深刻是在布拖县特里木镇日噶村的乃古子哈家,他们家是“千户万灯”照亮计划的受益人,乃古子哈和我一样大,看到了家里的变化也决定学习电工技术,留在家乡。他从受益者转化为学习者,未来又会继续帮助其他人,这将是“千户万灯”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模式转变。
王子宁:钱海军师傅创建的这样一种模式,一个多方合作的机制,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他的这种开创精神,作为自己日后无论是工作,还是作为人生事业中的一部分。本次实践后,我和其他同学志愿者也会号召更多的人来参与到这一件,对个人而言具有获得感的事情,对社会而言是有社会价值的事情。
王维佳:“千户万灯”为彝族百姓送去了光明,也送去了生活的便利和希望。跟随不仅是在见证一个服务项目的实施过程,更是在体验一种社会责任和担当。我深刻体会到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想像钱师傅一样,力所能及地为人民做实事。
龚奕玲:钱师傅带领我们两次拜访俄的此聪,希望我们能多聊一聊,长期保持联络。于我们而言,这也是一种互相监督与共同成长,之后我们走向工作岗位,也能够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去关心关爱那些条件艰苦却依然渴望知识、对未来充满憧憬的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每一束光的辐射范围也会越大。
张诗雨:跟钱师傅深入西昌走村串户,能感受到钱师傅是很踏实的,在帮助当地民众的同时他也很关注年轻群体未来的发展,希望他们能够走出去也走回来,是特别难能可贵的一次经历,很容易就会被钱师傅的激情感染到,激励我们所有人为乡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社会变得更好。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