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剑啸是小说家、诗人、画家、导演,还是共产党员、抗日英烈。他1910年出生于沈阳,3岁时随父母迁居哈尔滨,在那里长大。1926年考入哈尔滨医科专门学校,并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他到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学习绘画,这期间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8月,金剑啸受党派遣回到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组织抗日剧社,编排反日话剧;创办口琴社,演奏爱国乐曲;按照党的指示,和罗烽等人开展革命文艺活动,团结了萧军、萧红等一批进步作家。面对日伪严酷的统治,金剑啸毫不畏惧,抱着“用我沸腾的血浪,把那些强盗们卷回老家去”的决心,在多家报纸上发表作品,用隐晦的笔法,揭露侵略者的野蛮暴行,激发人民的不屈斗志。
1935年春,他来到齐齐哈尔,编辑《黑龙江民报》副刊《芜田》,还增辟了《艺文》周刊和《涟漪》旬刊。次年,他返回哈尔滨,主编《大北新报画刊》,继续利用敌人的阵地,开展反对敌人的斗争。1936年6月13日,金剑啸被日伪反动当局抓捕,8月15日被秘密杀害,年仅26岁。
金剑啸在特殊的战场上战斗,发出深沉而有力的呐喊,就像黑夜里的雷电,放射着正义之光。他歌唱东北抗日联军的诗作就是如此。1935年春,金剑啸创作了一首长篇叙事诗《兴安岭的风雪》,在《芜田》上发表了部分章节。1937年8月,金剑啸就义一周年之际,《兴安岭的风雪》全诗在上海出版。这首诗共计200余行,分为8个部分:序诗、风雪之夜、太阳的下面、一个思想、奔驰、浴血、铁的意志、十八个人之握手,生动地叙述了一支东北抗联队伍与日本侵略者殊死奋战的故事。
金剑啸为什么写这首诗?他在“序诗”中写道:
在天上落着雪花的时候,
我遇到一种
娓娓动听的歌声:
歌声里有着血,热和爱。
在空中飘动着太阳的彩带。
冬天里,金剑啸听到东北抗联在兴安岭上同日寇战斗的故事,他激动地“记下这声音”——抗日的怒吼,民族的抗争。
风雪漫卷兴安岭,故事从“风雪之夜”开始。
是火炬,是星芒,
闪动在兴安岭之巅?
天地如同包在冰里一样,
哪来的这温热的光?
有些黑的人影,熊影?
如鬼样的,在黑暗中乱闯。
这么多,这么雄壮。
粗大的臂
斜倚着雪亮的刀剑。
32个人团团围着熊熊的火山,他们是谁,要干什么?金剑啸告诉我们,他们是一支东北抗联队伍,虽然置身在艰苦环境中,但是热血沸腾,准备与日寇决一死战。
故事在“太阳的下面”和“一个思想”中继续。
他们骑上马,高大的一群;
腕边挂着刀,这些群的英雄。
太阳已经很高,冻得云片成条。
他们驰去,望着那灰色的村晓。
……
他们进去,如同家里一样,
村人们给他们饮食,
如同看护着儿子一般。
金剑啸诠释了抗日勇士和村人亲如一家的缘由:
他们有着一个思想。
村人,骑士……
在一个思想里
充塞着他们的希望。
耐过严冬,不就是春天?
穿过黑夜的暗网,
不就是黎明的微光?
英雄们勇往直前杀日寇,村民们全心全意护英雄,都是为了春天的希望、前方的光明。
故事在“奔驰”和“浴血”中进入高潮。金剑啸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形象地描写了这支抗联队伍同日寇的浴血搏杀。
人与马的混嘶,
死亡在每个人头上飞绕。
死与死的撕拼……
刀与刀的相啃……
肉与肉的残杀……
声与声的相混……
……
疯狂伴着死亡。
扫过这不相通的人群。
于是倒了
拽着一条红色的光。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激战:“山谷撼动着,海正来了潮。”战斗逐渐平息,32个人组成的这支抗联队伍,14个勇士战死了,重伤昏死的指挥员醒来,与17个余生的勇士聚合在一起。他们是不可战胜的英雄。
故事在“铁的意志”中掀开新篇章。经过“雪的统治”和“春天的明媚”,来到树“成了荫”的夏季,受伤的战士“渐渐地强壮起来,在臂上留下一条肉痕”。通过半年的休整,这支还有18个人的抗联队伍不但“充满着青春”,而且锻造出更加坚定的意志。金剑啸以“前进,前进”为主旋律,唱出了一首慷慨豪迈的进行曲:
——我们携着手,
前进,前进
完成我们的使命!
我们爬过了死亡。
前进
待到光明的来临!
——我们是铁铸的,
又用铜汁贯在一起。
决不回顾
只有前进!……
故事在“十八个人之握手”中结束,主题也在升华。金剑啸充满激情地描绘了18个勇士庄严宣誓的场面:
十八个人举行信誓:
如同在心上开了窗,
淋漓的言语,
携着兴奋的面庞。
九十只粗大的手指
纹成高热的小丘。
血液如电流般的相互交流。
山环抱着河。河低吮着山角。
天风在四周舞着,
丛林热烈的欢呼。
这些抗联勇士又要出击了,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继续战斗。金剑啸也在战斗,在特殊的战场上,以诗歌为武器,呼应着东北抗日联军的顽强奋战。《兴安岭的风雪》不仅是赞美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之歌, 还是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的战斗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