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毕业季,“蔚蓝视界·第一届驻青高校优秀美术毕业作品联展”在青岛市雕塑馆如期举行。
据悉,此次展览是青岛市雕塑馆探索和深化馆校交流与合作,推动艺术创新和公共美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驻青高校毕业季学子们的优秀美术成果展示。共有来自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青岛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四所驻青高校艺术院系的130位学生参展,展出作品137件,涵盖雕塑/装置、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艺术种类。参展毕业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展示了创作者对生活、艺术和未来的理解与表达,呈现出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驻青四所高校的学子们“同台竞技”,每所学校有各自的教学理念,作品因此也呈现出各不相同的面貌。
山东科技大学的陈馨怡竹编、亚克力、丝绸制作的《胶东鱼灯》,提取了胶东特有的鲅鱼形象,又结合烟台鱼灯的造型加以融合,塑造出“双鱼摆尾”的吉祥模样。
青岛大学的赵玉平以海浪为灵感,创作了雕塑作品《万物有灵》,通过缠绕、律动,将动态的海浪定格,作品的眼睛是海洋之眼,凝视万物。
来自青岛科技大学的吴易萱,以《凝》为主题,采用纸浆、金箔、粘土等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意图表达处于人际关系中的我们在凝视与被凝视下的状态。
来自青岛大学的陈怡豪,以《海》为主题的国画,描绘了内心对海市蜃楼的感受——太阳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平线以下的奇异幻景。
青岛理工大学的孟文蕙在国画《远方》中,描绘了台案上梅瓶、猫咪和远处的风景,其画面来源于生活场景,旨在捕捉生活中的小美好。
这些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的想象力和蓬勃向上的活力,看到天马行空的艺术表达,也看到了他们对世界、对周遭事物的理解与不解,还看到了他们对前途的迷茫和彷徨,以及面对未知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无畏和勇气。他们是年轻一代的典型代表,他们是希望和初升的太阳。
开展之际,青岛市雕塑馆还推出了“雕塑馆之夜”活动,使岛城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也为青岛的“夜生活”注入更多时尚与活力。
多年来,青岛市雕塑馆一直立足馆校交流与共建,充分发挥岛城高校的学科优势,围绕“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目标互联互通,增强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升馆校双方的建设水平,实现共建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