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师说》是韩愈散文中的经典名篇,是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典范,而课文的注释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重要依托。《师说》一文的注释较多,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中,《师说》的课文注释有55处,而文中反复出现且含义特殊的“道”却并未有明确注释。对“道”的正确理解是深入理解本文内涵的关键。拟对“道”的注释进行归纳,对“贤”的注释提出更正。
关键词:道;贤;儒道;师道
韩愈《师说》一文中“道”出现11处,文下注释中“道”出现了5处,但都未明确指出“道”的意思。《师说》一文中出现的“道”及注释如下(按“道”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注释: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②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④ 吾师道也(注释:我学习的是道。)
⑤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注释: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⑥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注释:尊师学习的风尚)
⑦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⑧ 彼与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
⑨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⑩ 闻道有先后。
余嘉其能行古道。(“古道”注释:指古人从师之道)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第5版)中“道”的解释有:[1]路(引:途径,方法,措施);[2]规律,道理;[3]指道家,道教;[4]主张,思想,学说;[5]从,由;[6]说,讲;[7](dǎo)引导;[8](dǎo)通,疏导;[9]量词;[10]古代行政区划名。
结合字典归类解释:①②③④⑤⑦⑧⑩解释为主张、思想、学说;⑥⑨解释为风尚;解释为路。
《师说》一文中的 11个“道”,涉及以上解释的只有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注释:尊师学习的风尚)。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风尚”,与⑨“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一样,相对来说解释较为明确,而其他的“道”要么没解释,要么在注释中还是保留“道”,实际上并未解释“道”的含义。
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含义?
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老师“传道”“受业”“解惑”三项职责中“传道”是放在首位的,是核心。并且还明确指出“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么这个“道”指的是什么呢?韩愈生活在唐代,当时佛教盛行,而韩愈推崇儒道,并倡导“古文运动”,主张“修其辞以明其道”,可见其继承发展儒学积极进取的精神。假设“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这里的“业”就是“儒家经典”,是“道”的载体,教授“儒家经典”,传授“儒家思想”。
何以见得韩愈的“道”是儒家思想呢?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与儒家自始至终主张“文以载道”不谋而合。《荀子》的《解蔽》《儒效》《正名》等篇已明确提出“文以明道”。韩愈可谓是唐代的第一大儒,也是孟子之后儒家思想的践行者,韩愈的《原道》曰:“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韩愈在观念上尤为强调儒家仁义之道的纯粹、正统。韩愈写道:“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听之?”可见,韩愈之“道”为儒家仁义之道无疑。对于“师道”而言,仁义道德之“道”是最高宗旨(指导为师)和最终目标(“闻道”)。所以在《师说》中,“道”的含义不能含糊,应该加以注释,①②③④⑤⑦⑧⑩的道:泛指主张,思想,学说;这里指儒家思想。这样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也通顺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也明确了,对韩愈的“文以载道”的文学主张也加深了理解。
《师说》一文中还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那就是文中的“贤”出现了两次,一处是“ 郯子之徒, 其贤不及孔子”,另一处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两处“贤”文下都有注释,第一处注释为:才德优秀;第二处注释为:超过。第一处的注释没问题,但第二处的“贤”如果解释成“超过”,其宾语为“弟子”,那“于”又该作何解?“于弟子”是一个后置的介词结构。此处的“贤”从句子结构上分析,应该是作谓语,解释为“才德优秀”更恰当,而且符合状语后置的语法结构,调换语序后“师不必于弟子贤”,翻译为“老师不一定比弟子才德优秀”,故“贤”解释为“才德优秀”更为合理。文中何以对这两处“贤”加以注释,想必是与师者的“传道”有关,“贤”是关乎个人的才德,才德也是有层次的,但是才德并不是择师的标准,而“道”即“儒家之道”才是择师的准则,才德比自己低的人,只要他先“闻道”,也可以是老师。有力抨击了当时社会士大夫阶层中认为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病态心理,提出了崭新的“师道”观:人人都可为师,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大削弱了老师的神秘性、权威性,使师和弟子的关系平等化、合理化。
“道”和“贤”这两个字的正确注释关乎韩愈“文以载道”主张和“平等师道观”的理解,如若课文注释能再明确一些,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架。
作者简介:张红英(1982— ),女,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高级中学高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