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视觉图像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读者对新闻图片的需求更加迫切,报纸图片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及时作出反应,不断地适应、创新。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图片新闻中图片的重要价值,说明其存在意义;陈述了全媒体时代对报社新闻编辑模式的重要影响,论述图片新闻编辑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内容真实可靠,信息含量丰富,价值形象鲜明,观点表达突出,标题吸引力强,情感导向性强;并从视觉冲击效果、细节展现信息、报纸版面的协调性、后期制作以及新闻组图五个角度,探讨了具体的图片新闻编辑技巧。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编辑技巧
对于报社新闻工作者而言,在全媒体时代应当深刻认识到图片对于新闻报道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于报社维护读者市场、迎接挑战的重要价值。读者对新闻图片的各方面需求都在提升,包括图片的信息量、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效果等,报社编辑在策划图片新闻时必须注意这些方面的细节问题,完善图片新闻,使制作出来的新闻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新闻的传播价值和社会影响,在读图时代下成功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推动报社和新闻行业的发展。
一、新闻中图片的重要价值
首先,图片相对于文字具有更直接的信息传递作用。当读者还没有聚焦视线,而只是匆匆扫过报纸版面时,图片能够向其传递一定的信息量,但文字符号却不能。所以,图片能够率先为读者传递新闻内容,将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相应的新闻板块上。其次,图片相对于文字而言更加形象化、具象化,能够把现场的实际情况直接复刻给读者,但通过文字,读者只能够进行想象和推理。所以,图片与文字的结合能够使读者同时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去阅读新闻,这继而可以增强新闻的总体张力。第三,图片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比于文字在形式上没有那么严肃,从而更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报纸的阅读趣味。[1]最后,图片还能起到情感导向的作用,使读者在阅读新闻时被激荡起情感共鸣,以更沉浸的状态去阅读新闻,从而有利于提高新闻的共情作用和人文价值。
二、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对编辑模式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对报社新闻编辑模式带来了不容小觑的重要影响,要求报社在编辑新闻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首先,在全媒体时代,大众对纯文字类的新闻报道阅读兴趣不浓,尤其是对于由大段文字所组成的报道。多数读者更偏好于“阅读”图片,以满足自身对趣味性和简洁性的阅读需求。因此,报社编辑在策划新闻时就需要对图片多加利用,提高图片在版面上的比例。其次,读者对图片信息量的要求明显提升。编辑在选择新闻图片时,不能把图片定位成意义不大的配图,而要让图片本身成为表现新闻内容的主体成分。[2]此外,在全媒体时代下公众对图片的总体要求也在提升,报社编辑应当对图片编辑软件有充分的了解,能运用软件对图片进行多样化处理。
三、全媒体时代编辑图片新闻的基本原则
(一)内容真实可靠
对于报社新闻工作者而言,编辑新闻时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确保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图片新闻,编辑在选择图片时必须确保图片上的所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为了博眼球而选择与新闻内容不符的图片,不能利用图片编辑软件故意篡改和歪曲原图所包含的信息,也不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虚构的事件类图片。图片上的人物、动作、场景、地点和建筑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与客观事物相符合,是对事实的复刻。唯有如此,图片新闻才能保持公信力,读者才能维持对报社发布新闻的信任。
(二)信息含量丰富
全媒体时代,读者对新闻图片的要求明显提高,报社编辑也要提高图片在新闻版面上的地位。在选择图片时,不宜把图片仅仅用作衬托新闻文字的配图,把图片当作只起辅助作用的工具,而是应当精心挑选图片,确保图片本身就含有丰富的信息。[3]新闻图片中的主体、构图和背景要协调一致,以整体的形式传达出尽量清晰的信息,直观地表现出新闻主题以及大体内容,要突出新闻的核心要素,使读者第一眼看到图片后就能解读出大致的新闻内容。这样,读者通过对配文进行阅读,就能更深刻、更清晰地掌握新闻的全部信息。
(三)价值形象鲜明
报社编辑在制作新闻图片时,应当突出图片的形象价值,确保图片与新闻内容之间有极强的关联性,使读者在阅读完全部新闻内容后,能够感受到图片的象征意义,从而在日后只要回想起图片就能记起相应的新闻内容。拥有鲜明的价值形象是对图片作为摄影艺术产品的内在要求,报社编辑在选择图片时必须注重图片的视觉要素,要筛选出让自己产生深刻印象的图片,再从细节入手,解构图片中的形象元素,联系具体的新闻内容来选择具有鲜明价值形象的图片。
(四)观点表达突出
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向读者描述客观事实,复刻已经发生的事件,还在于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对读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发挥引导作用,在社会范围内产生积极的影响。[4]基于此,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不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图片上,还要根据新闻的具体内容来输出观点。新闻报道所表达的观点首先要与新闻内容相符,不能为了输出某种价值观而削足适履,生硬地将观点嵌入新闻内容中;其次,观点要清晰简明,使读者一目了然,不要以说教的方式传达价值观;最后,观点要具有特色,避免滥用陈旧辞藻,要能通过观点来强化报社的品牌形象。
(五)标题吸引力强
在编辑图片新闻时,编辑要注重新闻标题。如果标题没有新意,平淡乏味,那么即使读者被新闻中的图片所吸引,也不会花费额外的精力去阅读文字,或利用标题制造导读效果;另一方面则要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从新闻学、心理学的角度使标题具备吸引读者的功效。比如,2023年3月3日,新安晚报头版刊发了一张题为《撑起“半边天”》的图片新闻,生动体现了合肥地铁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个标题不仅准确地概括了合肥地铁在公共交通领域的作用,还通过撑起“半边天“这一比喻,强调了合肥地铁在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服务市民出行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再比如,2024年初,雨雪侵袭安徽,新安晚报在2月23日的头版刊发了一组题为《以动治冻》的图片新闻, “动”和“冻”两个字,生动体现了全省各地“以雪为令”多措并举应对严寒天气,保畅通、保供应、保供电、保供水。由此可见,在“快阅读”的形势下,形象比拟或简洁干练的标题,不仅为新闻图片锦上添花,吸引受众眼球,更是达到“一眼入心”的宣传效果,实现了新闻图片的传播价值。
(六)情感导向性强
在许多报道中,新闻事件都具备一定的情感基调,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众多读者的情感共鸣和情绪反应。在情感导向的作用下,读者对新闻内容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也会在情感的激发下对新闻事件进行认真思考,这有利于提高新闻传播的价值。图片新闻是形象性新闻,往往能够更强烈地激发出读者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要利用图片的这一优势,遴选情感导向性强的图片,从而奠定读者阅读新闻的情感基调,使新闻的表现力更强,主题更突出,同时也使读者对新闻的印象更深刻。
四、全媒体时代图片新闻的编辑技巧
(一)注重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
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必须注重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要让读者在第一眼看到图片后就能被吸引住,把目光停留在图片上,进而吸引读者继续阅读新闻,并加深读者对图片新闻的印象。[5]编辑在挑选摄影师所拍摄的图片时要注意多方面的细节,比如图片的拍摄角度要能突出新闻的主体内涵,背景和主题要分明;构图不能主次颠倒,灵活选择平面构图、对角线构图或对称构图;光影要和谐,光线方向和光比大小要能够把主体映衬出来等。在突出图片视觉冲击效果的同时,编辑不能让新闻失真,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要在后期制作上滥用修图技术,导致图片的视觉冲击效果虽强,但却不适用于新闻报道。此外,编辑也要参考大众对新闻图片的阅读喜好,认真学习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借鉴经验。
(二)通过细节展现丰富的信息
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读者普遍要求通过阅览图片就能掌握大部分的新闻内容,而不需要一字一句地读完全部文字后才能对新闻内容有所了解。为此,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必须通过图片上的细节来反映出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6]在一幅图片上,行为主体的动作往往可以映射出一个主要信息,比如某几个人在操作一台先进的机器,一群人在欢迎某个重要人物等;抑或是全景式图片,但也要有突出的主体,比如火灾后的一片大楼废墟,被废水污染后的河湾及其岸边生态等。图片上的主体要能反映出最主要的新闻内容,但主体之外的细节也要能披露出新闻里的其他信息,比如几个人所操作的机器上刻有“铸膜机”的字样,人群的一侧露出某地的鲜明标志等,从而使读者在读图时能解析出丰富的信息,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根据报纸版面挑选合适的图片
报社新闻工作者在编辑图片新闻时应当注意报纸版面,挑选与报纸版面相配的新闻图片。一般而言,读者在一张图片上的目光只会停留两三秒,有些情况下甚至只是一扫而过。在报纸的一个版面上,视觉要素有很多,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是图片和标题。一方面,一个版面上有多幅图片,图片之间的位置关系要恰当,否则会使报纸的版面显得凌乱,使读者丧失阅读兴趣,比如把所有图片全都挤在一起,就会使版面的整体视觉效果很不和谐。[7]另一方面,标题往往要加上艺术字效果,不能像正文一样是简朴的黑色字体,而可以用鲜艳的颜色和加粗放大的文字效果来使其更具视觉冲击力,但标题之间的位置关系也要恰当,并且有的标题适宜采取横向编排,有的则适宜采取竖向编排。总之,要从整体效果上来编排版面上的图片和文字,优化报纸版面的观感。
(四)在后期制作上强化图片的效果
在编辑图片新闻时,报社编辑往往需要使用后期制作技术,完善新闻图片的细节,强化新闻图片的总体效果。首先,编辑可能需要对图片进行剪裁,剪切掉图片中与新闻的实质性内容毫无关系的部分,把有价值的画面保留下来,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捕捉到新闻图片的主体,获取新闻的主要信息。其次,编辑有必要对图片进行艺术加工,从摄影美学的角度提升图片的艺术审美性,对图片的构图、光影和色彩进行调控,使图片更具生动性、鲜明性和艺术性,能够带给读者耐人寻味的审美感受。最后,编辑还应当运用好文字,文字与图片之间要相互映衬,比如图片里是一处优美的生态环境,那么编辑就可以对文字进行散文化处理,映衬出图片里的自然美景,从而提升图片新闻的整体审美性。
(五)围绕新闻主题设计合适的组图
有的新闻所涵盖的不仅仅是一幅图片,而是一组图片。这类新闻的主题性强,在报纸上所占的篇幅也大,在核心主题的统领下有作为组成部分的多条新闻,以及相应的多幅图片。[8]在策划这类图片新闻时,报社编辑应当紧紧围绕新闻主题,选择能够凸显新闻主题的组图,并且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细节。首先,组图要有一定的叙事逻辑,从第一幅图片到最后一幅图片,应当能从某个逻辑角度被衔接起来,而不出现明显的断层感。其次,组图在主题、色彩和内容上应当有很强的整体性,要给读者以和谐的阅读感受,使读者感到这些图片仿佛是从一张图片上裁剪下来的。第三,组图里的图片之间还要有明确的呼应关系,比如有些图片是主图,有些图片是副图等。最后,组图还应当具备较强的时效性,不能为了整体的协调性而硬凑出时隔久远的图片,要确保图片是新近拍摄的。
五、结语
在全媒体时代,报纸读者对新闻的表现形式有了新的要求,并集中表现在图片的形式与内容上。报社编辑在编排图片新闻时,应当利用好图片的各方面优势,在挑选和设置图片时注重图片的视觉效果,通过细节展现丰富的新闻信息,根据报纸版面挑选合适的图片,在后期制作上强化图片的效果,围绕新闻主题设计合适的组图,并且要遵循图片新闻编辑的基本原则,注重图片新闻的真实性、情感导向性等,从而提高图片新闻的质量及其传播价值。
注释:
[1]姜洪云,邸贵玉.读图时代图片编辑的观念转变与技能提高[J].大众文艺,2022(24):103-105.
[2]王琦.解析报纸新闻中新闻摄影图片的应用及地位[J].新闻文化建设,2021(09):179-180.
[3]薛雅心.纸媒美术编辑如何在读图时代创新版面[J].明日风尚,2023(03):181-184.
[4]蔡国昌.地方报纸新闻图片编辑的精品意识[J].新闻文化建设,2021(10):179-180.
[5]李森.新媒体时代做好图片编辑的策略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23(05):117-119.
[6]程雅南.读图时代的图片新闻编辑技巧探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2(01):182-184.
[7]张锦辉.主流媒体如何打造图片报道精品——以重庆日报“视觉重庆”特刊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1(04):8-9.
[8]赵善真.简析“读图时代”图片新闻的编辑技巧[J].中国传媒科技,2020(06):79-81.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责编:费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