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亿农民,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大约6亿。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放眼广袤的乡村,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弱的现象。”这番话出自上海人朱旭东——易居中国联合创始人,易居乐农董事长。朱旭东从1992年开始从事房地产营销行业,近30年跌打滚爬,助推易居集团成长为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的领军企业。而事业有成的朱旭东,没有止步于地产营销,还创办艺术杂志,参与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运营,周游世界,钻研美食,谁也不曾想到,有一天,他生活中最具分量的事情是农民、农村、农业,他围绕“三农”奔波,很多次朋友找他,他或身在偏僻农村,或刚结束休整又在赶赴农村的路上。这不免让人难以理解,一个地产大佬怎么会和农业结下不解之缘呢?
“小小土豆”牵线搭桥
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朱旭东发誓要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其实,朱旭东出身很好,家庭条件非常优渥,但乐于创新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仿佛天生就刻在他的骨子里。
1992年,朱旭东以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开始从事房地产营销行业。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不仅成为多家房产公司的决策人,还助推易居集团成长为中国房地产全产业链服务的领军企业。而事业有成的他,不仅没有止步于地产营销,还创办了艺术杂志,参与美术馆、博物馆的建设、运营。
2014年的一天,上海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员给朱旭东打电话,说河北康保县的一位领导想要见他。朱旭东很纳闷,自己一个商人,平时并没有与公职人员有太多接触,更何况对方还是一位县委领导,会来找他做什么?
朱旭东应邀参加了那场宴会。酒席宴间,那位远道而来的县委领导从随身携带的袋子里小心翼翼拿出一个饭盒,饭盒里赫然躺着几个煮熟的小土豆。他给每人的餐盘里放了一个,说:“大家尝尝这个土豆的味道怎么样?”
土豆确实很好吃,软糯香甜,带着一种大自然的清香,即便没有任何调料,也让人回味无穷。随后,在这位县委领导的介绍下,朱旭东才明白了其中原委。
原来,康保县地处“坝上高原”,平均海拔高达1450米,是河北省光照时间最长的县。所以这个地方产的土豆分外香甜,连很多跨国快餐企业都慕名来这里采购炸薯条的土豆原料。不过,康保土豆只被他们用来作食品加工原材料,收购价格低且需求量少。所以,康保县并没有因为土豆这一特色产品而富裕起来,反而因为地域偏僻,农产品售价偏低和常年干旱,成了国家级贫困县。县委领导非常忧心,于是想在上海举办康保土豆推介会,让城里人认识下“好吃”的土豆。于是,他们经上海市政府牵线搭桥找到了朱旭东,想寻求他的帮助。
土豆确实不错,但是它的生长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朱旭东觉得,既然对方让自己负责这个项目,他就得负责到底,必须全面了解。朱旭东决定进行实地考察,那天,他乘飞机到张家口市,再坐汽车颠簸至康保县一个乡村。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朱旭东深感意外。村里竟然还没有柏油路,行走在土路上,风一吹,就会卷起很多灰尘,让人睁不开眼睛。村庄里有一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两旁是一排排低矮的房子,房屋的前面种满了果树。村里没有路灯,晚上黑黢黢的,像是古代的城堡。
朱旭东来到田间地头,和一个在农田里劳作了30年的农民聊天。对方很是热情,憨憨地笑着,得知朱旭东的来意,眼里闪烁着惊喜,沾满泥土的双手使劲在自己的衣服上蹭了几下,才握住了朱旭东的手,连声说:“好人呐,真是大好人,你要能帮我们农民把这些农产品都卖出去,卖上高价,那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农民真是不挣钱,辛辛苦苦几个月的收入不够给孩子交学费的。”
朱旭东心里很不是滋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决定要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连夜赶回上海,朱旭东便立即召集团队,讲述了自己的康保亲历。他说:“大家现在的任务就是拿出你们的看家本领,为这款好吃的土豆策划出营销方案。”
就这样,策划过成百上千楼盘销售、堪称房产营销“梦之队”的团队精英,摇身一变,成了“卖土豆”的人。大家一起查资料、想创意、写方案……还帮康保县土豆注册了“闰土”牌商标。
品牌有了,那么到底以什么方式让它变身高端农产品,来到消费者的餐桌上呢?大家又开始了探索和研究。“绿色环保”“互联网销售”“新奇的教育意义”三点是团队主攻的方向。
于是,一个月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出现了一批这样与众不同的土豆:精美的包装盒里是一盒康保的泥土,5个土豆静静地躺在这盒泥土里。朱旭东还亲自为这批盒装土豆撰写了宣传标语:土好,土豆才好!
消费者用一把商家赠送的色彩鲜艳的小铁铲,将土豆从泥土里一颗颗挖出……一盒这样的土豆售价49.9元。这个挖土取土豆的有趣过程被购买者拍成视频,发在朋友圈。家长和娃娃玩得很开心,他们不再把土豆看成土豆,而是让这盒土豆成为自己孩子认识自然、了解农作物的实践载体。
就这样,团队包装的首批5000盒土豆一上线便被“秒杀”。朱旭东觉得,人们之所以愿意购买每颗近10元的“神秘”土豆,最重要的不是这个土豆本身的价值,而是附加在它身上的附加值,比如时尚体验、知识探索、文化消费……
“试水”土豆扶贫项目初尝甜头后,朱旭东一边兴奋,一边又陷入了沉思。中国可不止一个“康保县”,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因为土地零散,农业科技相对落后,农产品卖不上高价,农民的日子并不好过。
构建中国的CSA服务
此时的朱旭东,绞尽脑汁琢磨着如何“授人以渔”,彻底改变农民的生活。由此,他想到了CSA(社区支持农业),这个创意来源瑞典和日本,初衷是为了拉近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缩短农产品销售渠道。
朱旭东认为自己深耕房产二十余年,他所在的易居中国也掌握着全国有关房产行业较大的数据库,那么如果用集团目前掌握的数据库建立一个社区销售模式,就一定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挖掘出大量的优质客户。而这个也正是从“居者有其屋”到“民以食为天”的结合。说不定,就是一条助农新路。
朱旭东因为自己这一大胆设想而兴奋不已。他开始翻阅了解国家级贫困县资料和当地农副产品的出产和销售情况,还兴致勃勃地实地考察一些贫困县。
朱旭东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工作在上海,在此之前,从来没接触过农业,更别说去穷乡僻壤了。有一天,他走进了云南金平——国家贫困县的一个乡村。当地村民非常纯朴和善良,他们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土产品拿出来招待他,晚上蚊子太多担心他休息不好,村干部还特别派了几个人,在村庄的各个角落烟熏艾叶,还让他们轮流守夜。
农村是露天厕所,污秽之物全都暴露着,刚到金平,朱旭东便体会到了如厕的难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二天便让一个村民坐了两小时车到县城买了一个便携式旅行便桶。
朱旭东既感动又难过,自己偶尔下乡使用便携式旅行便桶能解决如厕难,但村民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是一种无法回避的悲哀。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得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踏遍山山水水,朱旭东习惯了踏进农村时不再讲究穿戴时尚,开始崇尚宽松自然。而且,曾经滴酒不沾的他,遇到农村朋友邀请他喝酒聊天,也会打破喝酒“禁忌”,与他们打成一片。
朱旭东觉得农户太不容易了,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劳动人民。他们凭着勤劳和顽强,开垦了一座座荒山野岭,在纯天然环境下,全靠手工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却因为价格太低,依旧无法摆脱贫困,这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
2015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的朱旭东,做了一个决定——创办易居乐农。最开始,朱旭东就给所有加盟的乐农人定下了目标——闯出一条优质优价品牌农产品之路。他说:“中国是农业大国,从来不缺好的农产品,缺的是将优质农产品与社区居民的需求进行无缝对接的渠道,而易居乐农恰恰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但是,朱旭东身边的人却劝他谨慎行事,振兴农业知易行难,尤其是他的商业模式更是天方夜谭,如果执迷不悟,会让他血本无归。质疑声不断地回绕在朱旭东的耳边,但是,他却认为:人生为什么要和别人一样,商业模式又为什么必须遵循主流,为什么不能试着让不可能变成可能呢?
为了真正帮助农户,并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易居乐农首先选择和当地政府成立合作社。先由当地政府牵线搭桥,收购好的无污染的农产品。易居乐农再把收购来的农产品严格检测,之后进行运营、宣传、推广……利用易居中国的数据库,扎根到各个小区物业,把农产品推广出去。
如此一来,易居乐农一方面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优质农产品,受到了居民的广泛欢迎。更重要的是,农产品价格提上去了,9782cfcf94a64b8b7e6155d92a2b40903a27c8432865d5ff33f7124318e6700e农户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也促进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广西龙胜县地灵村的侗族村寨,自北宋起就种植胭脂米,这种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最关键的还是纯绿色食品。但因为产出地位置偏僻,所以一直处在“滞销”状态,当地农民都放弃种植而去城里打工。朱旭东觉得太可惜了。
为了盘活胭脂米,朱旭东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驰名国际的艺术家徐冰,以胭脂米的侗族发音字母“RongPaya”设计了一个艺术字,作为胭脂米的Logo。随后又牵手东方卫视以及各路明星联合代言,由此,长期滞销的胭脂米顿时变得热销,农户的收入倍增,种植面积也得以迅速扩增。
由于易居乐农的精心创意,河田飞鸡、绿壳土鸡蛋、鹦哥绿豆、海头地瓜、秭归夏橙、五莲蜜桃、魔芋热干面、雁门关米粮……一大批带有鲜明商标和清晰二维码的助农产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社区居民的餐桌上。他们享受到的是“食在当地、食在当季”的体验,而产地农户的收益也在逐年提高,生活有了很大改变。
2017年,“中国社区扶贫联盟”成立。由易居乐农牵线,碧桂园、绿地、融创等知名房地产集团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纷纷加盟。他们“主攻”消费扶贫,法宝是发挥智力,创建品牌,构建大城市社区与偏僻产地之间的销售渠道,运用互联网技术,将优质的绿色农产品直接送到城市社区居民的餐桌上。
截至目前,朱旭东通过这种联盟渠道,带领团队卖出了3亿多元的农产品。基于优质优价的精准定位和现代网络销路,他们还收获了近100万注册会员,让农户受益良多。
改造农村空心房
朱旭东一边为农产品的销售努力,一边也在思考,到底怎么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状态?仅靠他们世世代代的耕种,卖出农产品就可以吗?答案是显然不能。
靠天吃饭,一旦遇到天旱虫害,当年的辛苦很可能全部付诸东流。所以,靠耕种致富,难于上青天,农产品只能让农民脱贫而不容易致富,所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在最开始的走访过程中,朱旭东了解到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村庄越来越清冷,空房越来越多。且老房子年久失修,风餐露宿,有的已经成了残垣断壁。在别人眼里,这些空房可能一无是处,而朱旭东想的却是,如果把这些空房打造成独一无二的民宿,不仅可以为村庄注入新生命,还可能成为农户的资产性收益。
朱旭东为自己的这一设想激动不已,随后,他再次踏上了“勘察”之路。在走访过程中,河北“土窑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山势巍峨俊秀,植被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的窑洞群,就分布在其中,窑洞前有老井、石板路,漫步其中,像在听一个很久远的故事娓娓道来。
朱旭东被眼前的山乡美景所震撼,脑子里灵感犹如泉涌。他设想,如果对这些窑洞进行设计改造,不仅能激发城里人的文艺心,还可以让改造后的村庄美得有尊严有个性。并且能吸引城里人暂别喧嚣来到田园,在乡村留宿一晚,品“农家乐”,为农户带来长期收益。
经过进一步调查,朱旭东选择的第一个改造地是张家口蔚县的西窑头村,那里有16块宅基地,经受多年的日晒雨淋,仿佛也在等待“有朝一日”化蝶重生。
如何做出不一样的改造?朱旭东为此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设计师团队,有参与过北京长城脚下公社NO.1设计,以“手提箱酒店”闻名的香港设计师张智强;有在上海“梦想改造家”中以“水塔之家”名扬四方的俞挺;还有在澳大利亚建筑设计界赢得声望,如今主持一家国际设计事务所的蔡磊……
朱旭东主张“空心村”改造,必须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现代设计思想,结合土地、水资源、树林、山地等自然资源,发挥科学、艺术、技术、材料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也就是为这些“土窑”注入设计精神和人文灵魂。
一年后,承载了朱旭东以及设计师的理想和才情的西窑头村庄,从黄土地里萌生了,一座座新建筑勾勒了新乡村轮廓,但蔚县非遗文化的元素和脉络依稀可辨。连接历史和现实的艺术民宿成为耀眼的蔚县新地标,让人惊叹设计力量的奇妙。
从河北的西窑头村到陕西的川子河村,朱旭东的乡村改造版图渐渐扩大。为顺应项目改造的发展需求,朱旭东还策划推出“FA青年建筑师”以及“FA青年室内设计师”评奖比赛。赛事一经推出,就吸引了近200位年轻建筑师参赛,为了选拔出优秀的青年设计师改造乡村,朱旭东还邀请了更多文化名家担任评委。
而获奖者必须为“空心村”改造再比赛一次,择优选用他们的设计方案。朱旭东的计划是,把改造后的农村宅基地与消费者共享,叫作城市社区共享农庄,成为会员制的旅游资源。每个村委会和一个城市的物业公司深度捆绑,进行共建运营,这种形式更受各乡政府的欢迎。
每个地方的“空心村”在改造成艺术民宿时,都有个标配——设立一座小美术馆。美术馆作为综合文化空间,既可以做展览,放映电影,提供阅读的空间,还可以和城市的美术馆做联动。这样做就是为了拉近城市和农村的差别,且丰富村里人的精神生活,同时也更能吸引到游客。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新项目,它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心村”问题,探索开拓了一条建设新路。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获得了资产性、稳定性的收益。
如今,历经数载,易居乐农足迹遍布全国9个省份,50余个县。已加入易居乐农社区支持农业的合作开发商超过40家,合作物业超过400家,合作社区数万个,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
朱旭东这位地产界的“奇人”,依然不满足于自己已取得的成就,不满足于目前的发展,在他心中变化、创新永远在路上。他说:“国家能否兴旺,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努力,因为任重道远,所以肩头一直沉甸甸。”
编辑/郑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