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几年来,该疾病在我国女性中发病率不断提升,对女性生命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均产生了严重影响。那么,宫颈癌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本文将对其进行阐述。
宫颈癌是一种出现在女性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水样、米泔样、血性阴道排液,疾病的发生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伴侣较多、口服避孕药以及性生活过早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中该类疾病的检查多以HPV检测、宫颈病理组织检查以及阴道镜检查为主。尽早检查、尽早确诊能够降低宫颈癌的治疗难度,提升治疗效果,但是应对该疾病还是以积极预防为主。
宫颈癌固然凶险,却也有自身的“软肋”,可以早诊早治。宫颈癌从炎症到恶性肿瘤一般要6~8年,只要掌握好这一阶段,就能发现癌变,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资料表明,早期宫颈癌治愈率在80%~90%之间,第二期治愈率为60%~70%,第三期治愈率为40%~50%,第四期治愈率为10%。因此,常规体检和早期治疗十分必要。
在疾病初期,宫颈癌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已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疾病有可能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这时候就会有异常出血的症状,癌变的风险也会增加。因此,一年一次的妇科检查非常有必要。早防早诊,及时干预,可为疾病治疗争取更多时间。
医生建议,女性在18周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宫颈抗癌细胞涂片检测,若三年内无异常,则每隔两年进行一次。目前临床中对于宫颈癌的筛查技术逐渐成熟,每年定期检查,不仅能够明确自身健康状况,还能及时对病情进行控制。如果检查后发现病变,需要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例如通过放疗、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积极控制癌细胞的复制,可降低病情无法控制而全切子宫和卵巢的概率,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预后支持。
对于存在宫颈癌的患者来说,妊娠是非常危险的。宫颈癌早期时没有明显的症状,也不会对妊娠产生影响。但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子宫的充血量不断提升,母体在向胎儿输送营养物质的时候,还会为病灶组织提供养分。妊娠期分泌的激素也会对病灶组织产生影响,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患者在妊娠期间免疫力降低,严重威胁胎儿和母体的生命安全。
由于受疾病影响,妊娠期患者身体中的抗癌细胞无法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无法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此外,宫颈癌的早期症状如出血,有可能被临床诊断为先兆流产,等到分娩之后再进行治疗就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患者的预后条件也不好。所以,女性在准备妊娠之前,需要定期做好孕前检查工作,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部分患者在分娩之后没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将阴道出血认为是正常的产后出血,再加上哺乳期身体激素的分泌,使得癌变加剧,最后无法进行有效救治。
发展中国家的女性发生宫颈癌的概率普遍比发达国家高,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女性常常是待到疾病发作后再进行体检,此时病情多已发展到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研究资料显示,该疾病多在35岁以上女性中发生,并且45~59岁是该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近几年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多数宫颈癌患者才20多岁。研究表明,许多性病可导致宫颈癌,其中以尖锐湿疣最为常见。所以,多性伴侣的女性是患上宫颈癌的高风险群体。另外,过早有性生活、长期服用避孕药、营养不良、有家族遗传史以及妇科检查仪器引起的损伤等都有可能诱发宫颈癌。
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宫颈癌多推荐实施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宫颈癌患者,常用术式为宫颈癌根治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根据情况行术后辅助放化疗。部分患者还有生育需求,经检查后无病灶转移或是年龄在20岁左右,可以考虑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根治术,但是需要注意术后定期随访和复查。
化学疗法 宫颈癌治疗方法中,化疗是重要的全身性治疗手段,主要有新辅助化疗、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姑息性化疗等。化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化疗后通常会产生骨髓抑制,此时要加强支持治疗。
放射疗法 放射治疗是广泛用于宫颈癌的局部治疗。宫颈癌放疗包含远距离放疗和近距离照射放疗。远距离放疗负责照射宫颈肿瘤、宫旁组织和区域淋巴结。近距离放疗主要针对肿瘤原发灶和临近的宫旁组织或者是宫颈癌术后阴道残端。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分子作为靶点,将药物、抗体等有效成分靶向定位于肿瘤细胞及其他相关细胞,促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损伤正常组织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目的的治疗方式。靶向药物包括抗血管生成药物、PARP抑制剂等。
中医治疗 该治疗方法多用于患者术后恢复治疗。能够对患者机体质量以及自身免疫功能进行有效的调整。实施中医治疗,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再配合中医特色疗法推拿、针灸以及理疗等,能够进一步提升疾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宫颈癌疾病的发生,建议对35岁以下的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而对于35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筛查,连续检查结果正常者,可以适当延长检查时间。已经发生宫颈癌的患者也不要过度紧张和消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临床医师进行治疗,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可提升生活质量,为疾病治疗创造良好的预后条件。
编辑|龙轲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