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及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3年1月- 2024年1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例,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两组,每组患儿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高于观察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综合护理;并发症;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7--04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容易反复发病,治疗难度大,影响患儿健康与生长发育[1]。在给予患儿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患儿的护理干预,恰当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提升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2]。综合护理是从多个方面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为患儿提供优良的护理服务,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以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3]。本研究针对临床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探讨给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3年1月- 2024年1月收治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入组患儿均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重症监护室患儿;家属及患儿依从性差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及肿瘤疾病患儿;痴呆患儿及智力异常、表达异常患儿。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39例。对照组:男19例,女20例;年龄2~14岁,平均6.54±0.83岁;体质量10~55kg,平均体质量为20.65±1.52kg;感染程度:轻度30例,中度9例。观察组:男18例,女21例;年龄3~14岁,平均6.66±0.78岁;体质量11~56kg,平均体质量为20.69±1.49kg;感染程度:轻度31例,中度8例。两B1s5QD8M6kAExe3qBWEtjuOng33OKIn8fIioiFXXh8Y=组患儿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0220108);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患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儿均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密切观察患儿病情,指导患儿家属对其进行护理,监督患儿服药等,合理增添衣物,避免受热受寒加重患儿病情。家属多陪伴患儿,安抚并鼓励患儿,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相关知识等,定期消毒及清理患儿病房,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整洁,适当通风等。
1.2.2 观察组 患儿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干预。①强化患儿基础护理。加强对患儿病情的监测,留意患儿体温及症状变化,及时处理患儿高体温等不良情况。②病房综合护理。病房摆放患儿喜欢的鲜花及玩偶等,张贴患儿喜欢的动画片海报等,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等。③心理护理。患儿受疾病影响,多身体不适、疲惫、情绪消极、不配合治疗,需加强患儿的心理干预,以缓解其不良心理。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转移患儿注意力,家属多关心及陪伴,鼓励及安慰患儿,尽可能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为患儿携带喜欢的儿童书籍及玩具等,做好书籍及玩具的消毒工作,保证玩具对患儿无安全隐患。家属多与患儿沟通,了解患儿的内心需求。④饮食配合。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多存在咽痛、食欲不振等情况,可根据患儿的饮食喜好,尽可能为患儿提供喜欢的饮食,以增强患儿免疫力。⑤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总结分析既往患儿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积极预防患儿发生并发症;对发生并发症的患儿采取对症处理,促进其好转。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显效为患儿干预后的临床症状均基本消失,5d内未复发;有效为患儿干预后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无效为患儿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观察例数×100%[11]。
(2)临床指标: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3)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中耳炎、鼻炎、结膜炎等并发症。
(4)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采用百分制,≥60分表示患儿家属对护理认可及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28.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无并发症发生,而对照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高于观察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干预满意率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干预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患儿家属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干预,可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5-7]。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患儿,患儿的退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儿的时间短,提示给予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促进患儿康复。综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患儿的心理支持、饮食营养干预以及加强病情监测、强化基础护理、提供良好病房环境等护理内容,均可促进患儿病情好转[8-10]。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容易出现中耳炎、鼻炎、结膜炎等并发症,综合护理干预重视患儿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表明患儿家属对综合护理措施的认可和愿意接受。
综上所述,给予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儿治疗效果,减少患儿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4 参考文献
[1] 贾金侠,刘霞.基于创新扩散理论的循证护理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3,47(3):471-472.
[2] 陈骄,高菊,陶娟,等.基于目标策略的医院-社区-家庭并轨联动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5):6-10.
[3] 李慧娟,魏菲菲,赖桂芬.信-知信行模式干预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家属居家照护行为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11):3288-3291.
[4] 张继柯.基于云服务的延续性护理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继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3(18):12-15.
[5] 谢冬琴.探讨循证药学联合抚触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康颐,2023,10(11):79-81.
[6] 丁曰丽.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并发症影响[J].养生大世界,2023,14(18):144-145.
[7] 陈玉青,吴绮华,卢鋆锋.基于脏腑点穴推拿的延续性护理对改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23,13(28):90-92.
[8] 张广超,苟丽,张汛滔,等.并轨联动护理干预方案配合家属参与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9):129-132.
[9] 麦玉娟,刘珍凤,赵梅锋.PDCA循环的延续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护理落实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5):122-125.
[10] 马静.以童趣化理念为导向的针对性健康教育联合精准化干预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1):143-145.
[2024-05-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