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占俄领土,演给美国看

2024-09-12 00:00:00谢奕秋
南风窗 2024年18期

2024年8月14日,乌克兰苏梅州,乌军士兵驾驶一辆装甲车前往俄罗斯边境

8月上半月,乌克兰公然进犯俄罗斯取得初步成功,让一些挺乌人士萌生“进军莫斯科”的幻想。

但从地图上看,乌军所占库尔斯克州局部的地理范围并不宽广,即便能延展到南边的别尔哥罗德州和北边的布良斯克州小部分区域,乌军暂时控制的俄罗斯领土,也仅及俄军所控制乌克兰领土的几十分之一。从战略上来说,这点胜利如果不质变式扩大,那么对于整体战局的影响就只是象征性的。

乌克兰人想要的,可能就是这种象征意义——表明俄罗斯并非不可战胜,首屈一指的核大国也会失去领土;而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俄裔),也借此发挥自己所长,力图避免步前任扎卢日内的后尘。更大的可能性则是,乌总统泽连斯基希望向西方展示战果,尤其是配合美国的大选议程,给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卡玛拉·哈里斯竞选阵营“一份大礼”。

若政治目的盖过军事目的,乌克兰目前的这种反攻态势,代价将是沉重的。尤其是,将一些宝贵的、身经百战的士兵,从乌克兰东部和南部长约1000公里的前线,转移到东北方向的库尔斯克州,这削弱了基辅在乌克兰东部的防御能力,尽管乌军还在指望用F-16战机“封锁”南部的克里米亚大桥。

乌东现实

在过去两年半的战事中,乌方的突发行动,包括2022年4月摧毁“莫斯科”号战列舰,同年9月收复哈尔科夫州大片失地,2023年5月用无人机袭击莫斯科,同年7月再次袭击克里米亚半岛大桥,以及同年8月摧毁数百公里外机场上的图-22战略轰炸机,等等。

这些被媒体渲染的“奇袭”,并未改变乌军去年夏季大反攻的失败厄运。直到今年春季,乌军才逐渐恢复活力,顶住了俄军5月的哈尔科夫攻势,并在8月6日凌晨从乌克兰东北部的苏梅州杀向俄罗斯境内,上演了一出试图“围魏救赵”的戏码。

为什么说要“救赵”?因为数周来,俄军在乌东顿涅茨克地区取得了缓慢但稳定的进展。就拿7月份来说,俄军就多占了201平方公里。而在去年乌军整个夏季大反攻过程中,基辅也不过在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地区,收复区区250平方公里的失地。

当前在街垒重重的顿涅茨克地区,总体态势仍是“俄攻乌守”。乌军去年5月丢失“顿涅茨克之钥”巴赫穆特,今年2月丢失该地区另一军事重镇阿夫杰耶夫卡。眼下,乌军重要“后勤枢纽”波克罗夫斯克(Pokrovsk,该镇通过公路连接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拉维扬斯克)正陷入重围。8月15日,该镇约4万居民被要求撤离——俄军距该镇已近至约13公里。

所以,别看乌军在森林掩护下突入库尔斯克州,一下子占据数百乃至上千平方公里——那些被占的地方多是农田村庄,只是在边境的苏贾镇(人口约6000)有一些油气设施,距离人口和工业密集的州首府库尔斯克(有一座核电站)还很遥远——乌军并没有重创俄军主力,只是突破了由二线守备部队组织的两道防线,抓了成百上千的新兵蛋子(包括一些刷军功的富家子弟),用来和俄军“换俘”。

也有分析认为,乌军处心积虑策划这么一出偷袭,是想利用“海马斯”火箭炮的精度优势,在苏梅州外围的“俄领土突出部”打造一道防护圈,并非意在深入俄境,可能打顺手了就威风了一把,但继续向库尔斯克市挺进很困难——俄除了调回部署在哈尔科夫州的前线兵、征调车臣兵之外,从远东或莫斯科和圣彼得堡都市圈调重兵驰援,都是可能的选项。

直到今年春季,乌军才逐渐恢复活力,顶住了俄军5月的哈尔科夫攻势,并在8月6日凌晨从乌克兰东北部的苏梅州杀向俄罗斯境内,上演了一出试图“围魏救赵”的戏码。

至于有人认为乌军此举是“四两拨千斤”,通过切断乌东俄军的补给线来改变整个战局,则显得夸大其词。的确,在朝鲜战争中,当朝方把兵力压到第一线,导致后方空虚,“联合国军”7.5万人就在汉城附近的仁川登陆,一举扭转了韩方败局。但乌军此次突袭初始投入的兵力很少,只有几个旅,随后增援的兵力也有限,无法与仁川登陆相提并论。

还有人形容,这是“1941—1943年之后,俄本土首次被大规模入侵”。其实,相比二战,这应该是小规模进犯(所以莫斯科没有太慌张,而是大力宣传为近20万名流离失所者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要知道,“苏德战争的分水岭”库尔斯克会战中,双方投入了超过150万士兵和近8000辆坦克,激战两个多月,打掉了德军的战略主动权,那才叫改变历史。

联动中东

如今,留守库尔斯克州的乌军人数有限,但他们有后方火炮、防空系统、无人机和侦察部队支援,加上俄军对于在本土轰炸有点投鼠忌器,所以俄方一时半会儿很难赶走乌军。这股乌军挖战壕、开辟所谓人道主义走廊,以备长期占据“缓冲区”,也不失为中策。

不过,试图坚守任何固定阵地,都可能遭受俄方毁灭性的空袭,而且很难防御来自不同方向的俄军攻击。毕竟,俄罗斯在兵力和武器数量上占上风,且仍优先考虑在乌克兰东部取得进展。乌克兰人可能借此劣势,劝说美国允许他们在俄境内使用美国的远程巡航导弹,或者号召西方国家的退役飞行员前来组建“乌克兰版的飞虎队”。

随着乌方推进军事冒险战略,莫斯科并未如基辅所愿,减少对乌东地区的攻击;俄军仍在逼近顿涅茨克州的主要城镇,希望占领整个顿巴斯地区。当球又被踢到美国一边时,白宫会如何接球?

对于乌军深入俄境内,白宫表态称,事先并不了解基辅将对俄边境发动攻击。这种说法自然不能令人信服,就像“北溪”海底管道遭袭美国很难撇清关系一样(《华尔街日报》新近披露乌克兰人执行“炸管”行动后,传德国明年大幅削减对乌军援)。但拜登政府并不想与俄军直接对垒,因为俄在安抚伊朗不要大规模反击以色列方面,还是出了点力,而美俄前不久的换囚成果也让双方积累了一些互信。

这种俄乌战事与中东战事的联动,其实一直存在。例如早前美国将原计划供应乌克兰的炮弹转交以色列,就耽误了乌军的反攻。

最近,伊朗被传即将向俄交付数百枚短程弹道导弹,这对白宫来说是个不祥的信号。如果受到乌占俄领土事件刺激的克里姆林宫不再约束伊朗,甚至提供相应的军事支持,那么德黑兰开启报复以色列模式是可以预期的。而以色列在被惹急的情况下,可能出兵黎巴嫩或空袭伊朗核设施,这样的话对于美国民主党的选情不利——民主党内部在中东问题上分歧大,不利于整合穆斯林选民。

美国政府也在做应对中东大战的两手准备:一是派航母打击群压境威慑伊朗,二是同意给沙特新的进攻型武器。后一手,除了换取沙特增产降油价以遏制美国国内通胀外,也是试图离间沙特和伊朗近年来缓和的关系;对于与利雅得关系坎坷的美国民主党政府来说,这一决策并不寻常。

趁着美国民主党更换总统候选人,巴勒斯坦方面也不肯错失“恢复控制加沙”的良机。89岁的总统阿巴斯8月14日访问土耳其,次日称已决定同巴整个领导层前往加沙,“即使付出生命”。这其实是利用中东穆斯林国家的舆论,倒逼美国给予巴勒斯坦当局足够的经济和政治支持,只是这效果没有乌克兰人“卖惨”那么到位。

而就在访问土耳其的前一天,阿巴斯在莫斯科会晤了普京。阿巴斯早年曾在莫斯科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这次连环出访,再次把俄乌战局与中东战局串联起来——稍早前,普京曾派出今年5月被调职的前防长绍伊古,于哈马斯一把手哈尼亚7月末在德黑兰遇刺后,紧急访问了伊朗。

美国议程

乌军挺进俄西部边境州,相当于给8月19日起在芝加哥为期4天的民主党大会,打了一个关于美国支持下“乌克兰胜算”的政治广告。但因为西方不肯劝阻乌方进军,此事对于美俄关系具有毒性,也让俄国内的“议和派”再受打击——原本,俄乌计划在卡塔尔间接会谈,就停止对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的袭击达成协议,但现在搁置了。普京有关与美国民主党政府缓和关系的新思维,也受到考验。

颇让人意外的是,俄罗斯并未将乌军越境视为入侵,而是以恐怖主义定性。外界猜测,如果定性为入侵,将自动触发俄罗斯使用核武器的相关法则,会让西方过于警惕;另外,也会触发集安会等框架下的相互保护条约,会让俄的地区伙伴国感到紧张。而以恐怖主义定性,俄方旨在否定乌方的自卫权,在打击乌军士兵方面将更少受战争法的约束。

对于乌军深入俄境内,白宫表态称,事先并不了解基辅将对俄边境发动攻击。这种说法自然不能令人信服,就像“北溪”海底管道遭袭美国很难撇清关系一样。

除了让克里姆林宫大为光火,乌军成功实施自二战以来针对俄领土的最大规模跨境行动,还令一直贬低乌军实力的特朗普阵营汗颜。

特朗普眼看自身民调情况不理想,除了频频出镜接受专访、开记者会并与马斯克对谈(借此强势重返X平台)外,还抓住机会,指责伊朗黑客攻击其竞选团队的内部通讯——特朗普试图把中东的矛盾因素放大,从而破坏民主党阵营试图在中东息事宁人的做法。8月14日,伊朗银行系统遭受前所未有的严重网络攻击,正合了共和党阵营试图把事挑大的心思。

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府参与了8月中旬的多哈谈判(围绕在加沙停火和释放人质,美国主导了有关谈判,哈马斯缺席),从而满足了伊朗关于推迟报复计划的前提条件,同时对美国批准售以包括F-15战机在内价值200亿美元的武器表示谢意。但有评论认为,内塔尼亚胡为了配合比拜登更支持以色列的特朗普的竞选议程,有意在中东延长战事或挑起新的战火。近日以总理和防长就加沙停火问题公开争吵,就是一个迹象;而以色列8月17日空袭黎巴嫩南部,造成若干叙利亚人死亡,则是另一证据。

事实上,美国大选进程的不确定性,使得俄乌和中东各方都处于观望状态。尽管卡玛拉·哈里斯“接棒”后取得了梦幻般的开局,并选了一个“可爱的中西部老爸”蒂姆·沃尔兹做竞选搭档,打出了强有力的口号“我们不会走回头路”,但特朗普现在比2020年或2016年的同一时期更受欢迎。他的支持率目前为44%左右,而在2016年8月,只有33%的美国人对他持正面看法——但他最终获胜了。

在宾夕法尼亚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这三个关键战场州,哈里斯目前的领先优势,比起希拉里2016年同期在这些州的领先优势,要小得多。在七大战场州中,哈里斯若是同时拿下这三州,就很可能赢得总统大选;否则,她可能仅仅赢得普选票的多数,而失去选举人票的多数。

对特朗普来说,9月10日在费城与哈里斯的首场电视辩论,是他扭转颓势的关键机会。届时,基辅的冒险进犯是通过“再平衡”欧洲的战场形势,向华盛顿展示更加明智的重返亚洲之路,还是让俄方巩固其在顿涅茨克的收益,从而把美国拖入“乌克兰战争泥潭”,也会相对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