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0年有关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中,痴呆患者约有1500万,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5.6%,约有3800万。轻度认知障碍可能发展为重度认知障碍,进而发展为痴呆,而痴呆一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或减少其发病,自然是极为重要之事。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改进,民众的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中最为显见的结果就是人们期望寿命的延长。
不过,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与疾病问题也日益凸显。除了心、肝、脾、肺等器官的疾病外,神经、精神性疾病,如抑郁、失智等问题也不断增多。其中,阿尔茨海默病等智力障碍性疾病的问题尤为突出。
据2020年有关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中,痴呆患者约有1500万,轻度认知障碍的患病率高达15.6%,约有3800万。轻度认知障碍可能发展为重度认知障碍,进而发展为痴呆,而痴呆一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预防或减少其发病,自然是极为重要之事。
2023年4月,在中国首届认知障碍疾病专科能力建设大会上,全球首个国家级认知障碍疾病防控综合指数体系——《中国脑认知健康指数(2023)》正式发布,其中指出我国民众脑认知健康“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提示50岁以后就“应该开展脑认知健康管理”。
认知即认识、知晓之意。生活在这广袤的世界里,人们靠着眼、耳、鼻、舌、身来感受自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传入神经后再传至大脑,大脑经过分析判断,认识、知晓了传入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反应。若大脑丧失了分析判断的能力,则眼、耳、鼻、舌、身感知的信息皆归于无用。见佳肴而不知可食,临风险而不知规避,是为痴呆。故强调脑认知健康的管理,即预防痴呆之意。
痴呆病因多种多样,预防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唐氏综合征系基因缺陷所致,预防之法为孕期筛查,避免生育此类患儿;血管性痴呆多为脑卒中的后果,故预防心脑血管病即预防血管性痴呆;本文所指的是与年龄相关,病因尚不明确的,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体的“老年性痴呆”。
所谓“年龄相关”,即发病率与年龄的增长相关,一般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据相关调查,我国痴呆的患病率在60岁以后逐步上升,60~69岁人群为2.9%,而80~89岁则高达24.9%。痴呆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不典型,专家研究认为,痴呆发病之前,患者脑部的退行性变化,即退化,在15~20年前即已开始。这说明对痴呆的预防,即对脑认知的健康管理,应该尽早进行。曾有专家提出,自50岁开始,即应对此加以关注,甚至在直系亲属中有此病患者的人,更应该在40岁以后即注意。依我浅见,我们关心肝、脾、肺的健康并未提倡自几岁开始,而大脑功能的保护,似乎也是应该越早越好。如今已经有明确说法:年轻时学习的知识越多,大脑的知识储备越丰富,老年后痴呆的患病概率便越低。当然,作为一项保健措施,提出50岁以后需关注脑认知的健康,是合理且必要的。
如何关注认知健康?其实说来也还是需要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最好是不饮酒)、适度运动与维持心理平衡。这些或许看似老生常谈,但正因为这些原则具有普适性,所以才会被反复提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代谢性疾病等,皆应遵循这些原则。脑认知的健康也离不开身体各个器官的健康,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心、肝、脾、肺等器官的健康,同样也会影响脑认知的健康。
当然,脑认知的健康也有它的特殊性,需加以关注。脑的认知功能从婴儿时期起,通过学习逐步获得。婴儿通过“学习”熟悉了母亲的声音、气息而认知了母亲;托儿所的孩子感受到父亲的爱护而认知了父亲;小学生通过学习算术而掌握了加减乘除,进而在生活中需要不断地运用而强化、积累,提升了运算的能力;中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若是没有运用的机会,便可能会将学到的知识“还给老师了”。所以认知生成的两个关键要素便是“学习”和“运用”。不学习就无法获得新的认知,不运用,已经获得的认知也会退化。所以“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可视为关注认知健康的“金句”。学什么可以因人而异,能学些高深的学问固然是好,学些实用的技术也不错,甚至学些生活技能和做些有兴趣的事都可以,关键是要学习,并要坚持运用。切记不可认为自己老了,学不会了或是学了也没用了就不再学习。从加强大脑认知功能、预防痴呆的角度而言,学不会而坚持学,正是对认知功能的锻炼,而其作用正是对大脑认知功能的加强。当然,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可学的、可用的多得很,尽可以选择有兴趣的、适用的项目去学、去用。
人是群居动物,除了学习和应用之外,人的认知也需要有家庭的、社会的活动支撑。如今家庭多呈小型化,甚至有一些老人独居,因此更应主动参与一定的社交活动,以更多地接受新的信息,提升认知的水平。
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可能带来的大脑认知功能衰退,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提出“关注认知健康”的说法,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