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燕,《摇篮》报负责人,《星火》视听设计总监,江西省作协会员。
据说是在省文联的某次外出活动中,因为给门卫拍了一张取景角度独特的照片,被他知道了我有摄影这一爱好。于是在2019年我到《星火》编辑部后,即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门卫还是决定申请“巨资”八千元购买一台单反相机用来拍摄《星火》的活动图片。我之前一直认为,如果把爱好作为工作来做,这个爱好大概率不能持久,所以当我接过《星火》相机时,有一种爱好即将消失的危机感。
门卫是《星火》主编范晓波在《星火》驿长村微信群给自己的身份,他说:所谓门卫,小区里待遇最低职责最大的那个人而已。《星火》副主编曾娟也因在每次活动中做事细心周到,对驿友体贴入微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白月光”。
五年来,我和门卫、白月光等同事一次次出发,同《星火》驿友们营造离地半米的文艺生活,与大家一起行走在“很多人梦里看见醒来就消失的路上”。
有些景象定格在了照片里,有些则永远储存在了心里。
一
《星火》每年会举办很多场活动,每一次的活动从策划到实施慢则一两个月,快则一个星期。这些活动创意有的是门卫坐在《星火》编辑部靠门处的黑色长沙发上,与同事们聊天时迸发出来的。编辑部的同事们因此常说门卫是“转身一个创意,扭头一个点子”。
2020年是《星火》创刊70周年,门卫原本想策划一场五百人参与的纪念活动,但因疫情限制,五百人聚集的活动是不可能举办了,于是便有了文学火种传递的创意。
在鄱阳湖遇见成片的荇花盛开,应属运气爆棚。《星火》创刊70周年的文学火种传递就是在鄱阳湖成片荇花的见证下启动的。这似乎预示着好运会常伴《星火》。
2020年4月29日,《星火》编辑部一行人打着“星火闪耀70年”纪念旗去到余干县的鄱阳湖边,把纪念旗和火种包传递给《星火》余干鄱湖驿驿长陆小锋。那日的鄱阳湖给了大伙一个惊喜,滩涂上不仅有成片的新草,水面上还铺满望不到尽头的黄花。我见过鄱阳湖长满芦苇的样子,感受过无边无际的紫红蓼子花地毯,也踩过布满小贝壳的“戈壁”鄱阳湖底。而那一湖美丽的黄色荇花连见多识广的门卫都惊呼是鄱阳湖的另一“神迹”。
这些年,《星火》人常常能见到他人不曾见过的风景,见证他人不曾见过的温暖瞬间。
2020年6月的一天,门卫靠坐在编辑部那张有点掉皮的黑沙发上,为《星火》的发行担忧,他那有点忧虑的神情与脚上那双麦黄色的踢不烂户外登山靴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对比关系。期间聊到当时流行的“地摊经济”,同事们调侃,实在不行,编辑部也出去摆个地摊卖杂志吧。门卫是社恐,但吉他弹得好,那就带上吉他在摊边弹唱吸引顾客。郭老师是社牛,可负责吆喝。白月光是账务总监可收钱。我能在摊边拍照,可负责后期的图片宣传。而朱老师作为编辑部的“压舱石”,还是继续留在办公室编稿、校对。当时大伙哈哈一笑,都觉得可以一试。
没两日,门卫就到编辑部说,我们走到街头去办一场文艺沙龙,推广《星火》作品,传播《星火》驿站的文艺生活理念,活动名称就叫“把《星火》读给你听”。活动地点定在赣州宋代古城墙上,参加的人交通、食宿等费用全部AA。大伙一听都觉得不错,于是很快就分头筹备。
白月光在驿长村发布了活动消息,很快就有八十多名驿友报名参加。从方案确定到活动正式开始的那段时间,白月光不断地处理各种事务,跟酒店谈房价,不断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整人员名单……平时温婉可人的白月光在砍价、谈合作时的果敢与智慧让我非常佩服。我要做的则是设计出便携的广告背景,并选一些可营造沙龙氛围的手提灯笼款式供驿友们自主选购。
每次活动出发前,我和白月光生怕会有所遗漏,总是要跟对方确认一下,“《星火》旗你带了不?”“相机卡你带上没?”确定该带的都带好了,才放心地背起《星火》包出门。
那是《星火》驿站创建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户外朗读会。为确保活动顺利进行,编辑部四人按惯例提前一天到达赣州古城墙上勘查、选择沙龙的具体地段,并到音响租赁公司选择和调试音响、灯光等。具体的租赁价格和活动地的协调则由赣州的王继亮、天岩等几位得力驿长提前谈妥。为了拍好宣传视频,门卫需要提前选定文青队伍的行走路线。我作为活动照片的摄影者也需要提前选好合影场地,预设好需要拍摄的角度、光影以及判断可能会突发的一些情况,因为天气预报显示当天下雨的概率有40%。
次日上午,我们早早来到古城墙布置现场。那时的天空湛蓝,白云像造型各异的棉花糖漂浮在蓝色的江面上,太阳明晃晃的。我们头天来过的浮桥因天气炎热,行人寥寥。桥头处泊有九艘挂满鱼干的渔船,渔民蹲在船头洗鱼、晒鱼干,准备切块的金黄色鱼干堆放在竹筐里。我脑海里设想出一幅很棒的画面:傍晚时分,《星火》的文青队伍举着旗,行走在笼罩着暖光的浮桥上,金黄色的鱼干与《星火》文青们穿着的白底蓝字棉T恤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我感叹道:今天真是天公作美啊。门卫眼观了一下天象说,今天还有可能会下雨,但愿晚上活动时没有雨。白月光自我鼓励说:老天会眷顾《星火》人的。
建春门下,青砖筑成的古城墙长满青苔,青草也从砖缝里挤出头来打量我们。如约而来的《星火》文青们争相与这古朴又有朝气的城墙合影,轻风拂面,此刻大家暂时忘却了日常生活的繁忙与琐碎。
傍晚,按照预定路线,《星火》队伍走上了浮桥,色彩是暖暖的金黄,和我开始设想的光影一致。但没想到的是,因傍晚气温降下来了,在家吹了一天空调的市民也聚拢到浮桥上吹江风乘凉。浮桥上人影幢幢,根本凸显不出《星火》的队伍。所幸原先设计好的城墙上的合影还是理想中的效果:在建春门门楼的台阶上,一群穿着《星火》文化衫的文青们,或坐着,或站着,或倚靠着城墙,他们面带微笑,松弛地沐浴在暖色的霞光中,画面安宁而温馨。
不知不觉中,远处飘来几朵乌云,天空浮现出橙紫色的神秘光影。真被门卫言中,豆大的雨点从乌云里滴落在城墙上,一股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但这几滴雨好像仅是为了降温除尘来的,并未认真地落几分钟。看来老天是真的眷顾《星火》人。
夜晚的文艺沙龙按时举行,场地在两株高大的合欢树下,合欢茂密的树冠伸展到城墙上方。沙龙场地没有椅凳,文青们选择席地而坐。大家把带来的手提灯笼放置在一起,幽暗的空间因此散发出桔色的微光,这些微光映照在文青们的眼睛里,温暖而明亮。
为了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我拖着一张红色塑料凳,不断地站上或跳下变换着拍摄角度。因为夜晚光线不佳,我用了两个闪光灯补光,其中一个需要随着不同的拍摄角度变换位置,白月光在那场文艺沙龙里充当了一晚上的“移动三脚架”。白月光说,手举闪光灯可真是个体力活,后来每次想起古城墙上那场文艺沙龙就觉得腰在隐隐作痛。
可能是因为《星火》营造出了轻松的文艺氛围,再加上有夜色的掩护,文青们和路过的市民都坦露出与白天不同的自我。八旬老者毛遂自荐给大家表演客家山歌,客家姑娘和《星火》驿长一起朗读诗歌。《星火》黄金驿驿长天岩为她的爱人写了一首诗《与妻书》,沙龙上,他深情地把那首诗朗读给爱人听,并保证,从今往后,既爱诗歌,也爱柴米油盐。我站在那张红色的塑料凳上,从取景框里看到他爱人眼里闪着一些亮晶晶的东西。我想,纵使此前她有各种委屈和不满,这一刻都已烟消云散。
沙龙一直进行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收拾完现场已到十一点半。继亮、天岩和编辑部四人来到建春门旁的一棵榕树下坐着喘气。高速运转之后每个人都又热又累。门卫带大家复盘这次活动的各个环节,总结哪些环节效果最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这次出门,他还带了把吉他,准备在沙龙冷场时应个急,但看到整场沙龙气氛都很好,就一直没出手。我们觉得大老远带把吉他来,没有演奏就带回去有点可惜了,要求门卫小范围演奏一下。他开始不答应,难耐这么多张嘴在劝说,也可能看在我们这么辛苦地工作到半夜,便改口了:要是能吃到一支绿豆冰棒就弹唱一首。白月光说这还不容易,她马上给大家买来冰棒。门卫吃完绿豆冰棒后,顿觉神清气爽,拿起吉他说:走,我们到浮桥上去。
深夜的浮桥只剩下几对热恋中的情侣还坐在船头。门卫选了浮桥中段的一个船头坐下,把他的手提马灯放置身旁,调校好许久不曾弹奏的吉他的音色,试弹了一曲。我们则散坐在浮桥的木板上聆听。
天岩谈起自己因心情不佳数次在浮桥上过夜的情景,说从未想过会在夏季的某个夜晚与《星火》家人一起在建春门的浮桥上听一场演唱会。
夜色中,两个人影朝我们走来,借着马灯的微光,发现来人是《星火》余干驿驿长江锦灵和陆小锋(他们因在驿长村持久、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被大家称为《星火》兄弟)。兄弟俩也是贪恋浮桥上清凉的赣江风来纳凉的。他们隐隐听到浮桥上传出弹唱声,便循声而来,讶异地发现弹唱者竟是门卫,很快就加入了听众席。
那晚浮桥上空的星星特别明亮,月亮的倒影也在赣江的波涛里散发出银色的粼光,船头马灯的桔色微光如赣江上的一盏渔火。
门卫的弹唱渐入佳境,一首接一首。锦灵的姿势也由坐变成双手枕头仰卧在浮桥上,这种完全打开自己、头枕赣江、平视星空聆听一场演唱会的体验,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
二
与《星火》创刊70周年文学火种传递同期启动的还有《星火》另一创意活动:文学家访。文学家访是针对《星火》团队里那些优秀驿长的家人,感谢他们对驿长们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公益服务的理解和支持,并以《星火》杂志社的名义颁赠他们“作家之家”的牌匾(此牌匾请全国著名书法家题写)。
第一个家访对象是《星火》余干锦书驿驿长江锦灵。近年来江锦灵在驿站建设和个人写作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与锦灵见面多是在《星火》举办活动的时候。他常戴副黑框眼镜,笑起来腼腆,话不多,偶尔会不紧不慢地讲个冷笑话,属于在人群里不突兀的存在。
《星火》有一个微信群叫“梦之队”,梦之队成员是《星火》的“啄木鸟”。《星火》每期杂志内容、每篇微信推文都会发到“梦之队”请大家校对,每个成员发现一个错误就像啄木鸟抓到一条害虫。锦灵是最认真、最会找虫的啄木鸟之一,感觉他随时在线。
那次家访是去锦灵的老家余干县枫港乡。编辑部一行来到锦灵出生的村庄,锦灵的家在一片竹林旁边。去他家的路上,我们碰到锦灵的父亲,他父亲是一所初中的副校长,个头不高,但身板结实,见到我们后礼貌又有点拘谨地打了招呼。
锦灵和他父亲领大伙来到院子门口。我们踏进院门的那一刻,地上的鞭炮被点燃了。硝烟顿时弥漫开来。透过硝烟,我突然看到感人的一幕,锦灵的父亲抱起三十几岁的儿子开心地转了一圈。我迅速举起相机想拍下这感人的场景,但时间太短,并未捕捉到。
门卫跟锦灵的父亲聊起锦灵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坚持写作定会有成绩,希望他继续支持锦灵的爱好。那时,我看到这位父亲满脸欢喜,一种隐约的骄傲也写在脸上。锦灵的母亲、爱人和奶奶热情地搬出家里的条凳、竹椅,招呼客人们坐下喝茶、吃茶点。院子里的鸡不知是突然见到这么多人不适应,还是也被这热闹、喜庆的氛围感染,在果树下“咯咯”叫着兴奋地跑来跑去。
那一刻,我注意到那个挤满《星火》人的院子里,几垄用废弃渔网隔开的菜地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三
遂川县左安镇深山里的马溪村让我联想到黑泽明电影《七武士》中的那个小村庄。峡谷里一片狭小的盆地上,村庄依着层层叠叠的梯田而建,乳白的炊烟从深色的屋顶上升起。四月的梯田已被春雨灌满,等待耕耘。
一个阴雨天,《星火》团队来到这个小村庄进行又一次的文学家访。那次家访的对象是从这个村里走出来的客家驿驿长赖韵如。
韵如的中学老师、《星火》上犹驿驿长田宁带着编辑部一行,在弯弯绕绕的山路上驱车近半天才到达那个叫马溪的地方。实际行车时间我已记不准确,但对于一个晕车的人来说,那绝对是漫长的路途。门卫还中途下车把副驾驶的位置让给了我,以减轻晕车给我带来的不适。
路上田宁给我们讲起了韵如学生时期的一些事。她读中学时,因家里经济困难,曾一度辍学打工。后因舍弃不下读书的念头,并碰上好心人资助,学业才得以继续。韵如就读的中学在上犹,从马溪到上犹需耗时一天,坐车途中要走一条很长的山路。有时从上犹回马溪,需要夜宿山顶的一座寺庙,第二天才能到家。我听到这些时,表情是震惊的。我无法把印象里那个开怀大笑、性格爽朗,自称“大笑姑婆”的姑娘与这些经历联系在一起。但转念一想,一个十几岁的姑娘,为了求学,一次次地走过一条长长的山路,并不曾因为辛苦而放弃,这姑娘必然拥有乐观、向上的能量。
韵如和他的爱人在村口等我们。那日韵如穿着一件红色线衫和一条黑色长裙,在烟雨蒙蒙的绿水青山中非常醒目。她把我们引到村口一个两层高的书院前,书院门口的坪上有一座“惜字亭”。书院现在是马溪村村民公共活动中心和宗族议事场所。
一位身穿老式蓝色涤卡中山装、脚套迷彩雨靴的老人从书院的大厅跨出门槛,摇晃地走出来迎接我们,看上去有脚疾。韵如介绍说这是她父亲。老人把我们请进书院大厅。大厅左右两面墙上挂有一些书法卷轴。厅堂中央放着一张木质长条桌,桌上摆着几杯盛有茶水的一次性茶杯。桌边坐着的几人见我们进去,赶忙起身,热情地招呼我们。韵如的父亲介绍说这几位都是家族宗亲。
韵如带我们参观书院,说以前这是一个吊脚楼,也是他父亲的杂货店,父亲在店里兼做裁缝。他们的家在吊脚楼的二楼,二楼的木地板踩上去步步回声,能看出时间包浆的痕迹。从二楼的木窗探望出去,可以看见两棵树,一棵是柿子树,一棵是柚子树。韵如的童年就是在这个吊脚楼上度过的。
在书院大门前的坪上,门卫把用木质画框裱好的“作家之家”牌匾颁赠给了韵如的父亲。我举起相机,记录下这意义非凡的一瞬。
我被这座村庄迷人的景致吸引,端着相机在村子里四处转悠。
站在一处地势较高的村舍前往下取景时,取景框里突然走进一个摇晃的身影。我看出这是韵如的父亲。只见这位父亲双手紧紧地捧着门卫颁赠的那块牌匾,一脚深一脚浅地行走在细雨蒙蒙的下坡路上。他把牌匾有字的那面朝前,身体缓慢地摇晃着在村人的注视中自豪地前行。
晚餐是韵如家人在自己家里准备的,他们把宗亲都请来了。
韵如哽咽地说,《星火》老师们这次能不辞辛劳来到她老家让她非常感动。这次她为父亲的脸上增了光。老师们的到来让父亲以后在村里可以把腰杆挺得更直。
听到这番话,我的眼眶也跟着湿润起来。
回程时已是晚上七点多,山里一片漆黑。因对路形不熟,又是山路,导航似乎也迷糊起来。我们迷路了。兜转了一大圈才找回正确路线。
回程的车上,大伙聊起这次的见闻。我说,当我们做的工作能实实在在地接通每一个鲜活个体的内心,并给他们带去些许微光,那么,这份工作再累也有意义。
四
门卫是狂热的大自然爱好者,如果要他半年不到野外去,我想他大概率是会抑郁的。他去到的地方,多是非景区、人流量少的秘境,很多地方可能连当地的文旅工作者都不一定知道。
一天,门卫在编辑部说,婺源有一条路一直让他念念不忘,但一直没能如愿走完全程。那是从石城到长溪的一条古驿道。
我们一听,还有让门卫念念不忘又难以穿越的路?连忙怂恿说,你可以带着《星火》驿友们一起去完成这个未了的心愿啊。门卫随口答应了:看哪年秋天策划一次AA制古驿道徒步活动。
每年到了秋天,我们就会提醒门卫说,秋天到了,古驿道的红枫应该红了吧。
2023年秋天,当我们再次提醒门卫去古驿道看红枫时,他说马上就兑现,先徒步古驿道,然后在长溪村举办“把《星火》读给你听”篝火沙龙。
11月22日,来自全省各《星火》驿站的38名驿友会聚到婺源石城。
次日凌晨五点,大伙摸黑来到程村的观景制高点等日出,准备欣赏烟雾中若隐若现的人间仙境。没想到的是,即使在凌晨五点,那儿也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者。有两个老者竟然为了抢占所谓的最佳摄影点差点动起手来。
等了近两个小时,太阳才像个娇羞的姑娘探出头来。从山脊最低处射出一道斜斜的光柱,袅袅的炊烟,悬挂于枫树半腰的晨雾,白墙黛瓦立马呈现出迷人的光影,整个村庄被暖暖的黄色笼罩,确是人间仙境无疑。
当那群摄影大军还沉迷于远观仙境的时候,《星火》团队进入了程村那片长有香枫、香樟、皂角等树的古树林,那时的古树林弥漫着晨雾、炊烟,以及当地村民燃烧山茶籽壳形成的白烟,一束束柔和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照射下来,把古树林营造成了梦境里的样子,让我联想到法国画家卡米耶·柯罗画笔下那些充满诗意的风景油画。
《星火》的队伍打着旗穿梭在这如梦似幻的林子中,头顶上门卫的小飞蟹也发出欢快的低鸣声,我举起相机,在取景框里看见一行诗行走在柯罗的油画中。
《星火》团队此行更重要的行程是走一条人迹更少的路。这条路有13公里长。一个团队的行走比起一个人的行走,需要有更多的准备、合作及耐心。
因路途中没有吃饭的地方,每个人都需自备干粮。大家的《星火》背包里都备好了牛奶、面包等充饥食物,寻乌驿驿长卢美娟还贴心地带了两大筐自家种的桔子分给大家。我作为《星火》活动的摄影跟拍者,不仅要背食物,还得背相机。对于平常运动不多、体能不佳的我来说,要背上这些徒步这么远确有难度。白月光也是摄影爱好者,每次《星火》活动也会带上相机,她的相机配的是一个佳能小白兔二代镜头,这个镜头有三斤左右。因为每次《星火》活动白月光都会带上这台相机,所以她这台私人相机实际上一直是在为工作服务。
门卫让余干驿驿友刘三明和洪锋庆充当我俩的临时“助理”,让他俩在我们不需要用相机时帮忙背一下相机。我和白月光都觉得不好意思。三明看出我们的顾虑,说你们不要看我岁数比你们大,但体能一定比你们好,我可是每天都坚持跑步一个小时的人。
我们背上《星火》包上路了,开始了“朝发石城,暮至长溪”的旅程。
那条古驿道是我走过的最好看的一条路。一棵棵红枫站在古驿道边闪闪发光,尽管平常观众很少,但它们每年都会在大自然的舞台上盛装出演一次。我为自己能成为它们的观众而感到万分荣幸。
走到一处地势相对开阔的溪水旁,门卫让大家停下来休息补充能量。整个山谷只听见潺潺流水声,大伙坐在溪边的沙砾上吃干粮。枫树、溪水与《星火》人,真是一幅好看的画面,我举着相机在溪边的草丛里进进出出选取拍摄角度。
小腿突有刺痛感,低头一看,鞋子、裤子和上衣沾满了“鬼针草”。这种草粘在衣服上拍不下来,只能人工摘除。艳金、蒲公英、玉情等几名女驿友见状过来帮忙细细地摘除。门卫说,粘上这个死不了的,你这是在帮植物妈妈的忙,帮她传播种子。
古驿道经过了两个半废弃的小村,一个叫曹村,一个叫方家。村庄不通公路,也没有手机信号,还保留着几处夯土瓦房。当我们抵达方家村时,眼前的景色令人惊艳,几棵高耸的红枫树就像卫士一般守护着这个只有六户人家的小村庄。打着旗的《星火》队伍朝那缓缓升起的炊烟走去,洒满阳光的村庄是梦里才有的样子。
一路都是让人惊艳的景色。刘三明是一个负责任的人,在整个徒步过程中,一直不远不近跟在我旁边,只要看到我没在拍摄,就会过来帮忙背相机。
刘三明是《星火》余干驿核心驿友,锦灵和小锋说,余干驿这么多年来能一直持续稳定地发展,与驿站中有三明这样的骨干驿友是分不开的。第一次见到三明是在余干举办第五届《星火》文学年的时候。他个头不高,头发也不够茂密,穿一件黑色的皮草大衣,说起话来笑意盈盈。从言谈中我们感觉到他是一个思维敏捷、口才不错的人。与我们相熟后,门卫曾打趣他道,没想到余干还有穿得很“土豪”的驿友喜欢文艺。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衣服是老婆买的,自己也没有什么审美,老婆买什么就穿什么。他实际是一名普通的公职人员。
第五届《星火》文学年文艺沙龙是在一次线下培训时,利用晚间的休息时间举办的。《星火》文学年有一个惯例,就是大家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的食物有全省驿友带的各地特色小吃,还有些是在举办地购买新鲜食材现场烹制,所产生费用大家AA。当然,要准备四五十人的年夜饭会有很多具体的工作要做,这需要一个协调能力强的人来总管、统筹各项事务。这次准备年夜饭的总管就是刘三明。
因这次文学年场所由水泥地板和几堵白墙构成,完全没文学年该有的温暖、喜庆氛围,门卫让我们靠才华解决这些问题。在小锋和三明的带领下,我们到余干的农贸市场选购了红灯笼和围炉煮茶用的茶壶。在农贸市场,我见识了三明跟这些商户边拉家常边还价的本事,三个大大的煮茶陶壶一百元,灯笼也是在货比三家后选了一家性价比最高的购买。看来这个着皮草的三明不仅热爱文艺,也热爱生活。
年夜饭后,炭炉上的茶壶汩汩地冒着泡,温暖的炭火和茶香让那个早春的晚上暖意融融。
《星火》的每一场活动几乎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得益于每个《星火》驿站都有很多像三明一样热心、肯付出的驿友。驿友们这些无私付出的动力源自何处呢?我想,是因为他们都把《星火》当作“我们的《星火》”来看待,每个人都想好好经营这美好的精神家园。
五
为了让更多的基层驿友能参加活动,《星火》经常是在周末举办活动。
每当我跟家人说周末要出差时,五岁的小朋友就会过来问我,妈妈,我要睡完几个觉你才会回来?我说,宝贝,等你睡完两个觉妈妈就回来了。小朋友掰出两个指头问我,是这么多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就会告诉我,妈妈,我明天会想你的。
家人已习惯我经常周末出差。虽然我也常为周末不能陪伴孩子而愧疚,但我也常常会为自己能遇见这么多有趣的人、美丽的景而庆幸。
常有人看完《星火》的活动视频和相片后羡慕地说,你们《星火》的文艺生活可真美好。其实,《星火》的每一份美好都是一群人努力的结果。《星火》编辑部策划的每一次活动都得到了省文联党组的大力支持,省文联主席叶青还经常到场看望驿友给大家鼓劲。《星火》编辑部的每一位成员,《星火》驿站的每一位驿长、驿友,都在合力托举这离地半米有光亮有美感的文艺生活。
这些年,我通过镜头拍摄了许多和《星火》有关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一段记忆。在镜头内外,我看见《星火》那列诗行走过春夏秋冬,看见《星火》那列诗行越走越长,也在队列中看见了变得越来越好的自己。
正如驿长周簌在给驿友们的诗《致友人们》中写的一样:等我们足够老了/守护壁炉的人散去,余烬还在/我们体味这克制的暖,而眼角湿润/仿佛这是另外的,多出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