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农村改厕即厕所革命,改变了过去农村厕所“脏乱差”的现象,从生态效益来说,大大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将更加整洁卫生。从经济效益来说,一方面,改厕减少了因环境卫生引发疾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搞好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是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发挥粪污资源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厕所革命;存在的问题;对策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农村改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亲自倡导推进厕所革命,小小厕所,体现文明,牵动民生。近些年来,乡村建设,改厕成绩有目共睹。从结果导向看,做好农村改厕工作,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举多得。搬掉厕所这只“拦路虎”,村里人更舒心了,城里人敢下乡了,将有力吸引外部投资流入农村地区,为乡村添人气、增活力。从社会效益来说,改厕后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卫生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1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1 重视程度不够
调研表明,少数村干部对“厕所革命”重视程度不够,对待改厕工作存在应付指标心理,没有把改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指标来抓,只是一味地将改厕指标硬性地分配到各辖区村民家中;更有甚者将改厕工作当作软任务,认为改厕工作可抓可不抓,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推动改厕工作;还有部分村干部认为,改厕是村民的个人行为,村干部无须干涉,认为村民们认为好自然会提出申请进行改厕,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宣传改厕的意义和效果,从而导致农民对农村改厕政策知晓率比较低,对如何正确使用无害化卫生厕所一知半解[1]。
1.2 改厕质量不高
在已经实施改厕项目的家庭中,相当部分没有严格按照改厕标准进行改厕,也没有运用专业的改厕队伍进行改厕,导致部分农户家中改厕质量不高,存在着无门、无电、地基未硬化、旱厕未填埋等问题,未能完全达到《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
(GB/T38836-2020)国家标准要求,导致无害化处理效果降低,病菌虫卵未能彻底根除,一定程度上间接阻碍了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推广、普及及正确使用。
1.3 厕所改而不用
部分地区为了完成改厕指标,存在着改而不用现象,部分群众难以接受旱厕改造,但为了配合村干部完成上级指标,只得先将厕所进行改造,但并未做到改造一处、拆除一处,家中旱厕仍未拆除,还在继续使用,导致改造好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而未用;另外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家庭,没有及时接收到改厕信息,导致无法进行旱厕改造,这就出现了想改改不了,不想改却硬改,改后却不用的现象发生[2]。
2 对策措施建议
2.1 抓住时机,加大宣传
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将政策宣传贯穿于改厕工作的全过程。通过走访农户、黑板报、微信、小广播、公开栏、宣传单等多种媒体宣传改厕的科学道理和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农民的卫生防病意识,改变传统的不卫生、不文明的陋习。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群众积极投工投料,参与改造与监督。及时报道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展情况和经验做法,营造农村改厕工作的良好氛围。不仅针对厕所革命进行宣传,对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也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媒介,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干部的责任感,教育群众破除传统的用厕习惯和不卫生行为,从而理解支持改厕工作[3]。
2.2 摸清底数,分配指标
我们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在接下来的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中,要做到提前谋划,各乡镇村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熟悉情况的五老人员等,切实摸清需要改、想改的数量,做到底子清、数量明。在做到底数明确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指标分配,真正将该项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因地制宜,选择农民喜欢且易接受的改厕模式开展工作。山区和丘陵地带,以砖砌式改厕模式为主,根据每户改厕选址条件,建设适合的化粪池;圩区采用防渗漏性较好的装配式三格化粪池,部分农户意愿建设砖砌式化粪池,砖砌式化粪池必须双面粉刷好,内墙必须采取防渗漏措施。
2.3 仔细排查,加强整改
截至目前,农村改厕已经进行几次摸底排查,排查出的问题基本上进行了销号,但仍然有一些顽疾问题难以整改,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尤其早期进行的农村改厕,鉴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及技术水平限制等原因,不少装配式改厕化粪池中间隔板已经变形或者脱落,原本三格化粪池变成了一格,无害化卫生厕所变成了卫生厕所,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甚至有些化粪池已经老化破损,不能储粪直接渗漏到地下,严重污染了环境。在整改的基础上,要再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彻底整改,做到一户一户清,一个一个过,实现整改一个达标一个的目标[4]。
2.4 加强督查与指导,善始善终
综合评判农村改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考虑农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提高群众使用的满意度。强化过程监督和质量验收关,确保改厕质量。各镇街管理部门和技术人员要根据当地老百姓意愿,采取统建和自建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农村改厕。改厕前,镇街组织本地改厕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各镇村实施在第一户户厕改造时,必须安排专业人员全程监督,按照《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规范》标准实施。开展首厕验收制,镇街首厕验收由区级组织,村级首厕验收由各镇街组织,首厕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推广。年度改厕验收采取区、镇、村三级全覆盖验收方式,对厕屋标准、化粪池容积、排气管尺寸、厕具质量、粪污处理、农户满意情况进行逐项验收,确保每户改厕质量合格,农户使用满意。
3 创新管护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近年来,贵池区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改厕指示精神,加大资金、人力、物力投入,改厕工作稳步推进,取得明显成效。截止到目前,全区卫生厕所约110 300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4.23%,全区实施由财政资金支持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1 790户,完成107个村改厕整村推进,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23%。
3.1 粪污分类处理,做到资源化利用
改厕户在污水处理设施范围内的,纳管处理,做到能接尽接;没有纳管条件的,鼓励农户自行清掏,粪污就近资源化利用,发展“五小园”(小菜园、小茶园、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经济,或归田施肥;未纳管,且无清掏能力的农户,由镇街管护服务站组织吸粪车定期抽取粪液,或组织当地清掏工上门清掏服务,清掏后,粪污送往当地农业生产大户储粪池集中存储,或就近污水处理终端处理,彻底解决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区级结合日常巡查,根据镇村长效管护服务情况、当年改厕质量、老百姓满意度等情况,综合年底抽查考核评分,考核成绩纳入年度人居环境考核重要内容。
3.2 粪液注入秸秆反应器,提高厌氧发酵,增加发电量
秸秆加工利用公司用铲车把暂存秸秆转运到反应器进出口处,再由吊机把秸秆吊入到反应器的不同位置,并堆放至设计高度,固定好集气罩,将水(粪液)封池装满水,即可投入厌氧发酵。首先,打开沼气排空阀排尽反应器内空气,再打开发酵液循环泵,向堆积的秸秆喷淋发酵液。同时,打开加热系统给发酵液加热(前期用辅助设备加热启动),使秸秆加热到45~55℃,实现中高发酵,反应器生产出来的沼气经增压机打入发酵液循环加热池,进行二级发酵净化提高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发酵液循环加热池中生产出来的沼气经安全水封、脱硫、脱水、贮存,再增压送入发电机组发电,电可上网或自用。增加了粪液后的秸秆可使发酵的沼5Uuj7gMhPSlugTZGB/+MTA==气产生均衡,并且沼气量也增加了。
4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改厕包括财政资金支持建设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及农民自己建设的水冲式卫生厕所,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农村环境污染的问题,有效分解粪便,做好粪污处理和有效利用,改善了农村环境和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身体健康水平,提高了农村文明化程度,使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生活习惯,树立新农村和新农人形象,改变农村乱搭乱建的陋习,归置闲散土地,节约农民土地,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有了较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陈文媛.岳池县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实践与思考[J].新农民,2024(6):25-27.
[2] 朱可针,周文武,孟德安,等.农村厕所粪污好氧堆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24,42(1):3-9.
[3] 梁超,林晨,王素素.农村人居环境、居民健康和医疗负担:基于“厕所革命”的研究[J].世界经济,2023,46(12):197-224.
[4] 张国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思路及措施——以临泽县为例[J].甘肃农业,2023(10):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