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夏天,我的家乡——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受到了百年不遇的洪灾。父母都是农民,庄稼颗粒无收,家境十分困窘。
开学的日子到了,我考入的初中——合肥市52中在镇上,离我家较远,父母为我凑足学费后,再难以支付起一天一元的船票了(因受洪灾,无法骑车上学,我每天需要坐船到校上课)。一筹莫展之际,52中的教导主任姜世年了解到我家的困难,立即将自己在校内的宿舍让给我住。而他自己却不辞劳苦,每天骑车回家,往返一次十多公里。
冬天到了,家乡的洪水已逐渐退去,完全可以骑车上学了,我理当退还宿舍搬回家住,不能再给姜主任添麻烦了,但他还是让我继续住下去,他对我父母说:“孩子太小,家又远,今年冬天又格外冷,冰天雪地的,小孩子骑车上学不方便,也不安全,等到明年春天再让他自己骑车来回跑跑、锻炼锻炼吧!”就这样,数九寒天,一放学,我几步就可以跨到姜主任的宿舍里,舒舒服服地看书、学习,而姜主任自己却要顶风冒雪地骑车回家,十分辛苦。
姜主任从不在我面前说自己骑车辛苦之类的话,他只是常常提醒我:“你家里穷,父母供你上学很辛苦,你要好好学习。”在姜主任的勉励下,我不敢怠慢,每天早晨,不论天气有多寒冷,也不管是几点钟,只要一睡醒就立即起床,迅速穿戴好后,抓紧坐到书桌前打开灯,开始读书、背书。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在第一学年取得了全年级第2名的成绩,得了一个“三好”奖状。
拿到“三好”奖状后的一天下午,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雪了,我冻得直打哆嗦。我的班主任通知我去校长办公室领奖学金,我心中倍感温馨,当校长亲手交给我30元钱、班主任抱给我一床半新的棉被时,我更是激动得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转眼,10年过去了,我大学毕业了,居然有幸被分配到梦寐以求的母校合肥市52中参加工作,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当学校向我收宿舍房租时,我很诧异:“当年我求学时住姜主任的宿舍,学校可没收我一分钱的房租呀!怎么现在反倒收起房租来了?”后来从一位退休教师那里,我才打听到:当年是姜主任不声不响地替我交了房租,而且,当时学校还没有设立奖学金制度,我当时所领的钱和棉被都是老师们捐的……得知这一切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似乎看到了师爱的伟大:它像一片浩瀚的海洋,但流淌到学生的心田时,可能只是涓涓溪流;它又像一座圣洁的冰山,但在学生眼里所看到的,可能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