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制品螺钿镶嵌装饰技艺

2024-09-11 00:00:00黄于桐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8期

螺钿,又称螺甸、螺填、钿嵌、陷蚌等,是选取海贝、螺壳等天然之物,以手工切割成薄片后磨制成人物、花鸟、走兽或书法等图案造型,镶嵌在红木家具、盒匣、盆盘、屏风器物等表面上的装饰,是始创于我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装饰技艺。

粤东潮汕平原地处韩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有丰红木制品螺钿镶嵌装饰技艺□黄于桐富的海洋贝壳资源。《潮汕百科全书》有“潮汕沿海地带人民,从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品都带有贝壳的天然情趣。早在民国初期,澄海县、饶平县、南澳县等地就有用贝壳组缀而成的小台景和挂屏画”的记述。这种技艺在后来被大量用于各类红木工艺制品及家具的装饰中。

螺钿艺人选用本土海中五光十色的贝壳,利用其天然的色彩和形状纹理,经过设计、选贝、切磨、选色、割片、复刻、镂槽、镶嵌、打磨、抛光、上蜡等工序,制成了独具潮汕特点的螺钿工艺品,由于其具有纹理丰富,颜色幻光多变,以及永不褪色、坚实耐用的特点而深受大众喜爱。同时,艺人们还探索出了薄片硬钿、衬色甸钿、平层薄嵌、双层套嵌等独特的技法,使螺钿作品层次更丰富、立体感更强、色彩更协调,从而名扬业界。

(转载自公众号今日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