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集系统性、综合性、逻辑性于一体,可以说,这是一门难度较高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是摆在当前教学中的一项重任.本文就相关方面内容展开精细化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不论就哪一学科而言,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是最终的目的.高中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了考验.然而,因为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克服,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 高中物理教学困境
当前尽管我国教育改革步伐在持续加快,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例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就有一些困境,具体表现为:
1.1 教学方法陈旧
现阶段,尽管教育改革步伐在不断加快,对各个学科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物理学科在教学中还难以摆脱传统填鸭式、一言堂教学的形式,教师的讲解仍是课堂核心所在,学生仍然以听课、被动接受、反复进行习题练习为主,主动学习的机会较少.尤其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很多实验内容也只是通过板书形式加以呈现,无法做到在设备完
善的实验室进行真实实验教学.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2 教训内容抽象枯燥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需要通过真实的实验加以验证才能得到相应的结论,如果单一地通过板书讲解或者照本宣科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只能以背诵或者记忆的方式理解相应的物理知识概念,很难实现知识的内化.很多物理实验中充满着趣味性内容,只有通过观察真实的物理现象,才能透过现象看到物理实验的本质所在,进而才能提升学生融入课堂的积极性.但是现实并不允许,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教师、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以最终的成绩为目标,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开展,所谓的情境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真实实验教学都难以成为现实,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高中物理课堂抽象枯燥,课堂氛围死气沉沉.
1.3 缺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伴随新课改的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成为时代的主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树立了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目标,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仍以最终的成绩为追求,很少顾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所呈现出的教学内容及方法都过于枯燥单一,使得学生难以利用所学知识处理具体问题,对于很多物理知识的内涵,难以做到精准分析、理解及掌握,更无法实现对知识的深加工,难以实现对知识的批判性应用,物理知识的迁移也只能成为笑谈.对于很多新旧知识,学生也无法做到灵活转换和应用,综合性学习没有得到充分彰显,知识结构显得非常单一.因此,这种“粗放型”的教学方式,无法实现对学生全方位难以体现出物理学科学习的真谛.
2 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关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具体方法如下:
2.1 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思维碰撞
高中阶段物理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明确学生专业知识及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在高中物理课本中,各个单元之间的知识点存在着必然联系,结构非常类似,其集独立性及关联性于一体,可以借助知识点间的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利用思维导图将相应的物理概念及教学方法进行整理,并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学习中,学生不断完善和优化思维导图,实现自身物理知识、学习创造力及个性化的提升.
上文所述的思维导图除了可以实现思维的碰撞,它也是一种基础性的学习条件,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例如 在对“相互作用”的模块教学中,里面会涉及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及弹力、摩擦力、力的合成及分解的相关内容,如果教师单一地通过板书的形式进行讲解,对于这些复杂、系统的知识内容学生很难做到充分的理解掌握,而我们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划分,明确之间的联系,基于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各种力之间的有效展示,让学生对概念及相关公式有明确的了解,并且在后续的习题练习中,能够有效地联想自己所作的思维导图,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 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对于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而言,其难度较高,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会呈现出疲态、困境、解答错误等情况.面对此状态,教师不应立刻给予学生纠正和引导,而是要给予其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其逻辑思维已经渐渐形成,如果教师一味地去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将会形成依赖心理,而不愿意自我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更不利于其发展和成长.所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层次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选派一名代表作为组长,由他引导和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在遇到一些物理知识难点时,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商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强化核心素养,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光彩,有效强化了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在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密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达到科学应用和切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价值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根据成绩科学划分合作学习小组,引导学生共同探索惯性的相关知识.讨论期间,教师密切观察各个小组的完成情况,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引导,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得课堂气氛得以活跃,如此,不仅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使其综合素养得到了全方面提升.
2.3 教师能力的提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并且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素养、知识储备能力以及知识的传授能力,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直观的影响.所以,就一线教学人员而言,他们不仅仅要具备丰富的高中物理知识储备,也要在教
学实践中
不断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和讲解能力,能够将高中物理知识非常灵活、便于理解地传授给学生.除了自身专业知识储备的不断丰富,还要实现教学方法的进一步优化,不要只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地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与学生展开积极互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动态,明确他们的学习主体性,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对其加以引导和教学,做好课前准备、课中教学优化、课后评价等多方面的教学工作,为高质量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奠定基础.
2.4 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有着大量的物理概念、名词及公式存在于高中物理知识教学中,高中物理学习难度大、理解起来困难是很多高中生反映的共同问题,所以很多学生厌倦,甚至畏惧学习高中物理.长期发展下去,他们的学习兴趣将会逐渐丧失.物理是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回避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并且很多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为了建立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价值,就需要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让学生彻底喜欢上这门学科.
例如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相关内容教学时,在课堂准备阶段,通过网络搜集有关自由落体推理及研究的相关视频内容,借助多媒体平台为学生呈现相关的知识内容,借助视频的方式,将实验过程充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体验物理学家克服种种探索困难的经历,进而增强学习动力.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明确了物理知识的来源,以及相关的计算原理,深刻地感受到了物理学家在知识探索中所做出的贡献.这样,他们会更有信心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内容,并建立起一种责任感,为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5 课题化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
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及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其独特的优势所在.此优势主要呈现在物理学科有着丰富的研究对象,涵盖了微观粒子、物体及宏观天体等多重运动规律.我们身处于自然环境内,通过不断接触以及思索,就会与复杂的自然现象产生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样所生成的问题也会多种多样.在好奇心的推动下,去感知与观察身边的事物,进而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借助于知觉与感觉,让初步加工的表象在头脑中渐渐形成.然而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观察事物的现象,并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所在,而是要在现象形成的前提下,愿意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进而让他们的思考变得更加发散和深入,探究的冲动随之形成.然而如何将这种冲动变成行动,教师就应该通过课题的方式对学生加以科学引导,在探究中实现对经验和方法的提炼、总结,进而感受物理学习带来的乐趣.
例如 在力学知识的相关原理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拔河比赛运动情境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教学引导,引导学生通过知识论证,将自身的观点提出来,例如选择运动员的标准、动作标准及穿鞋标准等设计,通过不断地练习,应用于具体的竞赛中,在其中,充分思考相关的力学知识原理,为获得比赛的胜利增添砝码.
3 结语
新教育环境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引入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及服务.只有不断创新与改进,才能让高中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辉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16(11):61-62.
[2]李华等.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02):64-65.
[3]王娜等.创新思维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04):140-141.
[4]雍志元.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73.
[5]陈海深,王帅.核心素养视域下物理实验生活化应用——以易拉罐的应用为例[J].物理教师,2019(10):79-80.
[6]王淑华.浅析探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