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风雨的树苗,会长成参天大树;长途跋涉的水滴,会汇聚成无边的碧海;毫不起眼的星星,会在夜空中璀璨闪耀。那些看似渺小的事物,实则拥有强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源于坚定不移的信念,更源于自身的坚持不懈。带着坚定的信念,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奠基人童第周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童第周于1902年出生在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境贫寒的他,从小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先后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复旦大学学习。1930年,成绩优异的童第周远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留学进修。
留学时期的童第周身材瘦小,时常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但从小倔强的他并没有妥协,总是默默地遨游在生物学的天地里,用知识武装自己。有段时间,他的导师达克教授在做有关青蛙卵子的实验。这个实验需要在显微镜下,将青蛙卵子最外面的一层薄膜剥掉,其他同学试了很多次,始终无法完成。正当大家十分沮丧时,童第周却成功地将其剥离了。于是1931年夏天,童第周作为达克教授的得意门生,和他一起远赴法国海滨实验室,参与直径不到十分之一毫米的海鞘卵子外膜剥离实验。这一次,他依然不辱使命,顺利完成任务。
1934年,童第周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和满腔的抗日热情,毅然选择回国,出任山东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8年山东大学解散后,他又先后到中央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生物系和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将所学知识倾囊相授。坚持科学研究的同时,童第周也担任了很多行政职务。他团结、尊重科学家,科学家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为中国海洋生物科学、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海洋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
1973年,童第周和他的伙伴们又开始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工作,成功将鲫鱼遗传因子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并孵化出一条拥有金色鳞片且长着鲫鱼尾巴的幼鱼。这次实验的成功,推动了生物学向前迈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