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4-08-29 00:00:00吉小丽
教育界·A 2024年21期

【摘要】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利用自身的积极能量,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教师应从积极心理这一角度开展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主题情境中感知故事内容,在语用实践中不断发展语言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语言潜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基于此,教师应有效开展戏剧教学,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踊跃表达的空间和场域,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积极心理

作者简介:吉小丽(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新店镇利群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生长。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戏剧教学时,教师应借助戏剧元素和方法,通过设计戏剧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从而落实核心素养。下面笔者将结合相关案例,阐述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戏剧教学。

一、融入剧本内容,丰富语言积累

文本语言是剧本的呈现形式。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语篇、英文绘本、现实生活等方面选择剧本内容,帮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习得语言知识,从而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某些单元的Story time、Cartoon time板块经常被作为戏剧表演的内容,如五年级上册Unit 1“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五年级下册Unit 1“Cinderella”、六年级上册Unit 1“The king's new clothes”、六年级下册Unit 1“The lion and the mouse”等。教师可以以教材语篇为依托,以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戏剧教学,引领学生在创造性的戏剧表演中提升语言表现力。教师也可以巧妙借助绘本资源,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Go Away Mr Wolf!、The Hare and the Tortoise等,进行剧本创作或改编,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夯实语言基础。教师还可以根据校园生活中的场景创编剧本,促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主题意义,通过表演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4“Road safety”为例,本单元主要讨论的是“马路上的规则”。因此教师以“Rules at school”为主题创编剧本,主要内容如下:学生1在楼梯上与学生2打闹,把学生3撞倒了,学生4看到后制止了学生1与学生2的行为,并将学生3送去医务室;学生5在阅览室里吃东西,学生6看到后对学生5进行了提醒。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剧本内容,可以让学生在场景演绎中提升学习兴趣,获得成就感[1]。

二、运用戏剧方法,感知故事内涵

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培育沟通、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中提高思维品质和表演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融入戏剧方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激活背景知识,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心理[2]。教师可以采取常用的戏剧方法,如角色扮演、定格画面、教师入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拓展广阔的语言学习空间,引领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故事的感知,锻炼英语思维和语言表现力。

(一)内化相关知识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戏剧方法来帮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故事主题。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Our animal friends”的主题为“动物”。为了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在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在十秒钟内摆出与“动物”这一主题相关的造型,促进学生对动物类词汇知识的习得和掌握。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同时鼓励学生对本单元的故事内容进行预测,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又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In the kitchen”Grammar time和Fun time板块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故事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关于现在进行时的语法知识,教师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引导这名学生站在讲台前,从教师提供的卡片中抽取一张卡片,按照卡片上的描述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其他学生猜测这名学生的动作,在个性化的语言输出中培育语用能力。如在表演的学生按照卡片上“freeze”的描述保持身体不动后,有的学生说:“I think he is standing.”。这样,学生们在表演或发言中提升了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了学习能力,同时能够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学会运用语法知识[3]。

(二)深入理解故事

小学英语教师也可以运用戏剧方法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解读故事的主题和内容。以“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7扮演狮子,让学生8扮演老鼠。在情境中,学生8从学生7面前经过,学生7被学生8吵醒。此时,师生进行的部分对话如下。

T: Look! The mouse walked by and woke the lion up. Let me ask them some questions. Hello!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feel?

S8: I saw a large lion and I walked by. I woke the lion up. And I was afraid.

T: Hi! What did you do? How did you feel?

S7: I slept and the mouse woke me up. I was angry. I wanted to eat the mouse.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让观看表演的学生切实感受到了“老鼠”的害怕和“狮子”的生气。教师应通过戏剧教学,促使学生提升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引导学生在扮演角色或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体悟故事的内涵,在语用实践中学习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培育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4]。

三、实施戏剧活动,引发深层探究

教师应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实施多元的戏剧活动,激励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深层探究,促使学生的自信心、创造能力、辨析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增强,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一)台词指导

在开展小学英语戏剧教学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学生表演积极性,发展学生语言表现力及共情能力。以“The lion and the mouse”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狮子和老鼠的内心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表情、肢体语言呈现角色的特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朗读台词的戏剧活动。在学生朗读前,教师为学生提供Grandpa's voice、Mother's voice、Father's voice等示例,再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语言情境,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声音来反映角色当时的心理,生动地演绎剧本内容。如对于“‘Please don't eat me. I can help you some day.’said the mouse quietly.”这句台词,教师建议学生用一种轻柔的语调来模仿外形弱小的老鼠发出的声音。

(二)表演指导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情境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环节。由于学生可能缺乏表演方面的指导与训练,在进行情感抒发、语言表达时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有效指导,激活学生的表演欲望,培养学生对表演的自信心。以“Cinderella”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设计“Look and say”的戏剧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展示一张画有灰姑娘的轮廓的图片,让学生分析灰姑娘这个角色,引导学生将灰姑娘的年龄、家庭背景等信息和性格特征标注在图片上,再用一句话来概括灰姑娘的特征,深化学生对角色的认知,从而为之后排练和正式表演做好铺垫。

(三)主题升华

小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具体的故事,开展探究活动。以“Yu Gong removed the mountains”的故事为例,教师在戏剧活动中扮演愚公,引领学生在情境解读中走进愚公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梳理故事脉络,了解情节变化。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激发了探究的兴趣,感知了愚公这个角色的特点。为了引导学生对愚公身上的精神品质进行深度思考,教师向学生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Yu Gong?”。于是,学生说出“Yu Gong is a hard-working man.”“Yu Gong has a strong will.”“Yu Gong is not afraid of difficulties.”等观点。听完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入“the spirit of China”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践行中国精神,形成弘扬中国精神的意识,从而升华教学主题。

(四)思维训练

在小学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角色扮演这种常用的戏剧方法与戏剧活动相结合,提出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在表演时全面地认识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以“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表演前,教师就“Goldilocks走进森林”这一行为提出问题:“If you were Goldilocks' father or mother, what would you say?”“If you were Goldilocks, would you go into the forest?”。对于前一个问题,有学生回答:“Don't go into the forest. It's too dangerous. There are many fierce animals in the forest.”。对于后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不会独自去森林里玩。接着,教师在多媒体设备上呈现教材中关于Goldilocks进入森林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What's in the forest?”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描述。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表演。当学生准备展现Goldilocks进入房子里、品尝饭桌上的汤、躺在床上的场景时,教师准备相关的道具,引领学生基于语境体会Goldilocks饥饿、疲惫的感受,大胆进行创造。在学生通过表演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就“Goldilocks进入三只熊的房子”这一行为展开思考,表达对于“If you were Goldilocks, would you go into the three bears' house?”“Is it good to go into the three bears' house?”等问题的想法,从而在得到思维训练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语用实践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5]。

四、开展多元评价,培育关键能力

戏剧的排练和表演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小学英语戏剧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戏剧开展多元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和评价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总结和反思中得到心理的健康成长。在学生开始表演之前,教师应制定并展示相应的评价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表演的具体要求,从而改进自己的表演过程。教师可以设置如表1所示的评价标准。

教师应引导学生参照表演要求进行戏剧排练,并在表演结束之后与同伴进行互相评价。这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并弥补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实现自己语言方面的发展,在评价中培养关键能力。

结语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小学英语戏剧教学要求师生、生生关系和谐。小学英语教师在戏剧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为基础,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戏剧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促使学生对语言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杨,梁梅.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9(10):18-23.

[2] 张彩虹.小学英语戏剧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2 (12):40-45.

[3] 吴艳芳.基于场域理论的小学英语戏剧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3(10):27-33.

[4] 王洁.戏剧教学:有效提升小学生英语素养的课堂举隅[J].小学教学设计,2023(21):9-11.

[5] 许可.探究以弘扬传统美德为目的的小学英语戏剧教学:以Sima Guang Shatters the Vat的教学为例[J].新教育,2024(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