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探究

2024-08-29 00:00:00李洪霞
教育界·A 2024年21期

【摘要】文章讨论了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提问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建议教师尝试依据教材提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史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综合问题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盐城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指向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有效提问策略实践探究”(立项编号:2023-L-0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洪霞(1980—),女,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要以这五个核心素养为基准,而且要运用新颖的课堂提问方式,确保学生在历史课堂上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的乐趣,愿意主动探究知识,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提问教学的价值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仍有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习惯在课堂上采用灌输法讲解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历史知识,还可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要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深入分析历史事件,从而扎实掌握历史知识。

(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分析历史事件,从多个角度探究历史事件的本质,由此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历史学习的要点和技巧。

(三)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历史,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理解史事,并尝试收集、整理和辨析史料以及辩证、客观地描述历史事件,让学生逐步形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并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

(一)依据教材提问,培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素养

教材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媒介,教师需要重视历史教材中的内容[1]。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提问,考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整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素养。

1.引导学生横向思考,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课堂上,高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提出有针对性、创新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思考,以深化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该课包含隋朝兴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等内容,笔者在教授该课时,先提出了相对宏观的问题:“同学们,有人认为隋唐盛世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你们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呢?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在提出问题后,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解释。在笔者的鼓励下,有学生回答道:“因为隋朝实现了全国统一,而唐朝则是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听了学生的回答后,笔者通过提问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勾勒出基本的认知框架。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意识到,隋朝影响深远不仅因为隋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还因为隋朝统治者修建运河、兴建两都,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唐朝的深远影响体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唐朝的很多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在学生理解上述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再次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五代十国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吗?五代十国的建立有何深层含义?这与隋唐盛世是否有关系呢?”在这一连串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不断对隋唐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由此逐步理解了这些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联系。这一教学活动为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2.引导学生纵向思考,深入分析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教师不仅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还能够通过具有延展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整合知识要点、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

仍以“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笔者在学生基本掌握教学内容后,提出了具有延展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比如笔者结合五代十国相关内容提出“藩镇是什么”“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藩镇割据的局面对唐朝造成了什么影响”等问题;结合隋唐两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提出“你知道隋朝实行了什么民族政策吗”“唐朝的民族政策又是什么”“各民族人物在隋唐时期取得的业绩有什么”“这样开明的民族政策取得了什么成就”等问题。在提出问题后,笔者鼓励学生查询历史资料,以探究历史事件的内涵,解决上述问题。在学生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后,笔者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这样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归纳能力,还能推动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今后学习历史知识时自觉、主动地通过多种方式、结合多种资料分析历史事件。

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横向思考、纵向思考,让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做可以使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浮于表面。

(二)多角度分析史事,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借助传统的提问方式让学生了解历史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并逐步掌握科学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3]。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为例,该课介绍了工业革命的背景、进程以及影响,在教授该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从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在课堂上,笔者先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简单解释一下何为工业革命,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之后,笔者继续提问:“请你结合史料说一说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以及工业革命期间有什么重要的发明。”在回答这两个问题后,学生会明白工业革命对于当时的英国的重大意义,并且能够从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重要发明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较复杂的问题:“结合此前学到的内容,你觉得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工业革命对人类发展有何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又有何异同?”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从微观角度结合时代背景、发展过程、思维观念等内容分析历史事件,再回到宏观角度讨论历史事件的意义,同时鼓励学生清晰、明确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单纯地评判“好”与“坏”。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因果,逐渐得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不断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时空观念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结合新课标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解释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导向性的教学问题,使学生在情境的带动下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为例,在教授该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在通过微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主要教学内容后,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微课创设情境,并提出以下问题:“新中国制定的三条外交方针是什么?这对我国之后的外交政策有何指导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在提出问题后,笔者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问题,从多个角度探究我国的外交政策,使学生意识到,我国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在创设问题情境后,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这样做既能够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完整掌握历史知识,又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时空观念[4]。

(四)提出综合问题,培养家国情怀

历史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综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多种因素,使学生形成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5]。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教材《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为例,在教授该课时,笔者先展示各个国家的货币,并要求学生查询实时货币汇率。在学生初步了解与货币有关的知识后,笔者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考汇率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白汇率的变化与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在学生得出上述结论后,笔者顺势通过提问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让学生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这一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与国家经济实力的关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为例,在教授该课时,笔者在讲解教材内容后提出以下问题:“你现在知道城市化进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你知道有哪些革命先辈为推动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吗?”

在这一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这一目标在高中历史课堂开展提问教学时,教师应当努力创新提问形式,丰富问题内容,确保学生愿意参与课堂互动、探究历史知识,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涛.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探究[J].求知导刊,2023(19):32-34.

[2]马益瑞.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探究[J].读写算,2022(35):117-119.

[3]何正.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40):127-131.

[4]刘玉香.核心素养背景下“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思考[J].高考,2022(23):173-176.

[5]杜高高.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简析高中历史课堂提问策略[J].新课程,202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