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生:关于乡村教育振兴有效途径的一种解读

2024-08-29 00:00:00惠莉
教育界·A 2024年21期

【摘要】芜湖市少年宫围绕乡村教育发展的要求,依托“流动少年宫”活动,建构一套针对乡村教育的较为完整的精品活动课程。通过课程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课程共建,提升乡村教育发展内驱力;通过开展多元主题活动,搭建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平台。“流动少年宫”的实践活动在乡村教育振兴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流动少年宫”;共享;共生;乡村教育

作者简介:惠莉(1975—),女,安徽省芜湖市少年宫。

共享是指社会成员共同享有彼此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成果。具体到教育领域的共享,就是使城市的教育资源和改革成果流向乡村,同时,也通过乡村独特的教育资源弥补城市教育资源的短板。共生一词源于生物学领域,指不同生物生活在一起,不断发生某种联系。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共生的深刻本质。具体到教育领域的共生,则强调在城乡教育体系中,乡村教育作为具体、独特、可持续发展的存在,与城市教育共生共存,相得益彰。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为乡村教育建设以及城乡教育共享共生提供了重要保障。

安徽省芜湖市少年宫是党和政府为少年儿童设立的校外教育机构,隶属芜湖市教育局管理,为党和政府的乡村教育振兴服务。安徽省芜湖市各乡村学校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及课外活动的问题,根据政府要求,纷纷建立乡村少年宫。但是,在对几十所乡村少年宫的调查中发现,其存在课程设置不够规范、艺术类教师缺乏等问题。基于此,芜湖市少年宫充分发挥在立德树人、公益普惠、艺术育人等方面的特长,通过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创建乡村少年宫课程实验基地,以多样化活动与精品课程为抓手,尤其注重围绕乡村教育振兴的要求,与乡村少年宫的实际相结合,实施公益性课程,助力乡村少年宫发展自身课程,提升乡村少年宫的活动质量,最终达到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目的。

一、“流动少年宫”活动建构

(一)课程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目前,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依然存在。就浙江省而言,校外教育资源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城乡差距—校外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很多乡村学校缺乏校外教育资源,很多乡村学生没有参加过校外教育活动。少年宫是校外教育重要资源。要缩小城乡校外教育资源的差距,可以借助少年宫活动。

芜湖市少年宫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组织教师赴偏远县区,给留守儿童带去丰富新颖的课程。笔者在带队赴各县区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多数乡村少年宫缺乏师资、课程内容及形式单一。如,有的乡村少年宫虽然有硬件设施,但因无人会使用而使设施搁置于仓库中;有的乡村少年宫虽开设了书画类课程,但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对学生及家长缺乏吸引力。基于此,芜湖市少年宫依托县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重点关注偏远学校,面向留守儿童,共计走进16所偏远学校开展送教活动,受到了学校的欢迎。

比如,我们走进无为市蜀山中心小学开展送教公益活动。蜀山中心小学是无为市一所比较偏远的学校,学校少年宫自身仅开设有书画课程,且课程内容和校内课程差别不大。基于此,我们精心地为这所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送去了儿童画、戏曲、舞蹈、书法等少年宫特色品牌专业课程。在儿童画课程中,美术教师将剪纸艺术和绘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乡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在戏曲课程中,戏曲教师给学生讲解了越剧的发展历史、服饰文化,还现场展示了越剧经典唱段,让学生在听、看、摸、学的过程中爱上戏曲;在舞蹈课程中,舞蹈教师表演了扇子舞组合,让学生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书法课程中,书法教师手把手耐心地指导学生练习书法,让学生受益良多。

“流动少年宫”活动不仅面向学生开展,而且还积极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开拓乡村教师的思路。比如,我们除了给上述乡村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还邀请相关专家给学校的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使其能够更好地实施课程活动。又如,我们还结合每年芜湖市开展的现场书画比赛活动,组织了面向教师的儿童画创作讲座,给乡村学校教师提供具体细致的讲解,帮助乡村学校教师提升对儿童画创作的认识,提高辅导学生参加书画创作比赛的水平。

“流动少年宫”活动发挥其灵活性、个性化等优势,面向乡村学校儿童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课程活动,有效弥补了乡村学校教育的不足,从而实现城乡学校课程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常态化地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可以增进城乡学校少年宫之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

(二)课程共建,提升乡村教育发展内驱力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乡村教育发展的质量,与其课程建设能力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通过“流动少年宫”活动,诊断发现乡村少年宫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并通过现场专家指导、线上培训与课程展示的方式,促进乡村少年宫自身的课程建设。在我们的指导下,一些偏远的乡村少年宫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案例如下。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是以抗美援朝一级英雄、特等功臣李家发烈士命名的一个镇,是革命英雄之乡、烈士之乡。家发镇英雄辈出,自抗日战争以来,涌现出众多革命烈士。这些革命烈士的事迹可歌可泣,震撼人心。我们在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时发现,家发镇中心小学所处地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于是,我们与家发镇乡村少年宫负责人共同研究,结合地域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了系列文艺类红色课程,帮助他们建设自己的校外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从而达到城乡教育共享共生的目的。具体而言,在红色课程总目标“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引领下,充分利用好家发镇内的资源,通过开展讲、演、做、写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习好、宣传好家发镇革命烈士的事迹、家发人民的奋斗精神,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国情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等。课程设置有四类。1.宣讲类课程:通过演讲比赛活动平台,讲述李家发等革命烈士的故事,讲述家发人民的故事等。2.表演类课程:采访当地老人或是搜集相关图文资源,编排快板、经典诵读等表演节目,宣传革命烈士精神。3.实践劳动类课程:到李家发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讲解活动并录制讲解短视频上传到相关平台等。4.拓展延伸类课程:编写校本课程《李家发的故事》,开展军地共建活动等。

(三)主题多元,搭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共同发展平台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乡村教育现代化,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路径[1]。芜湖市少年宫以充分挖掘和利用少年宫现有资源为主,同时努力挖掘社会层面可利用的资源,开展丰富且有意义的“流动少年宫”主题活动,让城乡学校的学生一起参与活动,积极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流动少年宫”先后开展了走进大型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部队等主题活动,每次参与活动的学生有数十人。

比如,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芜湖市的支柱产业,学生或许听说过该企业,但少有机会亲身实地到该企业参访和学习,尤其是乡村学校学生。基于此,我们通过“流动少年宫”活动开展以“了解奇瑞”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城乡学校的学生一起到该企业的汽车生产线参观汽车制造的各个流程。又如,我们结合芜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相关主题活动。梨簧戏是芜湖市传统戏曲,然而现如今学习戏曲的学生却不多。我们“流动少年宫”活动带领少年宫戏曲公益班的学生赴乡村学校表演互动,这既让学习戏曲的学生拥有了实践展示的平台,也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对戏曲有了直观的了解。我们“流动少年宫”还组织学校学生走进社区,参观铁画传承大师现场制作铁画。再如,我们通过“流动少年宫”带领学校学生走进军营,亲身感受部队军人的生活,学习叠被,体验军训,参与互动演出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通过“流动少年宫”开展了城乡学生“手牵手”的活动。将乡村学校学生接到城市开展城市之旅,让他们了解城市的建筑、产业、生活;同时,将城市学生带到乡村学校,让他们与乡村学生交朋友,了解乡村的风土人情。我们鼓励城乡学生“手牵手”交朋友,每月互写一封信,进行交流沟通。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城乡学生共通有无、互帮互助,更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通过组织多元化的主题活动,我们发现芜湖市可以挖掘的文化、历史、科技等资源还有很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开展“流动少年宫”活动,可以因地制宜,组织更多贴近乡村、贴近学生家庭背景、贴近学生内心需求的活动,为城乡学生的共同发展赋能。

二、“流动少年宫”活动总结与评价

芜湖市少年宫的“流动少年宫”活动作为一项坚持多年的品牌活动,活动形式主要分为教师送课程和组织学生活动两方面,活动内容以书画、戏曲、舞蹈、科技等为主。近些年来,芜湖市少年宫积极推进乡村教育振兴,通过关爱留守儿童、送教下乡、戏曲进校园、“流动少年宫”、公益剧场、“满天星”足球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与乡村少年宫的联系。同时,通过对自身精品课程进行整理和提炼,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少儿艺术教程读本,并提供给乡村少年宫,受到了乡村学校师生的欢迎。

乡村少年宫是乡村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阵地。芜湖市少年宫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功能植入乡村少年宫的基本功能,这对于乡村学校与乡村少年宫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少年宫拥有专业化的教师团队和规范化的课程设置标准,能够根据乡村少年宫的具体要求,设置合理优质的教学课程,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如“流动少年宫”可以为乡村少年宫提供规范化的基础课程、优质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精品化的中华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同时兼顾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和适切性的促进乡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课程通道。但“流动少年宫”实践活动所涉及的科学实践、探究体验、科技类活动还不够多,活动载体还不够丰富。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资源的重要载体,更应以素养落地为目标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我们将继续着眼于全体,落实在发展,大力发展科学实践、探究体验、科技类课程活动,使活动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结语

芜湖市少年宫紧紧围绕乡村教育发展的需求,依托“流动少年宫”活动,努力建构一套针对乡村教育的较为完整的精品活动课程,在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良好协同中,努力发挥智慧少年宫的优势,逐步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生,促进城乡学生全面发展,为振兴乡村教育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小微.走向城乡一体化: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定位与路径选择[J].当代教师教育,2019,12(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