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然题材纪录片集自然界之大美大观、神秘神奇于一身,对全球观众有着经久不衰的吸引力,是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支“奇兵”。基于广西自然纪录片创作实践,重点探究该类题材所具有的多重传播价值。从认识世界、辅助科研与文献、引导教育功能、助力国际传播、密切媒体交流等多个层面,解析自然题材纪录片创作的责任使命及传播的价值意义。
[关 键 词] 共同体观念;自然纪录片;国际传播;多重价值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自然题材纪录片为人类打开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
大自然孕育万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人类作为自然界中唯一能够创造文明的智慧生命,其自然观也影响着自然界的样貌和盛衰枯荣。而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它的认识。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地形复杂,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包括山地、喀斯特地貌、湿地、河流和海岸等。陆域生物多样性位列中国第三,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航拍、水下摄影、长焦、微距、延时等先进的摄录手段,纪录片能突破人类视觉界限,以肉眼难以企及的视角,记录大自然宏观与微观之美;以科学严谨的学术支撑,揭秘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地理影响历史,历史造就文明。了解中国的自然故事,可以深度理解孕育我们的这片土地。纪录片《大秦岭》让人们看到秦岭从古至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通过纪录片《大河之北》,观众得以了解河北的地理风貌、历史人文。还有《航拍中国》《大地之上》《再说长江》《河西走廊》等多部纪录片,展示中华大地上多姿多彩的山川美景、历史人文,这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大好河山与中华文明。自然纪录片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基调,传播家国天下的情怀。通过了解脚下的这片土地和本乡本土之外的大千世界,民众增强了家园意识和爱国情感。
对地区自然生态、珍稀濒危物种的深度挖掘和科学传播,使得纪录片本身具有了科研意义和文献价值。国家地理频道(NGCI)致力于探索历险、保护环境及教育方面的推广工作,其中大量作品聚焦自然历史、科学和野生世界。平台聚合的影像资源和自然科普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巨大影响力,自成立20多年来,“粉丝”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由此可见,渴望认识自然、亲近自然,是世界各国人民共通的情感追求。
广西自然纪录片依托科研团队的合作指导,对众多自然地貌和生态秘境展开挖掘,以足够的空间广度和时间跨度,记录自然状态下广西丰富多样的地质奇观和神奇物种。据统计,广西珍稀濒危物种特有值全国排名第一,是灵长类动物分布最集中的省区之一。全球唯一的东黑冠长臂猿种群,栖息在广西与越南交界处一片狭小的喀斯特森林里,现有数量仅140多只,属全球极危物种;白头叶猴也是广西特有珍稀灵长类动物,国外不仅没有白头叶猴活体,甚至连标本也没有,其研究价值不亚于国宝大熊猫,现存数量1400多只;弄岗穗鹛是广西特有鸟种,国内仅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喀斯特山区,全球种群数量不到2000只。[1]还有中华白海豚、鳄蜥、儒艮、猫儿山小鲵、冠斑犀鸟、勺嘴鹬、金斑喙凤蝶等26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金花茶、兰科、冷杉、银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332种野生植物,连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境,组成了广西生态文明建设弥足珍贵的家底,为纪录片创作提供丰富素材,为观众带来充满自然之美的视觉盛宴。而摄影团队的深度介入是科学研究的有益补充。跨时空、多角度拍摄的高清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研院所因自身设备受限引起的不足,为相关研究提供更多参考,助推学术发展,具有科研价值。尤其针对各类珍稀濒危野生物种的影像留存,更是让纪录片凸显其文献价值。
二、自然题材纪录片传播自然科学和环保理念,引导民众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自古以来,中国人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即把人与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尊重自然、敬畏生命、顺天应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子《道德经》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苏东坡的《赤壁赋》说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大量中国经史典籍、诗词文赋中都蕴含鲜明的天人和谐统一思想;崇尚万物并育的天地之道;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些文化精髓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当今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人类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如何与地球生物共存;如何促使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自然界万千生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除了依赖法律法规的约束,也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教育和引导,自然题材纪录片有责任担负起这样一份文化使命。
广西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护国家生态资源、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西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地表和洞穴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景观,以及数量位居中国前列的动植物物种,这是大自然的慷慨赠予,也是广西推进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所肩负的重任。
著名英国动物学家珍·古道尔说:“唯有了解,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会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有希望。”中华大地上众多物种的故事需要被讲述,需要借助影像和纪实的力量,让更多人了解它们的存在,以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2019年广西广播电视台推出中越合拍纪录片《方舟·东黑冠长臂猿》,揭示全球仅存100多只的东黑冠长臂猿严峻的生存处境,以及中越两国政府和民间人士为保护这一极危物种奔走努力的故事。纪录片依托两国主流电视媒体、互联网平台、新媒体进行多渠道传播,在哔哩哔哩(B站)掀起观影热潮,海内外观众得以了解这一物种的境况,并表达希望加大保护濒危物种的意愿。广西台的镜头还对准了同样濒危的布氏鲸、冠斑犀鸟、勺嘴鹬等野生动物,旨在通过纪录片的讲述和呼吁,进一步唤起大众的环保意识,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三、共同体观念下,自然题材纪录片是参与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共情文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命运共同体”逐渐成为我国树立国家形象、传播国家声音的核心理念。这是一种全球视野的价值观,旨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纪录片被称为“装在铁盒里的大使”,搭载着国家故事、国家声音实现跨区域、跨文化的国际分享与流动,尤其自然类纪录片,在纪实节目领域始终稳占一席之地。这些作品神秘、美好、充满正能量,深受大众喜爱。这样的软性题材,能很好地表达人类共通的情感,具有共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打破国界和政治上的隔阂,直抵人心。
由解读中国工作室、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出品的自然人文类纪录片《与象同行》,追随并记录西双版纳“网红”野象家族一路向北的故事,掀起了一场全球千万网友“云观象”的热潮。人们可以看到象群在长达17个月北移南归过程中的勇敢与智慧、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互助;看到人与大象和谐共处、给予象群帮助,以及中国政府对因象群过境遭受损失的农户进行经济补贴等真实影像。纪录片以“命运共同体”为传播语境,在人类与象群的互动中彰显对自然生命的礼敬和尊重。片子成功在腾讯视频、哔哩哔哩、芒果TV、爱奇艺、凤凰卫视、英国天空电视台等海内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播出,成为中国动物故事“出海”的标杆性案例。
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昆明举行,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习近平主席在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他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3]共同体观念下的自然纪录片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环保声音的共情文本。
当今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也应意识到,当前中国国际传播格局仍居弱势,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是不相匹配的。毋庸置疑,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在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绿色发展等各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纪录片的传播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自然保护成就,了解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及大国担当,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国际视野下,广西故事就是中国故事,广西声音就是中国声音。广西自然纪录片应担负起为中国发声的使命。广西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之一,空气质量优良,地表水质优良比例、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均位居中国第三;红树林面积居中国第二;近岸海域入列中国最干净的近岸海域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把广西的优良生态环境评价为“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秘境广西》《守望冠斑犀鸟》《探秘“望天树”》等广西纪录片打造国际表达的“共情文本”,以润物细无声的平民化传播姿态表达人类共同价值观,同时软性植入中国方案、中国文化、中国生态理念,在与相关自然事件的呼应中阐释“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主题目标,从而达到价值层面的传播。
四、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讲好野生动物故事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够创造文明的智慧生物。然而,也恰恰因为人类的高智慧和高度社会化,使得我们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物种优越感,无法平等客观地看待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和那些与我们共享家园的万千生命。人类对地球资源无节制地索取、为满足私欲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我们记录和讲述野生动物故事,理应以平视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而不是高高在上;理应怀着对自然万物尊重敬畏之心,而不是恣意骄横。讲述的语气语态往往要体现作品的价值取向,决定作品的格局和传播效果。当讲述者以平等客观的视角去看自然世界、去观察镜头下的物种,就会了解动物的自然天性,发现它们也有情感也很可爱,甚至很美好,这样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情怀、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故事。
当人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一个物种,进入它的世界去感知它、理解它,对创作者而言,这个物种的故事才能真正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觉得这种动物很美、很可爱、很奇怪等。流于表面的作品沉淀不够、立意不高、缺乏参与国际传播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物生灵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情感,比如团结、忠诚、吃苦耐劳等,这些都是能够与我们共情的。不管这个物种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其承载的情感和价值是与人类共通的,是全世界都能看得懂的。当一个动物故事具备了这样的情感力量,也就具备了跨文化国际传播的天赋和价值。
五、东盟“朋友圈”的赋能,大大提升广西自然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密切双方媒体交流合作
中国与东盟正在携手建设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依托东博会、峰会的举办,中国和东盟在文化、教育、民生、健康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广西广播电视台拥有合作稳固的东盟“朋友圈”,与多个东盟国家电视台保持常态的友好往来,业务合作频繁,已累计联制、联播数十部纪录片,广西故事得以借“东盟媒体”主渠道,实现直接落地“出圈”的国际传播,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广西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广西的环保工作无疑惠及周边邻国,在大气、水源、土壤治理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东盟国家带来启示和参考,成为可复制的环保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广西与东盟国家多个跨境合作保护项目正在持续推进,这些极具区域特色的话题故事,成为不可多得的国际传播优质题材。
中泰跨境研究保护布氏鲸,被列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海洋濒危物种(MES)研究” 的子项目,两国合作交流、互学互鉴,共同推动布氏鲸等海洋大型鲸豚类保护工作;中国和泰国的鸟类专家跨境互动,学习分享恢复濒危物种冠斑犀鸟栖息地的不同做法;中国和老挝的自然保护机构开展跨境合作,为生活在中老边境线上的野生亚洲象种群制定保护计划;中国和缅甸也在极危物种勺嘴鹬的保护领域展开跨境合作交流。越来越多表现共同体观念的题材进入中外合拍纪录片的视线,这些故事将在东盟“朋友圈”的赋能下借船出海、借筒传声,实现更大范围且更有效的国际传播。而中国与东盟媒体携手合拍纪录片,本身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必将进一步增进彼此互信、夯实合作基础、续写中国东盟友好交往的精彩篇章。
六、结束语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广西的自然之美、物种之奇以及广西致力生态保护、积极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努力和成果,都值得以非虚构的形式记录和讲述。守护大自然、守住我们的生命之母和文明之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纪录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视自然的角度,以此关怀生命、观照现实,在倡导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科学研究和国际话语分享中发挥多重传播价值。
参考文献:
[1]袁琳,韦晓.八桂生物多样 海陆各美其美[N].广西日报,2023-2-10(1).
[2]刘湘溶.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N].光明日报,2018-06-04(1).
作者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