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萧俊贤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书画家和教育家,以诗、书、画三绝闻名,被誉为“萧派”。他的绘画艺术风格多变,笔墨苍劲质朴,构图简练,兼具现代感,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创新精神;在书法方面,他学习颜真卿和苏轼,同时注重发展自己的独立风格,书法作品笔力遒劲,充满艺术内涵;他的诗文则多题画,融入禅宗哲学和禅修意境,展现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精神风貌。萧俊贤的诗书画艺术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馐。
[关 键 词] 萧俊贤;艺术风格;绘画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24年度课题“萧俊贤画学思想研究”(课题编号:XSP2023YSC027)。
一、引言
萧俊贤( 1865—1949),字厔泉,号铁夫,湖南衡阳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书画家、教育家。萧俊贤以诗、书、画三绝名重于世,其作品气势雄伟、气韵浑厚,被誉为“萧派”。当时著名的湘籍画家主要有冯臼、萧俊贤、齐白石三人,时称“冯萧齐”。他是晚清新式学校第一位传授中国画的教师,曾任国立北平艺专(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并代理艺专校长,之后还担任南京美专国画系主任,陈师曾、吕风子、姜丹书、张善孖等著名画家均出自其门下。
他是一位跨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杰出书画家和教育家,以其非凡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萧俊贤的诗书画艺术,通过对其作品的细致分析,揭示其艺术风格的独特之处和深厚内涵。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萧俊贤的艺术成就,还能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同时,研究萧俊贤的艺术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艺术的发展。
二、绘画艺术
(一)艺术风格多变
通过学习传统和个人创新,萧俊贤的绘画艺术风格不断地演变和发展。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他的绘画技巧变得更加娴熟,画面线条逐渐弱化,注重表现山水的厚重感。
萧俊贤早期在用墨上以渴笔干皴为主,王宸程式化的审美取向对他产生重要影响,“毛”“渴”“松”是其这一时期的画面特点。从早期作品《陆游诗意图》中可以看出萧俊贤学习传统取得的成果,在临习董其昌作品的过程中吸收了其“潇洒生动”的优点。在中期,他的笔墨特点转变为灵活多变的水墨表现方式,干湿互用,以焦墨渴笔为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苍劲浑厚的用墨特征。萧俊贤临仿明代吴门画派,对于其这一时期笔墨特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松壑横云图》以简练浑厚、苍劲浑厚的笔墨表现出温和的气息,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显现出高闲清旷之妙。
萧俊贤不断研究前人的笔墨运用,吸取前人的技法和创作经验,对其个人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用笔特点经历了从早期的精工严谨到后来的大笔皴擦,再到晚期的皴擦、点染结合,虽然笔法不断变化,但以擦笔居多。这种笔法的运用,使他的作品更多地呈现出统一性和联系性,体现了艺术家鲜明的个人特点。在整体上,萧俊贤的画风不断地发展演变,鲜活的画面效果和不断演化的画面风格展现出了他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二)用笔苍劲质朴
书画同源,二者有着密切的关联并相互影响。萧俊贤在书画中用笔老辣、遒劲,体现了他深厚的功力和技巧。萧俊贤擅长绘画和书法,并且在创作中将两者巧妙地融合。他主要研究颜真卿和苏轼的书法作品,同时还不忘发展自己的个人风格。在他的书法作品中,通过精湛的用笔和字体的巧妙运用,表达出强烈的生命力;而在其绘画中,绘画的艺术张力和独特韵味也源自他老辣的用笔与遒劲的笔触。
书法的熏陶对萧俊贤绘画用笔风格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他绘画中苍劲质朴的特点,是其用笔的重要特征。他通过用笔的力度、速度和线条粗细的灵活变化,得以展现强烈的个人特征和艺术风格,给他的作品带来了独特的气质和韵味。
(三)严谨的作画态度
从中晚期作品来看,萧俊贤的绘画基本功扎实,技法精湛,他的山水画几乎没有潦草之作,说明他对于绘画态度严谨、精益求精。他对笔墨、构图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通过反复练习和修改,力求每一笔都准确到位,使画面耐看而精到。无论是细腻的写实作品还是写意的表现,他都精雕细琢,刻画得惟妙惟肖。他对于绘画有着严格的要求,对艺术的追求有很高的标准。他巧妙地布局、用墨,以保证画面的整体与节奏,使作品呈现出统一、和谐的视觉效果。他对待每一幅作品都是严谨的,不断反复修改和完善,直至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这种认真的作画态度以及对绘画严谨的追求,都说明了他对艺术的执着和敬业,这是一个艺术家的重要品质。
(四)画面具有现代感
萧俊贤的作品中融入了西画因素和现代性,这是他作品的重要特征。
西画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法与表现、构图与章法两个方面。在绘画技法和表现手法上,他受西画因素的影响显著,借鉴了西方绘画的用笔方法、色彩运用等技巧,使作品呈现出更立体、更写实的效果。例如《衡阳旧居图》(见图1)、《溪山访道图》中的山石主要采用渴笔进行绘制,放弃了毛笔的弹性,弱化了毛笔的提按顿挫,取而代之的是均匀用力、整齐的用笔特征,显现出受到西方素描的影响;在构图与章法上,他吸收了国外画面构成的方法,使画面更具有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这种方式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气质。由于他在学校任教的经历,接触到西方的很多构图知识,使他对西方艺术有一定程度的吸收,也使他极为重视画面物体的位置经营。
追求现代感与创新主要体现在重新解读传统、注重写生与自然体悟两个方面。在重新解读传统上,他对传统语言的形式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表达,使国画的画面呈现出与当时时代背景相契合的现代感。例如《竹石芭蕉图轴》就具有某种符号与抽象的意味,墨石形象简括,用笔写意,笔简意深。这种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创新性的表现方式更符合当时观众的审美需求,在注重写生与自然体悟上,他既重视师法造化,也注重写生的作用。他通过对南北各地真山实景的观赏,以及对古人师法自然之路的感受体悟,不仅能够更好地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理解,还能够丰富自己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语言。这种注重写生和自然体悟的做法使他的作品更加生动和真实。
三、书法艺术
(一)深厚的书法功底
萧俊贤自幼年起,便对书法艺术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与天赋,他勤奋好学,广泛涉猎古代书法名家之作,通过对“二王”、颜真卿等大家的研习,在学习传统的过程中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美术史家俞剑华评价其书法“凝练厚劲,介于颜真卿与苏轼之间”,中肯地评价了萧俊贤书法艺术的成就,也很好地说明了他对传统书法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创新发展。
(二)独特的书法风格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萧俊贤通过学习前人并积极寻找个人语言,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行草展现出一种随意、粗放、苍郁的美感,这种风格不同于王羲之书法的飘逸俊美,也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碑书。萧俊贤的用笔老辣遒劲有力,体现了深厚的功力和对个人语言的探索。在创作中,他注重笔墨的韵味和气势,通过简练的笔画表达出深刻的意境和艺术修养。在《行书七言联》中,凝练的笔墨体现出厚重的艺术感染力,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更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三)书法言论的深刻内涵
萧俊贤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个深刻的思想者。通过其留下的一些书法言论如“晋宋人书但以风流胜,不为无法”和“以平原《争座位帖》求苏、米,方知其变。宋人无不写《争座位帖》也”,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书法理解的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书法艺术在具备深厚功底的同时还要具有强烈的个情感人表达。通过这些观点,我们可以感受到萧俊贤对艺术更高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些思想成为后世书法家的宝贵财富,给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激励了创作者的激情。
四、书画艺术的融合与影响
(一)技法融合
萧俊贤在书画艺术领域的技法融合展现了其具备非凡的个人创作能力。他以书入画,各种书法用笔融入画中,如侧锋、中锋用笔,画面中书画巧妙地融为一体。在《松壑横云图》中,他运用书法的用笔勾勒山石轮廓,使画面兼具书法的厚重与绘画的灵动,实现了书画技法的完美融合。
此外,萧俊贤也在书画艺术的结合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通过运用书法的布局与章法精心安排画面的疏密、聚散与虚实关系,强化了画面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运用这种技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理念,还需要具备深厚的传统功底。
(二)理论融合
萧俊贤在传统绘画的理论基础上,积极吸收新的知识体系,不墨守成规,通过对西方绘画的研究,将西画中的理论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在绘画理论上,他强调“师法自然”与“写意精神”的结合,强调艺术家在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在书法理论上,他强调“笔墨”与“意境”的统一,在学习传统笔墨的前提下应该突出书法的意境与表现力。
(二)对后世的影响
萧俊贤的艺术成就和主张对后世的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强调传统功底的同时又提出了个人绘画语言的创新。同时,他将中西结合,创作出具有个人特点的画面语言,这是艺术创作者应具备的优良品质,在现在看来仍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作为一名教育者,他将自己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培养了大量的学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结束语
萧俊贤在书画艺术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他在学习传统的同时努力创新,吸纳了新的知识体系,创造出独具个人特色的艺术面貌。对于今天的艺术工作者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守正创新精神的体现。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不仅是艺术家创作的理念,更是每个行业都应该具备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申雄平.萧俊贤年谱[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280.
[2]张杰.一个被时代逐渐遗忘的人:萧俊贤先生之缅忆[J].明日风尚,2017(10):281.
[3]陈叙良.萧俊贤的花鸟画艺术(上)[J].文物天地,2018(4):62-69.
[4]袁金荣.从《萧俊贤年谱》看萧俊贤与中国清末民初美术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24):118.
[5]郎绍君.大画师萧俊贤[J].中国文化,2013(1):90-103.
[6]北京画院.大匠之门25[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0.
[7]陈立果.萧俊贤山水画风格形成研究:以长沙博物馆藏作品为例[J].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8(1):539-545,27-28.
作者单位: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美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