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由引导人民》是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一幅著名油画,画中的女性形象是这幅作品的焦点和象征,她代表着自由、勇气和革命的精神。采用视觉艺术符号学的研究方法,从作者、语境、作品及观者四个维度对《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作品中女性的身份和视觉形式进行解读,挖掘其所暗含的社会思潮。
[关 键 词]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自由女神;视觉艺术符号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一般性教学改革创新立项项目“综合材料教学中对传统材料的转化与拓展”(项目编号:J20231112)的阶段性成果。
《自由引导人民》是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这幅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性和深刻的寓意性,成为法国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画面中的女性形象美丽、健康且坚毅,多次被印制在国家的印章、邮票与钱币上,对法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视觉文化研究这一新兴的学科领域起源于西方,并逐渐在当代学术界崭露头角,为图像符号的阐释增加了新的维度。20世纪中期,深耕语言研究的符号学开始了“视觉转向”,其“将作为方法论的符号学转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思路[1]249在视觉艺术研究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蕴意结构”学说[1]245在视觉符号研究中脱颖而出,为视觉符号研究提供了独特的理论框架。视觉符号的“蕴意结构”由四个维度组成:作者之维、语境之维、作品之维和读者之维,为深入剖析视觉艺术作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创作主体维度
视觉艺术符号学强调作者的重要性,反对罗兰·巴特等形式主义学者关于“作者已死”的论述,肯定作者对艺术创作的重要编码意义。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流派重视表达创作者内心的情感,强调主观意识,因此从作者的维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解读是有必要的。在本节中,将重点关注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提出的决定艺术家创作的三个关键因素:种族、环境和时代。其中,种族是“内部主源”,环境是“外部压力”,时代是“后天动量”。通过对德拉克洛瓦的种族、生存环境以及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探究《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与作者时代背景的关联,从而解读作者对该女性形象的编码。
(一)民族性
1.法兰西民族的浪漫特性
所谓种族,指天生的和遗传的那些倾向,这些倾向因民族的不同而不同。艺术的“民族性”指艺术发展过程中受到种族和民族影响产生的相似性。1798年,德拉克洛瓦出生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城镇。19世纪的巴黎已经是世界文化的中心,是一切贵族风尚和时髦文化的发源地。“法国天性,是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它既迷恋抽象,又深切关心真实;它注重实际,却又能迅速发挥大胆的创造精神……这一法兰西的天性,在六百年间绵亘不绝,生气勃勃。这一天性挣脱一切羁绊,随心所欲,同大自然频繁不断地接触,终于发现了自己!”[2]
法兰西人往往以自己拥有高卢人坦诚热情、善于装饰的特性而自豪,也因此造就了法国人卓越的艺术品位,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充分展现了法兰西人民对装饰艺术的热爱。例如,在《自由引导人民》中,女性形象的设计遵循了古希腊雕塑的经典比例和装饰性,以米黄色的长裙展现出古典美感与庄重尊贵。画面中的女性右手举着三色旗,象征国家尊严与自由;左手持装有刺刀的燧石火枪,寓意力量与保护。这些装饰性的元素在德拉克洛瓦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出现,艺术作品呈现的装饰性特点显然受到了种族因素的影响。
2.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自由、平等、博爱在法兰西民族有极深的思想渊源。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思想得到发展。在启蒙运动之前,欧洲就有“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说”。到了18世纪的启蒙运动,法国的思想家将“自由、平等”的意识进一步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德拉克洛瓦深受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影响。据大仲马回忆,德拉克洛瓦亲历了七月革命的壮观场面,对此战役产生了深刻的恐惧,这一心境在他的私人书信中有所体现。1830年10月,德拉克洛瓦在给其兄长的信中写道:“多亏了工作,我的怒气一点点消失。我承担了一个现代主题,一个街垒,虽然我可能没有为国家而战,至少我可以为她画画,这使得我心情愉快。”[3]32可见,德拉克洛瓦在画面中表达了对平等和自由的盼望与寄托。
此外,对于一些艺术道德感较高的评论家,会将这位女性角色当成是“不正当行业从事者”,因为其与传统审美中的典型形象大相径庭,并且不应该出现在作品中领导着先进男性进行革命。但德拉克洛瓦仍将女性描绘成斗志昂扬的、进取的引领者,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是七月革命的女性参与者将德拉克洛瓦自由与平等的思想激发了出来。
(二)环境性
1.自然环境
丹纳将环境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种因素对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均具有重要影响。德拉克洛瓦的出生地巴黎是法国的首都,它位于北法平原中央部分的巴黎平地上,塞纳河从东南流向西北横贯北法平原,巴黎就位于河的两岸。优越的地理环境不仅使巴黎处于世界的核心位置,成为贸易中心,而且培养了巴黎浓厚的艺术氛围,使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聚集在这里。德拉克洛瓦在日记中写道:“大海,是暗暗的蓝绿色,像无花果那样的颜色。篱笆,顶部是黄色的,是因为栽种的那些竹子;底部则是绿色的,是因为那里有一些芦荟。”[3]77巴黎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德拉克洛瓦注重色彩的表现,他认真地观察色彩的变化。在《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中,德拉克洛瓦抛弃了传统古典主义的悲剧性色彩,转而通过细碎的笔触用红、黄、褐色进行表现,显示出丰富的冷暖变化。同时,画家又通过降低周围人物的纯度来突出画面中心的女性形象。在《萨达纳帕拉之死》这幅作品中,画家同样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拉低周围人物的明度,将画面上的女性突出出来,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由此可见,巴黎优越的自然环境培养了德拉克洛瓦对色彩的独特敏锐度,德拉克洛瓦从自然中汲取灵感,通过独特的色彩使女性人物呈现出引人注目的视觉效果,形成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2.社会环境
德拉克洛瓦生活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文化、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对德拉克洛瓦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政治氛围方面,19世纪的法国见证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法国人民对传统封建制度日渐厌倦,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充满渴望,从而推动了浪漫主义的兴起。
在生活与社交环境方面,德拉克洛瓦生活在一种艺术与革命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中。德拉克洛瓦的父亲查理·德拉克洛瓦是一名外交官,母亲维克多瓦尔·欧本是路易十五的宫廷雕刻师之女,德拉克洛瓦从小受到革命与艺术的熏陶。不幸的是他从小失去双亲,以至于他居住在表妹家里。当时表妹的母亲因曾冒着危险帮助丈夫逃跑而成为巴黎传诵一时的英雄,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埋在德拉克洛瓦的记忆里。因此,可以推测《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成为领导者的画面安排或许也受到了表妹母亲的启发。值得关注的是,德拉克洛瓦由于双亲离世而变得敏感,其贵族身份使他担忧遭受怀疑和欺诈,因此他常常借助富有梦幻色彩且充满激情的艺术作品以掩饰内心的敏感。例如,在《自由引导人民》和《萨达纳帕拉之死》中,人物散落在画面四处,整个画面充满了混乱感,体现了其内心的不平静。
1815年,德拉克洛瓦通过舅舅亨利·法兰西斯·莱什奈的引荐,得以进入葛兰画室进行学习。在此期间,与同学伯宁顿、保罗·于埃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几人共同探讨绘画技艺,从而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此外,他还与浪漫主义先驱画家籍里柯相识,并深受其艺术观念的影响。籍里柯的反叛精神与绘画手法深深地影响了德拉克洛瓦。“画中所显示出的戏剧性的结构、鲜明的色调以及那种不受习惯约束的动作姿势,使德拉克洛瓦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去创作这样的作品。”[3]85德拉克洛瓦受到籍里柯的启发,一方面,他放弃传统题材转而从文学与现实中汲取灵感,可以推测《自由引导人民》中女性形象的灵感来源是现实人物的造型。另一方面,他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站立姿势而描绘为当时罕见的前进状态,可见籍里柯对其的影响巨大。
(三)时代性
1.政治
《自由引导人民》创作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时期,这时法国复辟的波旁王朝推行的封建专制制度引起了法国人民的不满,法国社会已走向崩溃的边缘。1830年7月26日,查理十世颁布了反动法令,这一法令要求解散议会、禁止集会、限制出版自由、取缔反政府报刊、实行对大土地所有者有利的新选举法。在反动法令的刺激下,法国人民全体激愤,纷纷拿起武器,赶走了国王查理十世,举起了代表自由与民主的三色旗。大卫·平克内指出:“在巴黎街道上浴血战斗的武装群众,绝大多数是手工业者和熟练工人。”然而在革命中,群众死伤惨重,最终七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
德拉克洛瓦虽然没有参加革命,但他的工作室距离街垒战发生的地点非常近,他目睹了这场残酷血腥的战斗,且洞察到了这场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德拉克洛瓦拿起画笔,将这场战争描绘下来,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使自己也加入了战斗。画面中头戴黑色高帽、身穿黑色礼服的形象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同时也是德拉克洛瓦本人的象征,别有深意。与农民、知识分子、无产阶级等形象坚定的面容不同,资产阶级人物形象的面部似乎充满了冷静和犹豫,这似乎也暗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坚定性。
2.经济
波旁王朝国王查理十世的经济政策倾向于维护旧贵族与教会的权益,而非致力于推动工业与商业的繁荣。这导致法国经济结构相对僵化、工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与一些邻国如英国等国家相比。同时,查理十世颁布的《盗窃圣物治罪法》和赔偿亡命者的法令,引起了人民广泛的不满,这些政策不仅强化了天主教在国家的地位,而且加剧了社会矛盾。在七月革命之后,法国经济逐渐走向了新的方向。新政府推动了一些改革,尽管这些改革步伐缓慢,但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法国的工业生产开始逐步增加,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逐渐取代了旧的封建经济关系。
3.文化
受18世纪启蒙运动进步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中“乌托邦”建设理想的影响,自由、民主、博爱等先进思想对德拉克洛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法国浪漫主义运动中,浪漫主义绘画的出现时间稍晚于浪漫主义文学且深受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浪漫主义者抵制古典主义文学,提倡自由与个性。深入了解浪漫主义画家的阅读习惯,不难看出其在选择书籍时,往往喜欢阅读违背古典教条、社会规则的书目。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等文学家深受浪漫主义画家的喜爱。除受文学思想影响外,法国大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对德拉克洛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中,无论是艺术作品《自由引导人民》还是文学作品如《德拉克洛瓦书信集》,其中都大量涉及对战争、君主专制的厌恶。《自由引导人民》无疑是德拉克洛瓦的巅峰之作,既是法国文化的象征,也是爱国主义的永恒象征。
基于作者之维对《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剖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作者对于视觉符号创作的影响,充分证明了其“密码编制者”[4]206-212的身份。《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受法兰西民族的传统与地理位置影响,而且与德拉克洛瓦本人的家庭、社交关系密不可分,更离不开法国当时的政治与经济状况。这一女性形象反映了作者的观念与意识形态,更是时代与艺术结合的完美典范。
二、创作语境维度
美国文学理论家唐纳德·基希在其著作《语境批评》中将所有外围因素都纳入语境范畴,并强调在文本内部也存在语境特征。因此,在研究德拉克洛瓦的女性形象时,必须充分考虑并分析其所处语境,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女性形象的内涵与意义。本节通过《自由引导人民》中女性形象与画面图像语境、女性形象与社会语境两个方面分析其含义,由此探讨女性形象的身份认定。
(一)女性形象与画面图像语境:自由女神
如果将《自由引导人民》画面中的女性形象看作视觉文本,那么画面中的其他视觉形象则可以看作其含义的语境。德拉克洛瓦对画面中的人物形态与身份联系给予了详细的描绘,从而使我们对“自由女神”的身份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自由引导人民》描绘了战火笼罩下的一名年轻女子领导武装人员向前冲锋的场景,画面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在年轻女性的左边是一名双手都拿着枪的青年(见图1),他右脚向前踩在尸体上,高举右手,嘴里喊着“冲锋”的口号,有研究者认为他是青年维克多·雨果,代表着知识分子阶层。紧挨着年轻女性的右边,一名受伤并穿着蓝色上衣的工人(见图2)抬头望向自由女神手中的三色旗,仿佛向往着自由与和平,这是农民阶级的象征。紧挨着这名受伤工人的右边,是一位头戴高帽、身穿长礼服的男性,可以推测其身份为资产阶级的代表,这也是作者自己的形象(见图3)。年轻女人的最右边,是一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男性(见图4),他右手举着弯刀,并将背包斜挎在身上,腰间别着一支手枪,是工人阶级的象征。画面的背景是正在燃烧的巴黎圣母院,革命者的脚下堆满了尸体,画面中的人物围绕着中间的女性,营造出了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
画面中的年轻女性,右手高举的三色旗象征着自由、平等与博爱的精神,左手紧握长枪表示斗争。不同阶级的人物形象的目光与位置都围绕着年轻女性,可见这位女性具有领导力,结合女性当时并不高的地位却仍在画面中作为领导者的情景可以推测,年轻女性不仅仅是普通民众的缩影,还具有“神”的身份,代表各阶级在自由女神的引导下将走向胜利的美好愿景。
(二)女性形象与社会语境:“半人半神”
在18世纪的法国,女性的地位与价值并未得到认可。那么,德拉克洛瓦为什么会选择将女性形象作为斗争的领导者呢?仅仅是因为“神”的身份赋予女性领导权力吗?答案是否定的,本节试图通过对当时社会语境的解读探寻其他的可能性。
法国大革命之前,女性在法国社会中的地位较低,她们在政治场合没有发言权,只能依附于自己的丈夫,并且通常不被允许在外面工作。尽管女性遭受这样的待遇,但她们对革命仍然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加入反对封建的战争中。因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并开始走向公共领域,同时成立了妇女俱乐部,女性有了参与政治、表达自己诉求的途径。但是革命之后,法国的女性又被剥夺了向往平等的权利,妇女俱乐部等也多被镇压或解散。“1793年12月31日,国民公会又发布补充法令:妇女只有在丈夫和孩子一起出席的情况下,才能参加社会活动。”[5]可见,在德拉克洛瓦所处的时代,女性并不具备领导权甚至连基本的权利都很难获得。
倘若将法国18世纪女性的真实地位与《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二者存在很大的差别。艺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般将女人与神结合,起到象征理想的作用,真正的女性会被作为“寓言”的形式出现。这种寓言式的女性形象一般由男性创造,并非真正的女性榜样,而是适用于男性政权。这是因为政治形象的“女性”实际上有助于将妇女排除在参与政治和公共领域之外,将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共和主义价值定义为“男性”,因此适用于男性。[4]170这些女性形象通常采用“玛丽安娜类”代表共和国以及“自由”,女性一般被以哲学式、抽象式的方式进行描绘。
综上,德拉克洛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将《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成一个主动战斗的形象,突破以往静止的状态,在寓言性形象中注入了真实情感,因此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是“半人半神”的。在语境的维度中,通过深入解析《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与图像语境的关联,以及女性形象与当时社会语境的相互影响,我们能够明确认识到,一方面,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承载着“女神”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德拉克洛瓦成功地在“神”的形象中融入了人的特质,打破了传统的女神静止典雅的塑造模式,赋予了“女神”勇敢斗争的形象特征。
三、作品本体维度:视觉形象的符码塑造
从语境之维对《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身份认定后,进一步分析其形象塑造对于我们解码女性形象有着重要价值。20世纪70年代,彼德·福勒重新从精神分析角度研究艺术作品的视觉形式问题,把作品连接到语境、作者、读者,并通过具体案例来探讨。按照视觉艺术符号学的理解从作品本身出发来具体分析,艺术图像是一种密码形式[3]206-212。本节通过女性形象的面部形象与姿势的塑造,探究女性形象符码塑造的深层原因。
(一)女性形象面部符码阐释
在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德布罗意公主》(见图5)中,女性被塑造为柔和、优雅的形象,面部呈现出红润之状。反观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自由女神的面部呈现苍白之色,阴影部分则采用绿色进行描绘,仿佛是身体虚弱所致。但该女性的臂膀与身躯被描绘得很健壮,甚至可以看到高举右臂的肌肉,可见不是由身体问题引起。那么,面部苍白状态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从德拉克洛瓦的时代语境来看,大多数浪漫主义艺术家都患有“浪漫主义病”。“浪漫主义病”是指这些画家大多对现实生活感到厌倦,表现为厌世与消沉,希望通过抽烟、吸食毒品标新立异。德拉克洛瓦也不例外,据《德拉克洛瓦关键词》中记载:“1820年,德拉克洛瓦曾感染上结核病。”[6]德拉克洛瓦在其许多作品中都描绘了病态且苍白的面部,比如其在1840年创作的《自画像》(见图6)中,他将自己的面部描绘得很苍白,呈现出了忧郁、感伤的气质。
戈蒂耶曾回忆道:“当时,在浪漫派这些人里,以苍白、灰暗、发绿为时尚,如果可能,最好脸色像死亡的人。”[7]浪漫主义以“苍白”“发绿”为时尚,可能是以下原因: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中,“红脸”和“白脸”有不同的寓意,“红脸”是资产阶级派的象征,“白脸”则是浪漫主义派的象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白脸”代表着出生于社会上层,农民阶级需要时常劳作而使皮肤发红发黑,从米勒所描绘的《拾穗者》就可以看出当时农民阶级的真实形象。正如柏林在《浪漫主义的根源》中形容:“浪漫”是疾病的,“古典”才是健康的。
由此可以看出,德拉克洛瓦在《自由引导人民》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面部呈现苍白、阴影发绿的状态深受当时社会语境的影响。这样的形象塑造既将女性形象很好地与画面中的其他阶级进行了区分,又体现出了德拉克洛瓦浪漫主义派别的艺术立场。
(二)女性肢体动态符码阐释
“自由女神”作为法国的象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肢体动态符码进行阐释,需将女性形象置入“自由女神”的语境,了解“自由女神”艺术形象的渊源,从而解码其肢体动态蕴含的意义与德拉克洛瓦的创新精神。
西方女神观念指的是由男权文化创造出来的所谓的保护盾,以此来抵御任何可能给女性身体或是精神带来的伤害。因此,女性就被罩上纯洁与完美的神秘光辉,当成女神来对待。[8]自由女神的首次形象塑造源于安托万-让·格罗所创作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寓言》。在格罗创作的画作中,画面中央的玛丽安娜保持着宁静的姿态,双眼平和地注视前方,她的右手轻倚于长矛上,矛尖上佩戴着一顶红色的弗吉尼亚帽,象征着法国的自由与解放。与此同时,自由女神的左手握着一束环绕斧头的棍棒,寓意着政府所拥有的权威。这一时期的自由女神平静温和,肢体并未有大的浮动,是根据当时温和派自由主义者的意识形态为摆脱暴力而创造的。
1793年出现在法国日历上的玛丽安娜被认为是第二版自由女神形象(见图7),这一时期的玛丽安娜手中捧书侧坐在椅子上,象征自由的弗吉尼亚帽子从长矛上转移到了玛丽安娜的头上。一旁的小天使拿着笔一边记录一边看着玛丽安娜,画面和谐宁静。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玛丽安娜被塑造成了一个正在汲取知识的温和母亲形象,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1804年拿破仑成为皇帝后,“圣女贞德”的形象代替了“玛丽安娜”,著名的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曾绘制过《圣女贞德》(见图8)。在安格尔的自由女神形象中,少女贞德站在画面的中心,左手扶在木箱上,右手持有红色旗帜。安格尔将以往玛丽安娜的长发换为短发,身穿银色铠甲,面容坚毅,威风凛凛。这三个时期的“自由女神”虽然形象塑造得不尽相同,但其目光凝视、姿势静止站立或侧坐的塑造如出一辙。
18世纪著名思想家歌德提出了“象征”与“寓意”两种写作方式,他认为古典主义是“在特征中显出一般”,即从客观世界出发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真理。浪漫主义则是“为一般而找特殊”,即以完全主观的方式运用寓意的手法去写作。因此,在象征中,世界呈现为一种理想状态。象征的艺术手法是以神话方式来塑造自己所信仰的形象;寓言则是为了阐释理念,属于道德伦理方式。[9]将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神形象与前三代女神形象对比时,不难发现德拉克洛瓦的创新意识。前三代自由女神形象中,不论是玛丽安娜还是圣女贞德,均是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方式描绘,女神的姿势保持静止,眼神平静,体现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是歌德提及的象征的艺术手法。而在《自由引导人民》女神形象的塑造中,德拉克洛瓦抛弃了以往那种呆板、平静的女神形象,是以一种充满激情的方式塑造,这是寓言的艺术手法。
首先,在动作上,自由女神由静止的坐或站表现为向前行进。在当时,将自由女神描绘为前进的动态形象是具有争议的,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行走的方式会让观看者感到威胁。
其次,在服装处理上,德拉克洛瓦将古典主义华美繁复的衣褶遗弃,转变为简单的衣纹处理和明暗塑造,相比于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作品《授予圣彼得以天国的钥匙的耶稣基督》中的服装处理,德拉克洛瓦就显得没有那么清晰、繁复,创新性地将自由女神黄色长裙的左侧笼罩在模糊的阴影中。这一点在德拉克洛瓦的其他作品中更明显,如其在1838年所创作的《巴比伦囚禁》(见图9)中,几乎摒弃了衣褶的穿插关系,将明暗面的服装塑造进行了模糊化的处理。从这一点出发,可以看到德拉克洛瓦的现代性,这也为印象派之父——马奈的人物塑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深入研究《自由引导人民》中女性形象的符码设计,可以体会到德拉克洛瓦的创新精神和现代性特征。用符号学的观点来看,面部形象与女性肢体动态就是艺术家所创造的符码,结合语境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自由女神”塑造所体现的艺术立场和创新意识,以及德拉克洛瓦对现代艺术发展的贡献。
四、创作观者维度
“美学,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之间的关系,从没有将观者纳入思考之中,观者的关系建构了艺术史。”奥地利艺术史家李格尔在一段手稿边注中写下这段有关观者最初的话语。在文本阐释的空间里,读者之维与其他三个阐释维度相似,其内容不仅阐释读者与文本的关系,还阐释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语境的关系。本节将运用米克·巴尔的理论,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究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女性形象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思潮与女性主义思潮。
(一)“框架”“装框”“换框”
米克·巴尔认为“解读”是一种批评和诠释的工具,它“意欲让读者参与这样的讨论:关于‘艺术’这码事,涉及其常规与习俗,以及讨论与看待艺术的传统,涉及如何通过‘解读’的概念来让艺术变得复杂而有意义”[10]。巴尔理论中的“框架”“装框”“换框”概念,构建了读者之维的阐释。所谓“框架”,涉及艺术作品的“前文本”问题,指读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预设框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创作于1830年,记录的是七月革命中法国民众为推翻波旁王朝进行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因此,对此画“前文本”了解的人一般会把画面中心的女性理解为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女神,这属于读者的被动解读。
然而,就本文中提到的“读者之维”而言,更注重读者的主动解读,这就涉及巴尔理论中的“装框”概念。“装框”是指观众通过先前的经验、反思等一系列解读而自己创造的不同于前文本的框架。当不同知识结构背景的观众去解读《自由引导人民》时,会产生各自的“框架”,本节通过女权运动思潮的“框架”对《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解读,从社会学的全新视角分析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进一步理解19世纪社会思潮中的女权运动。
(二)女性形象中女权运动的社会思潮
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权观念开始,欧美国家的妇女就在为争取应有的权利进行抗争。启蒙运动以来,一些女性主张男女平等,要求解放女性思想。1791年,法国女作家高尔日发表《妇女权利宣言》,她认为“妇女权利是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11]。工业革命之后,女性得以涉足工厂劳动领域。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女性逐渐融入政治社团,涉足政治生活。浪漫主义运动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德拉克洛瓦作为法国浪漫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不难发现其作品中包含着宣扬女性平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激情。
在《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中,女性形象鲜艳的色彩、位于中心的位置营造不仅暗示了革命的进步,更表明女性在这一刻得到了解放,女性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由此可见,当置于女权运动思潮的“框架”下女性形象不再是仅具有神性的自由女神,而是追求女性平等与解放的普通民众。得益于女性改革运动的热情,女权运动得以持续发展,进而促使女性地位逐步提升。因此不难看出,这幅画中女性形象下隐藏的是女性积极参加战争、逐渐走向政治化并要求权利平等的社会思潮。
五、结束语
通过对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多维度解读可以发现,这一形象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经历与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创造性的艺术符码的巧妙设计。从视觉艺术符号学的视角对《自由引导人民》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个案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这种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德拉克洛瓦艺术创作特征的研究,同时揭示艺术与多维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对德拉克洛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可以加深对19世纪前后社会思潮中关于女权运动的了解,激发对性别平等、女性赋权和社会正义等当代议题的深入思考,并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段炼.视觉文化:从艺术史到当代艺术的符号学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
[2][法]奥古斯特·罗丹.法国大教堂[M].啸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107,180-181.
[3][法]欧仁·德拉克洛瓦.艺术引导人生:德拉克洛瓦的私人日记[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4]段炼.视觉文化与视觉艺术符号学:艺术史研究的新视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
[5]裔昭印.西方妇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50-163.
[6]子衡.德拉克洛瓦关键词[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119.
[7][法]泰奥菲尔·戈蒂耶.浪漫主义回忆[M].赵克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22.
[8]覃曦.福克纳短篇小说《干旱的九月》的意象分析[J].文学评论,2009(6):17-18.
[9]郑娜.时代新寓言:图像学视角下《自由引导人民》中的自由女神像意义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20.
[10]米柯·鲍尔.解读艺术的符号学方法[J].褚素红,段炼,译.美术观察,2013(10):121-128.
[11]郭华榕.法国《妇女权利宣言》的重要历史价值[J].史学月刊,1993(4):93-99.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