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探究及发展对策建议

2024-08-27 00:00:00杨向玥李尧远赵振铎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8期

摘要: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有效激活农业活力、挖掘庞大的市场需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本文从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收入与消费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了17个二级指标,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除西藏),采用改进的熵权法、基尼系数测算30个省和四大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内差异程度,并进一步使用Kernel核密度估计、Markov链分析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演变格局与转移概率。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空间差异,且存在明显的阶梯式差异,区域间差异是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此外,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相邻区域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存在区域间的马太效应。由此,本文在全面认识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演变格局 区域差异 政策优化建议

一、引言

自我国2015年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后,对于生产力的评价纬度的研究开始日益丰富,特别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质的提升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正式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但新质生产力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当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聚焦农业领域,数字时代的到来也对农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变相加速催生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农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对保障国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农业作为传统产业、基础产业,在每次时代变革中都要体现出相对应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学术界关于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将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进行比较,发现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就在于科技创新,核心就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二是聚焦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从劳动者、劳动工具及劳动对象三个角度分别剖析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然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不平衡、农业人才短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如何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如何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的全面振兴。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展开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四大经济板块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呈现出怎样的格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进过程以及转移概率和规律是什么?各大经济板块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异贡献率的大小以及主要来源是什么?从而针对性地对各大板块提出发展对策建议,这对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全国范围内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指标构建与熵权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提出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为: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对农业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阐述,总结了前人相关研究结果,在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选取了2012—2021年30个省(除西藏、港澳台)为样本,从生产力的三要素出发构建一级指标,并新增收入与消费为第四个维度以更好地体现民生水平,具体下设的17个二级指标紧扣新质生产力关键提升点中提到的信息化、网联化、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高效化,由此来构建我国30个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评级体系。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各省份的统计年鉴、农业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部分缺失数据通过线性插值法补齐。为了避免指标权重受到主观性的影响,本文采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

其中为第i年的第j项指标的比重;为指标j的熵值;为差异性系数;为熵值法计算出的权重;m为研究对象个数;n为指标数。

(二)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

本文采用Dagum基尼系数其分解方法,将总体基尼系数(G)分解为区域内差异(Gw)、区域间差异(Gnb)、超变密度(Gt)三部分,分析中国各省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

(三)Kernel核密度估计

其中,K(·)表示核密度函数,由于不同的核密度函数对于估计结果的影响不大,本文中采用了最常见的高斯核函数描述y邻域内所有样本点所占的权重,h代表核密度估计的窗宽,本文采用Silverman(1986)提出的最优窗宽选择方法确定窗宽,以达到精确度和样本数的最优临界值。

三、实证结果

(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测度结果

在全国层面,从2012年至2021年中国各省份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普遍呈现出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相对领先。中部地区的省份在这十年间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同样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从0.0363%(河南)到0.0761%(湖北)不等。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然而数据表明这些地区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在这十年间也有所增长,年均增长率从0.0494%(内蒙古)到0.0833%(宁夏)不等。东北部地区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新质生产力也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介于0.0517%到0.0583%之间。

(二)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空间差异与来源分解

1.各区域内新质生产力的差异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整体的基尼系数不高,在样本期内平均值为0.123,除2014年至2018年间中部和西部地区有较为明显的波动外,其余地区均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分区域来看,除2016年及2018年全国整体基尼系数略低于东部地区之外,其余年份全国整体基尼系数基本与东部地区保持一致,这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内的差异贡献度较高,西部样本期内的基尼系数平均水平为0.05,为各区域最小。从时间维度来看,2016年后,东部地区内农业新质生产力差异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缩小趋势,但在2017年后又有回弹趋势,这说明相关政策保持效果不太理想。中部地区在2016年也出现了相较于其他年份基尼系数下降幅度高的现象,这表明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会使得区域内部的差距不断拉大。西部地区整体的波动幅度较大,2016年及2017年最为明显,说明该地区机械化调节作用低。东北部地区在样本期内呈现稳定下降趋势。

2.各区域间新质生产力的差异

从平均水平来看,东-东北之间的差距最大,为0.16,西-中之间的差距最小,为0.08。2012年至2014年各地域之间的差距都处于上升趋势,2014年后开始稳定下降,并且东-东北之间的差距处于最高,东北部地区农业经营主体总体发展情况较好,也初步形成了集群发展态势,产业化农业有一定的规模,农民收入逐年提高,但在新型农业化方面仍存在着发展动力不足、土地流转困难、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成本较大、不能很好地激发产品附加值。

3.新质生产力总体差异及分解

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区域内基尼系数总体水平低,变化幅度不大,在2014年达到峰值0.035,之后逐年回落到0.028,其贡献率也相对应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就表明我国各区域内部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不大,不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区域间差异贡献值在样本期的每一年中都高于区域内差异贡献值,这说明我国在缩小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差异时要重点平衡各大区域板块的均衡。区域间超变密度的贡献值和相对贡献率在样本时期内均呈现波浪式下降趋势,在样本期内,贡献值峰值为0.039,谷值为0.028,贡献率峰值为32.68%,谷值为23.17%,这说明我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差异次要来源于超变密度,即不同区域交叉重叠问题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造成重要影响。

/59oowCSByG51tAhCSii0zFrZofLBmYhVBdybwu0+Vw=

(三)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演进过程

为了更精确地识别出区域之间相对差异的变化轨迹,刻画各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进一步通过观察密度曲线的各方面特征来探究各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动态演进规律。

从分布位置来看,东、中、西部的曲线都呈现出整体左移的趋势,说明我国这些区域省份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都在稳步提升,但东北地区的曲线出现了右移的趋势,这表明我国东北区域整体的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有所下降。

从主峰分布形态来看,中部和东北部的主峰都呈现出高度下降,宽度变大的趋势,这表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和东北部区域内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的离散程度增加。西部地区的主峰呈现出高度上升,宽度变小的趋势,这表明该区域内新质生产力的绝对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东部地区的变化不显著。

从曲线的分布延展性来看,各地区的曲线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右拖尾现象,即区域内存在部分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显著高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省份,并且该现象由东向西逐渐显著,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现阶段存在“强省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模式,但在东部地区,“多点开花”发展模式更为广泛。东、中、西部地区曲线分布延展的收敛性较差,这表明区域内极端值与平均值的差距并未缩小。

从波峰数目上来看,东部、中部、西部多峰形态明显,说明多极分化现象显著,东北部地区的多峰出现在样本初期,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区域内的两极分化特征在整体上逐渐变弱,区域内的差异化程度不断降低。

(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转移方向和概率

在核密度估计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四分位法将新质生产力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1型、2型、3型和4型,进一步运用Markov链对我国区域之间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的转移方向和概率做出分析。

据分析发现,若与2型省份相邻,则本省由3型向4型转移的概率高于传统马尔可夫矩阵的结果,若与3型省份相邻,则本省由3型向4型转移的概率低于传统马尔可夫矩阵的结果,这表明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会影响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当与2型省份相邻时,1型向2型转变的概率为26.3%,2型向3型转变的概率为38.1%,3型向4型转变的概率为35.3%;当与3型省份相邻时,1型向2型转变的概率为34.8%,2型向3型转变的概率为24.2%,3型向4型转变的概率为15.8%。这表明与水平越高的省份相邻,则本省低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会增加,但高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也会减少。当与1型省份相邻时,2型、4型维持自身状态的概率为71.4%、100%;与4型相邻时,2型、4型维持自身状态的概率为85.7%、80%,这不仅验证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相邻区域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并且也进一步验证了区域间的马太效应。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东部地区:利用优势,缩小内部差距

由三维核密度图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内的差异贡献率最高,虽有缩小趋势,但在政策保持方面效果不佳,基尼系数也显示东—东北两大板块之间的差异是地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在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地理位置下创新要素汇聚度高、新兴科技产业链建设完善、产品流通便利、市场需求旺盛,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涌入的外来农业产品冲击了本地自有的农业产品,工业化的迅速扩张使得耕地面积缩小,因此造成的土地资源稀缺的压力又会使得人们追求更易获得经济价值的生产方式,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闭环,年轻劳动力在各方优质就业机会的吸引下也开始从农业行业大量流失。因此,要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普及,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智慧农业人才;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在东部地区的试点工作,探索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农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准入度。

(二)中西部地区:分配资源,促进协同发展

由马尔可夫链和三维核密度图的结合分析结果来看,中西部地区各省的产业联系密集,协同发展效应更强,因此如何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和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就变得格外重要。首先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对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根据资源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其次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宏观指导,为西部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和支持,鼓励农业机械化发展,对于丘陵山区等机械化难度较大的地区积极提供购置补贴和项目支持。最后要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和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用水规划,加快进行水价制度的改革与水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实施差别化水价政策。

(三)东北部地区:优化结构,重燃农业活力

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农业活力的重燃是发展全国农业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一环。因此,首先要加大粮食安全保障,尤其是对黑土地等关键粮食生产区域实施有效保护措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防止土壤侵蚀,同时健全农业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其次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作物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改革,推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扩大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范围。最后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利用好本地的科研优势,对新认定的涉农国家实验室给予奖补,加强省级涉农科技创新基地动态管理,与重要院校战略合作,成立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推进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46-159.

[2]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27-145.

[3]曾立,谢鹏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出场语境、功能定位与实践进路[J].经济纵横,2023(12):29-37.

[4]石建勋,徐玲.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24(01):3-12.

[5]侯冠宇,张震宇,董劭伟.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农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4(01):69-76.

[6]王琴梅,杨军鸽.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52(06):61-72.

[7]罗必良,耿鹏鹏.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基本内核与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4(04):13-26.

[8]朱迪,叶林祥.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J/OL].统计与决策,2024:1-7.

[9]蒋永穆,薛蔚然.新质生产力理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框架与路径设计[J/OL].商业经济与管理,2024:1-12.

[10]罗必良,耿鹏鹏.农业新质生产力:理论脉络、基本内核与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024(04):13-26.

[11]王羽.新质生产力核心要素指标的思考——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指标分析与研究.阜阳市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03-20.

[12]任保平,豆渊博.数据、算力和算法结合反映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发展水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03):91-100.

[13]郭冠清.新发展理念生成逻辑及其对新发展格局的引领作用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1,42(04):19-25.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李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