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之下,我国“放管服”的改革步伐持续加快,住房公积金的“一网通办”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推进,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发展对于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提升服务水平、保障资金安全、增强风险防控的安全性以及推动管理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大力推动住房公积金服务和管理的发展,高度重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发展,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大力推动住房公积金服务和管理体系向现代化、高效化、便民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针对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展开探究,简述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9.23;F83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3-003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3.009
1"引言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住房公积金作为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全国住房公积金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34697.69亿元,比上年增长8.65%;提取额2656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4.34%,呈现良好的发展形势。目前,传统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应该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为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倡导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发展战略,并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将成为接下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保证住房公积金创新发展稳步运行的关键环节。
2"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署,各地区住房公积金计划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就,2018年,住房公积金系统积极开展了《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接口标准》和《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的“双贯标”工作,对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优化了各项信息的采集方式,规范了信息系统数据储存和分析标准,尽可能实现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充分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信息数据采集方面的优势,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供多元化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构建多种渠道相互交汇的网络和自助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如通过建立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自助服务终端等渠道拓宽服务渠道和业务办理范围;对接全国政务服务平台河北政务服务网、冀时办、廊坊市智慧城市平台,实现多部门业务互办、数据互通的办理模式;推行“互联网+商业银行”业务办理模式,打造住房公积金多元化的服务新方式。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服务发展模式,简化了业务流程,减少了运营成本,满足了多方面的需求,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为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第二,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为实现数据共享创造条件,有效推动住房公积金领域优质、高效发展。利用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信息优势,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与各大银行以及政府部门建立顺畅的信息交流机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很多城市缴存职工在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时无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可通过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平台的信息来调取客户的关联信息,真正地实现一站式办理和一次性办结,让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更省力、更省心,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第三,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优化了管理与服务流程,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为进一步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时间”的工作目标,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能够不断拓展相关业务,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其中单位业务全部实现线上办理,提取业务实现购房、租房、贷款、离职等所有高频服务事项的全流程网办,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范围之内,打造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业务模式。在贷款方面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线上对冲还贷、按月委托还贷、提前还款、提前结清等无纸化办公业务。开通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方便异地的缴存职工在统一的平台上办理跨省业务,解决了职工两地往返奔波的问题,异地贷款业务也打破了地域流转限制,缴存职工通过“亮码可办”,可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个人信息表》的实时查询和使用。
第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增强了档案管理的便利性和安全性。在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建立起虚拟数据库,将数量激增的业务数据和文书数据信息实现电子化管理,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完善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是档案和业务双向交互的信息平台,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也保证了原始档案的真实性,为档案的调阅和保存提供了方便,提升了整体的服务质量,此外有助于实现档案的长期保存和信息安全。通过采用数据加密、备份恢复等技术手段,可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同时,电子档案也可以避免因纸质档案老化、损坏等原因导致的信息丢失。
3"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距离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首先,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系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如在进行系统建设和平台开发时所用的服务器、数据库、操作平台以及业务流程都有所区别,难以推行全省统一数据格式,对整个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其次,住房公积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在规划、建设初期可能没有充分考虑住房公积金的后续发展方向,系统信息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如目前部分地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和发展的整体规划不科学,仅仅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什么流行就开发什么,上级部门要求什么就建设什么,缺乏全局性的思维,对系统未来的前景和规划没有清晰的认知,导致许多项目投入大量资金之后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后续跟进能力不足,系统连接性差,难以形成闭环的使用生命周期,很可能存在使用流程和模块均面临再造情况。再次,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还需要在创新金融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和发展。政府正在加强考核和监管,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以降低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后,在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程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需要采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向现代金融管理模式学习,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各类信息技术,打造出适应本单位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4"住房公积金行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4.1"缺乏信息化行业规范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规范化的组织和模式,这也是建立现代化管理模式的基础。大数据背景下,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必须实现规范化的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数据的规范化,也是整个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包括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硬件设备等。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和建设并不规范,根据住建部“双贯标”工作要求,实现了《住房公积金基础数据标准》和《接入住房公积金银行结算数据应用系统接口标准》的贯彻落实,但硬件设备建设目前仍是自建设备、自成体系,所采用的行业规范也不一致,这不仅影响了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进度,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及运转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2"信息化管理理念较落后
大数据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不仅仅是管理模式上的变革,更是理念的冲击,如何合理利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手段是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许多地方的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仍然以业务操作为主,缺乏全面信息化管理的视角。这些系统主要关注工作流程管理,而缺乏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如智能决策分析模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管理报表工具等,无法满足住房公积金信息系统对于未来风险管理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是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必争的关键资源,信息化管理人才既要熟悉管理知识和工作内容,又要懂得信息技术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的人才导致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没有形成科学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人员是从其他部门或其他岗位调动而来,专业化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也有待提升,不利于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4.3"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不健全
大数据时代,风险防控是各行各业都要注重的问题,一旦风险防控出现问题将会导致信息泄露等安全风险的发生。目前我国各地区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体系不够健全,还没有适应新时代复杂的发展形势。虽然各个部门都采取了多样化的防控技术和防控手段,但没有建立起整体的风险防控体系,整体的防控能力还比较薄弱。一方面,住房公积金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住房公积金提取数额和贷款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归集以及贷款业务形式导致住房公积金的收入和支出差异持续扩大,很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另一方面,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业务规范和反向操作风险,主要原因是住房公积金管理规范不够完善,内部操作流程不够科学,员工操作不规范,办理业务时在资料初审、资料录入、财务复核和领导审批等环节不够尽职尽责;在业务流程设计上存在缺陷,内部授权操作不够规范,致使风险凸显。
4.4"信息化数据共享程度不高
目前住房公积金部门的数据共享不到位,未建立完善的地方部门联动机制。随着我国各部门工作模式的不断完善,大数据信息共享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工具。住房公积金业务与社保、婚姻、死亡数据等息息相关,但是许多地方存在协调力度不足、对大数据不重视、数据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造成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工作推进困难。更重要的是,当前已完成数据共享部门的业务数据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共享数据只能作为参考数据,距离真正应用到业务领域仍有一定差距,影响了社会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5.1"规范信息化行业
在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信息化法规政策,明确信息化行业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要求。制定统一的信息化行业标准和规范,以规范行业内企业的行为和技术要求。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确保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这些政策应涵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为信息化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管理,使各地区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在统一部门的协调之下进行,制定合理化的规范,充分利用构建住房公积金管理体系,不断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约束管理人员的行为,当发现管理存在问题时要及时召开内部管理会议,探讨可行性的改进方案,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的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模式。
5.2"创新信息化管理理念
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因此各单位首先要明确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和目标,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化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作为引导,采用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发展策略,制定可行性强的发展规划并严格落实,将先进的管理理念真正地落到实处。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而是要贯彻信息化管理理念,当简单的技术应用转化为信息化管理规范和业务的创新,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借鉴他人的发展模式,深入研究所蕴含的业务模型与管理理念,关注其未来业务发展的可延伸性,为后续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另外,要加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一支既熟悉管理知识和工作内容,又懂得信息技术和信息化项目管理的管理团队,形成科学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推动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5.3"建立信用风险防控体系
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要注重风险防控,完善信用风险防控体系,提高整体资金风险管理的防范效果。首先,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包含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覆盖线上线下各方面,因此,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要更加注重线上风险管控,充分发挥大数据数据库的作用,构建风险防控平台,在线上服务平台设置业务政策参数,在出现风险影响因素的时候线上平台系统会及时做出预警,例如超上限基数、超退休年龄缴费、超比例放贷款、连续缴费不足申请贷款、超年龄放贷等情况,这样的方法能够在具有较大风险时规避人为操作而产生的风险。其次,充分利用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对各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做好数据核检和风险防控工作,致力于解决传统管理模式所遗留的问题,加强风险防范模式的创新。最后,要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能力,根据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现代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制度、内审流程与内审规范,严格审查各项风险指标,全方位规避住房公积金风险,促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5.4"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相关部门必须组建一支符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首先,要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制定人才招聘标准,招聘到更多具备管理知识、经济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还可以根据岗位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招聘,进一步提高招聘的门槛,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途径,拓展培训方式,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给予管理人员更多的实践机会,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最关键的是,要针对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展开针对性培训,这也是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创新发展的关键点。最后,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各个部门要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互动网络,努力维护好由市政府电子政务部门、银行信息技术部门和电信、移动、软件、网络公司的信息技术人员组成的“外挂队伍”,融合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共同开展高质量的信息化管理。
5.5"完善数据共享工作
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部门的数据共享工作,建立完善的部门联动机制。将大数据信息共享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重要工具。住房公积金业务与公安、民政、不动产、人社、银行等部门数据息息相关,各地方应当协调一致,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推进住房公积金数据共享工作。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要加强数据的归集质量,打破数据部门壁垒,不断提升共享数据的质量,将共享数据作为科学的参考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的价值。
6"结论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能够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改正传统模式下的发展问题,促进住房公积金升级转型。相关部门要深入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研究,找到现存问题的根本原因,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理念,组成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最大程度上促进住房公积金管理取得良好的成果,发挥住房公积金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薇.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23(22):51-54.
[2]曾一样.浅谈大数据背景下住房公积金管理与服务创新[J].财经界(学术刊),2023(6):65-67.
[3]徐信.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J].中国产经,2023(2):135-137.
[4]申康.新时期加强住房公积金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13):103-105.
[5]陈向晖.大数据时代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J].经济师,2022(3):245-246,251.
[6]朱威虹.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国际商务财会,2022(4):84-88.
[7]孙霞.大数据时代下的住房公积金服务与管理[J].商讯,2021(16):156-158.
[8]李闽敏.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J].时代金融,2020(24):146-147.
[9]张晶.互联网背景下住房公积金管理问题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3):60-61.
[10]陈庆荣.浅谈住房公积金信息化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新通信,2020,22(9):241.
[作者简介]郭精彩(1987—),女,本科,研究方向:技术应用/归集、提取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