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任河南府尹时,曾吐槽自己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上班生活。他自己已经“筋力年年减”,却依旧“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感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归田园。
这实际上反映了古代官员如现代人一样当着“早八人”,遵循紧张而忙碌的作息,迟到还会受到比现在更加严厉的惩罚。
“早八”最早是指早上八点上课或上班,后来泛指打工人起早贪黑地打卡工作。古代官员的上班打卡则被叫做“点卯”,意思是从卯时开始点名、办公。卯时是清晨五至七点,这意味着古代公务员上班的时间比现在的“早八”还要早多了。各朝公务员下班时间不一,如明代要求酉时(下午五至七点)签退,工作时长接近十二个小时。而清代设置了类似现在“夏令时”的制度,官方规定春夏季申时四刻(约下午四点)下班,秋冬季更早一点就可离岗,标准的工作时长在八至九小时左右。
地方公务员由于不在京城,所以不用参加早朝,但各级地方机关的办公流程遵循与中央朝廷相似的模式,即早上举行晨会,随后各自开始一天的工作。地方上办公开始的标志性动作是击“官街鼓”,下班的时候也会击“散堂鼓”,宣告办公结束。击鼓升堂,风雨无阻,而且能乘坐轿子上班的大多是高阶的文官,唐宋时,普通公务员一般自己走路或骑马通勤。宋代诗人欧阳修曾在鼓声里忍受泥泞骑马上班,“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为了能按时到岗,人和马都要冒雨前行,十分辛苦。
这与古代考勤的惩戒制度有关,缺勤、迟到在当时都是很严重的违纪行为,对官员的处罚措施往往与俸禄紧密相连,甚至还有降职、廷杖等。唐玄宗时期,明确规定“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意味着京官缺勤一次早朝要没收三个月的薪水。据《唐律》,如果官员旷工,就得打二十小板,累积旷工二十五天,就要打一百大板,累积到三十五天,就得去坐一年大牢。若是军事重镇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元世祖时期,丞相桑哥同样注重抓考勤,时任兵部郎中的赵孟頫有一次迟到,直接被断事官拉去打了板子。赵孟頫觉得颜面过不去,去找右丞相叶李请求“刑不上大夫”,认为打士大夫就是打朝廷的颜面,这才有了元代只对曹史以下的官吏实施杖刑的规定。
对于古代中央官员而言,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开会。大臣觐见皇帝叫“朝jHyAZyclKJtEQzJDLTctDA==”,皇帝接见大臣叫“会”,合起来就是“朝会”。朝会制度古已有之,它不仅是处理国家大事、加强君主集权的手段,也是君臣沟通的桥梁。朝会一般可以分为礼仪性和行政性两种,比如唐代把朝会分为大朝、五月朔朝和常朝,明代则分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大朝、五月朔朝、朔望朝都是礼仪性的,不讨论政事;常朝才是真正商议政事的,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常朝中的早朝。历史剧拍摄君臣议事的剧情时,也多以早朝为取材对象。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央官员参加早朝的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
总体而言,朝会制度在明初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在明代政权正式建立之前,朱元璋在金陵(今江苏南京)自称吴王,启动了早朝制度。这种与前代形式相近的朝会制度只坚持了十几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后,朱元璋顺带废除了中书省,此后六部繁杂的事务全部被推向了皇帝本人,中央集权得以空前加强。朱元璋还规定了京城大小官吏每天都要上早朝,无论是一品大员还是九品小吏,都要每日在御前开会。早朝的行政任务突然变多,压力陡然变大。
参加早朝的除了议政的大量京官,还不乏来观摩学习的学生、儒士和官宦子弟,他们认为旁观朝会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政务能力,还能学习皇家礼仪。每天清晨,都有这么多人与皇帝会见,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当时没有发明座签,官员的岗位和职务又时常调动,所以偶尔会出现争位次的故事。比如明神宗时期,官员蔡献臣负责编制朝班、排位次,还曾在早朝前调解一名阁部官员和一名监察官员争位置先后的矛盾。
上朝时间早、人多要排队、迟到罚得重,在这几个因素影响下,官员们都对缺朝和迟到感到畏惧,经常夤夜出发。《天咫偶闻》记载,本来紫禁城中是有路灯的,夜间可照明道路。明代魏忠贤掌权后废除了路灯,并延续到清代。一般的官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存在一定的工伤隐患。有的官员就曾摸黑上朝,结果不慎落入御河,溺水身亡。而对于亲王、部级长官和军机处大臣这样的高级官员,则有侍从专门提灯引路,普通的“上班族”就会借光而行,等候在东华门外,看见有灯便蜂拥而上,一起进宫上朝。
uGZ0MXYZmMsAM9+Gr5u48w==朱元璋对大小事务面面俱到、亲力亲为的另一方面,是群臣不断增加的工作负担——每一件事都要皇帝亲自批复之后才能执行,降低了行政效率。明代文献里对朱元璋亲自处理的政务内容有详细的记录。除了选举、粮食、军队等重要领域,还有众多民间小事,比如“收买牛支农具”“追赃不足家属”,以及捉拿内府小偷等琐碎杂案,都需要他一一过目。
研究朝会制度与中央政治关系的历史学者胡丹认为,明初的早朝“深深地镌刻了朱元璋鲜明的个人印记,是完全按照他独特的个性及行为方式创造的。但是,正因为这个制度具有太过强烈的个性,从而具备了某种不可替代性”。朱元璋去世后,他改革的每日早朝作为祖制流传下来,但明后期的皇帝和大臣难以做到像朱元璋一样勤勉,因此,早朝后来只存其形,内乏其神,“蜕变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需不需要天天早朝,总有大臣不想上班。官员们逃避早朝的借口五花八门,最常用的是生病和出差。宋代是对文官考核相对较松的时期,但也出现过皇帝下诏警告“假病假”的案例。宋仁宗时期,官员张亿弹劾其他三十三名官员托词生病不赴朝会,实际在外宴会玩乐。随后宋仁宗决定,针对动辄称病旷工的官员,朝廷要派医官去检验核实,防止病假缺朝之风蔓延。《明孝宗实录》也记载了明代官员缺朝的数量,如弘治八年(1495年)的某一天早朝,竟有880名官员缺席。等到弘治十五年(1502年),这个数据再次破纪录,已经上升到1160人。
地方公务员办公“摸鱼”的现象同样存在,有些人点卯之后就离岗,不在府衙里坐班。为此,明清两朝设置了官吏考勤的全流程监督,除了点卯之外,还有对坐班时长的考勤,下班的时候要实行签退制度,关于早退和病假也有相应的规定。但在制度废弛的年代,迟到早退的现象很常见。小说《官场现形记》揭露并抨击了晚清官场的弊端,里面提到,有的官吏“不过同点卯应名一般,一来就走”,全然无视考勤制度。
大臣们巧立名目逃避工作,到明代后期,皇帝同样厌倦了坐朝堂。言官常常援引祖制,劝皇帝为政勤勉,多去上朝。明武宗在位时,就曾被大臣批评:“每月朔望之外,视朝不过一二。”从正德年间开始,明朝出现了第一个较长的停朝期。继位的明世宗也屡屡找借口,说自己常常生病,需要调养,后来,明世宗接近三十年没有上朝。
尽管大臣缺朝、皇帝懒朝,明代政府却没有停止运转。皇帝是怎么管理国家的呢?其实,明代政府能够正常运转依靠的不全是朝会,还有以本章制度流转为核心的政务体制。国家政令是这么发布的:首先大臣将奏章交到御前,皇帝交给内阁票拟,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本人进行审核。如果准奏,这条奏章的意见就会变成正式的政令。因此,在本章制度的影响下,明后期的早朝就变得更流于形式了。?
清代政治制度大体由明朝沿袭而来,并对其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康熙帝亲政后,模仿明代早朝,设立了每日进行的“御门听政”。为了更符合现实需求,两年后“御门听政”的频率修改为三或五日举行一次,并且在大朝会、大雨大雪、大寒大暑之日都停止启奏。与明代晚期君主懒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雍正帝。雍正帝非常勤勉,他认为“御门听政”费时费力,执政期间没举行过几次朝会,但他设立了军机处,规定军机处大臣每天都要觐见皇帝,参与议事。他自己一年只有除夕、冬至和生日三天才愿意休息。雍正帝还发扬扩大了奏章制度,他亲自批复的奏折,据统计现存汉文三万余件、满文六千件。他自己说:“各省文武官员之奏折,一日之间尝至二三十件,或多至五六十件,皆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
前紧后松是历代考勤制度的共同规律,开国时君臣勤勉、法纪严明、监察有效,而没落时君臣懒政、法度尽失、监察废弛的现象屡见不鲜。历代的统治者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加精简高效的君臣沟通方式与政务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