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用不复,胜可百全

2024-08-21 00:00:00《淮南子·兵略训》
月读 2024年8期

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这以东,先忤而后合,前冥而后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若雷之击,不可为备。所用不复,故胜可百全。

歙():吸气。这里指收缩兵力。

忤():相背,相反。这里指避开敌人。

2OgtPR8ApsQPe4sia096vFxkiMULDSrHZkCOTnREuvQ=

冥:阴暗。这里是隐匿的意思。

创:创伤。这里指向敌人佯示柔弱,像水一样没有创伤。

乡:通“向”,这里指方向。

用兵的法则,要对敌人先装作软弱,然后以坚强的力量去迎击它;先装作弱小,然后以强大的力量去打击它;先显示为收缩兵力,然后再展开兵力;将要向西,先装作向东;先避开敌人,然后再交战;先隐匿自己的行动和企图使敌人迷惑不清,然后采取明确而果敢的行动。要像鬼神一样无影无形,像水一样柔弱无创。所以,所去的方向并非自己真正要去的方向,所显示的企图并非自己的真实意图。一举一动,都使敌人无法测知。行动像打雷一样突然,使敌人无法防备。所采用的战法不断变化,所以胜利就会完满取得。

“兵不厌诈”是军事上的重要命题,战场上说仁义,就将成为宋襄公式的笑柄。战争较之于其他事物,之所以更少确定性,更多盖然性,除了战争运动有其特殊规律之外,兵行诡道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周显王二十六年(343),魏军大举攻韩,接连五战五捷,韩国处于危急之中。次年,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韩击魏。孙膑建议田忌避战示弱,减灶诱敌。在退军途中,第一天造十万人吃饭用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第三天减为三万。庞涓见状,误以为齐军怯弱惧战,逃亡大半,“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齐军退至道狭地险的马陵(),设下了埋伏。魏军到达后,齐军万弩俱发,庞涓兵败自杀。接着,齐军乘胜追击,全歼魏军十万,俘其统帅太子申。此战魏强齐弱,孙膑取胜的奥妙全在于兵不厌诈,减灶诱敌,马陵设伏,攻其无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