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风险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就业风险、学业风险、心理健康风险、人身安全风险等各类风险交织在一起,学生管理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在此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学生风险管理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风险管理是预测、识别、评估和控制在校学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过程。文章运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运城某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就业风险、学业风险、心理健康风险、人身安全风险,并分析风险成因,最后提出对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文章研究发现,就业风险主要由专业教育定位不准、学生专业认同度低、社会认知偏差以及信息不对称所致。学业风险则源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匮乏、自律能力的不足和多样化的需求。心理健康风险主要受环境突变、自媒体平台的不良影响。而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和个人安全意识的不足,则是引发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为应对这些风险,文章提出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学业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以及培育学生风险管理意识等策略。这些策略旨在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风险管理;学业风险;心理健康风险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153-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运城护理职业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COSO框架下风险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 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YCS20210201;2021年度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SWOT视角下高职院校新进辅导员的职业成长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119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和高度互动,使得学生暴露在更复杂、多元的风险环境中。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学业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以及人身安全风险的增加,都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媒体环境,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风险管理的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管理工作水平、保障学生安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深入调查分析和归纳,运城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就业风险、学业风险、心理健康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就业风险指就业环境、个人预期、专业教育的职业定位偏差、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学生就业困难或职业与专业不匹配等问题。学业风险指由于学生盲目学习、缺乏职业规划、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能力弱、经受不住诱惑等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或者出现学业不良的状况[1]。心理健康风险指学生有焦虑、自卑、依赖、偏执、抑郁等现象。高职院校学生自身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自身性格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风险的比例较大。人身安全风险指因公共硬件设施维护不当、违规用水用电、网络交友不慎等,最终威胁学生生命安全。
(一)就业风险
根据调查可知,57.46%的学生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低,就业歧视导致不易就业;53.2%的学生认为高等教育院校扩招导致毕业生逐年增多由此面临就业风险;46.07%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基础不扎实,缺乏就业竞争力;近40%的学生对自身专业认同度不高,认为本专业就业工资待遇差、晋升难。根据运城某高职院校近年毕业生就业率、专业相关度数据分析、相关工作人员访谈得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风险发生的原因通常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信息不对称导致就业风险。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传统的招聘市场中,由于信息传递渠道有限,因此供需双方往往难以充分了解对方,这就为信息不对称创造了条件。然而,新媒体环境下,尽管信息传播效率等得到显著提升,但信息不对称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愈发严重[2]。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招聘信息,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海量的招聘信息使得学生难以判断哪些信息是真实有效的,哪些企业是真正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同时,企业在发布招聘信息时拥有更高的自由度,可能会刻意美化企业形象,夸大员工福利,以吸引更多的求职者。而学生由于对企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往往容易被这些信息所迷惑,导致最终的就业选择与实际需求产生偏差[3]。此外,新媒体环境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包装和展示自己的机会。然而,这也为学生刻意隐藏不利于应聘的关键信息提供了便利。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就增加了招聘的风险。
第二,专业教育的职业定位存在偏差。医学类高职院校主要是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高技能医护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单位,但相关就业工作人员、专业教师未及时引导与纠偏、学校缺乏专业的教授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师、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效性,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第三,学生对本专业认同度有待提高。专业认同是指本专业学生对专业价值的理解、评判与认同,接受其未来的职业,对本专业未来就业存在明显倾向,能够积极感知和正面评价本专业。以护理类专业为例,虽然护理人员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同时也暴露出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工作危险系数高等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出现“护理人员=保姆”的认知[4]。调查数据显示,近40%的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认同度不高。在缺乏职业认同感的情况下,护理人员择业时更倾向于选择其他职业或在未来调离护理岗位,这将导致护理人才流失,护理服务质量下降。
第四,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目前,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不足,即使国家有明确规定,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具有同等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的权利,但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公告中仍有本科学历限制[5]。不少学生家长、用工单位、社会等对于职业教育仍存在误解,导致职业类院校学生就业难度较大。
(二)学业风险
根据运城某高职院校问卷调查结果,50.21%的学生盲目学习,缺乏职业规划;33.46%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不适应大学教育模式;30%的学生自律能力差,不能抵御外来诱惑。
分析运城某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情况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学业风险的原因在于两方面。
第一,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个体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一致的情况下个体产生的一种内部驱动[6]。学习动机受自我成就、工作需要、家庭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而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意愿低下,因此出现挂科、无法正常毕业等现象。
第二,不适应大学教学模式,自律能力差。不同于中学教育,大学学习具有开放性、广泛性、自主性的特点。受课程安排和学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学习进度快、难度大,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引导的情况下,容易沉迷于网络娱乐、社交活动等,因此出现学业风险。
(三)心理健康风险
通过分析运城某高职院校近1600名学生心理测评数据可知,近10%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自身敏感多疑等。通过访谈心理教研室工作人员、辅导员得知,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风险的原因在于以下三方面。
第一,自媒体平台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对自媒体平台的依赖程度较深。然而,自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内容五花八门、质量参差不齐,这对价值观尚处在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学生的社会经历相对较少,心智尚未成熟,因此面对自媒体平台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时,往往缺乏辨识能力[7]。一些不良短视频、偏激言论、虚假信息等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很容易侵蚀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发价值观的扭曲和心理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沉浸在短视频、网络游戏中,与现实世界的交互日益减少。这种自我封闭的状态不仅易使学生产生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还可能使学生混淆虚拟与现实、出现逃避现实责任的倾向等。
第二,客观环境突变。通过对运城某高职院校21级、22级学生的心理测评和访谈可知,由于该高校进行全封闭式管理,学生活动范围仅限于校内,学生集体活动锐减,情绪释放途径减少,学习、生活节奏被打乱,容易出现情绪压抑;部分专业教师互动效果不佳,学生求知欲不足,学习效果大打折扣[8]。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不足。目前,尽管运城某高职院校已经将心理健康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教学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传授,缺乏实践操作和个性化指导,导致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同时,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也流于形式,常仅限于特定时间节点。多数高职院校通常只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如“525心理健康节”,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在校生进行心理测评。然而,这种集中的教育活动难以产生持续的影响,无法满足学生日常的心理健康需求[9]。而且在心理健康指导方面,以各班辅导员为主。然而,辅导员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因此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时往往力不从心。这不仅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还可能误导学生,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心理健康风险。
(四)人身安全风险
根据对运城某高职院校的调查可知,46.62%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用水用电存在安全隐患;37.6%的学生认为宿舍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近40%的学生认为网上交友给自身安全带来隐患。
具体原因方面,从学生自身来看,部分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心存侥幸,不遵守校规校纪,在宿舍使用违规电器,给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同时,他们对陌生人缺乏必要的警惕心,可能会轻信网友,因此线下见面时可能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快速传播,掺杂其间的不良信息容易侵蚀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而引发人身安全风险[10]。
此外,学校也负有一定的责任。由于经费有限,一些高职院校的宿舍设施陈旧,未及时维护和修理,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此外,尽管学校会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但这些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真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进行专业价值观引导
高职院校应将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从大一入学开始,就通过思政课程向学生渗透科学的专业价值观。在专业课程中,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强调本专业的社会责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11]。
同时,学校应组织一系列活动,如专业前景交流会、优秀毕业生分享会以及技能大赛等,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与优秀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职业规划意识。
此外,专业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他们掌握求职技巧,并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构建学业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积极干预帮扶学业不良学生
针对学业风险,高职院校构建学业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进行监督与指导,积极干预帮扶学业不良学生。
一是引导学生明确自我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意愿,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解决贫困学生后顾之忧;积极开展专业学习沙龙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交流学习方式方法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12]。
二是学业风险评估。风险信息的收集工作主要由辅导员、教务处、专业课教师等负责,辅导员从学前信息中获得新生入学信息;教务处提供学习成绩、学分、选修课情况;专业课教师应做好学生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实训操作情况记录[13]。
三是完善高职院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收集学生学业信息,设置风险预警评估指标,评估学生学业状况。当学业数据信息接近预警评估指标,启动预警模块,判断学业风险的类型及等级,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三)动态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需灵活应对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挑战。新生入学时,辅导员应通过深入谈话,结合心理测评,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个人成长经历,建立初始的心理健康档案。此后,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在线问卷、心理自测App等,确保每年至少进行2次专业心理测评,实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
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守门人,须定期参加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专业能力[14]。
同时,学校可注册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在不同新媒体平台上常态化发布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调适技巧等内容,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调适能力。
对于具有特定需求的学生,可开设线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室也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如线上咨询、远程心理辅导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及时疏解压力,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培育学生风险管理意识,定期排查基础设施安全隐患
第一,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组织消防演习、制作安全知识宣传海报、安排专门的安全讲座(网络交友、电信诈骗),加深学生对安全风险的理解,使其形成自我保护的观念,帮助他们树立风险管理意识[15]。
第二,安排实地考察,加强切身体会。学校应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社会单位或者企业,观摩临床安全管理工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第三,构建信息反馈机制。鼓励学生及时反映发现的安全隐患或问题,并高效处理和解决。除此之外,学校应定期排查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风险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本文以运城某高职院校为例,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学业、心理、人身安全等多方面的风险及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展望未来,高职院校应继续创新学生风险管理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社会各界也要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灿.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9):138-142.
[2] 奚源.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管理模式探索[J].黑龙江科学,2020,11(13):126-127.
[3] 宋振水.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视界,2021(11):170-171.
[4] 舒展.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J].山西青年,2023(5):178-180.
[5] 陈婷婷.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风险识别及防控体系建设[J].山西青年,2021(20):125-126.
[6] 何芸,曾燕.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文存阅刊,2017(6):70.
[7] 陈景秋.新冠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政策建议[J].系统管理学报,2023,32(2):418-427.
[8] 张晶华,丁福兴,陈永静.大学生学业风险管理:预警评估与干预帮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26(4):166-168.
[9] 李花,苏扬.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9):129-133.
[10] 周赟莹.移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19(1):42-43.
[11] 王亚兰,邵红梅.新时代高职院校风险管理过程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8(2):30-33.
[12] 康宏伟.高职院校学生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山西青年,2022(11):174-176.
[13] 王富秋.新时期高职院校危机管理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4):281-282.
[14] 陆育增.基于卓越绩效管理的高职院校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6):11-14.
[15] 夏鹂.从辅导员角度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风险防控[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5(4):11-13.
作者简介 任丽星,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李腾,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