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模式及价值观念体系均发生了深刻变革。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之一,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化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理解,提出创新的教育策略和实践方法,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梳理新媒体发展背景与特点;然后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以及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法,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如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等,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信息多元化带来的价值观冲突、网络虚拟环境下的教育监管难度加大等。对此,文章提出一系列创新与实践策略,如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互动式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创新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能力。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026-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22]GHBZX037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能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积极应用者,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受新媒体影响。因此,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其实践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发展背景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也与全球化浪潮息息相关。自20世纪后期以来,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各地的信息相互交融,形成了信息海洋。在此背景下,新媒体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
(二)新媒体特点
新媒体的特点并不仅仅在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更在于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即时性
新媒体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在传统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而新媒体打破了这一限制。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迅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最新信息。这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参与在线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即时性使大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更加便捷高效。
2.交互性
新媒体平台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是人们交流互动的平台。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双向的、互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等,与其他用户交流互动。这种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单向的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更加广泛,也使大学生的参与感更强。
3.个性化
新媒体使信息内容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等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内容,定制个性化的信息服务[1]。这种个性化的特点使信息传播更加精准,优化了大学生的体验。个性化服务满足了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使他们在获取信息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新媒体平台可以根据大学生的浏览历史和兴趣偏好,推送个性化的新闻和资讯。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提升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和质量。
4.社群化
新媒体平台聚集了大量受众,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群。这些社群中的人通过交流互动,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社群成员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产生了影响。社群化的特点使信息传播更加深入,让具有相同兴趣、目标、价值观的人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紧密联系的群体。在大学生中,这种社群化现象尤为明显。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这些群体内部的交流和互动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社群化的交流互动,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所在的群体,增强自己的归属感,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2]。
5.多媒体化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这使信息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生动形象。例如,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不仅可以发布文字和图片,还可以发布视频或音频链接来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想法。这种多媒体化丰富了大学生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提高了他们社交互动的质量。
(一)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影响
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性使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这使他们的信息认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和认知狭隘的问题。大量信息的涌入使大学生难以筛选和消化,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信息。此外,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即时性,大学生往往只关注眼前的事物,忽视了事物的长期发展和变化[3]。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交互性和个性化使大学生的社交方式和交流习惯发生了变化。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与他人互动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使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但也带来了社交虚拟化和人际疏离的问题。大学生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平台,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关系变得疏离和冷漠。此外,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个性化推送,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忽视了其他领域的信息[4]。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多媒体化和高度社会参与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并且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中。这种多媒体化和高度社会参与的特点增强了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变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但也带来了认知表面化和价值观多元化的问题。大学生往往只关注表面的信息和现象,而忽视了深层次的问题和原因[5]。此外,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多元化和社会参与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灵活的形式。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获取大量最新的教育资源,制作各种形式的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6]。同时,新媒体也提高了大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他们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这进一步提升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和影响力。但是,新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信息的海量性和即时性可能导致信息过载和认知狭隘问题、信息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可能导致社交虚拟化和人际疏离问题、信息的多媒体化和高度社会参与可能导致认知表面化和价值观多元化问题等[7]。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认知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自我实现,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和知识,更强调平等交流和互动参与。
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采取新的策略,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教育水平,有效筛选和运用新媒体平台上的教育资源,关注大学生在信息获取方式、社交习惯、认知方式及价值观念方面的变化,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换言之,教育工作者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通过新媒体平台和线下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其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正确筛选和运用信息,避免出现信息过载和认知狭隘的问题,要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8]。最后,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人际交往和公共话题的讨论,避免出现社交虚拟化和人际关系疏离的问题,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9]。
(二)教育内容的创新:结合新媒体特点,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最新的教育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热点问题。选取与他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素材和案例,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其次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应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能够解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提供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实用性的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最后要保持内容的新颖性,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和科技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10]。
(三)教育途径的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新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教育内容,与学生互动交流,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11]。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发布优质教育资源
网站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些网站发布各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文章、视频、课程等资源,以供学生学习和参考。同时,网站建设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正能量文章
这些文章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相关,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通过朋友圈分享等功能,这些正能量资源能传播得更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
3.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实时互动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解决他们在思想层面的困惑。同时,可以通过有奖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12]。
4.线上线下有机结合
可以通过线下活动、实践等方式,巩固和拓展线上教育的成果。如组织线下读书会、讨论会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教育可以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时发布教育内容,并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与学生交流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13]。
(四)教育工作者素质的提升:加强培训,提高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新媒体时代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和应对能力。
1.要求教育工作者掌握新媒体技术
定期参与培训课程和研讨会,能使教育工作者熟悉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特性和使用技巧,提高其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14]。
2.增强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筛选和鉴别能力
面对新媒体平台上繁杂的信息,教育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识别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3.增强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沟通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网络语境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育工作者应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大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五)监管机制的完善:防止不良信息传播,净化网络环境
为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健康成长需要的满足,高校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舆情监控机构或指定专门的舆情监控人员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信息,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安全,这有助于防止不良信息误导学生以及错误价值观在学生中传播,从而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15]。
2.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管理
高校应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和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规范网络行为,同时监督学生的网络言论,及时纠正和管理不良言论,防止其扩散造成不良影响。
3.增强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他们对媒体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抵制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高校应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对于发现的违法违规信息,要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要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践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同时促进校园和谐与稳定。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创新与实践,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创新教育方式和内容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旨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完善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同时,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新媒体素养,以适应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静.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情绪管理的向度与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144-146.
[2] 陈堉昕,吕雨晴,徐晨阳,等.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高校专业社群化趋势[J].中国高新科技,2021(24):155-157.
[3] 尤泳,张晖,邓淑娟,等.全媒体传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5(4):19-21,31.
[4] 杨曌欣.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3(30):153-156.
[5] 何瑞芝.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才智,2018(5):26.
[6] 戴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现代化,2018,5(41):211-212.
[7] 严昌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新课程研究,2019(29):14-15.
[8] 米丽媛.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9):172-174.
[9] 卜怡.新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24.
[10] 涂雨昕.全媒体传播格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24.
[11] 刘彦娜.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模式创新[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0):86.
[12] 龚翠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实现路径[J].大学,2023(15):33-36.
[13] 曾倩.网络新媒体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7):132-134.
[14] 李玉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大学生新媒体素养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21.
[15] 林栋.基于系统论的网络生态环境净化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2022.
作者简介 王守云,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