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中国传统双簧木管乐器。自公元三世纪传入中国,现已发展成为代表性的民族管乐器。从宫廷到民间,从天南到地北,从木管到竹管,唢呐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已经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客家唢呐吹打历史同样悠久,一千多年前就已“鼓手举于道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时至今日,在一些农村,婚丧寿庆、乔迁新居、逢年过节等重要时刻,都少不了要吹唢呐热闹一番。
江西省于都县的“公婆吹”就是客家唢呐家族中的一朵奇葩。1993年,江西省文化厅授予于都县“唢呐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公婆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于都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
所谓“公婆吹”,就是一“公”一“婆”两支唢呐,“公”者稍短,音色高亢嘹亮,“婆”者略长,音色低沉浑厚。两者一长一短,一高一低,一唱一和,交相呼应,特色鲜明,风格独特,表现力强,从而在民间广为流传。
“公婆吹”吹奏技法丰富多样,既有单吐、花舌、指花及滑音、抹音、垫音、打音,还有舌冲音、气顶音、气冲音、气滑音、反双吐和反弹舌等。对乐曲处理讲究鼓板分明,粗细结合,高昂悠扬,音响协调,主要采取加花、减拍、变换调式技巧,使节奏层次不断变化,具有非常强烈的听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公婆吹”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应用场景广。当地民间流传这样的顺口溜:“七寸吹打拿在手,五音六律里边有。婚丧嫁娶没有我,冇声冇息蛮难过。”二是鼓手数量多。当地人称唢呐吹手为“鼓手”,配以锣、钹等打击乐,俗称“吹打”。据说乡乡有吹打队,村村有鼓手,全县共有“吹打”乐队800多个,“鼓手”2000多人,并形成宽田班、禾丰班、靖石班等不同风格的乐班。三是音乐曲牌多。“公婆吹”音乐汲取了赣南采茶戏“灯腔”“茶腔”音乐的内涵与特色,有齐奏、对吹等形式,分路行和坐吹两种、喜调和悲调两类,曲牌多达280余个,而且吹打并重,加上二胡、笛子、扁鼓、小钹、马锣等乐器,效果更加丰满。
与于都县“公婆吹”相差无几的,还有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建省长汀县的“公嫲吹”(客家话“嫲”有“母”“雌”“婆”的意思)。“公嫲吹”同样由“公吹”和“嫲吹”一对高、低音唢呐组成,其中“嫲吹”长达89厘米,比“公婆吹”的“婆吹”还要长15厘米。“公嫲吹”最为突出的是公吹和嫲吹音色相差八度,其一问一答的对奏模式独步乐坛,所演奏出来的人格化的天籁,引人进入丰富的音乐世界和如梦如幻的境界,令人叹为观止。
不管是“公婆吹”还是“公嫲吹”,都与客家民俗活动相伴而生,并已成为客家民俗的组成部分和客家文化的一张名片,展现了客家人的历史、生活、情感和精神。千千万万的客家人,就是在这唢呐声中,一步步地走向新生活……
(江西 孟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