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源起
在湖南党史陈列馆的文物库房里,收藏着一只牛皮行李箱。这只皮箱是南下干部范平搬运全部家当的行李箱,跟着他从山西平遥来到湖南衡阳。皮箱整体由深棕色牛皮包裹,长84厘米,宽48厘米,高24厘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南下干部队伍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物。
70多年前,“南下干部”是人们心中光荣与梦想的代名词。1949年,三大战役结束后,为解决南方基层组织建设不足的问题,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军事形势和准备渡江南进干部的指示》,准备组织大批干部成建制南下,这是毛泽东作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目的是让南下干部像一股股新鲜血液一样注入重获新生的地区,在接管政权、征粮支前、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和培养干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速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跨越千里 接管湖南
南下干部初期最大的任务,就是有效接管并改造国民党的省、专区(市)、县级政权,使之成为新中国的可靠根基。1949年3月,范平作为南下干部的一员,用一只牛皮行李箱装着全部家当,长途跋涉来到了湖南衡阳。
湖南是革命老区,但由于国民党势力的长期盘踞,革命形势十分复杂。按老百姓的说法,湖南有“三多”——土匪多、国民党特务多、国民党退伍兵多。面对这样严峻的情况,范平等南下干部没有畏惧,他们努力克服语言不通、地方差异和思乡之苦等困难,做好衡阳的政权接管工作。
衡阳接管旧政权的主要形式是“以接为主,接管结合”,1949年10月12日,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作为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全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工作。南下干部在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逐步建立起各级政权,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迅速恢复了社会生产,同时抓紧清匪除霸,维护社会的稳定治安。
南下干部在有序开展接管工作的同时,还要保障仍在西南、东南作战的解放军部队的物资供给。范平17岁就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征集物资方面比较有经验。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对抗外来侵略,范平参加学生抗日救国会,为抗战筹措物资,十分了解战时物资供给的重要性。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必须勤俭节约,切不可以公谋私,下班后还经常与同事深入百姓家中广泛动员大家支援前线。南下干部讲纪律的工作态度赢得了衡阳百姓的信任。衡阳农民纷纷手推肩扛,把粮食草料送到政府设立的粮站,为解放军提供了坚实的物资保障,助推人民解放军成功进军大西南。
奉献青春 建设湖南
新生人民政权逐渐稳固后,范平和其他南下干部扎根三湘大地,担负起建设新湖南的光荣任务。衡阳刚刚解放时,老区支援新区的渠道不畅,物资短缺,特别是米价由入城时的每斤几分钱暴涨到一二角钱,严重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
范平曾任晋中地区三专署工商税务局局长,在山西老家有丰富的经济工作经历。到达衡阳后,他担任衡阳专署税务局局长,迎难而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政策,如废除银圆等旧货币的流通、大力推行人民币等,逐渐使管理混乱的局面恢复平稳。
范平说普通话,但衡阳的老百姓们操着一口浓厚的方言,这给工作开展带来了不便。刚开始时,范平和其他干部常常依靠手势和图画与本地人沟通。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他们刻苦学习湖南方言,渐渐地,许多干部能够用当地话与百姓进行基本交流。为了让百姓打消疑虑,了解党的政策,干部们经常走村串户,耐心地向老百姓解释政策的各项好处,疏导人民群众的情绪。
范平了解到,因为群众对动荡时局的不信任,加上生活中已经习惯了使用银圆,所以当地出现了拒绝使用人民币的现象。而这恰巧给了不法奸商可乘之机,他们大肆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发现这一情况后,范平与负责工商管理的干部及时向军管会作了汇报。1949年10月13日,衡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出了《关于统一通用唯一合法之人民币的布告》,其中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之人民币,为解放区统一通用之唯一合法货币……故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所发行之‘银(金)元(圆)券’等一切货币,均为非法货币,一律禁止行使。”
为了稳定金融,继续巩固人民币的流通,范平带领税务局的干部为群众讲解货币政策,还采取了以人民币收购农产品,并供售棉花、布匹、食盐等方法。同时,他们加大对黑市的检查整顿力度,严厉打击投机商人、银圆贩子、掮客等群体投机、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这一系列恢复秩序和发展生产的举措,令衡阳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国民党反动派叫嚣的“共产党管不了城市”的狂妄谣言不攻自破。这也为衡阳从军事胜利走向经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范平为代表的南下干部的故事在湖南的不同地方不断延续,他们用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毅力,不畏困难、无私奉献,时刻践行着党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来自不同地域,口音各异,却都在湖南凝聚起保卫新生政权的广泛共识、汇聚起建设崭新湖南的强劲力量,为湖南全境的彻底解放以及日后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见证人的话
高旭(湖南党史陈列馆文物部工作人员):南下干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听从党的号召,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支援南方各省的建设,把宝贵青春献给了获得新生的热土。我们应当铭记他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赤子之心,“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大义,更要自觉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牢记时代使命,在平凡岗位上作出非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