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是为了做一个农民!”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不仅是凯盛浩丰农业集团董事长马铁民内心深处的信念,也是他二十余年农业征途中最耀眼的灯塔。
从青岛西站驱车75分钟,便到了青岛高新区未来的“曼哈顿”凯丰国际金融广场,这里的办公楼错落有致,紧邻祥茂河湿地公园和大沽河湿地公园,环境优美。被誉为新一代“青岛金花(青岛市政府为表彰和培育当地优质品牌而设立的荣誉称号)”的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总部办公楼,就在这里。
《商界》记者在这里见到了48岁的农业巨擘马铁民,他外表朴素,说话和蔼,藏着一颗对土地无比热爱与执着的心。
马铁民的创业之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与众不同。在那个许多人梦想逃离乡村、拥抱都市的时代,他却选择了逆向而行,用知识武装自己,只为更好地回归土地,做一个新时代的“智慧农民”。
作为行业的老兵,马铁民深知农业的艰辛与挑战,但他更看到了其中的无限机遇。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中,他坚持认为,真正的机会永远藏在田间地头,藏在与作物的每一次亲密接触中。因此,即便身为集团掌舵人,他依然频繁深入种植一线,亲自品尝、观察,不断寻找产品优化的方向。
“从某个角度看来,农民好像谁都能干,但好像又不是谁都能干好。”如今回忆起职业生涯的起点,马铁民感慨道。他的坚持与热情,不仅推动了凯盛浩丰农业集团的蓬勃发展,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成为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典范。
马铁民做农民这件事,要从他大学毕业开始。
1998年,马铁民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回到青岛进入了一家新加坡的外资农产品食品公司工作。外资企业主要是为合作的农户提供种子,要求标准化种植,产品合格后才会收购。
在那段时期,马铁民负责培训、指导农户,按照国际标准种植农作物。这段经历如同一面镜子,让他对现代农业的标准化、国际化趋势有了深刻洞察,彻底颠覆了他对农业的传统认知。
彼时,一些农户仍沿用“土方法”,将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作为肥料施于田间,坚信这样种出的庄稼品质会更好。但,标准化的现代农业对土地要求的第一项就是“干净”,没有经过专业处理过的粪便会含有病菌,对农作物会造成不可逆的污染。
这种差异导致了农户与外资企业之间信任的裂痕逐渐扩大。农户因产品被拒收而心生不满,转而采取以次充好的策略;而企业则因合作受阻,面临重重困难,最终遗憾地选择了撤离市场,关停了相关业务。
2002年,马铁民所在的公司决定迁回海外,他选择辞职,留在家乡。也就从这一刻起,马铁民开始“死磕”种菜。
有过外企工作经验的他认为,建立农户对标准化生产的理解和信任是企业与农户之间合作的关键。于是马铁民做出改变他职业轨迹的大胆决定——投身农业,自己创业,成为一位农民,种植符合高标准的蔬菜。
为此,他不惜卖掉了婚房,还借了点钱,凑齐40万元,踏上了种菜之路。
起初,他承包了200多亩地,引入青刀豆、西蓝花、结球生菜、白萝卜等7个蔬菜品种,按国际标准来进行种植。
天有不测风云,好不容易等到了丰收季节,却遇上了“非典”。之前和马铁民达成口头供货协议的两位客户毁约了,导致上千吨的蔬菜原封不动地躺在地里。不得已的他只能拖着菜去集市上卖,尽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可那个时候的消费者并不看好“高标准种植蔬菜”,只觉得比普通85b224f565ccccb914b8700504a08281菜贵了些,根本不买账。就在马铁民到崩溃边缘时,转机出现了。他意外得知前同事正负责为某国际快餐巨头采购生菜,再三思虑,他诚恳地发出邀请对方来实地看看。
作为国际餐饮巨头,选择原料供应商比种植高标准蔬菜还要严苛。可意外的是,前同事在检查生菜时发现,马铁民种植的菜不仅在质量上符合采购标准,甚至比其他供应商的菜出成率高。
最终,100多吨生菜,全被这家国际餐饮巨头收购了。
很快,马铁民在业内有了名声,高标准化种植这件事也被更多人认可。公司也步入快车道,从七八个员工到上百名员工,从只服务几家餐饮企业到成为几十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伙伴。
德国管理学大师赫尔曼·西蒙教授曾研究过德国数百家卓越的中小企业。他发现,德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真正基石不是那些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在众多细分市场默默耕耘并成为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西蒙称它们为“隐形冠军”。
马铁民领导的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正是其中的翘楚。
发展至今,马铁民公司生菜的产量、种植技术、研发水平均位于行业前列,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自己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生菜大王”。
成功的背后,马铁民凭借的不仅仅是严苛的高标准种植,也离不开“不靠天”的本事。
首要的是他对“指标”的极致追求。马铁民从选种开始,就开始测试种子的抗热性、抗寒性。那段时间,他每天和农户们一起吃大锅饭,睡大炕,只为记录下生菜的生长数据,总结出不同地区该搭配哪个品种,在保证产量的同时保证品质。
其次是扩基地。为了保证一年四季的生菜供应,他在全国各地寻找生菜种植地,开发青岛周边城市的种植基地,在河北张家口海拔1 000多米的坝上建基地,甚至跑到福建建基地……
而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是他敢于用科技革新传统的勇气。
一次偶然的国外学习机会,让马铁民发现了智慧玻璃温室,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现代设施农业。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智能温室的建设中,誓要将这份“死磕”精神延续到现代设施农业的每一个角落。
当记者问到现代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时,马铁民举了个例子。
2015年起,凯盛浩丰开始建设智慧玻璃温室,并引进国际前沿设计方案和现代信息技术,对生产、加工、营销全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收获也随之而来,智慧玻璃温室的产量可达到传统温室的6-8倍。不仅如此,现代设施农业能够打破地域和四季的自然限制,实现周年生长,解决了冬春蔬菜供应问题。
至今,公司已建成多个智慧玻璃温室基地,总面积超过3 000余亩,成为全国最大的智慧玻璃温室设计、建设与运营服务商。
在现代设施农业中,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耕作者,而是转变为掌握现代技术的产业工人。他们可以在设施农业企业中担任技术员、操作员、管理员等职位,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产业工人的转变。
同时,随着现代设施农业加速覆盖传统农业,资本也嗅到了商机。
马铁民告诉记者,现代设施农业以其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率、高品质的特点,为资本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代设施农业能够通过精准的环境控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实现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保证,满足市场需求。此外,设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为资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政策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不断突破,进一步降低了投资风险,提高了资本的安全性和回报率。
同时,设施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社会效益,也成为资本积极入场的重要因素。
马铁民凭借其胆识与细致入微的洞察力,成功抓住了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机遇。他不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通过与国际餐饮巨头的合作,深入了解了食材原料的高标准要求。这种经验的积累,加之对用户反馈的重视和不断优化产品的决心,为他在品牌创新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立不到一年,在天猫、京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等平台占据一席之地,成为番茄品类的佼佼者。特别是樱桃番茄单品,在天猫平台上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系列番茄汁产品也稳居天猫品类前列。
这就是马铁民的新品牌——“一颗大TM”,也算得上是现代设施农业下的必然产物。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番茄作为新品牌切入点时,马铁民以一抹微笑回应,背后透露出的是他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与商业决策的深思熟虑。
番茄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愈发关注,对高品质、无污染的番茄产品的需求也在上升。
马铁民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趋势,迅速调整产品战略,将资源和精力投向消费者更为偏好的番茄产品种植。
外界看来,马铁民成立一颗大TM只是生菜到番茄的转变,但更多的是他在市场定位的调整,通过拓展番茄品类从ToB模式转为ToC模式。
马铁民在创业初期以生菜为主要产品,并成功打入B端市场,与多家国际餐饮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然而,随着企业版图的扩张和行业竞争的白热化,他敏锐地洞察到向C端市场进军的必要性,以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在此背景下,马铁民在“绿行者”与“哪咤豆豆”两大品牌的基础上,战略性地推出了“一颗大TM”这一新品牌,旨在C端市场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他深刻认识到,番茄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品牌化潜力巨大,是连接消费者情感与日常饮食的理想载体。
从生菜开始,马铁民在农业领域就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通过智慧化、标准化的种植方式,同样可以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番茄种植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和管理,实现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和品质保障。
同时,马铁民及团队还研发出一款名为“农业大脑”的数字平台,该平台可以垂直指导果蔬从种子到餐桌的整个作业流程,实现“数字技术+农业技术+操作流程”的推广应用。通过农业大脑,公司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还推动了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把种菜搬到“云端”,马铁民的现代农业之路更精彩了。
为了区别于其他番茄品牌,马铁民亲自制定了一颗大TM严苛的果品分级标准,对番茄的果蒂、果径、果型、成熟度等方面均有严格指标。这种分级标准确保了最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番茄产品具有统一且长期稳定的品质。
为了吸引消费者,一颗大TM在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采用具有品牌辨识度的包装形式,不仅精美大方,还方便消费者携带和储存,提升了产品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知度。
创新是企业长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颗大TM也一样,不断推出新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推出NFC番茄汁、番茄微气泡果蔬汁等深加工产品,既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拓宽了产品线,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在营销策略上,一颗大TM并未过度渲染产品的独特性,而是将焦点放在了健康理念上,通过传播番茄的营养价值与健康益处,触动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从而吸引他们的关注与信赖。马铁民深知,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是行业繁荣的催化剂,他坚信有竞争的市场才能激发更大的潜力。
同时,一颗大TM积极拓展线下消费场景,让消费者一站式体验多样产品。通过线下门店、体验店等形式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快实现了从B端向C端的成功转型,为品牌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