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祉车缓缓停下,车门“咻”的一下打开,映入护理员眼帘的,是担架上刚从医院做完检查的老人。一直守在门口的她,额头上渗着密密的汗,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连忙冲上去握起老人的手,高兴得像个孩子。
老人面容消瘦,用重庆话哝哝地念念有词,“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啊~”“我-感谢-你们”。同事说这位老人曾经很抗拒住到养老院,现在把他们都当作了儿子、女儿,每次见到她都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
看多了网上虐待老人的新闻,眼前的真实却仿佛是场电影。
电影的开头要从1979年的福建建瓯讲起。这是武夷山下的一座小城,距离不远的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生活过的五夫镇。“闽商”格物致知血脉的长河,就源于兹。
把这里作为原点画出这张精神图腾,张一鸣和他的字节跳动、曾毓群和他的宁德时代、曹德旺和他的福耀集团,无数闽商就是无数点亮这张图腾的金刚石。
陆家斌是其中之一。
他走出这里,发现了养老这块新大陆。2013 年全身心投入进去,用 10 年时间,让那些曾经讳莫如深、难以启齿的养老难题,止于他创办的光大百龄帮之外。在里面,目前是 80 家、13 000 张床位,以及床上谈笑相宜、幸福、有尊严的老人。
什么是真实?
不是手机屏幕,是可以触摸到的老人温暖的手,是老人们在小剧场婀娜的《穆桂英挂帅》,是房间里淡淡的清香,是餐厅营养配比科学的三餐;更是可升降的床铺、重隐私的浴缸、丝丝分明的银发、炯炯有神的眼睛,以及老人们红彤彤的面庞上时时挂的笑脸。
“行动派”是熟知陆家斌的朋友,对他一致的评价。行动,就是格物致知,是远高于预见的高级智慧。陆家斌像个行者,善于此,并不止于此。
他常挂嘴边说,“要做差异的5%”,保持领先性、独特性的同时,不会因为迈得步子太大成了“先驱”。当记者问他,那他身上有没有和其他人差异的5%呢?
7月13日,我们在重庆蝉噪的照母山上的茶室相谈,过去的13天里,他有12天在外出差。他似乎忘却了自己,又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光大百龄帮最亮的那差异化的5%。
重庆照母山,南宋状元冯时行曾在此结庐照母。我们一次无心的选择,却冥冥中与他的事业发生了耦合……
福建人的事业,都是从福建人的家教开始的,“福建人的家教就是,在家是条虫,出门过江龙。”
从虫到龙,1979年出生的陆家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本来想毕业了,安安稳稳接母亲的班。谁知道轮到自己,国家就不再包分配了。
命运在他躁动的十字路口上90度拐了个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市面上卖100多元的液化罐防爆阀,仅需20多元就能从厂家拿下。于是他利用课余时间和几个小伙伴一起,想卖防爆阀来赚取差价。
在哪卖?怎么卖?
他们没有选择传统的销售方式,而是拉着一车防爆阀,跑到南平闹市,采取更加直观和吸引人的演示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演示“点火、灭火”的过程,不仅展示了防爆阀的实用性,也让消费者亲眼见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加快演示,陆家斌更大胆,直接扯下管子拿在手里,打开液化气直接演示。简直就像耍杂技。街头的人们被这波操作吸引,也为他赚了几千元的利润。
闽南有首已经成为“醒世恒言”的歌,《爱拼才会赢》,“拼”是闽商成功的烙印之一,也是一种稀缺的力量。人们习惯把成功归纳为一个人有先见之明,实际上,这种先见,我们每个人,包括小朋友都可能看得见。比如现在的 AI,比如原来的房地产,比如10 多年前、以及现在的养老产业。问题是,有几个人笃定自己的先见,并去拼?
太少了。所以成功也就是少有的人拼出来的路。
拼是行动,是格物致知。
有拼劲的陆家斌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往哪儿拼?
他有三种选择,南下、北上、西进,选哪个?最笨,也是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个试。这样试到了2001年,重庆。
比起当时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这座城市好像并没什么竞争力,陆家斌却发现了它的价值:无论城市基础建设、消费等,都有广阔的机会。
他像条鱼扎进了海里。穿梭在重庆错落有致的建筑间,感受着这座山城的热情与活力。房地产、建材、窗饰、加油站、酒店……“总之,什么赚钱、有市场,就做什么。”似乎不需要更多的词语和事实,去注解闽商的务实精神了。
人生很奇妙,很多决定一生的决定,不是经年的筹谋,可能是一场偶遇,又或者一场下午茶。
时间来到2010年。陆家斌31岁了。
这一年,多年未见、定居于日本的好友归来。这位好友不仅带来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更在深入交流间,为他揭开了日本养老行业的神秘面纱。
在日本生活期间,这位好友亲眼见证了该国养老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从高科技辅助的居家养老到温馨细致的社区养老服务,无一不体现出对老年人群体的深切关怀与尊重。这些见闻深深触动了陆家斌,让他开始思考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重庆的大街小巷,又填满他的脚印。还不够。他决定赴日考察与学习。“当时国内的养老与日本养老根本不能比。无论从装修、服务,还有从业人员对专业养老技能的掌握,都是远远不够的。相比日本的智能化养老设备和专业标准化照顾老人的流程,国内的养老院更像个保证老人有吃有住的地方。”陆家斌回忆道。
陆家斌和志同道合的13个朋友聚到一起,跟他们讲起了自己对养老产业的看法:总之,前景一片“钱景”,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
具体需要多少,陆家斌心里也没底,不过先众筹1 800万元,开干。
2011年,陆家斌开始筹备第一家养老院——龙山老年养护中心。在之后的2年时间里,陆家斌一直在跑,北京、上海、深圳、日本、新加坡、欧洲……所有人都不能理解,只有他坚信:养老是个非常好的产业,他要去找市场、找榜样。
“找准定位这件事没有捷径,只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群体的需求和偏好,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耗力。”
客观说,养老产业不适用于初创公司或团队。这个产业长久徘徊在主流投资圈之外:投资巨大、回本周期长、模式重、运营要求高。虽然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个产业有千万亿的市场空间,欧美、日本的模式可以借鉴,但要登上这座高山,有太多不确定和风险:
国家相关养老政策支不支持这类创业、企业?
中国数千年的养老观能不能被改变?
基本上空白的市场、空白的供应链,怎么把商业和社会责任恰当地融合?
……
问题多吗?多。做好了赚钱吗?肯定赚钱。那么所有问题就变成了这个行业的护城河。
找到合适的地点来建设养老机构是一个挑战。陆家斌不断预设,反复验证,考虑地点的交通便利性、环境的适宜性以及成本等因素。同时,养老机构的运营需要遵守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包括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医疗保健标准等,一套套复杂的审批流程牵绊着他。
“即使养老机构成功开业,我也需要面对持续的运营和管理挑战,包括成本控制、服务质量保证、客户关系维护等。”陆家斌没有一刻停下脚步,更没有停下思考。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3年年初,龙山老年养护中心成功落地。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400多个床位——首批入住了30来个老人。
当时机构内的工作人员有十几个,“早上一睁眼,2万元就没了。”说到这里,陆家斌心有余悸。
怎么办,怎么办?
好在2013年下旬,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帮陆家斌化解了危机。“这一政策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简化了手续、规范了程序、公开了信息,减少了初始阶段的障碍。对老人而言,政策解决了经济困难补贴、居家养老服务、无障碍改造、高龄老人津贴等一系列福利保障措施。”
有了政府的支持与推广,老人们开始愿意走进养老机构看一看。那段时间陆家斌每天都忙到深夜,上午带老人参观、了解,中午和院内老人一起吃饭,下午陪老人一起种菜或者做娱乐活动,晚上回到家再和同事们一起复盘当天的问题……
很快,一床难求的现象上演了。
紧跟着,2014年,第二家养老院即将开业。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陆家斌面前:“不能再叫龙山老年养护中心,那么,我们的核心品牌叫什么?”
“百龄帮”应运而生!“‘百龄’指高寿,‘帮’寓意一群百岁老人生活在一起,同时也寓意帮助老人实现百岁的愿望。”陆家斌说。
随后,陆家斌以龙山老年养护中心的样本,在各地开了十几家养老机构。有次他带日本同行来参观,自信地问对方,觉得中国的养老产业现在怎么样。一向内敛不轻易评价人的日本友人说:“整体上,落后日本20年吧。”
虽然百龄帮创立之初就对标日本当时最新的养老院建设,但碍于中国养老产业刚刚起步,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养老院建设标准、设施设备的匹配性等,并不是依靠简单的“拿来主义”就能解决的。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能给予老人的仍是一个包吃住且安全的场所,即便有护工照料,也没有达到“老人像家一样生活”的样子,更没有让不方便的老人体会到“有尊严的生活”。
于是,陆家斌开始行动,打造2.0养老模式。他选择以专业化为基础,在面对认知障碍、失能的老人,养老机构可以用专业的方式来照顾他们,而不是用对待病人的方式,让老人失去尊严。
怎么改革?怎么落地?
陆家斌找了公司的全部高管,一起体会“感同身受”。他不仅让护理人员用约束带把大家的四肢固定在床上,还让大家穿上装满水的尿不湿,感受老人的真实处境。“这样一来,老人需要什么?老人在乎什么?就更清晰了。”
以认知障碍老人的护理为例,他们需要特别的耐心、技巧和方法。对此,陆家斌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坐诊培训,让护理人员能够学习到如何更有效地与这类老人沟通、如何识别并应对他们的特殊需求,以及如何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且富有支持性的生活环境,让老人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对于将老人托付给养老机构的家属来说,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老人能够得到妥善地照顾和关爱。通过引入专业团队和提升护理水平,为老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给家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他们可以更加放心地将老人托付给这里。
为了丰富老人的生活,陆家斌还把国外舒适的养老环境复刻到光大百龄帮。园林、瀑布、操场,甚至格格不入地增加了木马、滑滑梯、跷跷板,为看望老人的孙辈们加一点乐趣。
2017年,百龄帮逐渐走上正轨,陆家斌的父亲却病了,癌症晚期。医生判断也就有半年的生存期。
“真的等到家里出现了病人之后才会明白,什么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什么是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不懂专业照料老人的方法,仅仅凭借一腔孝心、耐心,不可能把家里的老人照顾好。你可能连最起码的喂他们喝水都不会。”
被照顾的老人又岂能舒服?“有个刚到我们这里的老人说,她已经半年没有洗澡了,她不好意思让儿子帮她洗澡,也觉得他每天给自己擦身子、喂饭、端屎端尿,太累了,开不了口,只能自己默默忍受。”
回忆被家人“爱心”照料的往事,百龄帮的老人们一边抹泪,一边感慨。
谁又成了谁的负担呢?
当自己的父亲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陆家斌果断地把他送到了自己的养老院中。在这里,他的父亲不仅得到和其他入住的老人们一样的悉心照料,还在百龄帮“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中,获得了专业和科学的临终生存质量照料。
“我很庆幸把我父亲送到自己的养老院,让他最后安详地度过了没有被病痛折磨的一年半。”陆家斌眼睛泛红,有些哽咽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干养老这件事似乎是我命中注定的福分。”
陆家斌涉足养老产业的心态,也在与老人的不断接触中,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实话讲,当时建养老院就是觉得这肯定是个赚钱的产业,但跟这些老人接触多了,听到他们的困难之后,就发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功德的事情。就想着要怎么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让他们能够又幸福,又有尊严。”
他不断在服务质量、智慧化设施设备建设等方面下功夫。2023年,日本同行又来交流,陆家斌问了他们那句十年前同样的话。日本同行有些惊讶,“现在在很多智能设施设备的应用服务上,百龄帮已经更加领先。”
在陆家斌看来,无论什么创业都需要找三板斧,需求、痛点、差异化。
他经常问自己:“百龄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思来想去,他找到了百龄帮最核心的竞争力——差异化的5%。
经过常年一线调研,陆家斌发现,养老行业的突围点在于差异化。不管是养老院、养老机构、养老社区的门槛都没有早年高,参差不齐的业态,不断有新加入的玩家复制、模仿。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一夜成名,也可能因为事故再无翻身机会。
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出适合企业的差异化路线就尤为重要。日复一日地商讨,陆家斌提出“差异化5%”的概念,通过提供比竞争对手高出5%的差异化服务来获得市场优势。
举个例子,当你走进光大百龄帮任何一家机构,前台都会摆放当月的《百龄乐报》,这份报纸类似于企业内刊,其材质是从铜版纸改到旧报纸材质,为的是让老人摸上去有种熟悉的感觉;就餐时,厨师会把餐车推到老人桌边,亲自煎蛋,看似很小的改变,可以让老人感受到烟火气,增加食欲;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老人保持新鲜感,尽可能实现离床、离层、离楼……
除此之外,光大百龄帮还要求加强与老人家属的沟通,提供透明的护理和生活状况更新,让家属随时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
从利润角度而言,虽然差异化服务增加了成本。但陆家斌目的很明确——要尽可能给老人更好的入住体验,并且以专业服务去打下养老差异化的窗口期。
在光大百龄帮助浴间里,洗澡机通过自动化的流程帮助老年人沐浴,为老人提供了安全、舒适且有尊严的洗浴体验;特制的电动护理床可以帮助老人更容易地坐起和躺下,减少了跌倒的风险,同时可升降的设计,也减轻了老人在睡眠和起床时的不适感。
陆家斌说:“洗澡机和升降床不只是为了老人而设计的,它们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体力劳动,降低了工作强度,这一点尤为重要。”
养老行业是人力成本最高的产业之一,超60%,但陆家斌竟在今年选了浙江、福建等地试行“双休”,即便是护理工也可以享受这项待遇。并且,他还每年要送一批员工到日本、新加坡等地方学习,让他们既有高薪酬,又能学习到国际上最先进的护理技术。
在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等方面,光大百龄帮总能做到比同行快一步。
2015年,陆家斌进军浙江,悄然开启沿海发达地区养老市场。随后几年,陆家斌更是有进军全国的破竹之势。
不断扩张也面临着持续高投入。
2018年,陆家斌明显感觉力不从心。随着养老机构一家接着一家落地,即便市场接受度呈直线递增,但最快回本的机构也要6、7年。
这时候他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慢下来;另一条是引入资本,做强实力。
基于对养老产业未来的预判,陆家斌认为在市场的窗口期,通过复制成熟的模式,快速占领市场,百龄帮完全有可能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在统筹考虑之后,具有国资背景的光大集团,成了陆家斌的不二选择,百龄帮正式更名为光大百龄帮,陆家斌也从民营企业家变身央企高管。
光大集团在金融、健康、科技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整合能够为光大百龄帮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促进其在养老产业中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光大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光大百龄帮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其养老服务。
——这些先做后谈。
引入光大后不久,新冠疫情全球暴发,养老院成为高危群体的组织。光大百龄帮和其他养老机构一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现在想来,那时候引入资本等于是救了我们一命。否则三年下来,我估计我们早就不存在了。”陆家斌不无感慨地说。
行善事,结善缘,得善果。安然度过疫情,是光大给陆家斌的第一个回馈。借助光大资本的支持,光大百龄帮深入融合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康复医院、智慧养老、养老培训等领域,火速复苏,并获得了更强大的发展。
养老行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不断吸引众多资本和头部企业的关注。但行业存在的痛点一直阻碍养老产业链的闭环实现:适老化设备使用反馈不及时,设计和改造无法及时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装修标准化难度大,很难实现完全的标准化;涉及养老机构公共设施的改造没有参考案例……
“办法只有一个,自己干。”
专注于适老化设计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综合服务的齐力(重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成立;
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研发无感录入系统、养老场景应用等技术的重庆帮帮链智能科技公司成立;
专注于养老相关设计,包括养老院的建筑设计、功能布局的大千设计公司成立;
以及负责养老机构的整体装修和设施配置,确保养老机构的环境符合老年人的生活和安全需求的重庆幸福龄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成立……
陆家斌很像拼图高手,通过光大百龄帮,慢慢拼凑出整个行业的未来。
闭环组合拳配上高度标准化运作和超强的城市适应性,光大百龄帮如同“开挂”般快速复制,迅速发展扩大。如今,光大百龄帮已步入3.0养老时代,使用数字化手段来贯穿整个养老机构的运营。这包括门卫监控、食堂监管以及对入住老人身体状况的实时监测,所有这些信息可以汇集到一个终端,目的是有效地管理每一家养老院,减少人力成本。
在3.0模式下,养老机构不仅仅是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而是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满足老年人在健康、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这种模式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尊严和个性化需求,和陆家斌最初的愿景高度契合。
截至2023年底,光大百龄帮已在重庆、浙江、福建、广西、河南、四川、甘肃、江西等十大省市的五十余个重点城市进行战略布局,旗下康养项目超过80个,投建面积达到490 000平方米,运营超过13 000张养老床位。
13 000张床位背后,是13 000张有尊严的笑脸。
2010年入行到2024年,陆家斌在养老这条路上走过14年。从养老院到标准化养老机构,再到高端养老社区……这条路上的参与者越来越多,他反而越用力向前冲。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陆家斌刚从福建回来。他展示出航线图,湖北、江西、福建、山东、北京、浙江,非常密集。他认为,航线图的密集程度可以反映一个养老项目的成熟度。随着项目的成熟,航线图的密集程度会逐渐减少,这意味着项目的运营已经稳定。他也愿意花很多时间在一线,与员工、家属和老人交流。因为这种直接的接触和沟通是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和改进服务的关键。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他能够更好地了解养老服务的实际情况,并据此做出改进。
除了去当地,他还在每个机构内设有“总裁信箱”。之前有老人留言,不锈钢扶手冬天“冻手”,有家属表示安全通道有点窄,有护理员称面盆高度过低……每一条信息他都会耐心查看,反复思考,甚至亲自试验,用最快的时间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
有没有发现?这已经不再是赚钱这么简单的目的和驱动力了。
养老行业变化很快,但陆家斌始终相信机会与问题都会同时出现在一线。某种程度上,支撑光大百龄帮不断成长的背后,就是陆家斌对“一线”的追寻与坚持。
对他来说,比规模更有意义的是,他和他的光大百龄帮走过了一条前人从未踏足的路,为养老产业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未来的三到五年,陆家斌的行动触角有两点,一是CCRC(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通过结构上的调整和金融的结合,解决家庭对未来养老的恐惧问题。福建三明作为示范地已成功落地。
二是海外合作。“每个唐人街都能看到光大百龄帮”是陆家斌的愿景,这句话接通现实,也挂满想象的露珠。目前光大百龄帮与日本、新加坡有深度合作,他希望能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合作,引入新的服务模式和技术,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多样性。
此外,他还创办了养老产业的职业培训学校,金博园。一方面培训专业的养老护理人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他以公开课、免费课的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外发布老年人护理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居家养老的子女们,科学照顾老人。
陆家斌认为,银发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它还关系到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他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家加入养老行业,与光大百龄帮并肩同行,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还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值得每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去探索和投入。
一路格物,一路致知,行者陆家斌正携着光大百龄帮奔向新的星辰大海。非常希望能用朱熹的几句诗文,来概括陆家斌在养老产业走过和即将要走的路——
创业初,“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水口行舟二首》)
创业中,“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如今,“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水口行舟二首》)
未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二首·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