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东南山海间——抗战烽火中的文化人》
张在军 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近年,自称“独立学人”或“自由作者”的张在军出版了十数种质量上乘的著作,它们被入选各类图书排行榜,在读书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与学院派论著相比,它们通俗易懂、灵动飞扬,推动了学术研究摆脱拖沓艰涩之弊而向文化读物转变,在招徕了无数读者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其中,多种关于中国现代文化地理的重构之作尤其特色鲜明,让人读后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大学迁徙与现代文化地理的重构
文化是时空性的产物:时间性是指文化有发生、发展、繁盛、衰落、淘汰或复兴的现象,空间性是指文化有发源地、扩散地、延伸路径以及形成文化区的现象。空间性衍生出了关于文化地理的探讨,文化地理受到政治中心的变化、经济状况的改变或文化中心的移动等因素影响,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景观、文化的起源与传播、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由此生成的区域文化地理等。在古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中心基本上等同于政治中心,但自南北朝后,随着南方开发进一步加速,文化中心呈现出南北共进的双线状态,北方的西安、洛阳、太原、开封、北京等,南方的南京、扬州、杭州等均是文化高地。到了近现代,演化成了网状结构,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都汇聚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全面抗战爆发后,肩负抗战救亡重任、承担民族解放使命的文化机构、教育单位或文化人纷纷走出大都市,转移到大后方或尚未陷落的东南中小城市、县城,甚至穷乡僻壤以延续文化生命。或大或小的文化中心应运而生,它们七零八落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大学是传承文化、制造文化现象的重要载体,它们的位移自然会促成文化地理的重组。
张在军先后以武汉大学、东北大学、西北联大等高校为研究对象,撰写了多部以大学为主体的现代文化地理的重构之作,涉及大学的历史、迁移过程,以及在新的驻留地发生的鲜活故事,以大学迁徙史串联起了抗战文化史,让读者见识了现代知识分子的苦难际遇,展示了中华文化坚韧不屈、不绝如缕的传承景象。在这些著作中,作者梳理了以下几条文化迁移和文化生成路线:
第一条是从中南到西南,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相关著作有《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武汉大学编年史稿》《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1938年,因武汉会战爆发,武汉大学计划西迁四川乐山办学,是年6月全体师生完成搬迁。他们走水路,从武汉出发途经宜昌、巴东、万县、重庆、宜宾抵达目的地,全程1200多公里,十分辛苦,不仅要忍受、面对各种困难和艰险,还要躲避日机轰炸,财物、设备损失巨大,达数十万元。直至1946年,武汉大学才迁回珞珈山。
第二条是从东北到华北转西北再至西南,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相关作品有《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东北大学是中国现代史上办学历程最坎坷的高等学府,它的迁移史就是一部国难史。该校1923年正式宣告成立,经张学良与一批有识之士的着力经营迅速发展起来,却因1931年“九·一八”事变被迫从沈阳流亡至北平。1935年“一二·九”运动后,又因华北局势危在旦夕,迁往西安成立分校,至1937年6月全部迁完。1938年,再因日军轰炸西安被迫入川。抗战胜利后,它依然几经波折,辗转于沈阳等地。
第三条是从华北到西北,以西北联大为代表,相关作品有《西迁南渡未北归:抗战时期的西北联大》。1937年9月,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迁至陕西西安,成立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大南迁陕西汉中,本着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的目的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不久,西北联大改组成五所独立大学,尽管存在时间短,它却为西北高等教育延续了根脉,培养的人才沉潜在之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
这些大学的迁移造成了一个明显的结果就是文化地理的变化,在西南、西北建起了多个次级文化中心,如乐山时期的武大在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上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校长王星拱广揽人才,营造了兼容并包、高度自由的学术环境,使得大师云集,极一时之盛:文学院有刘博平、刘永济、叶圣陶、朱光潜、苏雪林、唐长孺、陈源等;法学院有周鲠生、杨端六、刘秉麟等;理学院有查谦、石声汉、李国平、桂质延等;工学院有邵逸周、余炽昌等名教授。抗战胜利后,有关外国机构对中国大学办学水平进行过评估,武大国内排名第二,仅次于西南联大。
张在军在著作中刻绘了不少令人热泪盈眶的场景,特别是苦难时期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子的求学状态与日常生活,他们保持了不断求索的学习精神和积极生活的热情:先期迁校委员到达乐山后,即选择乐山文庙作为大学本部,周边屋舍为各学院、实验室或印刷所,很快破庙里就响起了弦歌之声;他们将文庙大成殿改建成了战时一流的图书馆,藏书之富冠于后方各大学,为师生构筑了优裕的精神空间;大礼堂名士云集,陈寅恪、钱穆、熊十力、冯玉祥、郭沫若、黄炎培、吴宓、李约瑟等中外名人都来发表演说或讲学布道。
广大教师、学子爆发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报效国家,如作为典范的大先生、著名学者吴其昌始终践行着老师梁启超的“国难当头,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坛”的豪壮誓言,经常托着孱弱的病体走上讲台,“有时讲着讲着就会咯出一口血来,同学们劝他早点回去休息,先生却说,战士死在疆场,教授要死在讲堂。我已活了四十岁,如加倍努力,不就等于活了八十岁吗?稍事休息后,先生又振作起来,继续上课,我常常是噙着泪听先生讲课,受先生精神的鼓舞,愈加勤奋”。因物质困难,当时没有教材和讲义,全靠课堂笔记获取知识,操江浙口音的吴其昌担心学生可能未听清听懂,每次下课时都要把学生笔记收上带回去一一批改更正再发还。但逢讲到西晋、北宋和明代的亡国之痛,在惋惜悲愤之余,总是结合抗战现实谆谆教诲,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学生,上课时带领学生高唱《满江红》《松花江上》,大讲岳飞、文天祥的抗敌事迹。在他影响下,历史系全班11名同学,7人奔赴前线,2人为国捐躯。在撰写《梁启超》时,他专门设置了特定章节揭露早在明治之前,日本维新人士就将吞并中国当作日本强大的国策,将其狼子野心展现无遗。1944年2月23日,吴其昌病逝,用生命殉了他的事业和学问。
这些大小知识人对文化的坚守、对先进理念的追求、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值得大书特书,值得后世学人捡拾而化作精神动力,如钟兆云为《漂泊东南山海间——抗战烽火中的文化人》所作序云:“本书的特点,就是记述抗战时期不同政治派别的文化人位卑未敢忘忧国、抗战到底的作为和政治操守,他们的教育、文化自觉和抗战活动相融合,在军通过点面结合的纪实,展现了特定时期的脉络和表里。作为对抗战大时代的叙事,与教育、文化结盟,仿佛长了深根,增加了它的深度;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牵手,犹如张开长臂,拓展了它的广度。这是了不起的构思,让今人看了也受教匪浅。”
另一条迁徙路线与被遗忘的东南
日军侵华导致中国被分割成几大区块:沦陷区、国统区、上海孤岛、西北革命根据地,抗战史或抗战文化的研究自然集中于此,这也导致某些区域性的抗战文化被忽略了。张在军2018年出版的《发现永安:被忽略的抗战文化中心》让读者重新认识了东南抗战文化(包括浙江、江西、福建三省所辖区域),它聚焦于东南抗战文化中心之一——福建永安,进行了广泛探讨,涉及大学、研究所、出版社、报刊社、主要期刊和文化社团等,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永安如何成为文化中心,为何能够称作文化中心。
东南抗战文化长期被学术界遗忘,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有王嘉良等学者呼吁加强这个区块的研究,相关论文论著也对部分议题做了探讨,但依然存在巨大的可拓展空间。如张在军在“主要期刊”章节介绍了为学术界忽略的《改进》《现代青年》,刊过许多名家名作的《现代文艺》,具有国际影响的《国际时事研究》,以及堪称“民主科学的大众刊物”的《联合周报》,重新挖掘它们的文学史、学术史、出版史和接受史方面的价值。《现代文艺》月刊每期字数6至8万,共计出版33期,先后由王西彦、章靳以编辑。作者论及王西彦接办月刊的起因,分析了创刊号登载的邵荃麟的《英雄》、葛琴的《生命》、王西彦的《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以及《英雄》引起了当局的敌意。他指出《现代文艺》注重理论建设,欧阳凡海、杨洪(王西彦)的文章对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有深入的分析,谷虹的书评则批评了有毒素的文艺作品;《现代文艺》注重培养新人,举行了新作家征文竞赛,郭风的许多早期作品都刊载其上。现今,陆续有相关研究文章刊出,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也有硕士毕业论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充分证明了《现代文艺》具有的重要文学价值。
再如,作者挖掘了在永安出现的南社雅集。旧南社成员朱剑芒有感于时事变迁,一些知识分子面对强权和外来压迫丧失气节,助纣为虐,其他人即便未上马杀贼,却能洁身自好,南社向来以提倡气节为主,将一心一德的同志组织起来相互砥砺是有必要的。南社闽集展示了即便遭遇困局,中国读书人依旧坚持诗意的生活传统和不忘国家、民族的士大夫情结。
如果说《发现永安》注重的是机构、组织、事件等,《漂泊东南山海间——抗战烽火中的文化人》则关注了抗战文化的主体,勾勒出郑贞文、萨本栋、汪德耀、郑作新、陈村牧、王秀南、许钦文、施蛰存、章靳以、严家显、何炳松、蔡继琨、卢前、董秋芳、楼适夷、耿庸、章振乾、傅衣凌、黎烈文、王西彦、邵荃麟、葛琴、朱剑芒、萨一佛、覃子豪、赵家欣、谢怀丹、羊枣、王亚南等近30位文化名人抗战期间的言行、生活、工作和品格。他们处于同一时代,在面对现实时却有不同的生活状态、不同的应对模式或抗争方式。
被誉为厦门大学“梅贻琦”的萨本栋,甫任校长就遇上日军全面入侵,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他主张维持东南半壁的高等教育,不随流远徙,选定长汀作为内迁目的地。刚完成搬迁,他就亲自督导全校各系举行学期考试,指出当下只能“抗”日而不能进行“惩罚”战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术尚未独立,民众技能的水准几百年没有提高,应该加紧研究学术和培养技能。为了给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储备建设人才,他特别注重通识教育,主张大学不应该培养只有专门技术的“高等匠人”,而应培养周见洽闻的“完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厦大实行严密的学制和严格的制度,基础课程都由教授授课,自由研究的风气浓厚,学会、社团林立,周末常有学术报告和讲座。萨本栋不遗余力地招揽名家,如半路截留要去中山大学任教的法学家邹文海,使得长汀时期的厦大名师荟聚。在异常困难的环境下,他还设法增设或复办了多个院系。经过萨本栋的苦心经营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厦门大学拥有了高超的办学水准,多次在学业比赛中获得全国第一,震惊士林。宵衣旰食的萨本栋却累垮了身体,不幸患上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于1949年初年方47岁即病逝了。
“教书卖文兼养猪”的许钦文时在福建省立师范学校教书,他与学生一起参加生产,一道掘地,灌水施肥,种植蔬菜水果。他还养起了猪,半年就养得200多斤,因他养的猪比附近邻居家的长得快而被别人讨教养猪秘诀,经过观察发现是因为自己要作文、备课,一天能喂四次,其他人是一天喂三次,同时准备猪食时还加入大量地瓜等,使饲料又浓又好。
另一位知识分子羊枣则是冲锋在前,他1944年6月转移到永安,受聘为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他创办了《国际时事研究》周刊,该杂志材料新颖、立论正确、观点鲜明、分析深刻。他既做主编也是撰稿人,发表文章40多万字,持之有据,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增强了民众抗日救亡的信心和斗志。因其文深得读者欢迎,他引起了国民党的仇视,最终被捕瘐死狱中。
仔细辨析,我们发现这两部著作中的许多叙述可以填补学术史空白。以文学家为例,关于王西彦、施蛰存、章靳以、董秋芳、楼适夷、邵荃麟等人抗战时期的研究成果普遍不盛,本书弥补了这种缺憾,相对详细地录述了他们在东南地区的活动、言行、创作和评论等。
笔者想要补充的是,东南抗战文化中心不止福建永安,尚有浙江金华,江西上饶、赣州等,尤其以永安、赣州持续的时间较长。左联作家胡依凡说过:
赣州,这块南中国的优美处女地,自从抗战的烽火烧遍了大东南以后,她随着赣南建设事业的展开,这位小家碧玉的小姑娘,早披上了一身艳丽的新装,显得格外年青而矫健了。年青矫健的赣州,也带来新时代的气息,新的文化和新的体制。踏遍街头、走尽山村,到处是洋溢着一片魔人的狂热,紧张,生动,美好,健康,歇斯底里地,罗曼谛克的,亥罗依斯姆地……一个东南大后方美丽动人的城市茁壮地挺立。
在东南的半壁,那时赣州文坛艺坛的活跃,除了文化城的大桂林,是决没有第二个地方能和她相媲美的。首先在正气出版社的诱掖培植下,赣州的出版事业,虽然在那样窒息枯窘的物质条件下,已表现了非凡的成就。一批批驰名的作家,艺人,汇流到了大桂林,也纷至沓来地涌来了赣州。文艺晚会,座谈会,音乐会,金石,版画,美术各种文化艺术活动,集体检讨,公开展览,热烘烘地闹翻了赣州,《北京人》《李秀成之死》《蜕变》《农村曲》……等等名剧,不断地演出,发动了大东南。这座幽静的山城,已完全给新时代的文化艺术气氛所笼罩。赣州文化水准的提高,突破了空前的记录,跃进了一个世纪,赶上了全国的水准。赣州这个辉煌的名字,在胜利前所以能够那样富于诱惑性,深印入全国人士的脑子,引动国际友人的向往,新文化运动的突飞猛进,是有决定的力量的。
大批知识分子到了赣州,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的大发展:报纸杂志迅速增多,全区刊行的报纸计15种,许多中外名剧得到公演,一些文化现象得到讨论,木刻漫画等艺术形式得到推广,而展示赣州作为东南抗战文化中心之一地位的重要载体是《正气日报》,它设有十多种副刊,如《新文艺》《新地》《文艺专刊》《半月戏剧》等。粗略算来,在该报副刊发表过文章的文艺工作者达数百人,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田汉、林语堂、赛珍珠、朱光潜、徐中玉、许杰、施蛰存、叶圣陶、曹聚仁、臧克家、陈梦家、向培良、李金发、倪贻德、谢冰莹、赵景深、焦菊隐、雷石榆、王亚平、陈伯吹等,同时也有不少未登载作品却有相关评论文章或生活实录刊出的大家,如鲁迅、曹禺、夏衍、何其芳等。这批文章提升了报纸的水平,增添了报纸的吸引力,扩大了报纸的销量,无数具有现实指向、呼吁反抗封建专制、抵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注重社会变革的作品的刊出对宣传抗战、激励民气、提振民心和锻造民族精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对于我们了解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艺,尤其是抗战文艺的创作、传播和评论,当时的文化氛围或社会机制等大有裨益。从文学史角度看,它们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或辑佚价值,有的甚至可以改变文学史定论,提供新的评断和叙述,或者扭转、丰赡读者对某些作家的认知,建构起更加多维立体的作家形象,活化中国现代文艺场。
结语
无疑,张在军这种结合大学叙事对现代文化地理重构的研究是独到的、精当的。环顾学界无人能出其右,我们也期待他的其他高质量著作问世。
作者:廖太燕,文学博士,江西行政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著有《私史微观:中国现代作家日记的多元透视》等。
编辑:得一3121763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