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野村夫到乱世贤臣

2024-08-15 00:00苗怀明
名作欣赏 2024年8期

说到诸葛亮,很多人脑海中立即会浮现出如下一幅图像:一位面容消瘦的中年男子,留着一缕胡须,身穿道袍,手拿鹅毛扇,站在高处,若有所思地眺望着远方……这一形象可以在《三国演义》的插图中看到,可以在武侯祠看到,可以在民间剪纸、年画中看到,可以在邮票中看到,也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尽管呈现方式不同,但形象较为统一,辨识度很高,大家一眼就能认出来,由此可见人们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熟悉和喜爱程度。

伴随着诸葛亮这一形象的,是足智多谋、料事如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人们读过《三国演义》之后对诸葛亮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后人对诸葛亮的定评,也是这一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身上,还有一种可贵的品质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诸葛亮人生的另一面,也是其更为真实的一面。在凡事都要讲有用的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强调这一点很有必要,也很有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话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题目是《一位清醒而痛苦的悲剧英雄:诸葛亮》,刊于《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5期。我之所以用这个题目,是基于对诸葛亮的如下认知:说英雄,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辅佐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一起开创了蜀国的基业,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说悲剧,是因为他无论怎样努力,其事业都未能取得成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清醒,是因为在刚出茅庐时,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已知道悲剧的结局;说痛苦,是因为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我对诸葛亮的总体评价。通过对诸葛亮这一核心人物的解读,可以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着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展现的是三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的恢宏画卷。全书塑造了一千多位人物形象,其中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叱咤疆场、建功立业的盖世英雄。说到英雄,人们往往会提起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很少有人会将英雄与白面书生诸葛亮联系起来。这里我要说的是,诸葛亮也是一位英雄,而且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英雄不见得一定要冲锋陷阵,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同样可以建立不世的伟业。在天下大势初定的情况下,诸葛亮帮助无半寸之地的刘备虎口拔牙,硬是杀开一条血路,奠定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有这种能力和气魄的人如果不是英雄,那还有谁有资格被称作英雄呢?可以说,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数一数二的大英雄。

只要将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与其他人物的年龄进行对比,就可以对这一点有直观的感受。按照清代学者章学诚的说法,《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固然有虚构的成分,但其大部分内容是符合史实的。小说中人物年龄的设置是从《三国志》而来的。

建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07年,这年冬天,刘备带领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此时相关人物的年龄情况如下:

诸葛亮(181—234):27岁

刘备:47岁

关羽:46岁

张飞:41岁

曹操:53岁

孙权:26岁

周瑜:33岁

鲁肃:36岁

相信这个年龄的对比会让不少人吃惊,原来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如此年轻,他与刘、关、张三位的年龄竟然如此悬殊。

通过年龄的对比,可以看出如下两点:一是刘备慧眼识英才,没有他的慧眼,诸葛亮就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是刘备成就了诸葛亮,同样诸葛亮也回报了刘备,成就了刘备。二是诸葛亮出山之后,并不像读者想象的那样顺利,首先在内部都很难摆平,年龄的悬殊意味着诸葛亮是个晚辈,意味着刘、关、张的阅历和经验远比他丰富。刘备还好说,对诸葛亮充分信任,但是如何让关羽、张飞信服,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要知道三顾茅庐的时候,关羽、张飞都不太情愿,之所以不情愿,就是对诸葛亮不信任。

这是诸葛亮出山之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难题。作品专门写到了这一点:

刘备自得孔明,以师礼待之,有云长、张飞心中不悦,乃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敬之太过!又未见他其实效验。”(《诸葛亮博望烧屯》)

关羽、张飞的质疑尽管包含着成见,但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毕竟刘备不是办养老院或福利院,要的都是能干活的,养不起闲人。既然诸葛亮享受如此高规格的待遇,那就要做出与此相匹配的突出贡献。

英雄就是英雄,诸葛亮很快就证明了自己是物有所值。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话对别人来说,是个比方。但对诸葛亮来说,则是纪实。因为他真的放了三把火:火烧新野,火烧博望,火烧赤壁。他用一连串的火攻证明了自己。

再看诸葛亮与对手年龄的对比,其主要对手曹操比他大了将近一倍。作为一位政治家、军事家,53 岁的曹操正值黄金年龄,他身经百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才能,在当时可谓教父级的人物。而诸葛亮则是一个典型的“四无产品”:没有学历文凭,没有任何从政作战经验,没有任何科研成果,也没有任何奖项。对比如此悬殊,可以想象诸葛亮面临的巨大压力。再看东吴一方,只有孙权比诸葛亮小一岁,但他出道远早于诸葛亮。与诸葛亮唱对手戏的周瑜、鲁肃,一个比他大6 岁,一个比他大9 岁。对诸葛亮来说,出山没有见习期,只能一步到位,他必须对内镇服关羽、张飞,对外与曹操、周瑜、鲁肃分庭抗礼,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经受得住如此艰巨的考验。

好在诸葛亮很快就证明了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镇服了关羽、张飞,也让曹操刮目相看。最了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对手,比如周瑜,他临死前都念念不忘诸葛亮:

(周瑜)徐徐又醒,仰天大叹曰:“既生瑜,而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诸葛亮大哭周瑜》)

人之将死,有太多牵肠挂肚的人和事,周瑜偏偏惦记的不是父母,不是爱妻小乔,而是活生生气死他的诸葛亮,可谓不叫爹不叫娘,声声必叫诸葛亮。他叫诸葛亮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愿意和诸葛亮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中,他以生命的代价领教了诸葛亮的厉害。

那么诸葛亮到底有什么本事呢?作品中有明确的交代。首先看他的朋友徐庶是如何给刘备介绍的:

使君若得此人,可比周得吕望,汉得张良。有经纶济世之才,补完天地之手。……此人乃天下第一人耳。(《徐庶走荐诸葛亮》)

又是拿吕望、张良相比,又是说天下第一人,对还没有出山的诸葛亮来说,这样的评价实在是高得有些离谱。难怪关羽、张飞不大相信,好在刘备相信,这也就够了。徐庶化名单福,本来准备和刘备一起创业的,但老娘被曹操劫持,他又是个大孝子,只好撇下刘备离开。结果刘备一番哭功表演让他招架不住,遂推荐自己的朋友诸葛亮出山。刘备相信自己的眼泪,也就相信了徐庶的推荐。

徐庶进了曹营之后,也并不是完全一言不发。在曹操看来,只要徐庶不为刘备所用,就是为自己做贡献,他说不说话并不重要,毕竟自己手下兵多将广,谋士多的是。奇怪的是,他发现没有徐庶,刘备照样打胜仗,这才知道刘备又请了高人,于是向徐庶请教。徐庶对诸葛亮又做出如下评价:

(诸葛亮)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熟读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非等闲之辈也。(《诸葛亮博望烧屯》)

虽然和给刘备介绍时的用词不同,但意思则是一样的,那就是诸葛亮是位旷世奇才,非等闲之辈。曹操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真正的对手了。当然,这并不是徐庶一个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在他之后,还有一个人谈到诸葛亮,那就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以为刘备请到了诸葛亮,过去探望,结果扑了个空。刘备顺势问他诸葛亮的情况,司马徽的说法和徐庶完全一样,感觉两人像排练过一样:

(诸葛亮)可比兴周朝八百余年姜子牙,旺汉江山四百余载张子房也。(《刘玄德三顾茅庐》)

这说明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当时是有共识的,只是刘备、曹操等人不知道而已。这也坚定了刘备去寻访诸葛亮的信心。

其实不需要别人介绍,诸葛亮本人曾介绍过自己的本领及其师承。那是在他七星坛借东风之后,面对目瞪口呆、无限崇拜的鲁肃,他说了如下一番话:

亮虽不才,曾遇异人,传授八门遁甲天书,上可以呼风唤雨,役鬼驱神;中可以布阵排兵,安民定国;下可以趋吉避凶,全身远害。(《七星坛诸葛祭风》)

这是诸葛亮对自己本领的描述,他学习八门遁甲这门课程显然达到了优秀的程度。让人好奇的是那位师父异人,可惜诸葛亮没有透露他的姓名和身份,只好叫他异人了。

鲁迅对《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曾做过如下评价: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这更多是对作者罗贯中写作手法的评价,那就是作品极力描写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达到夸张的程度,结果写得诸葛亮不像常人,像个妖道。

如此一来,罗贯中实际上给自己挖了一个坑,他将诸葛亮写得越高大,这个坑就越深。因为他必须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诸葛亮既然具有超能力,为何没有打败曹操、孙权,统一天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在一些主要人物如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身上寄托了个人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在作品中极力描摹他们的英雄壮举和高尚品德。但是他们的事业尽管轰轰烈烈,最终却未能取得预想中的胜利,败给了道德满是污点的对手,而且输得很惨。不管书中的正面形象被塑造得多么高大,读者看到的却是他们的悲剧结局。这在诸葛亮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其实在诸葛亮未出山之前,就已经有人预言了其未来的悲剧结局:

徽仰天大笑:“虽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言罢,飘然而去。玄德叹曰:“真隐居闲士也。”(《刘玄德三顾茅庐》)

做出这种预言的,就是到刘备这里寻找诸葛亮的司马徽。他说得很明确,诸葛亮遇到刘备,是他人生的幸运,也就是“得其主”,但是他不得其时。所谓时,命也,运也。也就是说,上帝之手不在诸葛亮这边,他再努力也是徒劳的。事实证明司马徽的预言是准确的,他能做出这样的预言,更高明的诸葛亮显然也能。这就可以理解为何刘备要三顾茅庐,这不是诸葛亮在考验刘备,也不是诸葛亮在摆谱,是因为他根本就不愿意出山。史实究竟如何且不管,至少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作者也是这样阐释的。

这一点从徐庶所做的如下一件事就可以看出来:

徐庶上马,想玄德留恋之情,恐怕孔明不去,遂乘马直至卧龙冈下马,入庄见孔明。孔明问曰:“元直此来,必有事故。”庶曰:“庶本欲事刘玄德,为因老母被曹操所囚,驰书来召,乃舍此而往。庶临行时,将公荐与玄德。望勿推阻,可往见之,当展平生之大才,不负夙昔之所学也。”孔明闻之,作色而言曰:“汝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拂袖而入。庶乃满面羞惭,不辞而退。(《徐庶走荐诸葛亮》)

这里也可以回答一个问题,诸葛亮是否知道刘备要去拜访他。他当然知道,这不需要高超的预测功能,因为徐庶找上门亲自告诉了他。

按照徐庶的设计,根本就不可能有刘备的三顾茅庐,因为他希望诸葛亮不要拒绝自己的推荐,应该主动去找刘备。他本以为诸葛亮会爽快答应,结果诸葛亮的表现完全出乎意料,也许他急于回去见老娘,脑子有些糊涂了。

所谓“作色”就是变脸,也可以解释为翻脸。诸葛亮之所以如此不开心,是因为他不想做“享祭之牺牲”,说白了就是工具人。其潜台词是说,你徐庶明明知道刘备根本不可能统一天下,自己先做了逃兵,回去见老娘,凭什么让我出山做牺牲品。徐庶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被刘备的眼泪深深打动,不得不如此,听到诸葛亮的话后,他赶紧羞愧地离开了。显然,他认同诸葛亮的话,感觉有愧于老朋友,只好赶紧走人。

但最终诸葛亮还是出面见了刘备,毕竟人家很有诚意地来见自己。一味地回避不是办法,该面对的最终还是要面对。

见到刘备之后,诸葛亮也开诚布公,告诉他未来的规划: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本,后取西川建国,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定三分亮出茅庐》)

他明确告诉刘备,哪些是他做不到的,比如北边要让曹操,南边要让孙权,哪些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先取荆州,再去西川,最终达到鼎足之势。至于能否统一天下,他说得比较含蓄,但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可以想想,作为目标,但仅此而已,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前面的“取”“成”与后面的“图”字,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对没有尺寸地盘的刘备来说,能达到鼎足之势就已经是烧高香了,此刻哪还顾得上统一天下,走一步算一步吧。尽管他很兴奋,但诸葛亮并不开心,于是发生了如下尴尬的一幕:

玄德顿首谢曰:“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同往新野,兴仁义之兵,拯救天下百姓!”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苦泣曰:“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言毕,泪沾衣衿袍袖,掩面而哭。孔明曰:“将军若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定三分亮出茅庐》)

可见诸葛亮是真的不愿出山,他给刘备提出天下三分的远景规划之后,仍不松口出山,明确表示自己更喜欢待在茅庐。这也可以理解,这一年诸葛亮27 岁,正好是其54 年人生的中点,用后半生的时间做一件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谁都不愿意,诸葛亮也不例外。

但他还是出山了,民间有句老话: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句话对刘备的总结非常到位。听完诸葛亮的话,刘备从热血沸腾一下转为透心凉,他知道离开诸葛亮,别说三分天下,他连存身之地都没有。于是他开始哭,而且是“苦泣”,哭得撕心裂肺。在诸葛亮听来,这是真诚,也是压力。

俗话说:事不过三。俗话又说:士为知己者死。尽管诸葛亮非常不情愿,但刘备亲自登门三次,又痛哭流涕,要知道此时的刘备也是天下英雄,比诸葛亮整整大了20 岁。到了这个份上,诸葛亮没有选择,只能出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走出这一步非常艰难,可以想象此时诸葛亮纠葛而又痛苦的心情。

出山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非常艰难的开始。对诸葛亮来说,曹操、孙权倒还不是当务之急,首先应该解决的是政令不出办公室的问题。说白了,就是要解决关羽和张飞不信任自己、不听使唤的问题。三顾茅庐的过程中,关羽、张飞这两位就已有所不满。后来看到刘备对诸葛亮如此厚待,两人更是对着大哥发牢骚。他们年龄大,资历老,和刘备又是结拜兄弟,这着实让诸葛亮头疼。处理这种关系需要的是智力和情商,而不是蛮力,这方面,诸葛亮有着秒杀关羽、张飞的优势。

诸葛亮并没有直接修理这两位,而是四两拨千斤,利用派兵布阵的机会,借力使力,顺便给了关羽一个下马威。制服了关羽,张飞自然也就听话了。

明白了这一点,对华容道这段故事也就容易理解了。不少读者读过《三国演义》后,一直感到困惑不解,为何诸葛亮偏偏派关羽去守华容道,但凡张飞、赵云等人闭着眼睛随便派一个,都能生擒曹操。即便是刘备甚至自己出场,都能活擒曹操。不仅读者不明白,刘备也不明白。好在诸葛亮亲自悄悄向刘备解释了自己的想法:

玄德曰:“吾弟云长,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

孔明曰:“亮夜观乾象,曹操未合身亡。留这恩念,故意等云长做个人情,亦是美事。(《周公瑾赤壁鏖兵》)

诸葛亮把话说得很明白,之所以特意派关羽去守华容道,有两个原因:一是曹操“未合身亡”,也就是说,依照天命的安排,曹操的死期未到,因此不能违反天命硬来。二是既然曹操未到死期,不妨送给关羽一个人情,成就其忠义双全的美名。

说是送给关羽一个人情,但这个人情是有代价的,那就是要经历一番挫折,服从军师的指挥。于是才有了如下一段故事:

于是把马头勒回,与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操见云长勒回马,便乘空和众将一起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前面众将已自护送操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皆下马,拜哭于地。云长不忍杀之。正犹豫中,张辽纵马至。云长见了,亦动故旧之心,长叹一声,并皆放之。(《关云长义释曹操》)

在遵守军令状和义释曹操之间,关羽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这其实是个两难的选择,无论选择哪个,都是有得有失。最终他选择了义释曹操,放掉曹操,固然可以获得忠义双全的美名,但违反军令状,肯定要受到惩罚。这无论是对他本人还是对诸葛亮来说,都很重要。经过诸葛亮和刘备的红白脸表演之后,关羽被暂时驯服,对诸葛亮的认识自然与以前不同,至少存了一份敬畏之心,不敢轻易违背命令。

相信这个说法有些读者会提出质疑,假如诸葛亮不理睬天命,不派关羽,让张飞、赵云去守华容道,又能怎样。按照《三国演义》的描写,假如执意违抗天命,上天会亲自出来干预,看看上方谷这个桥段就会明白。

出山之后,诸葛亮顺应天命,在赤壁之战中借关羽之手放走了曹操。其后还放走了东吴大将陆逊:

逊方要出阵,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墙;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亮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正惊疑之间,忽见一老人立于马前,笑曰:“将军欲出此阵乎?”逊曰:“愿老者引出之。”老人策杖徐徐而行,径出石阵,并无所碍,送至山坡之上。逊问曰:“老者何人也?”老人答曰:“老夫乃黄承彦也。昔小婿诸葛孔明入川之时,于此布下石阵,名‘八阵图’。反复八门,按遁甲休、生、伤、杜、景、死、惊、开。每日每时,变化无穷,可比十万之精兵也。临去之时,曾分付老夫道:‘后有东吴大将迷于阵中,莫引而出之。’老夫隐于此山,专学道义。却才在于山岩之上,忽见将军从‘死门’而入,料想不识此阵,必然迷矣。老夫不忍,特自‘生门’引出也。”(《八阵图石伏陆逊》)

对于刘备为关羽的复仇之举,诸葛亮是不赞成的,但也无法阻拦,只能听之任之,刘备对诸葛亮也并不总是言听计从。最后刘备一败涂地,正在其意料之中。他设计了一道防火墙,那就是用八阵图困住陆逊,但又让自己的岳父黄承彦去做人情,放走了他。这同样是顺应天命之举,诸葛亮固然可以逞一时之快,杀死陆逊,但他很清楚,这绝对得不偿失,无论是西蜀还是东吴,都无法单独对抗曹操,离开彼此,都无法独立存活,两家只有联手才能共存。

对于这一点,陆逊自然也是心领神会:

陆逊叹曰:“诸葛孔明真卧龙也,吾不及之!”于是下令,便教班师还吴。(《八阵图石伏陆逊》)

两人虽然有斗争,但也有默契,正是这种默契,使西蜀、东吴的气数又延长了几十年。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已明白,三足鼎立注定是自己事业发展的极限,他从异人那里学到的本领再高,也无法使蜀国这个最弱小的一方再多走一步,因为他深知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同样明白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这就是天命。既然其他两方不可争锋、不可图,显然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就只能成为一种理想,停留在脑海里,停留在纸面上。以当时的形势,这注定是无法完成的浪漫理想。他自己知道,也在隆中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刘备。

此后,当诸葛亮放弃了务实的作风,不顾天时和实力,执意为一统天下的远大理想放手一博时,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为此他努力过,创造了机会,也抓住了机会,但是并没有取得成功。且看上方谷火烧司马懿父子的这段描写:

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皆着。……司马懿见火光甚急,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断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雾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响,火器无功。滂沱大雨自申时只下至酉时,平地水深三尺……却说孔明望见司马懿被魏延诱入谷时,不胜忻喜。马岱一齐放火,将欲尽情烧死,忽天降大雨,火不能着,人报走了司马懿。孔明闻知,仰天长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孔明火烧木山栅寨》)

这一次诸葛亮计划得很周密,把老奸巨猾的司马懿骗进陷阱绝非易事,他最终做到了,而且还可以顺带除掉脖子后面有反骨的魏延,可以一石二鸟。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但有一个因素则是诸葛亮无法控制的,那就是天命。曾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的诸葛亮显然考虑到了天气因素,否则他也不会选择火攻。但人算不如天算,偏偏在关键时刻来了一场致命的大雨,让他前功尽弃。对诸葛亮来说,这固然是意外,但也在意料之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中包含着太多的无奈和叹息。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明白,除了曹操、司马懿、孙权之外,诸葛亮还有一个隐身的对手,那就是天命。所谓天命,不过是当时形势的一种神秘化表达,熟知天命的诸葛亮自然明白,蜀国虽在魏、吴的夹缝中打拼出了一片天地,但它已没有多少发展空间,这是由蜀国的实力和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非个人之力所能改变。以当时的政治形势,守成待变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包括刘禅在内的一些蜀国君臣的想法。

六出祁山,对手与其说是司马懿,不如说是天命,诸葛亮六次踢到了铁板。这是诸葛亮在天下三分之后做出的重要改变,他曾告诉刘备,统一天下只能想想而已,不能当真,如今他却想将其变为现实。但这是不可能的,他明白,蜀国的大臣也明白,比如那位谯周:

忽班部中太史谯周出奏曰:“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耀倍明,未可图也。”乃顾孔明曰:“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也?”孔明曰:“天道之理,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也?吾今且驻军马于汉中,观其动静而行之。”(《孔明初上出师表》)

面对谯周的质疑,诸葛亮的回答软弱无力,一直遵循天道、顺从天命的他忽然讲出不能“拘执”天道的话,狡辩的意味多于反驳。心虚的他也不敢说自己要出兵,只能含糊地说自己是驻军,观察对方的动静。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一次次北伐,一次次徒劳而归。最后一次出征的时候,连阿斗都表示反对,谯周更是从天道角度提出质疑:

后主曰:“方今已成鼎足之势,吴、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孔明曰:“臣今恤兵三载,梦寐之间,未尝不设伐魏之策。实欲竭力尽忠,与陛下克复中原,重兴汉室,为一统之基。”言未毕,一人出曰:“不可伐魏也。”……却说谯周官居太史,颇明天文地理之事,见孔明又欲出师,乃奏后主曰:“臣今职掌司天台,但有祸福,不可不奏。近有群鸟数万,自南飞来,皆投于汉水而死,此大不利也;今夜臣仰观天象,见奎星躔于太白之分,乃盛气在北,不利伐魏。况成都人人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事,不祥之兆,丞相只宜守旧,决不可妄动也。”孔明曰:“吾受先帝托孤之重,当竭力讨贼,岂可以风云虚谬之兆,而废国家之大事耶?”(《木门道弩射张郃》《诸葛亮六出祁山》)

阿斗固然脑子不够灵光,但不能不承认,他的这番话都在理上,很有说服力,不能简单理解为不求上进,没有进取心。古往今来的战争,都是强大的一方主动攻打弱小的一方,诸葛亮则反其道而行之,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谯周从天道的角度进行补充,理由更为充分,君臣二人的劝说让诸葛亮无话可说。他没有足够的理由进行反驳,只好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注意,他说到了白帝城托孤。

对后人来说,白帝城托孤是诸葛亮与刘备的一段佳话,是君臣相得的最佳证明。但在诸葛亮看来,并不是这么回事。请看作品的具体描写:

先主请起孔明,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一言以告之!”孔明曰:“愿陛下勿隐,臣当拱听。”先主泣曰:“君才胜曹丕十倍,必安国而成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也?愿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言讫,以头叩地,两目流血。(《白帝城先主托孤》)

当刘备说出诸葛亮可以自为成都之主这句话时,诸葛亮的表现相当异常,痛哭流涕是很正常的表现,他却“汗流遍体,手足失措”,“一头叩地,两目流血”,反应相当强烈,与其说这是感动,不如说是恐惧。

诸葛亮为何被吓成这个样子?刘备的话看似掏心掏肺,真诚满满,实则流露出不放心。他知道儿子刘禅什么脑子,是什么德行,没有自己坐镇,他无法想象未来诸葛亮辅佐阿斗的样子。他的话以退为进,实际上是对诸葛亮进行敲打。如果他真想让诸葛亮继承自己的遗业,直接传位岂不是更直接。话说得很好听,但句句扎心。诸葛亮当然明白,马上发赌咒似的表明决心,打消刘备的疑虑。

就小说的描写来看,白帝城托孤既是诸葛亮辅佐阿斗的动机,也构成了他的心理负担。自己为刘备打下了天下三分的基业,那么为其儿子阿斗又能做些什么呢?那就是一统天下吧,固然不能成功,但至少对得起刘备临死前的那份重托。这未必符合事实,却是《三国演义》作者的解读。

前面反复谈到天命,强调诸葛亮面对的人生困境,但同时也要看到,导致西蜀走向灭亡的并不完全是上天的安排,其主要领导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刘备等人的性格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说,成也他们,败也他们,最终击败自己的还是自己。

对诸葛亮来说尤其如此。他身上固然有种种美德,受到后人的赞美,但如果从性格因素来看,他身上确实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结合作品的实际描写来看,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用人不当。

应该说诸葛亮还是知人善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总能如此,比如在马谡失街亭这件事上,他要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白帝城托孤,在交代接班人问题的同时,刘备还特意谈到马谡:

先主命孔明复坐,而问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答曰:“此人乃当世之英杰也。”先主曰:“不然。朕视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可深察之。”(《白帝城先主托孤》)

这是小说的一处伏笔。需要说明的是,马谡绝不是一个笨蛋,也不是一个小丑,而是一个高明的幕僚,他曾为诸葛亮出过不少好主意,诸葛亮也很看重他。刘备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不过他看出了马谡的短板,提醒诸葛亮对马谡“不可大用”。

但是诸葛亮在关键时刻忘记了这一点,当马谡自告奋勇时,他虽然也有些不放心,但还是委以重任。马谡不是笨蛋,他的长处在出谋划策,亲自领兵非其所长,会犯纸上谈兵的毛病,王平就发现了这一点,可惜他无法扭转局面。用人之道在于利用其长处,避开其短处,再优秀的人,将其派到不擅长的岗位,同样会不胜任乃至出问题。最终诸葛亮遭受了他出山以来最惨的一次失败,自己差点成为俘虏,幸亏他心理强大,为司马懿量身定做了一套空城计,才算是侥幸逃过一劫。

马谡被处死,自然是罪有应得,但由此带来的损失则是无法弥补的,诸葛亮不仅失去了街亭,也失去了一个得力的手下,这不是泪水所能解决的。此时的诸葛亮除了悔恨,还是悔恨:

吾非为马谡而痛。谡与吾义同父子,今违令斩之,又何悔焉?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此言。乃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大痛也。(《孔明挥泪斩马谡》)

二是过于谨慎。

带兵打仗,面对强敌,事务繁杂,千头万绪,谨慎是应该的,这是诸葛亮的性格特点,也是他带兵的风格。但是打仗本来就是冒险的事情,存在很多变数,特别是面对强敌,战争带有不对称性质时,过于谨慎就会出现问题。

诸葛亮屡屡北伐,每每失利。在这种情况下,出奇兵也许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比如魏延就提出了一条奇计:

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可赐精兵五千,直取路出褒州,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夏侯楙若闻某骤至,必然弃城,望横门邸阁而走矣!所弃粮草,足可为用也。某却从东方而来,丞相可大驱士马,自斜谷而进。若如此行之,则咸阳以西,一举而可定矣。此万全之计也!”孔明笑曰:“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者,于山僻中以军截之,非令五千人受害,亦大伤其锐气也。决不可用之。”

魏延又曰:“丞相从大路进发,彼必尽起关中之兵,于路迎敌,则徒废生灵,何时而得中原也?”孔明曰:“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岂不胜耶?”遂不用魏延之计。(《赵子龙大破魏兵》)

魏延身经百战,富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提出的计策未必一定行,但至少是可以考虑并完善的,何况他还自告奋勇,出了问题自己承担责任。但诸葛亮不假思索,一口回绝,说这不是“万全之计”,这是其谨慎性格使然,对魏延也是不公平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万全之计?前面讲到,诸葛亮在任用马谡上犯了大错,他对待魏延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一直对魏延抱有警惕心理,仅仅是利用他,不肯重用他,让魏延心生不满。最后魏延造反被杀,固然是罪有应得,但诸葛亮也是有责任的。

三是不重视培养人才。

群雄争霸,逐鹿天下,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并非一人一时所能完成,有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培养人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遗憾的是诸葛亮在这方面落后于魏、吴两国,造成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

这里从一个侧面来看。诸葛亮用人有个特点,喜欢使用锦囊妙计。所谓锦囊妙计,就是事先对形势做出判断、做出决策,并写出来,让手下执行。比如刘备到东吴招亲,面临被孙权留为人质的风险。如何既能脱身又不和东吴发生冲突,这确实需要智慧。诸葛亮在赵云临走前,送给他三个锦囊:

遂唤子龙近前,附耳言曰:“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袋内有三条计策,依此而行,吾当应之。”(《刘玄德娶孙夫人》)

赵云一一按照锦囊行事,果然化解了难题,安全将刘备护送回家。当然,这也证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敌如神。

不过依情理而言,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也存在问题,那就是将手下变成了执行机器,没有培养和锻炼他们随机应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旦诸葛亮缺席或判断错误,带来的危害将是巨大的,而且是无法弥补的。更为严重的是,它造成了人才的缺乏,整个国家缺少独当一面的人才。其后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第一代英雄衰老凋零时,第二代英雄一直未能成长起来,无论是张苞、关平还是姜维,都不能与父辈相比,无力独撑危局,但魏、吴则不然,两国皆大胆起用新人,新一代很快成长,独当一面。从这一点来看,三国中蜀国最先灭亡,并非偶然。

遗憾的是,诸葛亮直到临死前,也没有丝毫改变,还在使用锦囊妙计:

又唤长史杨仪入帐,授与一锦囊,便分付曰:“久后魏延必反,若反时方开之,那时自有斩延之将也。”(《孔明秋风五丈原》)

确实是妙计,而且非常具有戏剧性,马岱出人意料地除掉了魏延,化解了眼前的危机。但本来就缺人才的蜀国由此失去一员大将,自毁长城,孰大孰小,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不知道诸葛亮是如何计算的。

四是食少事烦。

诸葛亮的管理方式是存在问题的。一个人的优点往往也是一个人的短板,人世间的情理往往就是这样奇妙。诸葛亮事必躬亲,亲历亲为,这无疑是个美德,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则存在严重问题。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自己亲自处理,特别是像诸葛亮这样掌握军政大权、身负重任、事务繁杂之人,更不能使用这种低效率的管理方式。

这一点在他与司马懿的较量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司马懿也许在一次具体的战役中战胜不了诸葛亮,但他兵多将广,以逸待劳,在战略上占据着有利地位,且深知诸葛亮的缺陷所在。且看诸葛亮挑战不成,派使者羞辱司马懿的那段描写: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曰:“视我为妇人耶?吾且受之。”令人重待来使。懿问曰:“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曰:“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者亲览焉。所啖之食,不过数升。”懿告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孔明叹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杨颙谏曰:“……今丞相自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语,诚然肺腑也。”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吾尽心也。”众皆垂泪。孔明自觉神思不宁。(《孔明夜祭北斗》)

最了解自己的莫过于对手,诸葛亮了解周瑜,按方抓药,三次用计气死了他。司马懿了解诸葛亮,同样也笑在了最后。面对来使,他说破了真相,让诸葛亮潸然泪下。显然,诸葛亮也是深知自己的问题所在,但他实在没有办法改变,只能勉力支撑。

但这种支撑是徒劳的,很快他就支撑不住了,毕竟自己是肉身,长期的操劳让他的生命走向了尽头。他知道天命所在,于是向上天乞求,但乞求的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延脚步走急,将主灯扑灭。孔明弃剑而叹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主灯已灭,吾岂能存乎?……是吾天命已绝,非文长之过也。”(《孔明秋夜祭北斗》《孔明秋风五丈原》)

这不是借东风,也不是摆八阵图,而是在乞命,在改变天命。他确实无法怪罪魏延,把他逼上绝路的是上天,不是魏延,早在茅庐面对刘备时,他就知道这一点。当这一天最终到来时,他只能无奈地接受: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凉。孔明泪流满面,长叹曰:“吾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孔明秋风五丈原》)

俗话说,盛极必衰。英雄有辉煌的高光时刻,也就有走向末路的那一天。诸葛亮最后能做的,就只有和自己的将士们黯然诀别了。“秋风吹面,彻骨生凉”,这种凉是绝望的凉,是无限悲凉的凉。诸葛亮知道这次告别意味着什么,他告别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将士们,还有蜀国的君臣和百姓,还有自己毕生的事业。茅庐通向五丈原,天命就是如此残酷,从来不为任何人破例,诸葛亮也不例外。

“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五丈原的秋风彻骨生寒,不管怎么说,命运对这位壮志未酬的老人确实是过于苛刻了,他走得极为不甘,而且走在了老对手司马懿的前面。他的缺席意味着什么,蜀国的君臣百姓马上就能深切地感受到,感受到一个巨大的空白,一个无法填补的巨大空白。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虽然都是作者极力歌颂的英雄人物,形象高大无比,或宽厚仁慈,或忠义双全,或勇猛无敌,但最后的胜利并不在他们这一边,所有的努力都只能以悲剧而告终。但这种努力并非毫无意义,意义就在整个轰轰烈烈的事业开创过程中。

让我们再读一遍作品开篇那首从大才子杨慎那里借来的《临江仙》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在作品中,作者化身为一位惯看秋月春风的“白发渔樵”,用是非成败与山川风物的鲜明对比来描述历史兴亡,以有限对比无限,将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缩小成滚滚东去的片片浪花,将曾经气壮山河的是非成败概括为转头即逝的虚无。是的,只有山川风物是永恒的,千年历史不过是过眼云烟。看惯了秋月春风的老者,只能在山水间寻找自己的归宿,他似乎很洒脱,和朋友一起心平气和地酌酒,将天下兴亡付之笑谈。但是,那些曾经发生过的嘶杀征战、悲欢离合、恩恩怨怨,真能在笑谈中化为乌有吗?

岁月无情人有情,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冲刷,很多名字湮灭在历史的废墟中,但有一些名字则在饱经沧桑之后,永远镌刻在历史的殿堂中。诸葛亮,无疑就是其中一个光彩夺目的聚焦点。

作者: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微信公众号——古代小说网(gudaixiaoshuo123)创办人及主持人。出版专著有《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红楼梦研究史论集》《风起红楼》《中国古代公案小说史论》《梦断灵山:妙语说西游》《吴梅评传》等。

编辑: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