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六找”法促处长“角色”创新

2024-08-15 00:00:00汤新明
群众 2024年14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处长这一“角色”既是上级政策的直接执行人、机关部门的业务顶梁柱、落地落实的有力操盘手,又是优良作风的传承发扬者、接待群众的形象展示窗,在全省党政事务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能。而在机关处长各项能力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使用,对于攻难点、破堵点、创亮点尤为重要,可从“六个找”上下功夫。

着力“找依据”,善于在目标定位上创新。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据,名不正、言不顺,言不顺、事不成。当前,干好本职工作的最大依据,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促进发展,这也是干好工作的总原则、总依据。作为机关处长,首先要当好“学长”,必须把党的创新理论学深学透,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在前,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用伟大思想之“矢”去射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之“的”。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写道:“坚决、认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的明确要求。在这方面,我们必须顾全大局,决不能阳奉阴违,另搞一套。”同时,由于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贯彻上级的精神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吃透精神而不照搬照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样才能在找准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有力的创新。

着力“找标兵”,善于在思路谋划上创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榜样的引领,可以减少低效的摸索,提升工作的实效。首先,要有空杯心态。我们只有善于保持空杯心态,把成绩归零、把自满清空,才能每天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求知欲、敬畏感,积极投入到平凡而普通的工作中去。其次,要有固本意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打基础既是成长成才的奠基石,也是干事创业路上的压舱石。要创新与守正相统一,摒弃急功近利式的思维方式,多一点厚积薄发的打基础情怀,在谋长远、利未来的事情上多作思考。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正确面对工作中的显绩和潜绩。再次,要有精进理念。学会寻找标兵,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新思路提升工作。作为机关处长,要恪尽职守,牢记处室职能,制定政策既要知道基层的实际,更要知道同一领域其他兄弟城市的概况。比如,负责的工作领域全国做得最好的是哪几个城市,差距或者不足在哪里,借鉴他山之石。

着力“找规律”,善于在完善机制上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就曾深刻指出:“领导要有水平,水平从哪里来?水平来自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他再次强调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的必然要求。”不变的是规律,变化的是方法,万事万物都有表面特点、内在规律。抓住规律,找到了事物的特点,就抓住了本质。一个高明的领导干部,要讲究工作艺术,知关节,得要领,把握规律,掌握节奏,举重若轻。寻找和研究规律是为了科学地谋划和推进工作,掌握和运用规律才能真正找到改造世界的方法,形成推进工作的良好机制。机关处长推进工作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的眼光看形势,用联系的眼光看态势,用发展的眼光看趋势,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努力把对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好机制、彰显出工作的好成效。

着力“找问题”,善于在攻坚克难上创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新想法或新方案,它来自于对某一方面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最终目的是在聚焦中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处长这一“角色”,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在贯彻落实中发现问题。中央精神、省市委部署如何贯彻落实到位、取得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通常需要创造性实践。凡事越具体、越深入,就会发现越多的问题,找到工作的难点和症结所在。解决这些难点和症结,才能真正抓好工作、干出成效。比如,干部培训学时考核难操作的问题,领导干部调训难的问题,可以作为干部培训部门创新的关注点。另一方面,要自下而上从基层反映中发现问题。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基层就是“晴雨表”,基层最有发言权。推动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从需求着眼,从供给侧着力,到一线去、到现场去,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着力“找重点”,善于在关键环节上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因此,一是坚决贯彻上级要求。中央的大政方针,上级的指示批示,一定要对标对表,一件一件抓好落实。执行中,除了积极谋划工作思路,落实好上级部署外,既要亲力亲为,又要与团队紧密协作。二是充分结合本地实际。每个地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它的比较优势,并在“结合”上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三是严格落实既定目标。重点工作绝不是一气呵成,考核指标得高分,需要靠创新去攻坚、靠创新去创亮点,积小胜为大胜,确保使命必达、目标必成。南通市委组织部为抓住教育培训与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融合发展这个重点,2020年在全省率先开发“3H3X”干部教育培训智慧管理平台,建成由“南通干教”微信公众号、“3H3X”干部教育培训智慧管理平台、南通市干部网络学院、“通学”手机APP四大网络平台组成的“南通干教e+”集群,入选了《江苏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案例选篇》、省组工信息系统优秀案例。四是注重培养优秀队伍。处长帮助处室同志成长成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学”中“培”、在“练”中“培”、在“用”中“培”,发挥好“传帮带”作用。积极帮助年轻同志成长,形成队伍梯次培养,促进以老带新,提高处室工作效率。这种“雁阵式”的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在其他方面也可借鉴和推广。

着力“找时机”,善于在借势借智上创新。再好的战略,再好的措施,再好的思路,再好的办法,行动的时间不对不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就是最好的时机。简单地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一定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时间。创新工作也要抓住时机,学会借势借智。人的一生最难把握的两个事,第一是时机,第二是分寸。一个人不管学什么专业,不管经历和阅历多丰富,不管接受了多少信息,最后都是在分寸和时机上检验其能力水平和智慧。时机的选择不同,效果完全不同。处长干工作一定要学会把握好时机,比如,出台文件、创新工作启动、汇报工作、深入调研、树立典型、宣传造势,这都有一个时机的选择问题。好的时机,带着好的势头、好的资源、好的需求,会让工作的推进恰逢其时,如鱼得水,选择的时机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功效,让随后的工作进展变得水到渠成、一帆风顺。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贾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