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让人两难啊

2024-08-14 00:00:00既然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8期
关键词:两难任性消失

“这可真让人两难啊”是我所在贵阳市有一年的中考作文题,我让初中的孩子们练习,他们写出少年眼中各式各样的两难之境,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篇。

第一篇写的是两难中秋夜。中秋佳节,爸爸妈妈和孩子都放假了,在孩子的设想中,这一天有丰盛的大餐、香甜的月饼、团圆的欢声笑语。然而现实是冰冷的,在厨房准备饭菜的妈妈和奶奶不知因为什么产生了不愉快,最后变成父母再一次吼出离婚,并就孩子的归属产生激烈争执,最后妈妈摔门而去,留下一地鸡毛。孩子不知所措,陷入深深的惶恐与两难。

第二篇写的是父母离婚之我跟谁。爸妈离婚了,在通知孩子的同时,一个提问抛过来:“你跟谁?不要犹豫,立即回答!”孩子情绪顿时崩了,作为读者的我隔着作文纸,都能感受到他的绝望与无助。

所以,如果要讨论如何教育好孩子,我的回答是,请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与婚姻关系。情绪稳定的父母,经营出和谐稳定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走进婚姻,任性的权利就消失了一半。我要再添上一句:如果做了父母,任性的权利需要再消失一半,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两个字,责任。

责任是沉重的,是宝贵的;责任是父母的枷锁,也是父母的荣光。

一个小生命,经由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与我们呼吸与共,与我们血肉相连。曾子说:“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他将成长为怎样的人,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将深刻影响他们。

孩子的未成年阶段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时期:学龄前,他们从心灵到身体完全依赖父母;十四岁之前,他们开始接受家庭教育之外的学校教育,开始见识父母之外的人事物景;十四岁到十八岁,他们的身心飞速发展,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更加深刻,他们开始有更进一步的思想。但无论哪个阶段,他们还未走入社会,父母都是他们头上遮风挡雨的大伞,是他们心中坚定不移的靠山。

突然,伞折了,山移了……家,原来是可以散的。内心笃定的东西崩塌了,对孩子来说难以接受,既往认知的颠覆会令他们无所适从,内心深处的安全感瞬间消失。

有人说,夫妻过不下去了,难道一定要为了孩子勉强维持吗?

离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我始终如此认为。成年人感觉不合适了,可以离婚,但需要理智把控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厘清感情与责任,规划好孩子将来的生活,对孩子做真诚而冷静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不同,告诉他们,婚姻可以解除,但亲情不会,爸爸与妈妈对他们的爱不会变更与消失。

所以,如果婚姻实在维持不下去,离婚不是不负责,但草率的处理是不负责。夫妻俩不能理性解决困局,任性地将两难选择扔给孩子,这是很不负责的。

理智的父母,离婚后也能在孩子的教育上完美地携起手来,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长大。

比如有一对夫妻,离婚后对孩子的思想开解做得很到位,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上分工合作,没有让孩子惶惑两难,反而让孩子更加理性与自律,孩子的性格很开朗,后来高考成绩相当棒,全省50名之内。

还有一对离婚夫妻,平时孩子上学时与父亲住,假期到另一个城市与母亲团聚。父亲再婚,继娶的妻子与孩子相处得不错,小弟弟小妹妹也非常喜欢哥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阳了,考虑到家里有年幼的弟弟妹妹和年迈的奶奶,孩子住到了酒店,母亲赶过来照顾。父亲侧重于孩子的学业,母亲侧重情感上的关怀,一对父母完美联手,孩子成长得非常阳光。

这些父母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理性与负责。他们用一点一滴一言一行,让孩子懂得: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但有始终如一的爱与追寻。生活像一条不断奔腾的河流,有时流淌过沃野,有时跋涉过荒滩,有时迂回于低谷,有时呼啸过山丘。没有什么变故可以毁灭我们,接受它,战胜它,让父母逝去的婚姻逝去,让亲子感情留存,让一切已发生与将要发生的,都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不要草率而又任性地把两难的境地扔向孩子,他们尚在稚龄,需要父母的呵护与引导,需要父母做出切实的表率,带着孩子突破两难。当变故发生,让我们理性、从容、体面,这是最好的家教。

那个写难忘中秋夜的孩子,在他初三那年迎来父母的离婚。他中考没有考好,勉强进入了一所二类示范性高中,有点遗憾。愿他高中能够轻装上阵、奋发图强,愿他今后人生中的所有两难,都能被睿智化解。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两难任性消失
两难
千万别任性
青年歌声(2019年7期)2019-07-26 08:35:00
两难的选择
任性者的搞笑
有才任性党
火花(2015年1期)2015-02-27 07:40:27
消失的童年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8
美永不消失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4
煤价上下两难四季度或维持窄幅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