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教而有效

2024-08-14 00:00:00彭荣辉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8期
关键词:和睦教养陪伴

问:孩子上五年级,感觉很难管教,我们教育他,一言不合,他就生气。我和先生为教育孩子的事不知道吵了多少架,孩子看我们吵架很冷漠。请问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教育好孩子?

答:身边总有年轻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难教,说了不听,听了不做,做了也没有效果。其实,父母要么用力用错了方向,要么就是方式方法不得当。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父母才能对孩子教而有效呢?

建议一:夫妻和睦相处

父母共同经营和睦的夫妻关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反之,如果父母关系不和睦,整天打闹吵架,那么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弥补的。

夫妻和睦,眼中各有彼此,会给孩子带来心灵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快乐,孩子能获得稳定的、正向的情绪体验,而情绪是学习的动机;如果孩子不能从每天眼中所见、耳边所闻中判断出父母关系和睦,甚至感觉他们彼此嫌弃,他会对父母失去亲近感,也就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诲,不服从父母的教育。

建议二:善于抓住时机

教育孩子要把握好时机。俗话说“小时要严,大时要宽”,孩子小的时候要管教,愈早效果愈好。父母不要以为有了规矩和限制,孩子会反感。相反,确定的规矩和限制形成规范之后,会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教育孩子不必打不必骂,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保持心平气和,便会有很好的沟通效果。必要时拉下脸,只要让孩子知道你生气,他就不敢做不该做的事。因为每个孩子都爱父母,他不想父母生气。

孩子上中学之后,父母要慢慢放手。父母务必明白,错误是最快的学习方式。但孩子犯原则性错误时,父母要及时介入。孩子与孩子不同,要因材施教,注意方式方法。对敏感、爱面子的孩子,父母一定要私下教育,力求不着痕迹地说教,绝对不能让孩子在公众场合丢脸。自尊心是孩子品德的基础,一个自尊的孩子才会自重、自爱;若孩子失去自尊心,他的品德就瓦解了。

建议三:努力做好自己

教育无他,唯爱与榜样。教养孩子其实一点儿也不难,父母只要坚持以身作则便好。古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凡要求孩子做到的事,父母示范在前;不希望孩子做的事,父母自己也不要去做。大脑最原始的学习机制是镜像神经元,孩子每天眼睛睁开,便在观察和学习,他见样学样,家庭是他最早的学习场所,父母是他最初的老师,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尤其四五岁之前,他学到的东西,会跟着他一辈子。

父母尤其要谨记,教养孩子是自己的责任,不是祖父母的责任。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就要对孩子负责,担起保护他的责任,担起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的责任。祖辈养育孩子,固然有爱,但常会过而无度,而溺爱恰恰是最不好的教养方式。家里所有大人,一定要商量好,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教养方式,所有人始终保持一致,孩子才不会有机可乘。

建议四:多多给予陪伴

父母可以少赚钱,但不能不给孩子陪伴。父母和孩子在一起,让孩子有安全感。心灵的安全感,是孩子茁壮成长的基础。因为有陪伴,父母才会有发现;因为有发现,父母也才有发言权。看到好的,及时肯定,孩子的行为就有可能固化成为良好习惯;看到不好的,适时提醒,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有可能被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

父母下班的路,是回家的路,周末也应是家庭日。平日里,父母给孩子准备一日三餐,陪孩子读书,多抱抱、亲亲、抚摸孩子,一起玩耍、游戏。节假日,父母陪孩子亲近自然,去踏青,去爬山,去看海,去溯溪,去探险……只要在一起,父母愿意、也乐于参与孩子的生活,亲子关系就会和谐,亲子沟通就不会有任何障碍,父母也就自然懂得何时发力,何时放手。

千言万语一句话: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命运。温暖的家是孩子的成长沃土,父母有心,懂得抓住时机,且愿意有所作为,努力做好自己,给孩子陪伴,便大可放宽心,享受育儿的无穷乐趣。

彭荣辉: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教师,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东篱"623358414@qq.com

猜你喜欢
和睦教养陪伴
“和睦”
环球时报(2022-07-25)2022-07-25 15:15:53
陪伴
科教新报(2022年17期)2022-05-24 04:34:52
你会怎样做?
齐心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10 23:59:17
陪伴
杂文月刊(2019年16期)2019-09-25 06:56:36
教养方程式
妈妈宝宝(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8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1
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在和睦桥港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