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敲门,不如打开心门

2024-08-14 00:00:00李双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4年8期
关键词:反锁个人空间房间

上初中的孩子一回到家,就“砰”一声关上房门,除了吃饭再也不出来。父母不由得犯嘀咕了:“孩子是在玩游戏还是写作业?”“孩子应该会好好写作业的,可是万一……”“要不要送盘水果进去看一下?”

孩子一回家就关门,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能是孩子的情绪出现反常,可能是孩子面对成长中的困惑不知所措,或是不想被打扰……此时,父母们急于搞清楚状况,于是进行各种花样的验证,端水果、送牛奶、问冷暖。如果孩子没有回应,那就继续敲,而且敲起来理直气壮:“这孩子不开门,肯定有鬼。”越敲声势越浩大,越敲心里越气愤,甚至对着门就是一脚,最后孩子不得不开门。

父母好不容易敲开反锁的门,一看孩子横眉冷对,或者孩子摊开本子半天没写几个字,结果一定是怒火中烧,亲子间不欢而散。无论是哪种情况,父母贸然打扰孩子都不是明智之举。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关门

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追求独立的个人空间、心理空间。小学生,书包是他的个人空间;中学生,日记本、房间是他的个人空间。独立的个人空间体验真的那么重要吗?是的。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迅速发育,个人能力增强,心理也发生变化。在心理上,他们想跟父母分离,自我意识觉醒,独立的渴望强烈;行动上,就是挑战父母的权威,你越是不让我总待在房间,那我就干脆把房门反锁,关上卧室门,就是在传递信号:我想要有我自己的空间。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独立视为叛逆。孩子对个人空间的需求,说明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自由。如果不清楚这一点,与孩子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

与其敲门,不如打开心门

关上喜欢说教的嘴。孩子要控制心门,父母要控制孩子,空间就这么大,一定会产生冲突。有的家长非得要看到孩子到底在房间里干什么内心才会平静。家长要思考,想让孩子开门,是想知道孩子在干吗,还是想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或者是想和孩子共同学习。搞清楚自己的真实目的,以免因自己的焦虑和怀疑心理,做出错误决定。记住,以身作则、共同进步才是增进亲子关系的最佳方法。

收住冲动踹门的腿。有些家长属于“炸药包”型,孩子不开门,自己先引爆了。“不开门,还管不了你了!”于是踹门而入。这样就容易把孩子从身边推远,以后孩子遇到问题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亲子关系紧张对立,甚至孩子越来越自卑。换个角度想一想,孩子其实表达出这样一些心理:我不想被打扰;我只是不想说话;我心情不好,想一个人静静……孩子的自我意识在发展,这是一种正常的成长体验。父母需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给孩子制造问题。

伸开拥抱孩子的手。孩子就是不愿开门,多是情绪问题或亲子关系问题,家长要控制自己,不传递负面情绪。在心平气和之时,一家人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下各自对锁不锁门的看法,必要时协商并制订一些规则,如孩子写作业,家长关掉手机在一旁看书。这样可以互相约束,孩子需要父母的监督,而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同时,家长可以从认知、情绪、行为这三个维度,用成长型思维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夸他做某件事时的细节、过程、事实。相信孩子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主动打开门让父母来夸呢。

学会放手,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人与人之间,任何关系都需要亲疏有度。建立好的亲子关系,要注意彼此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太远就无法滋养到彼此;也不能太近,太近会挤压彼此成长的空间。

尊重孩子,就从敲门进孩子的房间开始吧。只要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信任和自由,孩子的心门一定会向我们开放。

李双: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教师,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

编辑"乔可可"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反锁个人空间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让每一口空气都变得清甜无比
中国品牌(2020年7期)2020-11-09 08:16:33
房间
随身携带的避风港:个人空间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请远离我的个人空间!
是谁把门反锁上的
诡异!斯皮尔伯格看这部片时房门突然被反锁!
电影(2018年10期)2018-10-26 01:55:34
英国:老夫妻流行分开度假
房间,这是我的房间
锁在房间里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