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从外界获得了多少,而在于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了多少。
奉献本身就能带来价值。当一个人把他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时间、财富等毫不犹豫地奉献出来时,他自己的生命价值也随之丰富起来。在奉献中,我们收获了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先要不怕奉献,能多干就多干一点,能帮别人就多帮一点。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不仅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俞敏洪在大学里帮舍友打了四年水,打扫了四年卫生,许多人说他傻,但他创业的时候,当年的同学都选择从美国回来帮他。舍得付出、愿意奉献的人,也终能收获他人的善意。相反不肯奉献、生怕付出,看起来减轻了许多负担,却纵容了自己的惰性,失去了他人的信任,也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不怕奉献,大是大非上更要敢于奉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后,为了防止二次爆炸,需要有人去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把水阀的阀门打开,那里的辐射量超过15000伦琴,而人体最高能承受的辐射量只有500伦琴。但在听到此举能拯救上千万人生命的时候,三个人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承担了这个工作,最终他们成功打开阀门,阻止了核电站的二次爆炸,但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没有他们的自我牺牲,世界历史都将被改写。他们以凡人之躯挽救无数生灵,精神境界可比肩神明,值得人们永远铭记与怀念。
每个时代都有一群肯奉献的人,他们有的付出金钱,有的付出时间,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如果没有徐阶万般辛苦的隐忍,没有杨继盛舍弃生命的弹劾,严党如何倒台,明朝如何恢复活力;如果没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慷慨赴死,没有林觉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与牺牲,哪有如今这山河永固、家国安宁;如果没有周总理的鞠躬尽瘁,没有张桂梅默默“燃灯”无私坚守,哪有今日这盛世中华、东方奇迹!
李纲有诗云:“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时代不会辜负愿意奉献和付出的人,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担当、敢吃亏、肯牺牲,这样才能继承先辈们的遗愿,不负所托,建设一个复兴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