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新理念,也是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的深切回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公园城市建设,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相关论述为基本遵循,以厚植生态本底、创造美好生活、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多元治理为实践进路,将生态理念融入新时代宜居宜业城市建设之中,为探索山水人城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提供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自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以来,生态文明时代的公园城市建设开始成为政府、学界和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修饰语的互换调整,体现的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指出,“公园城市,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态文明为引领,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城市,是开辟未来城市发展新境界、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和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2]这一界定不只是对公园城市形态的外在描绘,更不局限于“城市公园”的基本内涵,而是从公共、生态、生活、生产和治理四个层面着手,既从广义上论述城市治理观念和发展途径的转变,又强调城市生态基底的保护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布局优化,从多个维度满足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多元需求,是生态文明理念下新时代城市建设范式指向。
生态筑基:以厚植生态本底为基础,
打造自然人文共生的城市底色
绿色生态是公园城市发展的底色和基础。公园城市作为生态文明的城市表现形态,代表着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探索方向,是以绿色价值理念为引领,将“打造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作为载体的新时代城市建设新范式。
(一)全面实施生态资源保护和修复
建设公园城市要把生态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放在首位。在生态保护方面,划定绿线和生态控制线,依法加大对城市各级绿地管控和保护的力度,避免城市规划建设对生态廊道、山体和湿地等非法侵占,确保生态空间的系统性和连通性。在生态修复方面,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相结合,对城市内被损害的山体、水体和废弃地等进行恢复和重建。对生态修复效果好且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土地,可优先改造为城市公园、遗址公园、郊野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
(二)构建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园体系
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园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必备要素和公共空间,是城市永续发展的基础。布局建设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园,“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3]凸显“城绿渗透、城园融合”;依托城市公园营造便捷舒适的绿色出行场景,结合工作、通学、游憩等出行需求,健全“轨道+公交+慢行”融合的绿色出行网络;结合城市公园优化公共服务设施,营造生态旅游、休闲健身、生态体验等游憩场景;秉承“科学绿化、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建造理念,探索低碳的绿色建造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
(三)塑造和谐相融的城市空间形态
多层次挖掘城市绿色融合发展的空间潜力,在宏观城市总体布局、中观城市分区规划、微观城市地块设计和城市更新上持续发力。建立城市生态廊道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生链”,强化城市生态连廊网络化发展;城市分区通过生态连廊网络相互连接,合理布局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城市详细规划设计要提供多元化的生态接触空间,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城市街区尺度上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单元”,[4]构建自然生态与人类活动和谐相融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以人为本:以创造美好生活为要务,
回归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初衷
美好生活是公园城市发展的价值追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5]这一理念具体到城市建设实践中,就是坚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以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和满足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更多的以城市公园为主体的公共活动空间。
(一)提升城市公园绿地的均等可达性
均等可达性是城市公园为民服务品质的重要表征。公园城市建设要有整体思维,尽可能提供并链接更多公园,让全体市民都可以平等享受公园福利。一方面,以居民分布为城市公园建设重要指向。规划设计中,结合城市公园周边用地功能布局,促进居民点、交通道路系统及公园绿地自身有效连接,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居民提供游憩服务。另一方面,构建公园之间便捷舒适的连接系统。综合利用绿道、绿环和绿网链接不同类型的公园绿地,实现点、线、面的有机串联,构建便捷可达的游憩廊道。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公园周边有快速路或主干道,没有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到达,人们越过马路去公园的意愿会降低30%。”[6]
(二)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游憩服务能力
提供高品质的游憩服务是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需要。“城市公园建设应该以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为导向,创造具有游憩吸引力和活力的高品质城市公园空间,为城市居民高品质游憩服务提供保障。”[7]在服务导向上,将居民的游憩需求和行为特征作为重要参考;在游憩体验上,将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作为服务核心;在设施配置上,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同时,完善各类综合公园、专类公园、郊野公园建设,满足居民休闲游憩、健身运动、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多样化需求。
(三)凸显传承历史文化特色的载体功能
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内在使命。“文化是城市的灵魂。”[8]公园绿地景观可以为城市特色和地域文化提供展示载体,是承载城市文化记忆和气质底蕴的注脚。系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与特色资源,构建城市公园文化展示体系和街巷游憩体系,营造历史文化空间氛围;整合城市公园、绿道、绿地等空间资源,有机融入历史、文化、艺术、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等城市文化,增强市民在游园过程中的文化体验和绿色获得感;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历史名园,弘扬中国优秀园林文化。
美丽引领: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动力,
构建绿色低碳城市产业生态圈
产业绿色低碳化是公园城市宜业的重要表征。“构建城市产业生态圈,既是公园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为城市经济增加竞争力、为生态环境减少破坏力的必由之路。”[9]具体来讲,就是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动力牵引,以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为主要目标,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各方面,自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倡导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和绿色生活方式。
(一)塑造自然与城市联动的协同发展单元
构建生态、生活、生产的融合空间是公园城市建设的价值旨归。实践表明,促使城市形态扩张的重要因素就是产业布局的拓宽与调整。建立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居住社区联动的弹性协同发展单元极为重要。优化城市土地、产业、基础设施等要素配置,将城市内短路径交通出行目标作为指导,合理布局产业园区,实现城市整体功能协同。调整产业结构,在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及最大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融合“公园+”的第三产业比重;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现有环保产业的生产效率。
(二)拓展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新格局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完善关联产业载体建设能够为构建公园城市产业生态圈提供有力支撑。一方面,推进产业绿色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传统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和全面管理;扶持节能减排技术和环保产业发展,提高区域环保产业的污染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持产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实现绿色产业化。以新经济引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生态特色产业,发展森林培育、生物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等循环绿色经济,把城市的生态生产力、生态效益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三)营造建立健全城市产业生态圈的环境
“以美国、英国等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治理城市污染至少经历了30到50年的奋斗。”[10]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市民、企业、政府各主体长期共同奋斗。一方面,在城市空间优化布局、人口资源合理分布、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环境交通综合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营造公园城市产业生态圈硬件环境。另一方面,探索建立“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全面参与模式,共同营造公园城市产业生态圈良好环境。
城乡并举: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关键,
营造城乡协调发展的生态空间
“公园城市不仅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更是生态文明时代实现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新模式。”[11]公园城市理念指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旨在构建城乡协调的绿色生态发展空间及和谐繁荣的社会文化空间,彰显乡村特色文化和景观风貌,在建设公园化美丽乡村的同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版”生态文明发展目标。
(一)完善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必须依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机制。用好用活自然资源、财税、金融等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系统整治修复和配套设施建设。明确乡村原生态产品归属,以确权、核算及保护为导向,选准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点方向,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支撑应用体系。
(二)重视对乡村空间形态的美学塑造
推进全域景观化,建设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特点的现代乡村。场景营造方面,尽可能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修复既有生态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挖掘乡村丰富的场景创造潜力,并与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创产业等多种产业融合,探索多元化经济价值实现路径。绿道体系方面,发挥绿道的串联功能,将散落分布的农业园区、景区、郊野公园连点成线、连线成网,打造引人入胜的“景区”系统。
(三)塑造乡村地区多元生活场景
满足城乡居民的多元需求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打破城乡藩篱,以城乡融合发展单元为单位,立足主导产业特征和人群需求,统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塑造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交往、消费、游憩等多元生活场景。挖掘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开办农家乐、民宿、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旅游度假、休闲养生等新消费需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农民增收渠道。
多元共生:以推进多元治理为保障,
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
作为超大特大城市转型的新探索,公园城市治理是对城市治理历史的超越,强调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治理网络关系,通过多元、平等、协商、共赢方式实现良治善治,进而实现高水平多元共治目标。“公园城市的现代治理应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深化,形成有效的城市治理体系。”[12]
(一)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
公园城市以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资源配置为治理动力。市场主体方面,在政府积极的低碳消费政策及行为示范引领下,企业生产符合公园城市特色的生态产品,社会团体充分发挥推动低碳消费的积极价值,个人以良好消费行为积极参与公园城市低碳发展。产业格局方面,以生态为驱动,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强化产业支撑作用,推动空间、交通、能源结构协同发展。价值转化方面,重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形成以特色生态产品和生态消费场景为支撑的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生态要素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同时,放宽公园城市建设和运营限制,有效引导全社会预期,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进一步激活企业活力。
(二)健全完善公园城市的生态良法体系
公园城市以健全完善的生态良法体系为治理保障。注重科学立法,充分考虑公园城市特点和市民诉求,建立和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丰富公园城市法治供给。严格执法监督,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发挥法律的约束作用,护航公园城市生态保护。健全司法职能,确保各项法律规定从“纸面走入生活”,各项权利从“制度走向现实”。普及守法教育,进行生态文明和法律知识宣传、道德培养及行为引导,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共同维护城市秩序和法律尊严。
(三)探索多场景互联互动智慧治理方式
公园城市以智慧治理为生态文明时代城市治理的主要方式。一方面,将新兴技术作为公园城市智慧治理的驱动要素。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物联网负责数据采集、云计算进行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网承担数据传输、人工智能应用于生态环境感知,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多维度投射场景应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构建公园城市智慧治理新模式。另一方面,将应用场景作为公园城市智慧治理的重要载体。通过智慧手段打造多场景互联互动的有机生命体,完善城市智慧运行管理平台,聚焦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消费等实际场景,打造新时代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生命体。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371页。
[2]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https://www.sohu.com/a/481698407_355475,2024-7-10。
[3]《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https://www.gov.cn/xinwen/2016-01/26/content_5036419.htm,2024-7-10。
[4]潘家华、姚凯主编:《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1)——迈向碳中和的城市解决方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119页。
[5][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37+114页。
[6]谢正义:《公园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76页。
[7]唐波、李建伟:《“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公园建设要求》,载《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3(8):10页。
[9][10]潘家华、陈蛇主编:《公园城市发展报告(2020)——发展新范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8-129页。
[11][12]潘家华、廖茂林等:《公园城市发展范式: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132+106页。
作者简介
郑 博 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