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析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2024-08-13 00:00王伯鲁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13期

【摘要】作为现代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日益凸显。面对当今生产关系领域的种种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发展眼光、综合方法以及开阔的理论视野进行分析和探究,深入理解和把握生产关系的本质与优化之道。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的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生产关系 系统思维 生产力 上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3.010

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与以提高功效为目标的技术,是驱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动力。在资本扩张与科技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生产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快速推进,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不断涌现。现代社会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变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既深刻改变了社会生活面貌,也导致传统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嬗变,迫切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变革和重塑落后的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生产发展的新态势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经历了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智能化的历史性跨越。如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勃兴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社会生产领域展现出一系列新特征、新态势,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科技与生产深度融合。为了促使科学技术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融入与转移,在政(官)产学研结合理念的引导下,企业与科研院所主动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力量或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互动共进的有机整体,即R&D中心或工业实验室等新型科研组织形态,从而减少了不同层次或类型研究活动之间的阻隔或摩擦。这一态势强化了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互动融合与协同并进,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促使科学研究直接聚焦和解决技术开发与生产实践中的难题;另一方面,技术开发与生产实践中的认识难题又促进和拓展了科学研究,提高了科学研究成效。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不仅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生产发展,也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强大的动力。

创新成为生产发展的新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涌现的高新技术成果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催生了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形态。创新已成为推动生产转型与扩张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动力,创新型生产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产业界注重培养和引进具备创新思维与专业技能的人才,为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企业纷纷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的全面创新,为生产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平台化生产助力产业升级。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平台化生产逐渐成为当代生产领域的新趋势。企业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生产平台,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种生产方式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同时,平台化生产也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促进了产业的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

智能化生产成为主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生产已经成为当今生产领域的主流趋势。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同步催生了智能制造、智能工厂等全新生产形态。智能化生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析出劳动力,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化成为共识。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和资源环境的压力,绿色低碳已成为当今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开始采取绿色环保生产方式。新能源、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传统产业也在积极推进绿色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清洁生产方式,降低能耗和物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并且,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合力支持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

协同化生产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生产活动的全球布局和价值链分工愈发深化,形成了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信息技术支持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协同化生产已成为当代生产领域的新趋势。跨国公司借助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实现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以及资源、信息和技术的共享。不同国家、地区的企业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创造更多的价值。这种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协同化也促进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产业的协同高效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的变革和重塑。

定制化生产兴起。在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标准化的大众产品,而是追求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定制化生产逐渐成为当代生产的新趋势。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而个性化生产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为此,企业开始转向定制化生产,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了解和挖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消费者的具体要求进行生产和服务;采取灵活的生产方式,通过柔性生产、智能制造等技术手段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通过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解决方案,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这种定制化生产方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产品体验,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也为企业增加了附加值,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竞争优势。

柔性化生产应对市场变化。在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多变的环境下,柔性化生产方式逐渐成为应对市场变化的重要手段。柔性化生产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产品结构。这种生产方式有助于降低库存风险,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

服务化生产成为重要方向。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服务化生产也成为当代生产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开始从单纯的产品制造向延伸售后服务链条和提供综合解决方案转变,通过增加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服务化生产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还增强了客户黏性和忠诚度。

综上所述,当代生产发展呈现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平台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化、定制化、服务化、柔性化等新态势。这些新态势既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产业发展格局。同时,我们也应当关注这一态势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积极探寻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生产关系中存在的新问题

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组织形式,关涉生产活动的社会层面,反映了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关系。作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组成部分,生产关系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的平稳协调发展。随IhuM2W3TDNiQBYMCS8ClYA1B2yrmBKfIAVBlluQpE58=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生产关系领域呈现出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应当引起我们的关切和警惕。

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凸显。一方面,随着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加速,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扩大。资本所有者凭借对资本的控制和运营,获得了高额利润,而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难以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程度。另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一些垄断行业和发达地区通过垄断资源、高新技术、控制市场等手段,获取较多的利益,而一些传统产业、落后地区则面临资源短缺、收入较低或成本上升的困境。这一收入差距导致社会财富向少数人或少数行业抑或地区集中,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

劳动关系紧张和冲突频发。一方面,劳动合同制度不完善导致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签订霸王合同、随意解除劳动合同等方式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缴纳“五险一金”,随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加剧了劳动关系的紧张程度。另一方面,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劳动者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面临诸多困难。一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缺乏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劳动争议处理程序繁琐、周期长,也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突出。在追求生产利润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影响了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过度开发现象。一些企业缺乏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支持,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加剧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问题逐渐显现。一方面,创新成果转化率低。一些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新技术;一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进程迟缓,导致创新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与就业矛盾凸显。一些传统行业和技术被新技术所替代,导致部分劳动者失业或面临就业困难;一些新兴行业和技术对劳动者的技能与素质要求较高,也增加了劳动者的就业难度。据全球咨询巨头麦肯锡的研究报告预测,到2045年前后,人类50%左右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逐步取代,析出大量劳动力。[1]还有,一些新技术研发者无视伦理道德约束,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新技术成果侵害公众利益,也引发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担忧和质疑。[2]例如,自动获取500米范围内用户手机号码的收集器、随意修改电话号码的NZT软件、破解银行卡密码软件、考场作弊装备等“违法”的技术研发及其产品影响恶劣。这类技术创新偏差也是生产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消费主义文化日盛。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以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为特征,是一种把消费当作唯一目的,为消费而消费的极端文化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消费主义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侵蚀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健康价值观念。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尽管消费主义文化具有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但它滋生的一系列问题却不容回避。一方面,消费主义文化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使人们沉迷于购物、攀比和炫耀,把满足物质需求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内心的充盈,从而失去了对真正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另一方面,消费主义文化也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人们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此外,消费主义文化还扩大了社会不平等现象,使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进而加剧了社会矛盾和不稳定。

当前生产关系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这些问题既错综交织、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和衍生演化;不仅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需要展开系统深入分析,以寻找有效地解决方案。

生产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特征

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3]由此可见,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决定着政治、法律、文化等其他方面的社会关系。

在现实生产活动中,生产关系是一个构成复杂的系统,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生产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和维度上。它不仅是简单的经济关系,更是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多重因素互动交织的体现:一方面,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相互依存、彼此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性结构;另一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层次结构,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演进。还有,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生产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革。

首先,生产关系的复杂性体现在其多元性和多样性上。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传统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不断涌现,多种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模式并存;不同国家、地区甚至同一个行业内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化的生产关系。事实上,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关系并非单一的存在,而是由多种形态和类型构成,这些形态和类型又各具特色、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关系体系。每一种生产关系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同时也受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多元性和多样性使得生产关系呈现千姿百态的样貌,也更加错综复杂。

其次,生产关系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其动态性上。生产关系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革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迁不断调整和变革的。这种变革既体现在生产关系的形态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上,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产关系,关注其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此外,经济周期的波动、市场竞争的压力、政策环境的变动等也会对生产关系产生影响作用。生产关系的复杂性还表现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等社会层面及其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上,使得生产关系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呈现层次性和整体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生产关系系统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在任何一种生产关系中,都存在着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动力,也是促使社会变迁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些矛盾和冲突,揭示其根源和实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相关社会问题。

最后,生产关系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其全球性和跨国界、跨文化上。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生产关系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他国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国际贸易、跨国投资等经济活动使得各国的生产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生产关系网络。因此,我们需要具备开阔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全球性的生产关系问题。

系统科学(或复杂性科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科学成就之一,也是人们探究复杂事物及其演变的有力工具。系统科学要求人们把研究对象看作系统形态,将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看成一个总体过程,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把握与控制对象,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分析和探究,以便获得认识和改造对象的最优方案。生产关系的复杂性和系统特征为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条件,也为我们认识和重塑生产关系提供了可能。

变革生产关系的根据与路径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与变革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同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或发展要求时,又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4]因此,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生产关系必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适应关系始终是社会变革的关键所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这一进步得以实现的社会形式。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我们应当把当前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置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展开分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寻求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对策与路径。

社会发展史表明,生产关系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的,生产关系的革新是历史发展的具体表现和必然结果。当今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展现出一些新的时代特征: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生产关系的变革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生态经济等新型生产关系样态出现,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形成新型生产关系必须从生产关系的时代性和现实特点出发。

值得强调的是,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该社会的性质。可见,在社会系统结构中,生产关系处于联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的枢纽位置。因此,在变革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还要注重协调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上层建筑是生产关系的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表现,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要求;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也具有反作用。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手段,上层建筑可以维护和巩固特定的生产关系。同时,当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时,上层建筑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因此,作为变革或重塑现行生产关系的重要路径,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方案与举措,也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系统科学视野下谋划、设计、论证和实施。

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如前所述,在新发展阶段,国内生产关系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生产力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亟需系统谋划和精心设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消除。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不失时机、蹄疾步稳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提高改革综合效能。”[5]

从社会系统结构层次看,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两个层面及其各要素之间存在着众多双向因果链条。通过上层建筑层面的调整与革新,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能够有效推动生产关系层面的变革与优化,进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然而,变革生产关系并非易事,它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观念的深刻转变以及制度的创新等多个层面。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迎难而上,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6]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中,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交汇期。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传统的落后生产关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需求。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旨在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关系,H2Cszl1Bwx0Lgqz1Xr/CUw==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序推动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具体而言,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其主要路径与措施有以下方面。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经济体制改革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核心。我们应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明确变革的方向和目标。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为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有力保障。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市场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竞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励民间投资和市场活力。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更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培育新质生产力。此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通过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共同推动全球生产关系的优化和变革。

加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重要手段。我们应加大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力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加强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创新创造,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持。同时,还应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生产关系变革。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法律法规,提高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制度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加强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建设,帮助困难群体摆脱困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

强化科技伦理治理,引导科技向善。科技伦理治理是确保科技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我们应积极倡导和推进负责任创新,强化研发者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意识,使其能够认同和遵守科技伦理准则,自觉规范科技研发行为。为此,国家已出台《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以指导科技伦理治理工作。[7]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研发者必须坚守道德底线,遵循科技伦理原则和职业操守,以人类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避免科技滥用或误用带来的风险。我们应利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关注科技对弱势群体的消极影响,确保科技成果普惠于民。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努力方向。我们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监管等措施,促进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当代内涵及其教学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VSZ126)

注释

[1]《麦肯锡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潜力:下一波生产力浪潮〉》,2023年7月14日,https://www.sohu.com/a/700128427_120319119。

[2]程啸:《谨防深度伪造技术侵害公众利益》,《法制日报》,2021年3月24日,第5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1页。

[4]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3页。

[5]《习近平重要讲话单行本》(2020年合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155~156页。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3页。

[7]《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2022年3月20日,http://www.gov.cn/zhengce/2022-03/20/content_5680105.htm。

责 编∕肖晗题 美 编∕梁丽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