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2024-08-13 00:00“共同体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课题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4年13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不同场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构建共同体、构建什么样的共同体、怎样构建共同体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共同体”为统领性核心概念,从命运、生命、民族等基本理论维度,扩展出“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等核心概念,并构建出各个具体范畴的理论框架,其理论结构完整细化、发展脉络明确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品格,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

【关键词】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82/D6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3.001

引言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迫切需要先进理念引领合作,达成发展新共识,探索发展新路径,开创发展新机遇。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有效化解多重风险的叠加效应,汇聚广泛共识和前行力量,成为国家治理领域的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不同场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百年变局背景下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时代问题,体现了对人类未来的深邃思考和天下情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分析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及其指导意义,充分认识其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深刻领悟其强大真理力量和独特思想魅力,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精准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紧扣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同体的认识,包含共同体理念、主张、倡议与方略,既指明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前行道路,也为人类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涉及内政与外交,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国家间、民族间关系,执政党、政府和人民间关系,以及自然界内部和人与自然关系等内容,其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构成内容丰富、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明确的核心主题与基本问题,呈现出清晰的理论结构与发展脉络。

核心主题与基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共同体”这一核心主题,系统性、创造性地回答了构建共同体方面的重大课题,既有现实思考,又有未来前瞻;既描绘了美好愿景,又提供了实践路径和行动方案,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构建共同体、构建什么样的共同体、怎样构建共同体等基本问题。

为什么要构建共同体。共同体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交往和发展的基本组织形式。“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共同体,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要选择,同时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面对世界明显增加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面对日益加剧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只有以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共建共同体,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边机制、更加积极的区域合作,才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的必由之路。

从国内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大团结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和基础”。立足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民族只有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才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同时,面对新时代我国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亟需完善,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题中应有之义。

构建什么样的共同体。“共同体”并非抽象、静止的概念,相反,共同体的内涵、实质与结构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的共同体,内含时代性问题意识、共同性价值旨向、整体性发展诉求,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共同体,更不是资本主义的“虚幻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的共同体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阐发,涉及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既立足物理世界、也指向虚拟空间,既有宏观谋划、也有微观指引,是一种超越区域利益、包含所有领域的全面、系统、开放的共同体。

鉴于不同领域有各自特点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对不同领域的共同体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国际领域,要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在国内领域,“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同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网络领域,“各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生态领域,“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因应各类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应在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等等。

怎样构建共同体。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需要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方略和路径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其提供了根本遵循。整体上看,构建共同体要立足利益共生,夯实维系和发展共同体的现实基础;尊重历史文化认同,铸牢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明确责任共担,为共同体提供不竭动力;把握内在联通,促进共同体的协调运行。

具体来看,其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把握“五位一体”总体框架:“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要实现建设“五个世界”的总目标:“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二,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三,各国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其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五,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其六,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要加强政治互信和安全合作,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密切沟通协调,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相互尊重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抵制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其七,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减贫、粮食安全、工业化、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让各国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理论结构与发展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因应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与新特征新要求新问题,内容不断丰富和深入,理论结构愈加完整细化,发展脉络愈加明确清晰。

理论结构。从基本理论框架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共同体”为核心主题,围绕为什么要构建共同体、构建什么样的共同体、怎样构建共同体等基本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普遍性结论。核心主题、基本问题与相关认识和结论共同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基本理论框架基础上,以关系和问题为线索,延伸出大小不同的分支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了国家关系、人类发展新样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开辟了人与自然关系新境界,中华民族共同体承接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使命,社会治理共同体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指引,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回应了国内外焦点问题和深刻变局,以中国方案、中国担当、中国智慧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从基本理论结构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共同体”为统领性核心概念,从命运、生命、民族和治理等基本理论维度,扩展出“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等核心概念,并以其为理论体系节点搭建各个具体范畴的理论框架。具体范畴内,首先,“命运共同体”之下,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二是“发展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三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四是“人类安全共同体”。其中,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具有双边(例如中老、中柬、中巴命运共同体)、区域(例如中国—东盟、中国—中亚、中非、中阿、中拉、亚洲命运共同体)和全球(例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发展共同体、人类安全共同体)的层次结构。其次,“生命共同体”之下,包括“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体现了外在于人的自然诸要素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且理论关照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再次,“民族共同体”之下,先后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上是中华民族观念中的国家形态,包含政治认同、民族认同、社会认同与文化认同等;在此基础上,突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国家建构主体性。最后,“社会治理共同体”之下,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主干,以人民为中心是价值导向,体现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包括治理结构、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目标等内容。

发展脉络。从理论整体发展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大致可分为确立形成与发展成熟两个阶段。

确立形成阶段:2013年3月~2017年9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框架基本确立阶段,标志是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主要表现是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和民族共同体等理论范畴的提出和相关理论概念的确立与深化。

一是“命运共同体”理论范畴的提出与概念的确立深化。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面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发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态体系”五方面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方略;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系统阐释。

二是“生命共同体”理论范畴的确立。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将“草”纳入成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三是“民族共同体”理论范畴的提出。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展成熟阶段:2017年10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进入发展成熟阶段,其标志是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与内涵,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主要表现是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以及治理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一是“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这一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一系列双边、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深入阐释,先后从“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全球发展”“人类安全”等不同维度深化拓展理论体系,丰富了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和内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内容被写入宪法序言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重大成果,在双边、区域和全球层面形成了一系列行动计划、联合声明,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

同时,立足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面对全球性挑战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多个重要领域构建命运共同体。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倡导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发表题为《加强国际核安全体系,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的重要讲话,倡导所有国家“努力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集体会见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提出,“努力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严重形势,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2021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可持续发展遭遇瓶颈,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2022年,乌克兰危机的爆发令全球和地区安全形势呈现螺旋式恶化之势,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指出,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自身安全,只会造成新的矛盾和风险,倡导“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二是“民族共同体”概念的确立与发展。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2021年8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全面阐释。

三是“生命共同体”理论的丰富。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018年5月,全国第八次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这一思想体系理论核心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思想也得到了更为系统地阐述;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并阐释了六项基本原则;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将“沙”“冰”纳入,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同年10月,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提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四是“治理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概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党的文件形式把“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具体化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体系、制度、效能等方面对“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了更加系统的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与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形态和最新形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创造性研究,构建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关注人的存在、探究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同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发展过程存在同构性,并与马克思主义其他思想理论紧密联系、相互贯通。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中国化、时代化,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国际重要场合,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理念、新主张,强调世界各国利益与安全相互交织、生存与发展相互依存、前途与命运休戚与共,强调共建共治共享、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理论内核的时代呈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当今世界走向“真正的共同体”提供了现实路径和价值指引,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上先后出现了诸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以及法墨思想等先秦诸子百家,而后又发展出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等具有时代特征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系。协和万邦、天下为公、重义轻利、天人合一等思想,爱好和平、天下大同、民胞物与等理念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和文化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秉持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懈追求的和平、和睦、和谐思想,蕴含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文化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充盈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智慧,并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被赋予新的时代特色,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在宏阔的时空中思考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的深刻命题,为人类进步事业而矢志奋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各族人民命运相连、目标一致、团结互助,形成了共建共享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共同体,蕴含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价值共同体以及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命运共同体。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求索奋进,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的角度,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人类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展现了胸怀天下、面向未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胸襟、格局与担当,表明了中国致力于团结一切进步力量、推动历史车轮不断前进的真诚愿望,是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引领。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认为,个体利益及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及普遍利益之间矛盾的解决,不能仅仅诉诸个体利益对共同利益的让渡和服从,否则,无法实现“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只有超越阶级归属、地域归属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立及造成的桎梏,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把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等紧密联结起来,把坚持正确义利观、发展观、安全观、全球治理观、生态文明观等有机整合起来,并基于对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等既有概念的深刻总结与阐释,衍生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以推动全人类发展、繁荣和幸福为理想,将马克思以阶级为视角的分析范式转向全球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分析范式,蕴含着深刻、系统和全面的超越性、包容性逻辑,是基于新的伟大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形态和最新形态。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融入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形态的最新思考,体现了守正创新的精神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既观照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既有发展,又观照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未来理想,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守正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汲取古今中外智慧,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中创造性地构建了“共同体”的深刻意涵和逻辑脉络: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接续奋斗推动“真正的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引了实践方向,谱写了以中国方案为蓝本的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21世纪的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时代阐发,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民群众智慧的集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话语。

明确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共同体一旦形成,客观上就有了共同的利益、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价值。共同体以共同价值为基础,失去共同价值的依托,共同体将不复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呈现了所有共同体参与者和认同者的价值理想、价值愿望与价值追求,成为处理国家间、民族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等关系的共同价值准则,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价值领航。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真正的共同体”直接表征着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重视共同体中人的需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的核心价值关切。“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奋斗历程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人民的期盼同国家的追求和民族的向往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强调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核心是依靠人民力量、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权益。“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明确了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才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建共享”的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会议和重大外事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每一个抽象概念与每一次具象表达都围绕着一个“共”字展开。“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反映了各民族利益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精神上相互支撑以及文化上相互兼容等共同的价值诉求。“共建、共治、共享”内含着对全体人民意志的遵从、对全体人民参与权利的肯定与对全体人民利益的敬畏。“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促使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共商、共建、共享”提出了一种共同参与、平等对话、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新理念,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了一种创造性思路。

完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推进国家制度体系与治理机制趋于系统集成tkqY4q79S2ZuLe8jvtZf+Q==和协同高效的过程。有学者认为,国家治理机制由组织机制、制度机制和价值机制三个部分构成,这三者分别对应国家治理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即谁来治理、如何治理、怎样才算治理好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从共同体视角出发探索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科学回答了国家治理的基本问题,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就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了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领,将统领和贯穿党和国家民族事务治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五个认同”从国家、民族、文化、政党和制度五个方面,深度阐释了多民族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遵循和实践原则。以“五个认同”为价值核心,中国形成了领土整合、国民整合、制度整合等多元化的系统性整合机制,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会发展新局面”;“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一要求体现了党领导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是社会治理理念、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创新。社会治理共同体机制的完善,对于其持久稳定发展有着重要保障作用:完善党建机制,有利于发挥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党建引领的重要作用;完善法治保障机制,把社会治理共同体纳入法治体系,有利于保障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基本领域安全;建立健全基层群众自治体制机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有效保障广大基层群众的各方面权益,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稳步发展。

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所要坚持的六项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六条原则从世界观、发展观、实践方法、价值取向、国际关系等角度,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实践确立了“行动纲领”。实践证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维关系,其与经济社会各要素都存在联系,因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我们需要持续推进价值理念、发展方式、法治制度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实现生态化转型。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相继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和修改。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建立健全了产权、管理、规划、资源节约、生态补偿、环境治理与保护八项制度,构建了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了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规范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调整由生态问题引发的各方利益关系,消除经济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与法律保障,有力地促进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建设与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建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之上,强调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通过切实可行的国际合作,促进合作双方或合作多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促进一国、一地区人权状况的实际改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从凝聚各国共同体意识、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开创国际多边金融机构新格局、加强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合作伙伴关系六个方面入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明确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效能的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诸多共同体形式存在价值导向的联通,也存在行为规范的联通。共同体的行为规范是指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在现实生产生活中什么能做和什么不能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公共德性,旨在规范成员的行为、约束成员的活动。公共价值理性和责任伦理是共同体的内核,共同体是公共性品质和信念的承载。如果没有普遍和一致的道德价值共识,没有建立在公共价值理性和公共品质基础上的共生共存意识,就不可能有建设共同体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抓住共同体行为规范的内在联通点,发挥协同效应,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形态,主要包括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制度规范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道德规范既包括“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也有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督促共同体成员要养成良好的品行;法律规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最具强制力的行为规范,规约着共同体的公序良俗,警醒着共同体成员知法、守法、用法,确保自身行为不逾越法律红线,确保共同体的井然有序;制度规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公共性规范,它以清晰的规则条文约束着每个个体,促使个体意志服从于公共意志。这些行为规范不仅以思想观念和精神品格形态内化于中华各民族人民的心中,而且约束和规范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现实生产生活中的言行。

社会治理共同体行为规范是指社会治理共同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公共活动和公共行为的规则准则。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对我国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超越。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利益、责任和价值共同体,内含了培养社会行为主体的公共性品质和精神的要求,形塑了信任、参与、共享、责任、秩序、普惠、奉献、担当等公共品行。在实践中,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厚植公共精神文化基因,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公共性内化为社会品行,筑牢公共美德和价值理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社会公众的价值选择和行为自觉,有助于抵御个体主义和工具主义膨胀,形塑公共生活领域伦理规则,弘扬公共责任感和社会公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人类保护地球家园的道德责任和行为规范,对于培养人们珍爱自然、呵护地球的生态美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协调共存,注重“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同生共长。坚持绿色发展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提供支撑。第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在生态危机面前,任何个人、组织团体和民族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所以,“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第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体现全球正义或国际正义。在全球生态治理过程中,各国应该“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义思想为文化底蕴,倡导正确的义利观。正确的义利观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华传统文化历来重义轻利、先义后利,认为只有处理好义利关系,国家间才能做到义利兼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正确义利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也勾画了人类文明的基本价值坐标,即守望相助、弘义融利、心心相印、风雨同舟、勇担责任。基于这种价值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各国尤其是大国对外行为的道德规范,强调世界各国应坚持民族间和谐、国家间和谐的原则,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相互借鉴、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共同体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2VRC021;总课题负责人: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彭国华;执笔人:杨轲、马冰莹、张贝、桂琰)

参考文献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2018,北京:外文出版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2017,北京:外文出版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022,北京:外文出版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求是》,2024年第3期。

《习近平集体会见出席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外方代表团团长》,《人民日报》,2019年4月24日,第1版。

《习近平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人民日报》,2022年5月20日,第1版。

《坚守初心 团结合作 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3年11月19日,第2版。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201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2,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9,北京:人民出版社。

责 编∕包 钰 美 编∕周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