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研究

2024-08-13 00:00:00陈乐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太行精神,这一闪耀着红色革命光辉的精神力量,与思政教育之间有着天然且深厚的联系。它不仅是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更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共同推动着思政教育深入发展。思政教育也为太行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其不断传承与发扬的动力源泉。文章深入探讨将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更能够树立大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坚定信仰,追求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与个人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前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程度有待提高,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自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基于自媒体视角,深入研究这些变化的特点和原因,并探讨如何利用自媒体的优势,规避其劣势,为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太行精神;思政教育;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167-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长治学院思政专项“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的创新性路径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SZ2010017

抗战时期,太行军民面对强敌不畏牺牲,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进入新的时代,要继续传承和弘扬太行精神,挖掘太行精神的时代价值。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但理想信念感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因此将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对当前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太行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太行精神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1.太行精神助力实现思政教育目的

思政教育的目的是教育者通过形式多样的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助力受教育者形成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和行为。我国的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反映最广大人民利益[1]。

因此,学习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太行精神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思政教育的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是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2.太行精神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实践来实现自身教育功能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太行精神的思政教育功能,就必须借助实践活动[2]。太行精神不会自发地发挥作用,需要教育者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从静态转为动态,体现价值。太行精神的价值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来体现,思政教育的实践活动也会促进太行精神不断丰富与发展,从而成为思政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

(二)太行精神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激发高校学生的爱国热情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高校学生难以体会革命成果的来之不易。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各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个别学生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逐渐丧失了革命信仰。将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讲述革命岁月可歌可泣的故事,通过影视作品重温革命经典,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3]。

2.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较多,善于独立思考,自我意识极强,但学习生活中责任担当意识较弱。太行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内涵极其丰富,将太行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4]。

3.有利于树立高校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党在太行革命根据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同样离不开革命理论的指导[5]。太行精神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太行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更加有力地证明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二、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调研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采用SPSS 19.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关于“你了解太行精神吗?”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见图1,了解的人数为83,占比46.63%;不曾了解的人数为95,占比53.37%,由结果我们可知,大部分大学生对太行精神的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实质性的学习与研究。

关于“你平常会通过哪些渠道参加与太行精神相关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见图1。聆听学校的思政课程、参观太行历史博物馆、参加相关思政实践活动等占比较大,可以看出大学生了解太行精神的主要渠道集中在学校内组织的各项活动,说明大学生对太行精神的了解途径较为单一。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太行精神进一步融入高校思政教育。

在“你对高校思政课堂的整体评价”这一问题中,回答“一般”的比例达到59.55%,更有8.43%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堂枯燥无味,说明高校的思政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一些教师的知识积累还不能满足教育教学的要求,对于主动挖掘太行精神中优秀的思政教育资源更是存在一定困难。

三、自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的变化

(一)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

随着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学生每日视频浏览量骤增,一些学生沉浸在各类视频中,视频互动的自由度提升,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互联网的互动性打破了身份界限,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来回转换,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虚拟和现实界限模糊,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师印象,不断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6]。

(二)言论自由,勇于表达

自媒体平台宽松的话语氛围能有效反映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7]。自媒体平台最大的特点在于间接隐匿发布者与评论者的身份,青年大学生也有机会成为话题主导者,这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与表达能力,乐于并善于分享、评论自己所捕捉到的信息。

(三)难以辨别,易于盲从

00后大学生成长于自媒体兴起的时代,接收信息渠道丰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真正自主解决问题,社会认知较差,理想信念较为模糊,分辨是非能力差,易在各热点话题下肆意评论,支持转发利己观点,片面解读信息,模糊思想政治教育主流[8]。

(四)追求独立,内心脆弱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医疗条件显著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显著提升。00后大学生普遍生长在“4+2+1”的家庭环境中,在长辈们的呵护和优待中长大[9]。家庭的重点更多放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在宠溺中长大的孩子遇到困难与问题,第一时间总能找到帮助自己的人,进入大学后才真正尝试独立[10]。这些学生一旦遇到困难,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没有了父母及时帮助,容易产生强烈的落差感,加上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不够清晰,就会影响学习生活。

四、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索

(一)模糊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增强亲和力

模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界限,教师更易与学生产生同理心,增强亲和力,了解学生的想法,找到共同话题,以学生的兴趣导向,易于调研,结果会更为真实,更有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11]。教师可匿名与学生在自媒体平台沟通,获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敢于用自身的思维方式沟通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与见解。

(二)教师要捕捉和分析热点问题,创新授课方式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话语权,甚至成为话题主导者,因此引导大学生站在自身角度创新性宣传红色文化,对推进太行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2]。思政课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巧用善用热搜与热点问题。

例如,山西大学推出了“短视频+直播”等形式的课程,通过网络视频和直播的方式让学生在家里就可以学习课程,并且可以在线向教师提问,进行互动交流。

(三)收集红色题材,开展定向教育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视频评论区成为00后大学生话语主阵地,爱国视频进入自媒体后,评论区有了许多学生的留言,这种互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13]。

(四)举办主题展览,增强宣传效果

线下可举办太行英烈系列主题展览,聆听文物的声音,跟随展板,以第一人称讲解,与参观者互动,提出问题,及时讨论,颇具教育意义[14]。线上可录制视频,结合电影特效,增强语气,扮演相关角色,贴近抗战人物,让学生如临其境,使太行精神潜移默化地入脑入心。

(五)协同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丰富信息渠道,突破“信息茧房”

借助监督机制,对学生在自媒体空间的言论进行深度分析和全面把握,重点关注消极、盲目、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通过评论功能和互动渠道指正学生的思想错误和行为偏差[15]。

五、结语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单一,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宣传效果不理想。自媒体时代,高校应加强对00后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方式变化的研究,分析当前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精神如太行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以及高校各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探寻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路径,创新思政教育方式,真正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参考文献:

[1] 王雅静.太行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22.

[2] 习近平.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J].新长征,2022(1):4-11.

[3] 杨园园,黄世宁,黄世稳.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及路径研究[J].大学,2023(27):177-180.

[4] 梁钦.自媒体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94-96.

[5] 鲍洁.“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难点与策略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3(17):114-116.

[6] 姚沁.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意义及创新策略[J].中国报业,2023(22):122-123.

[7] 杜云豪.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154-156.

[8] 王丽琼.自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与传承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5):70-73.

[9] 肖亚歌.自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1,7(17):24-27.

[10] 徐文文.网络信息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依据与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6):27-31.

[11] 张昕玥.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路径探析[J].记者摇篮,2024(2):33-35.

[12] 王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碎片化传播效应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1):66-72.

[13] 汪臻彦.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研究[J].中国军转民,2024(3):183-184.

[14] 邱丹.自媒体时代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基于高校辅导员视角[J].办公室业务,2024(3):151-153.

[15] 庞美青.基于网络圈群的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建构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4,45(1):132-135.

作者简介 陈乐,助教,研究方向:思政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