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重构与伦理审视

2024-08-13 00:00:00李星婷王岩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促使媒体传播格局的解构与重构。新闻报道的外在技术环境发生改变,智能化叙事的媒介生态形成。AI手语主播作为新技术环境下的产物,因手语规范性强、形象逼真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一定程度优化了听障人士的新闻获取体验。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探讨智媒时代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以及应用中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研究发现,AI手语主播通过数据化用户认知、多元化使用场景和奇观化视觉呈现等手段,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度,拓宽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应用边界,扩展数字经济跨领域合作前景。但是,其应用中可能引发算法歧视、权益损害、情感缺失等伦理问题。这些问题分别因设计者根据一定算法逻辑的“数据投喂”、基于“拟真仿像”理论的“灵韵危机”和以“离身”模型方式映射的“数字孪生”所致。

关键词:人工智能;AI手语主播;新闻报道;听障人士;“数字孪生”

中图分类号:G2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57-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纵向课题“文化数字化战略下重庆抗战遗址的活态传承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22BS032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媒介样态不断涌现,不仅提升了受众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而且给虚拟主播与新闻报道双向互融提供了有利条件。

虚拟主播,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于电视或各大新媒体平台进行新闻内容生产与供给的智能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拟主播是一个技术原型,依据不同划分标准可称为“AI数字人”“AI合成主播”“AI手语主播”,等等。

近年来,虚拟主播被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如央视财经与搜狗合作推出全球首个AI男主播“姚小松”,央视新闻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推出AI手语主播,百度智能云曦灵发布AI手语平台等。这些创新探索对于优化新闻传播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智媒时代AI手语主播对新闻内容生产与供给的价值创新,以及应用中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旨在推动其更好地应用于新闻报道中。

一、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重构

(一)数据化用户认知,增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力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手语主播是对用户认知进行数据化处理后的产物,该过程也称“离身认知”。“离身认知”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根基,其指出“认知可以脱离人的身体以另外一种方式独立存在”[1],并把认知总结为一种基于数据的计算。该理论着重强调认知与数据的链接关系。主流媒体可以根据自身运营基础进行资源整合,转变传统的用户关系理念,基于所收集的用户认知数据对AI手语主播进行IP化打造,把其作为价值传播与用户认知相适应的中介点,尝试建立起良性链接。同时学会“借船出海”,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智能化服务,反向延伸AI手语主播对自身所传播的价值观的时空感知度,推动其将这一链接视为自身主动借助平台机遇对价值观进行情感认同的过程。

近些年AI手语主播的IP化打造基本顺应了主持人IP化的趋向,有助于吸引用户,增强用户黏性,是对以往传播手段的再塑。例如,央视推出的《冬日暖央young》《央young之夏》等节目,让不少主持人在融媒体平台实现了IP的“破圈”传播。

此外,AI手语主播强化了听障人士的社群互动关系,“晕轮效应”明显,有望以反哺方式打通主流价值观在听障群体中高效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二)多元化使用场景,拓宽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应用边界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要以交流、提问的方式对采访对象及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力求还原真相,本质上是对新闻材料的收集与展示。这种有目标、有规制的新闻活动的应用边界较为固定,一般即以“你讲我听”的表达方式呈现。而具备自我学习、可视参与特征的AI手语主播,一定程度拓宽了其应用边界。AI手语主播不受时空限制,且新闻内容生产与供给手段多样,能够适应不同使用场景。其依托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可基于现有访谈逻辑,高效率完成采访问题的设定和采访顺序的安排,辅以在线问答的形式,同荧幕、跨时空连麦多位采访对象,从而提高听障人士的信息获取密度及视觉感知强度。并且,AI手语主播口型、表情的实时变化构成了信息的多感官符号化表达[2],再塑了听障人士的视觉认知,提升了他们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一方式实则就是对个体现有感官元素的二次遴选,通过情感交互深度介入新闻共创之中,进一步丰富了内容呈现形态,优化了原有节目模式。

爱奇艺推出的AI手语主播“奈奈”[3],以“二次元”形象配以手语进行现场连麦访谈,其所展示的即时手语翻译和立体可爱的形象满足了不同使用场景需求;百度推出的AI手语主播“小百”,现场连麦陈伟鸿进行流畅的互问互答,其准确的手语翻译服务了众多听障人士。

(三)奇观化视觉呈现,扩展数字经济跨领域合作前景

视觉奇观是审美与认知的感受、是娱乐性的外化、是AI手语主播营造的标志性形式感[4]。视觉消费语境对传统媒介情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解构,个性化生产、差异化供给成为媒体内容创作的新价值参照。而AI手语主播较强的情景适应能力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在自然语言理解和自然动作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助力下,AI手语主播与传统的动漫、仿真类虚拟主播有了本质区别,可将其视为对现实社会中真人主播的“数字孪生”。虚实一体、声像同构的类生物体征进一步放大了受众奇观化的视觉呈现。同时,该技术的高仿真性几乎缝合了虚拟与现实二者在受众心理认知上的差异上[5]。再加上其通过算法来细分受众偏好,以娱乐的形式为受众提供新奇的数字体验,变相吸引、激发了受众的视觉感知欲望。

简言之,AI手语主播以灵活、开放的表现与互动形式,让听障人士变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潜在受众,进一步拓宽了现有市场空间,推动了听障数字产业与文化、娱乐等行业的跨领域合作,革新了听障人士数字内容消费模式,助力听障人士数字服务平台优化升级。

二、AI手语主播在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审视

(一)“数据投喂”下的算法歧视

看似客观中立的算法实则对受众充满“算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因设计、开发过程中主体的性别、种族、信仰、地域等因素不同引发的心理偏见;因技术局限引发的机器自我学习偏见。

为了使AI手语主播在新闻播报时更加场景化、智能化,提升听障人士的体验感、沉浸感,需要设计者根据一定算法逻辑进行大量相关数据的“投喂”训练。受不同价值判断影响,最终形成的数据模型各不相同。技术的难以预见性可能会使AI手语主播的新闻播报行为脱离控制,进而对信息造成污染[6]。此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追逐失衡,也容易加剧偏见,进一步异化人性,引起伦理失范。

具体而言,AI手语主播在播报前往往会通过收集、计算,以数据形式对听障人士的行为进行标注,播报什么、如何播报都是事先“算计”好的程序化结果。此外,AI手语主播播报前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相关信息数据,扩充语料知识库。如果把关人没有及时、严格地甄别相关信息数据,那么在交互过程中很可能输出不尊重听障人士的语句,引发伦理问题。

(二)“灵韵危机”下的权益损害

“灵韵”由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提出,指艺术品具有物性和事性两大特征,共同构成的本真性让其充满“灵韵”。但是,机器复制无法还原艺术品的事性,令本真性荡然无存,这也就产生了“灵韵危机”[7]。AI手语主播在某种意义上是艺术品的化身,其“灵韵危机”主要代指与真人主播之间的矛盾,即其会对真人主播的身份认同、数字人权和职业生涯等权益造成损害。

首先,“拟真仿像”理论认为技术割裂了虚拟与现实的联系,使日常生活的“仿像”变为真实[8]。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I手语主播也许会替代真人主播独立进行新闻播报,导致真人主播的主体地位下移,身份认同感降低。久而久之,受众的关注重点可能发生转向,真人主播面临被遗忘的风险。

其次,数字人权作为第四人权,是基于算法世界的新人性形态,现代化的“理性人”逐渐转为可计算的“微粒人”[9]。人机共生环境下,基于真人主播研发的AI手语主播可能会出现版本更迭,如果没有及时封存或销毁那些“过期”的唇语、表情和动作等身体数据,就会侵害真人主播的数字人权。

最后,AI手语主播在一些基础性任务面前具有明显优势,其借助算法能精准、高效地生成内容,并以手语形式向受众播报。这也给真人主播的职业生涯带来挑战,未来这种智能化新闻播报流程或将使真人主播向AI训练师转变。

(三)“数字孪生”下的情感缺失

AI手语主播是基于现实场域的真人主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出的“离身”模型,这一虚拟身份在新闻播报中较难连贯、自然地展开身体叙事。由于意识与躯体相剥离,其虽能模拟真人完成播报,却缺乏躯体“在场”时的流畅与灵动[10]。研究显示,机器在角色设置上的拟人化可能会对情感产生直接影响[11],当受众面对“数字孪生”后的类人机器时,双方可能会存在情感交流障碍。

传统意义上来说,在真人主播的“具身”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与感知客体、外在环境处于同一技术维度,情感连接能够实时发生。而在AI手语主播的“离身”信息传播过程中,相应内容的传播效果则可能因连接的弱化而大打折扣。加上听障人士由于身体原因本就较难实现共情,这种缺乏有效情感交互的“数字化展演”更加难以与之建立起深层次关联。久而久之,便会削弱他们关注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兴趣的意愿。

此外,根据认知的情境性框架理论,新闻报道要想增强受众对内容的认同与信服,必须建立在个体当时所处的具体情境上,与作为能动的生命和互动的环境相匹配[12]。“数字孪生”后的AI手语主播因技术弊端导致的机械感、生硬感,外加手语作为“副语言”本身意义表达的单一性,缺乏主客体之间有效的情感匹配,在信息传递时较难形成应有的“温度”来引发受众共鸣,甚至还可能加剧听障人士的“恐怖谷效应”。

三、结语

智媒时代,AI手语主播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创新应用,展示了人文与科技的深融成果,其内嵌的自然语言理解、自然动作学习等技术让信息制作与分发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打破了传统以“分离”受众感官为前提的内容赋权体验,使个人的“感觉总体”回归,一定程度给听障人士的信息获取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应正视AI手语主播应用过程中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如算法歧视、权益损害和情感缺失等。未来,面对接连不断的新技术浪潮,相信AI手语主播更多的可适用范围会被充分挖掘。如何以技赋能,值得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 许敏玉,马梦雅.离身与具身:主流媒体AI主播价值建构[J].青年记者,2022(14):100-102.

[2] 喻国明,傅海鑫. AI手语主播的技术可供性:代偿性机制下认知重构的发展版图:以听觉感知重构为例探知未来媒体的聚合式发展逻辑[J].教育传媒研究,2022(4):6-10.

[3] 克莉斯汀. AI主播跨界“唱歌”,手语表达不输真人[N].羊城晚报,2021-07-05(A10).

[4] 王秋硕,鲁昱晖.智媒时代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嬗变与价值考究:以“AI合成主播”为例[J].中国电视,2021(4):86-91.

[5] 贾磊磊.虚拟世界的伦理失序及其生成语境[J].中国电视,2020(8):41-46.

[6] 丁红菊,张雷昊.真人主播的“数字化身”:媒介可供性视域下AI虚拟主播对新闻业的重塑与掣肘[J].北方传媒研究,2023(6):17-24.

[7] 李勇强,刘珺绯.重读本雅明兼论视听作品创新路径[J].中国电视,2024(2):79-83.

[8] 周宪.反思视觉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1(5):71-74.

[9] 克里斯多夫·库克里克.微粒社会:数字化时代的社会模式[M].黄昆,夏木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前言XII.

[10] 邵鹏,杨禹. AI虚拟主播与主持人具身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6):71-74.

[11] 喻国明,苏芳,蒋宇楼.解析生成式AI下的“涌现”现象:“新常人”传播格局下的知识生产逻辑[J].新闻界,2023(10):4-11,63.

[12] 杨婧岚,欧阳宏生.具身认知视域下的主流价值传播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50(3):65-73.

作者简介 李星婷,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王岩杰,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