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2024-08-13 00:00:00安莹莹王焕成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0期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的运用越发广泛。自媒体凭借其平民化、自主化等特点迅速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提出挑战。高校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因此必须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阵地,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培养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何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已经成为高校教育重点关注的课题。随着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断融合发展,自媒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进了教育者对学生的了解,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多元价值观念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平台互动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师的权威性;平台开放性增加了校园监管的难度。为此,针对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者和学生自媒体素养的提升、高校自媒体平台的搭建以及校园自媒体监管等方面展开论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探究。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0-0034-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南京工业大学教改课题“基于‘八个统一’的高校思政课程质量建设提升路径与模式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0189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普通人的话语权逐渐变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同时,由于信息混杂且真实性有待考查,再加上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无法准确辨别信息的真伪,因此探索如何运用自媒体平台更好地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

因此,高校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探索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升级[2]。

一、自媒体与高校大学生

不同于传统媒体专业性强的特征,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自媒体”是经由英文“We Media”翻译而来,自媒体以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为特点,运用现代网络向不特定群体或是特定个体传播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自媒体的总称。

高校大学生作为成长于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在面对自媒体冲击时,多数人想要尝试参与其中,感受全新的观念和多元的文化思想[3]。但是,自媒体平台用户的文化程度、成长经历、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化和局部化。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既要利用好自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也要积极应对挑战。

二、自媒体给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自媒体的即时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4]。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成效,时效性是其中关键。

在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是媒体工作人员采集资料,经过较长时间制作后,才能向受众发布相关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突破了这一局限性,实现了信息不受时空限制的实时传播[5]。在日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主要根据学校发放的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具体讲解,而对于时政热点的引用不够充分。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播与时事热点相关的最新新闻及评论,及时了解学生的看法和态度。

(二)自媒体的交互性增进了教育者对学生的了解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途径[6]。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自媒体具有交互性,因此大众可以自由评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者中的大多数,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自媒体来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自媒体提供的线上交流方式,可以使学生放下对教育者的戒备,自信表达,从而更多地展露自己的心声,让师生关系更进一步。

教师可以借助自媒体,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解决课堂上因人数和时间限制而无法实现的老师与学生“一对一”沟通的问题。这种交互模式有利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老师是老师,学生是学生”的教育壁垒,重新建立有益于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环境。

(三)自媒体资源的丰富性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普通课本的学习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对海量知识体系的需求,而自媒体平台弥补了传统媒体在信息获取方面的不足。

从教学内容选择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从学生角度出发,选择更多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育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

从教学内容质量来看,积极应用自媒体平台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专业知识获取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能接触到更先进、专业的前沿理论,这些优秀资源的使用提高了教学质量,能够让大学生群体深切感受到自媒体给教育带来的时代性变革[7]。

从教学形式转变上来看,教师可以通过自媒体转变教学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从原来枯燥的理论讲解变得生动有趣。

(四)自媒体时空的延展性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处于课堂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灌输的状态,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自媒体环境下,教育打破了时空限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教学内容,利用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搜集感兴趣的相关学习资料并展开讨论,让课堂变成学生主导的课堂,自由阐述对教学内容的见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搭建多种多样的课堂答题系统,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通过手机就可以参与到课堂的提问、答题、讨论等环节。例如疫情暴发后,无法将学生集中到课堂授课,学校就可以通过学习通、腾讯会议等渠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自媒体平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教学不仅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在课堂以外的地方进行[8]。

三、自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的挑战

(一)自媒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

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被自媒体网络信息所包围,同时自媒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一方面,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对人们的“三观”影响较大的错误思潮出现在自媒体平台中,这些错误观念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信仰,还会让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所讲授的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产生怀疑。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开始弥漫“躺平”“佛系”之风,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的奋斗精神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一些敌对分子通过自媒体平台大肆传播谣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诋毁、抨击。高校大学生因心智不成熟和辨别能力不强,更容易受到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坚定。上述种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自媒体平台信息良莠不齐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

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丰富大学生日常娱乐生活的同时,也容易使大学生被不良信息所诱导,影响身心健康。高校大学生作为自媒体平台的主要用户,但缺乏社会经验,若是过于相信在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将可能给那些敌对分子、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进而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挑战。同时,随着信息碎片化传播的盛行,当部分大学生习惯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后,思维将会变得非线性化,逐渐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专注力也日渐降低。由于网络空间信息混杂,一些问题频现,如网络暴力、谣言传播、网络攻击等,这将对大学生基本价值认同和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严重影响,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自媒体平台的互动性消解了思想政治教师的权威性

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需要话语权这一中介来实现,话语权的掌握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影响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开展特定的工作,教育工作者将理论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9]。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这种灌输式的思政教育方法发生了改变,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不再是单一的课堂灌输,他们不仅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不受限制地进行信息互动,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还能自主辨别这些信息的对错,并将他们认为是正确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储备的一部分。长此以往,这种获取信息的时间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微妙的藐视感,这种想法一旦产生就会不断加深,最终导致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

(四)自媒体的开放性增加了校园监管难度

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在自媒体平台产生并流通,碰撞出火花。如果缺乏有力的监督,各种错误观念、消极思想就会乘虚而入[10]。传统媒体都是单向发布和传播信息,因此信息的筛查比较容易,监管难度也相对较小。但自媒体是开放的,且传播速度较快,一旦信息出现在网络空间,要想对其进行彻底的删除和追踪排查比较困难,平台的监管难度因此增大。自媒体的出现使大学生有了一个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平台,但这个平台上有大量虚假和不良的信息,大学生若长时间被这些不良信息影响,可能会对其造成心理伤害,使他们不能正常融入社会,无法与老师、同学、家长正常沟通甚至对其产生不满厌恶情绪,最终导致校园群体事件,引起校园恐慌。

四、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究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必须要加强思政课体系和教学方法创新,使其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当今社会,思政课的教学应重构话语体系,将自上而下的理论说教改为平等对话,将单方输出改为相互探讨[11]。在注重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主体作用,使其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和多元价值的冲击下能进行正确地辨别和选择,引导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教学中,还可以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开课,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开展优秀人才进校宣讲的活动,分享经验,传递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传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发挥其正面宣传的舆论引导作用,让大学生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二)加强教育者和学生的自媒体素养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的重任,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对大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13]。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形成正面引领和示范。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自媒体网络素质教育。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特殊性很容易沉溺于网络中,价值观容易受到杂乱信息的影响,做出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因此,在自媒体大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高度关注学生的自媒体素养,在课堂上要传授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网络自媒体思想道德认知。在课堂以外,鼓励大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活动,积极服务社会,通过实际锻炼加深道德认知,提升自身道德修养,让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也能形成优良道德品质。

(三)搭建高校自媒体平台,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权威

自媒体时代,大多数学生的日常交流学习都是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的。因此,高校搭建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至关重要。

首先,根据学生和教育工作的不同需求,建立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站,或打造一个覆盖面广、能够让学生最大限度学习知识的自媒体网络平台。其次,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注册个人账号,推进自媒体平台的建设,比如创建相关的校园微博账号、辅导员公众号、校园万能墙等。再次,开展高校自媒体平台建设专项试点工作,促进师生关系更进一步,还可以基于自媒体建设贴近校园师生的专栏项目,让校园自媒体平台成为思政教育传播渠道。最后,组建一支自媒体平台宣传队伍,其成员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组成。校园自媒体宣传队伍所发布的内容可以是校园信息或通知,也可以是与时事热点有关的解读讨论,让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时事新闻。

(四)优化校园自媒体监管平台,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自媒体平台由于缺乏监管,一些未经核实的虚假信息以及反动低俗的信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校园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必须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因此,优化校园自媒体平台监管迫在眉睫。首先,政府应不断完善自媒体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管控和引导网络平台中存在的乱象,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14]。其次,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成立自媒体舆情监管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网络平台监管,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自媒体管理机制;还可以加大对自媒体平台内容的审核力度,加强信息的过滤,做好自媒体信息的“把关人”,确保学生所看到的内容均为积极向上的权威信息,树立起高校自媒体平台的权威性和公信力[15]。最后,高校管理者要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自媒体平台,既要自觉规范个人所发布的内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又要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同时,要深刻把握自媒体时代发展态势,结合当今高校教育现状和自媒体发展规律,不断创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目标,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王凌敦,赵渊.自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点关切与实践进路[J].理论导刊,2023(1):120-125.

[3] 孔令霞.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6):13-15.

[4] 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16-02-23(001).

[5] 胡菊华,贾绍俊,毛世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设的遵循与理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3(3):52-56.

[6] 刘森,李永菊.大学生本位视域下思政课“三实三动”教学模式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6):51-54.

[7] 王昕,蒋莉莉,蒋梓瑶,等.课程思政视域下护理本科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J].高教学刊,2023,9(6):156-159,163.

[8] 徐全忠,李圆方,刘华.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价值取向、重点维度与建设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2,20(6):34-37.

[9] 韩宪洲.整体把握“三大规律”的主要特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18(4):8-12.

[10] 黄牡丹.加强以针对性为基础的亲和力建设不断提升高校“德法”课的实效性[J].理论观察,2022(11):173-176.

[11] 薛二勇,李健.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要义与路径: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6-26.

[12] 江潮炳.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蕴含的系统观念[J].红色文化学刊,2022(4):60-66,111.

[13] 宋洋.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报,2022,41(12):81-83.

[14] 陈道发.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1):101-105.

[15] 卢育强.论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与创新[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0(5):74-78.

作者简介 安莹莹,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王焕成,副教授,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书记,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