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人的性别遗传
本节内容在《人的生殖》《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基础上展开的,主要研究生男、生女的奥秘。因为在我国社会中某些地区的部分人仍旧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部分学生可能受其影响,也有产生这种想法,希望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理解以及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本节课主要应用到这一章前三节的基础知识,解释他们关注人的性别遗传的相关问题。
重点:性染色体会影响到人类的性别。
难点: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说明人类性别的差异会受到性染色体的影响;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以及掌握生男、生女机会相等的原因。
锻炼中学生的观察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培养。
科学看待生男以及生女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体验学习快乐。
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出示与新生儿相关的一些图片,直接提问学生能否从这些照片中,判断出婴儿性别,学生们纷纷表示不能,因为单从外貌上难以辨别婴儿的性别。教师需要自然地过渡,不论我们是否判断其性别,事实上,他们的性别已经决定了。性别究竟是怎样决定的呢?性别又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共同学习人的性别遗传这一内容。初中生物教师充分地运用相关图片来导入新课,开门见山,简洁明了。
初中生物教师呈现出通过整理后男女成对的染色体排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找到他们体细胞中的日前染色体形态方面的差别,从而了解以及掌握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以及性染色体构成的,而且人类的性别受到性染色体的影响,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按照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差别,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写出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情况。例如,在男体细胞中染色体构成的是22对常染色体+XY性染色体,女体细胞中染色体构成情况就是22对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基于此,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引导学生们深入探究卵细胞以及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卵细胞以及精子发育状况等,并且请初中学生写到黑板上。
这种板书形式能够更好地强调精子与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23条,并不是一条染色体,并且需要适当地引导他们得出人类性别受性染色体的影响。
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通过板书的形式,不断地引导学生们猜想产生两种精子的机会能否均等呢?学生们可以在猜想过程中相互交流,得到相关的信息。并且作出假设:产生两种精子的机会是均等的,它们和卵细胞的融合机会也是均等的。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笔者需要充分运用塑料纸巾盒,进一步地指导学生们进行模拟的实验活动,让他们能够在亲自体验过程中获取基础知识,并且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此外,选用的塑料的纸巾盒就是由于纸巾盒自带的抽取口,确保抽取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并且纸巾盒不透明,可以确保抽取的随机性。
其中在1号纸巾盒中需要放入黑棋以及白棋分别为10枚,在2号的纸巾盒中需要放入10枚棋子。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把学生们进行分组,并且选出小组的组长,负责此次抽取的棋子。在开展实验活动之前,笔者需要提出一些问题:①1以及2号纸巾盒分别代表的是女性与男性吗?②为什么需要将棋子放入不透明的纸巾盒中呢?③实验者从纸巾盒中拿出棋子时可不可以挑选呢?④取出的棋子能不能放入原来的纸巾盒中呢?初中生物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思考相关的实验方案,进一步帮助学生们在得到相关信息以及发现规律过程中,不断地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初中生物教师需要精心地设计实验活动,不断地提升学生们探究能力,发展学生们的科学思维。在指导学生们开展实验活动过程中,需要给学生们留出来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地激发出学生们生物学科的素养。其中笔者需要设计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带动学生们探讨以及思考的实验方法,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分析相关的数据,有助于他们了解实验的思路,明确实验的步骤。除此之外,初中生物教师以科学的素材作为媒介,构建学生们的生命观念。笔者收集一些课堂教学的素材,譬如有趣的导入图片等。这些素材有助于启发学生们观察日常的生活。当他们看见身边的生活案例,学习兴趣高涨,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小玲.“人的性别遗传”5E教学设计——衔接“伴性遗传”的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20(27):40-43.
[2]丁永恒,魏彦文.自制教具演示染色体的分离和组合——以“人的性别遗传”一节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20(08):40-41.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五一路学校)